应用心理学毕业论文-武汉市重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doc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267759 上传时间:2019-08-0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0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心理学毕业论文-武汉市重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应用心理学毕业论文-武汉市重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应用心理学毕业论文-武汉市重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应用心理学毕业论文-武汉市重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应用心理学毕业论文-武汉市重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心理学毕业论文-武汉市重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心理学毕业论文-武汉市重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武汉市重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学生:,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政法学部应用心理学专业指导老师:,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摘 要为了了解武汉市省级重点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建议和相应对策,本研究采用王极盛等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武汉市某重点高中225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虽然中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人不多,但是有轻度心理问题的人数百分比较多,男、女学生在多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各年级之间在多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班级职务与心理健康状况有关。并通过深入调查,提出了解决心理素质培养体系不清,培养针对性不强、培养形式单一,效果不佳等问题的三重目标的建立:引导性目标心理发展成熟;维持性目标

2、心理健康维护;发展性目标心理素质培养。关键词 重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AbstractTo investigate the mental health condition and mental troubles of provincial key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Wuhan,and analyse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is condition.Finally mak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to solve it. 225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investig

3、ated by MSSMHS. Although the nunber of serious mental problems are not widespread,the slight ones have high percentage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and among the three grades in several factors; and whether Class leader or not also relate to mental health con

4、dition.And through in-depth research, put forward to establishing a Three-goal to solve problems about culture systems illegibility,culture pertinence,culture forms singleness and its ineffective of psychological diathesis: Leading target-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Maintenance target- Mental health

5、 maintenance; Developmental target- Mentally developing.Key Wordskey high school students;mental health;educationII目 录摘要关键词 Abstract Key Words 绪论10.1研究背景10.1.1心理健康10.1.2心理问题10.1.3问题的提出20.2研究进程20.2.1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20.2.2重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40.3研究意义50.4研究对象与方法50.4.1调查对象50.4.2测量工具50.4.3统计方法51.结果与比较51.1该重点高中学生心理

6、健康状况的总体情况51.2不同性别学生的比较71.3不同年级学生的比较71.4班干部与否的比较81.5文理科学生的比较81.6综合结果92.分析与调查92.1测验结果分析92.2测验结果调查113.思考与建议123.1以引导性目标为牵引,健全心理素质教育机制123.2以维持性目标为牵引,健全心理健康维护机制143.3以发展性目标为牵引,健全实践锻炼体系15结论16参考文献17致谢19附录20正文绪论0.1研究背景0.1.1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心理健康所下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即认为如果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符合

7、同龄阶段大多数人的心理发展水平,那么其心理状态就是健康的,反之则是不健康的。.心理学家们常用以下两种标准来对个体心理健康进行研究:其一,20世纪初,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和迈特曼(Maslow & Mittelman)提出的10条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具有适度的安全感;具有适度的自我评价;具有适度的自发性与感应性;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善于从经验中学习;在团体中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适度的接受个人的需要;在不违背团体的原则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其二,美国心理学家奥尔伯特提出的心理健康6大标准:力争自我的成长;能客观地看待自己;内容来自www.zhga

8、x.co人生观的统一;与他人建立和睦关系的能力;人生所需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具有同情心,对生命充满有爱。李伯仁1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行为特征分析后, 归纳总结得出国内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并保持在一定的能力水平上; (2)能与同学、老师和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与人为善, 团结互助; (3)情绪基本稳定, 对事情反应敏捷、心境持久地处于轻松和愉快状态; (4)行为符合社会群体要求, 与中学生的角色身份相称; (5)人格逐渐完善, 能客观地评价个人与外界关系, 意志坚强, 言行一致; (6)与大多数人的心理意向一致, 热爱集体, 有浓厚的社会交往欲; (

9、7) 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及对紧急事件的应变能力、耐受挫折能力强; (8) 有一定的安全感、信心和自主性, 而不是逆反状态; (9)心理符合其年龄水平。自居及定向能力强, 个人理想与实现的可能性之间的距离是可望而又可及的; (10)能适应快节奏的生活, 能够高效率地学习, 精力充沛, 自我感觉良好。0.1.2心理问题国外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校恐惧症、厌食、吸毒、酗酒和因枪击、骚扰等造成的伤害事故等。在美国2, 中学生心理障碍产生严重后果: 不服从纪律和管束, 具有破坏、撒谎、欺骗、偷窃、暴力、违法、犯罪等行为, 有些情绪诅丧、意志消沉。在我国中学心理问题导致的主要后果:(1)心理承受能力极

