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娱乐化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3277752 上传时间:2019-08-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娱乐化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闻娱乐化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闻娱乐化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闻娱乐化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闻娱乐化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闻娱乐化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娱乐化毕业论文.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第 17 页 共 17 页1 引言体育新闻既是新闻传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推动力量,与政治、经济等新闻报道平行。体育因其特有的竞赛悬念,以及力与美的较量带给人们的强烈感受而吸引大众关注,各种媒体的体育版面也由此而大受欢迎。在现今的大众文化中娱乐因素无处不在,而体育在本质上又与娱乐密不可分,因此体育新闻在报道的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娱乐化现象也愈发明显。在很多人心目当中,体育新闻的娱乐化是不可接受的,有违传播新闻的报道规范的。关于体育新闻的娱乐化,这些人的解释是:在报道体育新闻时,记者没有把报道重点放在体育赛事本身,而是放到赛场之外。记者把更多的精力,

2、编辑把更多的版面留给运动员本人以及与赛事有关的人,比如教练和运动员的家人及其家庭、婚姻、恋爱等各方面,尤其善于捕捉运动员和教练的隐私、绯闻,把体育作为娱乐来做,以迎合受众。在笔者看来,体育因其本身所带有的娱乐性质,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娱乐化的趋势是一种必然,也是符合体育新闻特有的价值规范的。至于在现实当中出现的例如隐私、绯闻等一系列不规范的现象,那只是体育新闻在娱乐化过程中的一种异化的表现。李良荣教授在娱乐化、本土化一文中所说“传媒硬件越来越硬,但传媒的内容却越来越软”。1 李良荣.娱乐化 本土化美国新闻传媒的两大潮流J.新闻记者,2000,(10):6-7. 体育新闻的娱乐化既是全球媒介娱乐

3、化趋势的表现, 同时又是体育新闻自身得以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体育新闻报道从建国初期的数量极少到1978年亚运会以后的大量呈现,从建国初期被涂抹上较强的政治色彩到90年代“政治代言人”身份开始出现分化,“为国争光”的政治热情一直是新闻报道的主旋律,报道内容大多使用数字来叙述枯燥的简单赛事结果和技术分析,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报道理念,体育新闻受众局限于体育爱好者和从业者。从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体育开始繁荣发展。媒体对体育也抱以最大程度的关注。由于体育游戏本质的回归,大众文化以及新闻业商业化运作和受众体育审美倾向的变化,体育娱乐新闻逐渐为我国传媒所尝试,体育新闻开始容纳并吸引更多的普通受众。20

4、01年南方体育的“足球宝贝”出现后,体育新闻报道娱乐化开始为国内传媒所广泛认同。近几年来,我国体育新闻事业也得到了全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随着2008年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成功的举行,体育新闻越来越受到新闻传播工作者的重视和广大受众的欢迎,在我国传媒界开始掀起了了一股体育新闻浪潮。然而,体育新闻娱乐化现象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被广大受众普遍接受。2 体育新闻娱乐化现象形成的原因近年来新闻娱乐化的风潮从美国蔓延到全球,我国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娱乐新闻的比例也大大增加。体育新闻娱乐化现象的产生不仅有外部环境的影响,同时还由其自身内在的特质所决定。不仅符合全球媒介娱乐化的大趋势,也是体育新闻自身发展

5、的内在需求。2.1 体育新闻娱乐化是体育游戏本质的外在表现2.1.1 体育的游戏本质和娱乐功能是体育新闻娱乐化的内在依据如今,大众传媒对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的报道非常热衷,因为竞技体育是体育运动中最具娱乐特质的部分。竞技体育原指游戏、娱乐活动,是人通过一些轻松愉快的身体活动,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使自己高兴”,它是社会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 曹湘君. 体育概论M .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27.竞技运动的功利性则使运动员、教练员不得不面对更多艰苦和压力,其游戏和娱乐因素变得不再重要,但广大受众却可以通过欣赏他人的竞赛获得极大的快乐,这也是体育新闻报道对象总是集中在竞技运动,尤其是

