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念媒介进程.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73476 上传时间:2019-08-07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观念媒介进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新闻观念媒介进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新闻观念媒介进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新闻观念媒介进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新闻观念媒介进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闻观念媒介进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观念媒介进程.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闻观念的转变与现代媒介的发展进程,古代 : 自给自足的小民经济时代,交通不畅,信息传播耗时久、成本高(驿馆、进奏院)、障碍重重。 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现代媒介尚未出现,民众信息权利意识尚未觉醒,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自魏源海国图志睁眼看世界,康梁一代变法启民智以来,中西思想相互激荡,知识分子开始借助办报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普及知识,开启民智,引导民众关心时局。,1984年,循环日报 中国报刊历史上第一份“华人资本、华人操权”日报。 林语堂1936年在芝加哥以英文出版的“中国报刊与舆论史”一书中推崇王韬为“中国新闻报纸之父”。 宗旨: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报刊出现,

2、成为知识分子传播思想的渠道和民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王韬用他的笔杆子在循环日报(用报纸为宣传思想的媒介)发表的政论,为变法强国制造舆论,树立了文人不一定要“学而优则士”在清朝官府当官才能影响政治的榜样,开创“文人论政”的先河。,戊戌变法失败前,中外纪闻特点:1:刊登外文报纸,外文电讯的译文。2:介绍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情况和自然科学知识,也评论中西方社会的得失,宣传中国应该向西方学习。 时务报是维新运动时期著名的维新派报纸,是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这一时期的新闻观念代表了资产阶级改良派最初的新闻思想,即希望通过办报变革弊政,巩固现在政权,反映的是新兴资产阶级急于向西方学习,

3、希望国富民强的愿望。,戊戌变法失败后,清议报主持清议,开发民智 “对人民进行启蒙和教育” 新民丛报监督政府,向导国民 “舆论监督” 资产阶级改良派(保皇派)刊物代表,权利意识觉醒之后就是争取更多的民主权利,通过报刊传播白话文扩大了文字的实用性,实现了其大众化,有利于民众的权力意识进一步觉醒,从而壮大”人民“这一阶层的力量,使得人们更加迫切的要求更加畅达的信息传播渠道,电台,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进步,传播的媒介也变得多样,除了报纸之外,还有无线电的产生与引进。,但是在当初无线电刚被引入中国时,多被控制在官方手中,且官方对于 无线电也是管制比较严格,民间自办的无线电仅仅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这种情况到

4、民国的时候有所好转。并且形势还比较好。,尽管有新的传播媒介发展,但是早期收听广播的人是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人,当时的广播电台是需要安装真空管接收机每幅每年缴纳执照费六元,安装不用真空管接收机(即矿石收音机)每幅每年缴纳执照费四元。有文化的有志者。所以对于接触此类的也只是一部分人而已。所以对于新闻观念也只是对一部分人有影响。,电视,1939 年 贝尔德发明出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1954 年 第一台彩色电视机,1958年3月17日,这是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的“生日”,1967 年 第一台特丽珑(意为栅条彩色显像管)电视。1968-1988年间,索尼卖出18亿台特丽珑。,1977 年 第一台携带式电视(

5、到了1981年,日本索尼公司也研制出袖珍黑白电视机,液晶屏幕仅2.5英寸,由电池供电。电视机正式进入袖珍时代。),1978 年 ,中国第一条彩电生产线,1978年,国家批准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并将生产重任托给上海电视机厂(现在的上广电集团)。1982年10月份这条生产线竣工投产。不久,国内第一个彩管厂咸阳彩虹厂成立。这期间我国彩电业迅速升温,并很快形成规模。,1996 年 第一代超重低音电视(创维),2000 年 健康电视概念,“不闪的,才是健康的”品牌口号令消费者耳熟能详,创维“健康电视”深入人心。,克服了模拟电视场闪、线闪、线粗的缺点,2008 年 多媒体娱乐电视,创维在电视上加入了酷K

6、功能,使消费者通过电视便可以实现“在家K歌”,在当时的年轻用户中引起了巨大反响。,2011 年 云电视,云概念产品成为2011年智能家电市场的一大热点,在 2011年8月,创维推出了全球首款云电视。 这款产品创先搭载了云平台和智能Android操作系统,在电视上实现云空间、云服务、云社区、云浏览、云搜索、云应用等多种云端个性化应用,并能随时同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互联互动,云端服务器为后台进行数据处理和资源整合,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分享各种视频、照片、资料。,2011 年 脑电波电视,2011年7月18日,世界首台脑力波电视在“上海卡萨帝新闻发布会”上震撼亮相。海尔这款划时代电视机的遥控操作是

7、通过一个脑波耳机完成的。这个特别的脑波耳机可以检测到用户的脑电波信号,并识别出用户所处的状态并将其转化成电视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在将来的某天,我们不再需要电视遥控器,而是可以随意以自己的意志来控制电视开关机、切换频道。,电视传播媒介本身是一种教育工具和社会化手段,具备增长见识、沟通意见、表达情感、愉悦心情的功能,以及引导观众求真、向善、尚美的社会作用。 在教育方面,电视传播还可以为人们提供社会学习的机会,宣传科普知识,通过消息与价值观的传播来规范人们的思维行为和提高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社会化方面,电视传播起到了交际辅助器的作用,对人与人之间的谈话起到导入与促进作用,让人们有了更多的谈资。,