10、差, 遇到挫折和困难走极端; (2)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3) 少男少女性困惑; (4) 诱发犯罪行为。吴明孝3认为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1) 学习压力大, 适应能力差。对新的环境和生活不适应, 不习惯老师的教学方式, 或者不喜欢学校的活动。(2) 人际关系紧张。自以为是, 偏于固执, 认为他人不可信, 总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 敌对心理严重; (3) 抑郁焦虑。对学业、对前途、未来不抱希望, 精神苦闷, 情绪低落, 心里烦燥不安。情绪忽高忽低, 极不稳定; (4) 心理不平衡。当他人比自己强或获得了高于自己的荣誉后总感到不平; (5) 过分自律, 内心冲动或压抑, 甚至会有突然伤人或

11、自伤行为等不健康的反应。其中, 学习压力, 是当前中学生存在的最严重的心理问题。0.1.3问题的提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举措。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犯罪、自杀等案例,使得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心理素质作为学生自身发展的基础已被各个学校所认识。面向现代和未来社会的青年学生,不仅要有聪敏的智慧,高尚的道德,而且要有完善的人格,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自主发展和创造精神。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全面和谐的发展已成为学校教育追求的目标。一所学校

12、特别是作为处于素质教育前沿阵地的重点中学,如何实施和开展这项工作并取得成效,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研究并积极实践解决的问题。0.2研究进程0.2.1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近些年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目前,国内已有多项关于各地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4-9。很多调查和中学生的自我报告表明,心理问题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据上海、杭州、湖南、苏州等地的抽样调查,青少年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或心理偏差的检出率高达22以上。诸多调查研究和实际工作中均发现:我国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懒惰、怯懦、孤僻、依赖和偏激五大不良性格,存在着学业不良、考试焦虑和厌学

13、三大学习问题。本世纪50年代,我国15岁以下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病率只有5%,70年代为7%。80年代则出现令人吃惊的变化,19801984年间,北京医科大学等单位对国内12个地区进行的抽样调查发现,中度和重度心理障碍的发病率已达到13%10。进入90年代后,问题显得更加严重。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实验课题组l9931994年对数万名中学生科学检测,发现有32%的学生有心理异常表现(厌学、焦虑和单相思等轻度心理障碍),其中5.3%的中学生存在心理疾病(抑郁症、强迫症和恐怖症等重度心理障碍)。1994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报告1 414名中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为26.17%;广州市对1 000名中学生的调

14、查表明:53.2 的中学生有心理危机11。国内近年的众多调查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小学占10%,初中占15%,高中占20%。” 2006年苏州大学徐勇教授等对苏州市7 000多名中小学生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达到10%31%12,其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症状和偏执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31%、30%和29%。研究表明,中学生心理问题具有以下特点:大城市多于县城,县城多于农村,重点学校多于非重点学校,女生多于男生10,12。表1 20002005 年国内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结果年份地点调查人数量表主要症状20032005200420022002200420032003

15、200020032005200220032002邗江安阳杭州宝鸡福州三明南通新疆广州山东临沂河池枣庄平凉4421302224420668582383813(汉藏族)1023(四民族)16641937956519371913SCL- 90SCL- 90SCL- 90SCL- 90SCL- 90SCL- 90SCL- 90SCL- 90NMH*MHTMHT*MHT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偏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强迫症状、敌对、偏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敌对、抑郁、焦虑强迫症状、抑郁、偏执自觉健康较差, 恐怖、强

16、迫、焦虑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强迫症状情绪不稳定、不能正确对待挫折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学习压力、抑郁、强迫、心理不平衡焦虑、情绪不稳定、不能正确对待挫折NMH心理健康测查表*王极盛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岳冬梅父母养育方式评价表MHT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表1列举了20002005年国内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13- 26。城市学生在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3 个因子分和量表总分明显高于农村; 寄宿生在强迫、偏执、敌对、抑郁、焦虑5 个因子分明显高于走读生; 女生抑郁因子分高于男生。孙岩23 的研究结果提示: 在调查的学生中54.51%中等焦虑, 1.43%高度焦虑。中学男生好于女生(