6、奥运会和职业竞技类高水平竞技运动上的原因。荷兰文化史学者约翰赫伊津哈认为,如果不恢复运动本身的游戏精神,那么它就与文化创造无缘。 2 约翰赫伊津哈. 游戏的人M . 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 :218-237.既然体育游戏本质的回归对于体育文化的构建如此重要,新闻报道就要以严肃的头脑反映这个游戏,充分发挥体育传播的娱乐功能。既然体育游戏本质的回归对于体育文化的构建如此重要,新闻报道就要以严肃的头脑反映这个游戏,充分发挥体育传播的娱乐功能。2.1.2 商业化体育逐渐凸现出的娱乐因素是体育新闻娱乐化的现实基础我国体育事业曾经承载了太多的国家梦想和社会责任,体育运动本身所具有的个人实现意

7、义和娱乐特质也被最大程度地淡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体育逐渐和世界接轨。1995年国家体委正式下发体育产业发展纲要,勾勒出我国体育产业的基本发展框架。体育由单纯的事业发展成为产业的转型使商业化的体育渐渐凸现出越来越多的娱乐因素,尤其是以职业体育和极限运动为代表的现代体育活动的娱乐化趋势,健身、休闲和娱乐成为大众喜爱体育的主要原因。体育产业的命脉是体育市场,体育市场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和兴趣,而大众传媒在引导人们的价值观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受众为生存基础的当代大众传媒也需要借助体育来赢得发展空间,商业化体育逐渐凸现出娱乐因素成为体育新闻娱乐化的现实基础。2.2 体

8、育新闻娱乐化是大众文化以及新闻业商业化运作的产物2.2.1 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是体育新闻娱乐化的理论基础大众传播具有监测环境、协调关系、传承文化、调节身心四大功能,其中调节身心指娱乐、休闲以保持活力。1 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 传播学概论M . 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34.法国学者斯蒂文森的“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主张游戏是社会生活的代言人,而媒介则是游戏的代言人。2 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麻争旗译. 媒介事件M .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34.由以上两种论断可见。传媒是人类传播交流的载体,本身就具有娱乐功能。这也是大众传媒面对体育所采取的报道策略发掘、表现体育娱乐因素

9、的一个缘由。传媒的娱乐不限于娱乐板块和时段。新闻中也有大量的娱乐内容,体育新闻娱乐功能与时政、经济和社会等新闻相比更加显著。体育新闻受众除了寻求信息,更想获取快乐得到放松。2.2.2 体育新闻娱乐化是传媒商业化运作的产物目前我国传媒产业化步伐虽较为缓慢,传媒竞争却越来越激烈。众多传媒及时准确地调整了角色,市场模式被新闻制作领域广泛采用;传媒集团化、产业化、市场化运作使商业利润成为首要目标;传媒经营管理上升到最高地位,许多编辑开始以经营的眼光来制作新闻;受众主体地位得到确立,阅听率成为决定广告主广告投放的重要尺度,为了追求巨额广告,商业版面的大幅度扩版是以增加软性新闻为代价的。经营者们发现娱乐化

10、的内容以及形式更有市场,成本阻力也最小,于是符合消费主义快乐原则的娱乐化新闻迅速蔓延。2.2.3 体育新闻娱乐化的深层动因是大众文化对世俗娱乐功能的偏重 大众文化环境对体育新闻受众新闻阅听影响深远。大众文化注重情感的表达,偏重于娱乐性,而不是理解,其最突出的功能是世俗的娱乐功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媒介符号文化商品化使传统新闻事业体制下的新闻受众逐渐变成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闻消费者。受众决策的内在驱动力是对于快乐的追求,因此,作为大众文化重要承载者和推动者的大众传媒冲破了社会责任理论的阻碍,新闻也沿着商业化、娱乐化的道路迅速扩展。体育新闻要在这种复杂多元的大众文化环境中获得市场,就必须顺

11、应这种大众文化的娱乐化潮流。2.3 体育新闻娱乐化是受众体育审美倾向变化的结果2.3.1 受众主体地位的提升是体育新闻娱乐化报道方式生成的前提我国的大众传媒曾一度只是政治宣传、舆论工具,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受众只是一个被动的接收者。体育新闻报道则用枯燥的数字来叙述赛事结果和进行简单的技战术分析,以“为国争光”为主旋律,偏离了报道方向。随着我国社会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和新闻体制改革的深入,新闻媒介面对社会的姿态从媒介本位变为受众本位,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成为主动的信息消费者。传受关系的变化使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和心理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受众的选择性接触心理和行为的存在要求媒介必须注重提高传播