8、此外,电视传播对于人们生活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首先,是电视对人们思维的限制。 电视呈现出的世界时一个仿真的世界,人们在这个世界中看到的并不是真实得世界;呈现的信息是平面的、断点的信息,不利于思维的发展,所以长期看电视人的思想会僵化。 其次,还是社会控制的一种方式,阻碍社会个体的自由与个性发展。 电视口语和画面的直观性使人们越来越懒于阅读,丢掉了读书习惯,电视被指责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削弱了人们的智力水平,导致媒介依存症心理疾病、思维懒惰和想象力的退化,出现了注重感觉、不注重理性逻辑,“跟着感觉走”的“电视人”和注重自我意志自由、不理会外部强制权威、回避社会、受电视影响较重的“容器人”。,另一方

9、面,电视节目中宣扬的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渲染的灯红酒绿、腐朽糜烂的生活方式以及暴力和色情内容会危害个别观众特别是某些青少年观众的身心健康也会对观众产生误导作用,使他们的心灵受到污染和毒害。 对于个人健康而言,过分看电视甚至致病。 电视只是一种信息传播媒介,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另外一种审美思考。我们要做的是把握对电视的依赖,合理地利用电视资源。,网络,1993 没有Google、Yahoo、Hotmail,甚至连Mosaic都没诞生,网民基本上靠Newsgroup在网上打仗。 1994年 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网上救助(网络首次发力现实、网络无限大、人间温情在) 1995年5月17日 互联网向

10、公众开放。 1996 在早期中国互联网上几乎人人皆知的网络作家图雅突然消失在网络深处。19931996年,他在全球中文网络里如日中天,创作的散文、寓言、小说、杂文风靡一时,可谓是中国网络文学的开创者。,1997 11月2日,“老榕”在四通利方体育沙龙发表大连金州没有眼泪,被称为“最有影响的中文帖子”(早期的网民集体意识成形) 1999 美轰炸我驻南领事馆后中美黑客战(现代信息战争与政治英雄) 2000 陆幼青网上“死亡直播事件”(重新认识生命与媒体的价值) 2001 “红颜静”诉“大跃进”网络名誉侵权案(网络并不虚拟、开始显现其“现实性”,即与日常现实的连通性) . .,2007 年 3月 重

11、庆“史上最牛钉子户”事件 网民公意/网民权利/公民意识(个人财产受保护权)日益强大、公民个人利用大众媒体的巅峰之作 7月 南京彭宇案(人民法院以“从常理分析”判案引起广大网民非议/社会道德受考验/“要不要做好人?”公民道德取向受挑战) 江西史上最毒后妈事件(善意谎言令热情受骗、反思社会的救助制度、媒体公信力、网络暴力等) 10-12月 军旅题材电视剧士兵突击先于公映在网上热议(主旋律作品意外受追捧、网民审美意识的平民化、网络引导传统媒体的力量渐强) 10-12月 周正龙爆“虎照”事件(“全民打虎全民审判”、看客心理、专业型网民凸现引导网络意见和舆论的关键力量、网络正义对官方权威的胜利、折射中国

12、缺乏普遍的社会信用体系),随着技术的发展,web2.0时代到来。以博客、播客、SNS、即时通讯等为主的网络新技术的普及对传统的新闻传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在这些技术最先普及到的大学校园,这种影响表现得更为突出,发现在网络新技术影响下,消息传播时效性大为增强、个人成为新闻传播的中心,互动性得到实质性的普及,新闻传播小众化、多样化、个性化日益显现。个人媒体和媒介融合趋势日趋明显事例:传媒大学静思苑事件。可以看出SNS、QQ、播客等的出现使公民个人成为新闻的发布者,打破了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突破了传统新闻媒体的话语权主宰制,实现了市民新闻对传统媒体宰制的小消解与颠覆作用,西方新闻观,西方新闻观

13、的内涵是:报刊不受政府的干涉。政府不得采取任何措施干涉、收买或控制报刊,唯一措施是保护新闻自由。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西方新闻媒体的产生几乎与资本主义萌芽同步,是催生资本主义的重要工具。在西方,是先有国家后有政党。新闻媒体要求所谓“新闻自由”,是资本主义早期作为对旧统治者的权力抗争,而不是针对它所代表的资产阶级本身。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以后,新闻媒体并没有所谓真正的独立性,在现实社会中,它是只代表资本主义社会中部分人的利益,而从根本上说,它不会代表全体人民,更不会代表弱势群体,只会成为所谓“主流社会”的工具。正如哈佛大学教授罗杰希尔斯曼所言:“他们

14、(新闻界)想当政府的批评者。他们竭尽全力避免成为政府的工具,但他们明白,白宫、国会议员和行政官员在利用他们,而他们对此无能为力。官员是他们的消息来源,反过来官员又利用他们的语言把这些消息公之于众。,(来源:人民网-新闻与写作) 粉碎“四人帮”后,长期左右我国新闻宣传的极“左”新闻理论和灌输模式被破除,一段时间里,新的新闻理论和宣传模式尚未确立起来,致使我国新闻理论领域出现了部分真空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伴随着对外开放,西方新闻理论和新闻观涌入中国,在实践上给我国的新闻宣传造成了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其一,以所谓“客观公正”为新闻理念,淡化新闻的意识形态功能,不能正确地坚持和理解弘扬主旋律的时代要求。 其二,媚俗、炒作、造假屡禁不止,使媒体的社会公信力大打折扣。 其三,追求新闻娱乐化,迷失了应负的社会责任。 其四,一些媒体常刮“唱衰”之风。,结合当前的社会现状,我们能想到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