17、 MHT 总分平均: 35.07 与37.72, u=2.21,P0.05) , 市区中学生好于各县区中学生(MHT 总分平均: 35.09 与37.48, u=2.29, P0.05); 高中学生好于初中学生(MHT 总分平均: 35.72 与37.61,u=3.01, P0.01), 普通高中学生好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MHT 总分平均: 35.72 与37.61, u=3.01,P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注:0.05; 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1*注:0

18、.05; 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1*等级说明:从左到右依次为正常;轻度;中度;较重;严重注:0.05; 0.011.2不同性别学生的比较分别对男生女生心理问题人数百分比进行统计后,进行排序,见表6。发现学习压力、焦虑和情绪不平衡、强迫症状是男女生出现较多的共同问题。从表6看出,经t检验发现该校男、女学生在多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强迫症状方面差异显著;学习压力方面差异非常显著,同时在总均分上也存在显著差异。表6 男女生心理问题人数百分比及心理健康总体情况男生女生人数(%)均值SD人数(%)均值SDZP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学

19、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总均分48(59.3)36(44.4)33(40.7)41(50.6)39(48.1)54(66.7)63(77.8)30(37.0)52(64.2)26(32.1)42(51.9)2.120.611.790.561.840.761.910.702.050.852.310.942.400.791.920.642.370.801.750.592.050.5857(39.6)27(18.8)36(25.0)40(27.8)45(31.3)54(37.5)66(45.8)51(35.4)74(51.4)25(17.4)39(27.1)1.870.441.580.49

20、1.600.451.680.491.760.511.930.631.970.561.830.432.050.531.580.341.780.37-2.278-1.895-1.297-1.264-1.646-1.898-2.817-0.153-1.853-0.933-2.084P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注:0.05; 0.011.3不同年级学生的比较分别对三个年级的有心理问题人数百分比进行统计后,进行排序,见表7。以年级为自变量,十个维度和总均分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从表7看出经过F检验认为不同年级学生在多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

21、其中焦虑与偏执方面差异非常显著;在人际关系与学习压力方面也有显著差异。表7 在根据年级分类后各因子及总均分上有轻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比较高一高二高三F人数排序人数排序人数排序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总均分30(50)15(25)15(25)21(35)24(40)30(50)36(60)12(20)33(55)18(30)21(35)3886531102739(50)30(38.5)33(42.3)33(42.3)33(42.3)39(50)45(57.7)27(34.6)48(61.5)21(26.9)33(42.3)3855532911036(

22、41.4)18(20.7)21(24.1)27(31.0)27(31.0)39(44.8)48(55.2)42(48.3)45(51.7)12(13.8)27(31.0)598664132100.9842.118*1.1370.125*0.4282.741*1.649*0.9700.1420.9920.286注:0.05; 0.011.4班干部与否的比较 从表8看出经t检验发现重点中学中担任班干部与不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在多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强迫症状、抑郁和焦虑方面差异显著;学习压力方面差异非常显著。表8 根据是否为班干部分类后各因子及总均分上有轻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比较班干部非班干部

23、人数(%)均值SD人数(%)均值SDZP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总均分39(34.2)31(27.2)27(23.7)33(28.9)30(26.3)55(48.2)57(50.0)36(31.6)51(44.7)29(25.4)271.820.411.570.441.580.441.650.471.690.511.880.611.920.611.830.442.030.591.600.381.760.3666(59.5)32(28.8)42(37.8)48(43.2)54(48.6)53(47.7)72(64.9)45(40.5)75(67.6)2

24、2(19.8)542.040.551.680.581.740.621.810.621.960.682.160.802.210.641.860.522.210.631.640.441.930.50-2.430-0.660-1.380-1.354-2.388-1.968-2.711-0.066-1.962-0.020-1.928P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注:0.05; 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注:0.05; 0.01从表9看出经t检验发现重点高中高三分科稳定后,文理科学生在各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1.6综合结果从问卷调查看,该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年级、班级职务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在科类(文科与理科)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具体结论如下:(1)该校学生心理问题首先表现在学习压力上,其次是情绪不平衡和焦虑;(2)男女生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