12、内容和方式的吸引力以及对特定受众需求的满足程度。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新闻报道的枯燥陈述和分析无法发挥体育娱乐大众的功能,也不可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因此,大众传媒改变报道内容和方式,用“娱乐化”来传递体育的原始魅力是必然的趋势。2.3.2 体育新闻娱乐化最直接的动因是受众体育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的变化推及总体(15岁至65岁人口,千人)5449男女所有人非常感兴趣35%8.70%23%比较感兴趣46.10%49.60%47.70%有一点兴趣16.10%30.30%22.60%没兴趣2.80%11.40%6.70%表1 北京市体育运动关注度 对体育运动感兴趣程度1 刘红霞. 我国体育新闻娱乐化的成因探析J

13、.沈阳体育学报,2005,(1):35-36.通过央视索福瑞对北京市体育市场的分析结果(见表1),考察北京市体育运动关注度 对体育运动感兴趣程度。图表显示,北京市市民对体育运动的关注度较高。受众对体育新闻的关注度正是基于这种对体育运动的关注度,其对体育的关注程度越高,对体育新闻的关注程度也就越高。传媒经济是注意力经济,吸引受众注意力,使受众通过媒介使用获得满足是传媒永恒的课题。美国最大的媒体与娱乐顾问机构的创办人米切尔J沃尔夫在其著作娱乐经济中指出,21世纪人类即将进入娱乐经济时代,消费者不管购买什么,都在其中寻找“娱乐”的成分,受众对于体育新闻传播这一服务形式的消费亦如此。2 米切尔J沃尔夫

14、著,董光伟,邓盛华译娱乐经济 媒体力量优化生活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香港:科文(香港)出版有限公司,2001.体育新闻受众的感性胜过理性,比赛结果促销了传媒,但受众也想知道场外的事;体育新闻娱乐化最直接的动因是大众体育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的变化:体育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娱乐休闲。正是娱乐化的体育新闻使受众休闲娱乐的心理需求得以最大化满足。3 体育新闻的娱乐因素以及外在表现3.1 体育新闻当中的娱乐因素之前提到体育新闻娱乐化现象的产生是体育新闻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的趋势,而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使其在娱乐化过程中不会误入歧途。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必须要弄清楚,体育新闻

15、的娱乐因素到底有哪些。3.1.1 体育活动本身给予人们的心理愉悦。我们所理解的体育运动大多数都是竞技类体育运动,因此,作为体育新闻的受众,人们最直接的关注点便毫无疑问在于这种竞技运动所带给人们的心理上的愉悦感。总的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这些竞技类运动的结果,就是通常所说的输赢。因为作为受众,人们必然会对竞技中的某一方投入更多的期待和喜好,当这样的期待或者愿望得到实现的时候,其欢快之情自然溢于言表。其次就是这类体育竞技活动在发生过程当中所呈现出来动作、力度、速度以及其他技术方面的水平,作为这些活动的爱好者,人们在欣赏这类竞技体育的过程当中能够从这些方面得到满足,心情也会因此而欢快。再次

16、就是竞技体育所体现出来的竞争、顽强、拼搏等精神。其实说到底,体育活动本质上还是一种游戏,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输赢往往是不可预测的。因此,往往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出现在受众眼前,例如篮球场上的绝杀,足球场上的黑色三分钟等等。游戏双方通过各自的顽强不懈以及拼搏的精神使游戏出现结果自己满意的结果,无疑是非常的振奋人心的。3.1.2 对体育明星的崇拜而形成的业余消遣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心目中的榜样,而作为体育新闻受众,人们在各自喜好的体育运动领域自然也会有自己所青睐的对象,从而为自己提供动力,这也就是所谓的榜样的力量。作为这些明星的追捧者,人们平时关注的不仅仅是他或她在竞技场上的表现,相反,人们关注的更

17、多是关于这些明星在竞技场之外的生活琐事,并从中获得乐趣。除此以外,这些榜样有时还会承载崇拜者们的很多情怀,例如爱国。当人们的这样的情怀在自己所钟爱的明星身上得到发挥时,无疑我们会得到更多的由自豪而产生的快感。在这一方面有很多例子,最典型的例如姚明、刘翔等在国际知名的运动员。当他们在国际上获得很大成就的时候,他所代表的就不仅仅使他们个人。在这样的时候,喜爱他们的人不仅会因此而感到自豪,同时也会由此而敢带很兴奋。综上所说,体育新闻得娱乐因素多发端于体育运动及其当事人本身,主要集中在其休闲、欣赏性、人情味、艺术美以及个人精神寄托等方面。3.2 体育新闻娱乐化在不同媒介形式的表现方式现代新闻媒体主要包

