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下午好.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72940 上传时间:2019-08-07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学们下午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同学们下午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同学们下午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同学们下午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同学们下午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学们下午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学们下午好.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同学们,下午好!,桐高 曹俊,2011.3.33.14,1949.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教材P64“资料卡片”: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问题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哪些规定可以看出中国人“站立起来了”?,国旗 国徽,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十三条 中国人民政治

2、协商会议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其组织成份,应包含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革命军人、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及其他爱国主义分子的代表。 第五十一条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问题2:看教材P65思考 “中央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构成 特点,1.概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 2.概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1.1935.12确定了-1936.12初步形成了-1937.9正式建立 2.确定了通过了产生了,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中华人民共

3、和国成立的意义(P65) 1.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2.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P65“学习思考”) 3.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4.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条 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

4、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章 国家机构 第三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 国旗、国徽、首都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章 总纲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二章 人民 第十二条 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 第三章 参议院 第十八条 参议员每行省、内蒙古、外蒙古、西藏各选派五人;青海选派一人。其选派方法由各地方自定之。 第四章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 由参议院选举之 第五章 国务员 第六章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第七章 附则,比较191

5、2年宪法和1954年宪法,前者是资产阶级民主,后者是人民民主。 (前者确立的是民主共和制度,后者确立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前者构建政治体制的原则是三权分立,后者是民主集中制。 前者规定了国民的权利,但是没有规定具体实施机关;后者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及其具体行使机关。 由形式上的民主向较为真实性的民主发展,更加成熟、更加可行。) 前者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宪法,后者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前者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后者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序言 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我国人民已经结成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

6、各人民团体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我国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7广东单科11)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 ) A确立了国家性质 B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D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2009天津文综10)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

7、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第二章 国家机构 第五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4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第五十一条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2008广东单科12)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10.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10.1,内蒙古自治区1947.5.1,西藏自治区 1965.9.9,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3.5,(2010北京文综19)民族

8、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 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2009广东单科12)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自治的设想 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P69自我

9、测评:2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形成过程。,会考知识范围及能力要求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a/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a/b 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 b/c,1.一个典礼去旧迎新 迎接“民主” 2.二次大会民众参与 尝试“民主” 3.三大制度传承创新 构建“民主” 4.两部大法精心设计 保障“民主”,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民主,是我们的目标,“民主是一种管理体制。是建立在定期举行的、全体公民自由参与的、公开和公正的选举基础上的。民主是以多数决定,同时尊重和保护少数人的权利。民主制避免使政府权力集中在某一个或

10、某一个机构手里民主充分保护公民个人的自由民主政府遵循法治民主制度遵循多元化民主社会奉行宽容、合作和妥协的价值观念” 蔡定剑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我们,早已出发;但,还在路上,材料一: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邓小平,阅读材料后回答:西方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什么原则?我国的政党制度又有什么特

11、点? 西方的政治制度体现了政党竞争、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 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材料一 君上大权:(计14条)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召集、开闭、停止及解散议院之权;在议院闭会时,遇有紧急之事得发代法律之诏令,并得发诏令筹措必须之财用。附臣民权利义务:(计9条)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均准其自由;臣民有遵守国家法律之义务。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 材料二 日本帝国是万世一系的天皇统治,天皇是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材料三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

12、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十八条:参议员每行省、内蒙古、外蒙古、西藏各选派五人,青海选派一人;其选派方法,由各地方自定之。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四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人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五 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

13、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 建国初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的讲话 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结合回答: 联系材料一、二,找出两部宪法有什么共同点? 联系材料三、四,说明两部宪法有哪些本质区别? 材料一、三、四反映在立法思想上有哪些进步? 联系材料四、五,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抉择?,两部宪法的共同点是都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皇帝或天皇都有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人民实际无权。,前者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宪法,后者是社会主义宪法。前者是资产阶级民主,后者是人民民主。,表现在由专制集权向民主政治发展,由人民无权向人民主权发展,由形式上的“民主”向真实性的民主发展。,(1)从历史上看:西方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的教训) (2)从国家性质看:人民民主专政决定了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从代表阶级利益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从经济基础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公有制经济基础相适应,会考知识范围及能力要求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 a/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b/b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b/b,会考知识范围及能力要求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一国两制”的构想 a/b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b/c 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