18、括三大类,一类是传统的印刷媒体,包括报纸与杂志,另一类是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媒体,另一个就是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不同类型的新闻媒体的体育新闻报道娱乐化的表现方式也不同。3.2.1 印刷媒体体育新闻娱乐化的表现方式印刷媒体主要以文字的方式呈现新闻内容,因此,印刷媒体的传播强势在于信息和分析上。但是,随着新闻娱乐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体育新闻报道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在语言文字上表现为由整齐划一的单纯赛事叙述和枯燥的技战术分析转变为武侠式叙述、兵家语的运用以及另类幽默的倾向,成为体育新闻娱乐化的主要表现方式,体育新闻报道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的道路为其增添了不少审美情趣。1 杨文贤,孟国正探析体育

19、新闻报道的娱乐化趋向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4):59-60电视、网络媒体出现以后,电子媒体决定性的、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原来由印刷媒体所统治的符号环境的性质。为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印刷媒体开始大量采用图片的报道方式,体育新闻报道更是在图片报道方面着力与电子媒体抗衡。体育比赛胜败之后大悲大喜的强烈反差、男女体育明星及体育迷的性感图片等为印刷媒体争得了不少“眼球”。在图片报道方面成功的范例是美国的体育画报,其在总发行量与总收入方面一直稳居美国历年十大杂志之列,资产甚至高达上百亿美元。我国体育新闻报道也应该在图片报道方面有所突破,尤其是通俗体育期刊,大量采用图片报道不失为一种制

20、胜之道。3.2.2 电子媒体体育新闻娱乐化的表现方式广播是以人类听觉传播方式、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的大众传播媒介。印刷媒体在语言文字方面的武侠式叙述、兵家语的运用以及另类幽默的倾向在广播体育新闻报道中也有相似的表现。另外,听众还可以通过听众热线等形式与运动员、体育专家进行交流、互动,获得娱乐。各媒体体育新闻报道在阐释“娱乐化”的方式上各有千秋,而电视在当前一枝独秀,这是由电视媒体视觉传播的特性决定的。电视文化中的人们需要一种对视觉和听觉都没有过高要求的“平白语言”,即图像。电视的作用不在于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将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正是当今以电视媒体为主流的视觉

21、传播带给受众的视觉狂欢。观众是中国电视体育产业的最终市场所在。惟有体育爱好者的参与,体育产业才有永不枯竭的活力;惟有观众的收视,电视产业才有了注意力价值。2004 年,由于有奥运会和欧洲杯、美洲杯、亚洲杯足球赛而被业内人士戏称为“体育报道年”,频道、节目、观众、广告及体育转播权等重大核心资源的配置成为焦点。随着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逐渐临近,全国各大体育频道正厉兵秣马,试图在2008 奥运体育报道大战中瓜分受众注意力和电视体育市场。体育新闻如何在内容和形式上获得突破,是业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3.2.3 互联网等新媒体新闻娱乐化表现方式。互联网以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和容量大的特点,成为

22、体育新闻传播的重要阵地。新浪、鲨威体坛、华奥星空等网站在体育新闻传播中有突出表现。网络体育新闻报道集报纸、广播、电视三者之长,实现了文字、声音、图片、图像等报道手段的有机结合。其图片清晰,色彩鲜艳,传播效果远远超过了报纸。电子邮件、网络论坛、网络聊天等传播模式增强了媒体与受众和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与电视这个巨大的“玩具”相比,网络媒体受众对体育传播的休闲娱乐需要和对体育认知的需要得到的满足。网络传播与现场收看比赛和收看电视转播相比各有千秋,现场收看比赛和收看电视转播可以最大化满足体育爱好者休闲娱乐的需要,而网络体育传播则因其内容的海量使受众最大化地得到认知需要满足。但是,网络媒体在体育新闻娱乐

23、化方面并不是无所作为:在2002 年6 月韩日世界杯足球赛期间,新浪网以最快的速度用Flash 将每一场比赛每一个进球的情景再现,成为世界杯网络媒体报道中的亮点。更重要的是,网络的互动性使广大受众能够通过互联网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抒发自己的愤怒、狂喜,赞赏、反对。娱乐不只是“乐”,表情达意也是获得快乐的途径。1 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我国体育新闻娱乐化存在的问题从20 世纪90 年代后期开始,我国体育新闻娱乐化倾向十分明显。从新闻娱乐化质的规定性方面来看,体育新闻娱乐化是指体育新闻依据娱乐化的表现方式来完成对自身结构的重新构建过程,其结果是体育新闻具备

24、了某些娱乐形态。而在我国体育新闻娱乐化近几年的发展中,出现了很多不规范的现象,已经超出了娱乐化 “适度”的范围,从而导致了一种过度的异化现象。很多媒体在体育新闻报道当中,可以在标题和文章中用情色化字眼,以用来吸引眼球。更有胜者,有些报纸或刊物直接配发一些性感照片,达到娱乐视听效果。为吸引“眼球”,体育媒体在选择新闻题材时,对于假球黑哨等体育丑闻、体育明星绯闻、球场暴力和体育虚假新闻等新闻更为偏爱。1 杨珍. 我国体育新闻传播的娱乐化趋势J. 体育文化导刊,2002,(6):35-36.1此时,传媒的使命与现实出现矛盾,发生了畸变:越是“坏消息”,越能成为商业化时代报纸的头条和亮点,在读者“尖叫

25、”声中,发行量高歌猛进。我国新闻娱乐化异化现象具体主要便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 过度商业化这类现象从2002年世界杯期间开始迅速上升, 首先是新浪与搜狐两大网站进行了谁是中国足协世界杯指定的网站之争,接着为了所谓的“猛料”与“独家”,几家实力雄厚的专业报纸高价买断了国家队球员的“自由”;上海文广集团买断中超,声势浩大但收效甚微;更有一些媒体买断某个运动员的“嘴巴”, 控制唯一“信息”,写一种别人写不到的文章,等等。哈贝马斯曾在他的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提出:“媒介最初的功能局限于新闻交流和新闻监督。”2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15252按照此理论,

26、笔者认为,体育媒介最初的功能就是体育新闻交流和体育新闻监督。而当前, 在我国的市场开放的大环境下,众多的体育媒介已经被推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十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体育媒介在迎合体育新闻娱乐化的过程中, 背离了最初的功能,在与市场的妥协与融合的过程中, 不断地走向异化。这种异化的结果就导致了体育新闻娱乐化的过度商业化。4.2 狗仔化“狗仔化”原是香港娱乐圈的专利, 但却在体育新闻圈里泛滥开来。混淆受众视听的同时, 也让体育业内人士诚惶诚恐,担心哭笑都入“人”耳目。作为“把关人”, 个别体育媒介的从业者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向市场屈服, 在新闻的选择取舍(甚至包括采写编评的整个过程) 时背离了体

27、育新闻的标准和价值取向,而一味地追求其使用价值。以至于逐渐丧失体育媒介从业者的信用及“权威”。在体育新闻娱乐化的过程中,他们既紧张又兴奋, 于是预测(往往与事实或结果不符) 、夸张、哗众取宠,便开始肆虐蔓延。这类问题在对雅典奥运会的报道中, 表现最为明显。赛前有人夸大宣传、极力吹捧, 既误导了舆论, 又加重了运动员的心理负担,李小鹏、占旭刚不幸成为牺牲品;更有记者赛前对选手围追堵截,客观上增添了紧张气氛,直接影响了选手们的情绪。面对各路记者手中的“长枪短炮”,射击队总教练许海峰突然冲记者们大吼:“放过颖慧吧! 让她安心些,行吗?”。运动员失败后,还有些记者不但没有给予关怀和安抚, 冷嘲热讽、骂

28、骂咧咧、横加指责。“0 比8 , 奇耻大辱!”“失败”“失意”“摔”“下课”.一句话,“狗仔化”的报道无孔不入。4.3 庸俗化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取悦受众,取悦市场的体育新闻在娱乐化的过程中,开始传播俗媚文化,从而降低了大众文化的品质; 而降低了品质的大众文化又会反过来影响受众的品位,从而影响到体育新闻娱乐化的正常方向。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体育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情色化现象。我们看到,一些媒体的体育新闻热衷于追逐和挖掘体育明星的秘史、艳闻,许多所谓的娱乐化体育新闻,根本不是体育新闻,而是以娱乐手法来做体育新闻,有些甚至根本不是娱乐,是以情色来代替新闻。1 王长庚. 色情化:体育新闻的一个倾向J.

29、新闻记者,2002,(11):28-29.以媒体对田亮、郭晶晶的报道为例:2004年奥运会结束之后,有好事者将两者的情感问题联系在一起,给出了“亮晶晶”的漂亮称呼,并以文字的形式多次暗示两人的恋情。于是,关于“亮晶晶”的绯闻满天飞:一会儿报道“亮晶晶”热恋,一会儿报道“亮晶晶”分手;前几天报道田亮移情别恋,和香港娱乐明星吴某某眉目传情;后几天国内某家发行量数十万的专业媒体,又用相当大的篇幅身临其境地描绘了郭晶晶与香港富公子霍某某牵手拍拖.抹去报头,几与街头贩卖的黄色小报无异。而其中最恶劣的一次,莫过于报道说郭晶晶怀孕,以致不得不离开国家队。面对空穴来风的造谣中伤,郭晶晶不禁发出“绯闻猛于虎”的

30、感叹。她说:“现在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有些明星会自杀。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没有自由,好多事实都被扭曲了。真希望我能够回到原来的日子,简单而平静。”很多媒体在体育新闻报道当中,可以在标题和文章中试用情色化字眼,以用来吸引眼球。更有胜者,有些报纸或刊物直接配发一些性感照片,已达到娱乐视听效果。为吸引“眼球”,体育媒体在选择新闻题材时,对于假球黑哨等体育丑闻、体育明星绯闻、球场暴力和体育虚假新闻等新闻更为偏爱,此时,传媒的使命与现实出现矛盾,发生了畸变:越是“坏消息”,越能成为商业化时代报纸的头条和亮点,在读者“尖叫”声中,发行量高歌猛进。4.4 虚假新闻泛滥跟一般严肃性问一样,体育新闻是对人类的体育运动

31、、健身活动及相关信息进行的报道。其真实性、时效性、思想性、用事实说话等基本报道要求同样重要,必须坚决执行。然而现在有些体育新闻报道,恰恰是在这些基本要求方面没有做到或大打折扣,形成种种失误。每年都会有相关媒体评出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假新闻,而在这些假新闻中,体育方面的报道几乎占了六成之多。1997年亚洲足球十强赛前,重庆一家报纸登了消息,称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王俊生表示,如果中国队不出线,他将辞职。这是一条“客里空”消息,来源于中国足协楼道里的道听途说;1998年一本体育杂志说,国奧队主教练霍顿将辞去主教练一职。不久,霍顿发表声明,称其从未接受过这家杂志的采访,其内容完全虚构。这则假新闻还有一条“美

32、丽”而拙劣的结尾:“霍顿想花更多的时间和他的女儿在一起”,而事实上霍顿没有女儿;1998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金哨陆俊收受20万元贿赂”报道,是羊城某体育记者采写的“马路新闻。后记者对簿公堂,惨败而归。所有这些例子举不胜举,而这些现象的有的是人为刻意炒作,有的是因为记者缺乏相关专业知识,更多的则是大部分记者记者缺乏认真严谨专业态度和职业道德标准,一味的求异。但是,造成虚假新闻泛滥的根本原因则是传媒商业化竞争的激烈,而同时相关的监管措施的缺位。1 陈力丹假新闻何以泛滥成灾J新闻记者,2002,(2):231长此以往,媒体的社会公信力必将遭受严重损害。4.5 缺乏人文关怀些从事体育新闻报道的人员缺乏应

33、有的体育人文关怀和职业素养,他们热衷于搜集斗殴自杀、赛场暴力、教练下课、名人婚变、酒吧艳遇等“猛料”,全不顾社会和他人的影响。例如去年4月6日新华社已发表权威信息董艳梅马俊仁否认自杀传闻,导语为:“今天在这里举行全国马拉松锦标赛之际,辽宁省体育局副局长马俊仁及其头号女弟子董艳梅在接受采访时,均对此前有关董艳梅自杀未遂的传闻矢口否认。”事实应该很清楚了。但上海有家报纸在4月6日发了与新华社报道相反的新闻“马家军”相关负责人证实董艳梅自杀未遂,还言之凿凿:“据马家军内部有关人士透露,董的自杀可能与奖金分配有关。”4月8日这家报纸为了找自圆其说的台阶,又发了真真假假难决断疑云围绕董艳梅的新闻,继续怀

34、疑董可能自杀过。尽管在这之前,董艳梅一再向记者申明:“这样的传闻不可思议,难道人生病就不能打针吃药了?比赛奖金辽宁省体育局已拨下,住房也已在九运会前就拿到了,现在正在装修,而且马导对我像女儿一样好,我怎么会自杀呢?”然而,某些报纸与网站还在捕风捉影与恶炒,全不顾新闻职业道德与尊重他人人格的法律原则。在娱乐新闻中,娱乐新闻的生动性、趣味性、娱乐性、通俗性乃至消遣性,无可非议,但是如果趣味性、娱乐性被无限放大,而新闻本身应有的客观性、文化批判、人文关怀、知识传播等功能被弱化,走向极端必然会导致媚俗、庸俗、商业化、内容肤浅、哗众取宠。1 鞠健夫研究娱乐新闻的社会化倾向J传媒观察,2004,(4):5

35、11在体育新闻领域更是如此,即体育新闻不正常的异化可能颠覆体育新闻事业,甚至阻碍体育运动的正常发展。从而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5 体育新闻娱乐化过度异化的反思以及对策为了改变体育新闻传播的现状, 众多媒体和媒体人不约而同提出了“大体育”的概念。“大体育”概念就是在一个更高的层面, 对体育的观察有一个更宽阔的视野, 要关注竞技体育,更要关注全民健身, 要关注体育赛事, 也要关注体育人物。这个体育人物不仅仅是运动员, 教练员。在体育界台前的, 幕后的, 有过拼搏经历, 有过酸甜苦辣的这些人都在媒体报道的视野内。2 顾斌.用深度报道校正体育新闻娱乐化J.传媒观察,2006,(6):24-25.2“大

36、体育” 概念下新闻媒体所要关注的已不单单是一般的体育信息, 因此不仅需要一般体育赛事的消息报道, 更需要大信息量的深度报道来呈现给受众。可以看出,“大体育”报道就是深度报道。体育新闻的深度报道有三个层次:5.1 专业化这是进行体育新闻报道的基础, 也是一篇成功的体育新闻深度报道首先要做到的。包括两个方面: 5.1.1 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全面素质这里所说的全面素质可以分为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两方面。其中,基本素质主要指媒体从业人员的公德意识、品行操守、社会责任感等。在市场化的今天,体育媒体和其他媒体一样,除了追求经济利益外,还承担着体育舆论导向、体育文化教化等社会责任。人有人品,报有报格,公正、责

37、任与道义是当代媒体的重要属性,人文关怀应该是媒体和编辑、记者心中的标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正是对媒体和编辑记者最好的注解。3 王宏伟. 自律他律“双管”提升娱乐新闻品位J . 传媒观察,2005,(1) :57.3专业素质则是指体育新闻从业者特别是编辑记者应具备的职业水平和专业能力,其中包括对体育本质、体育赛事正确理解和对各种运动项目、比赛知识及运动员、教练员特点的深入掌握,同时还要具备新闻从业者应有的新闻业务水平。5.1.2 记者、编辑、主编或部门负责人严格把好“三道关”首先,体育记者要遵守职业道德, 自觉坚守采访报道底线记者被喻为“红尘中的第三只眼”,其挖掘人物、事件背后的深层次信

38、息本无可厚非, 但要坚守自己的采访报道底线。对于运动员(运动明星) , 要多关注他们的运动经历、运动成就、真实情感, 而少“揭露”少“曝光”他们的私生活、绯闻以及隐私。也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慨:“不知道真实的世界是不是眼中通过各种媒体看到的世界。”记者的职责在这时候就要充分发挥出来,他们要为读者观众服务,要公正地带给读者观众一个真实的世界, 而不是假借向公众报道事实之名来实现个人或小集体的利益。其次,体育编辑把好第二关关于“打人”、“绯闻”、“隐私”、“潜规则”、“丑闻”、“官司”、“长枪短炮”、“围追堵截”等的新闻, 编辑要尽量考虑到它们是否有真实性,有没有“炒作”的嫌疑,一定要在得到有关权

39、威部门的证实后再发稿。体育编辑特别是每日都有任务的编辑, 不要把所有的稿件都与“任务”挂钩,都与自己的薪水挂钩,要对体育对自身媒体的长远着想,为读者负责,为社会负责。最后,媒体主编或部门负责人等负责人严格把好第三关媒体主编或部门负责人不但要成为这类稿件的第三个把关者,还要做一些“真正新闻人”等的奖励活动,同时将“不法”记者编辑给予及时的“曝光”或批评。5.2 人情味。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种高情感体验的运动形式。同时, 体育新闻的情感性特征, 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媒介追求。体育运动体现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推崇的勇敢、顽强、拼搏, 自强不息和不断超越的精神, 人们对体育的需要归根到底是一种精神需求

40、, 而体育新闻恰好是这一精神需求的承载和弘扬。因此, 体育新闻是以人为核心的新闻。既然是以人为核心的报道, 就应该充分地展现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对新闻背后人的内心世界的揭示, 体现出报道的人情味。具体来说, 在体育新闻的深度报道中, 我们应针对片面“娱乐化”的倾向, 突出体育新闻的精神品位, 突出人情味。CCTV- 5 的体育人间是其中的成功代表。该栏目宗旨是以纪录片的形式、以人文精神展现竞技体育、大众体育、民族体育的故事与事件, 揭示现代体育与各种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人们的体育观念与活动, 挖掘体育在人们生活与社会活动之间的深层内涵, 探索现代体育的发展和传统体育的衍生过程。5.3

41、社会监督和媒体自身监督在体育新闻娱乐化的过程中, 政府或体育组织应加强对体育媒介的引导与监督, 市场是体育媒介生存的基础,但却不是生存的根本目的。由政府或体育组织出面,用强制性的手段来限制体育媒介过度商业化的行为。如建立社会监督制度、体育新闻工作问责制度等,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相关的法规条款, 对有制造有偿新闻和庸俗报道的媒体,除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外,严重的予以整顿,情节特别严重的要责令其停刊整顿。结 论从事体育新闻深度报道的新闻工作者, 应该知道体育界的热点是什么, 还要知道受众最想知道什么。这样, 围绕热点事件, 围绕广大受众关心的问题, 同时遵循新闻报道的原则, 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和评

42、论, 就能成为体育新闻深度报道的行家。为了使本媒体报道的体育新闻更具特色, 一名优秀的体育新闻记者, 还必须要了解受众最想知道的是什么。事实上, 除了赛事比分, 受众更想要了解的是赛场内外的幕后消息, 比赛胜败的原因,焦点人物的得失等等, 从更广的视野、更深的层次来获取想看想知的东西。这就要求体育新闻的采编人员必须围绕受众关注的焦点对报道选题进行筛选, 对报道主题进行提炼。应该说, 现代体育已经超越了民族、国界, 属于整个人类社会, 以评论赛事为例, 除了要围绕赛事, 还要到赛场外的背景中去挖掘受众的兴奋点, 紧紧把握住时代的脉搏, 将评论焦点对准时代的主旋律, 或把赛事放到国内外的体育大背景

43、中去分析、升华, 提出问题, 发人深思,从而使评论节目富有哲理性、思辨性, 引起受众共鸣,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用第三只眼看体育”。新闻的基本特点是:真实性、新鲜性、时效性、公开性。体育新闻当然也不例外, 而且在体育这块蛋糕前,体育新闻更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真实、迅速、准确、生动、健康向上、鲜明亮丽,才是体育媒体竞争的焦点。我们热烈欢迎体育新闻的娱乐化, 但却不希望体育新闻娱乐化异化进一步泛滥。故只有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与基本的新闻道德伦理,坚持让体育新闻为体育服务, 为大众服务, 体育才会好看,体育新闻才会被看好,体育新闻娱乐化才能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致 谢衷心感谢我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陈尚荣教授在

44、论文完成的过程中给予我的细心教导与指正。在论文前期的准备工作当中,陈尚荣老师从选题、审题一直到后面的开题报告和外文翻译一直为我严格把关,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论文主体的完成过程中又不断的对我们进行有效的督促,认真分析我们列出的提纲,为我们理清思路。论文初稿完成以后,陈老师又细致审查,小到标点符号,大到谋篇布局,为我们提出了很多指导性意见。除此以外,我还要衷心感谢大学四年给我授过课的各位老师以及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给我提供帮助的各位同学。王农老师、丁燕老师、卢晓云老师、刘进老师、张娜老师、骆冬松老师、张承宇老师、赵鑫老师等在四年当中不仅在学习上给我很多教导,在实习和工作当中也为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再

45、次表示感谢。一日为师,终身为师,在以后的社会生涯当中,我会时刻铭各位老师的教诲并积极为本专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参 考 文 献1 王宏伟自律他律“双管”提升娱乐新闻品位J传媒观察,2005,(1):572 褒军新闻媒介通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3138.3 张国良主编新闻媒介与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 郭成岗论体育新闻的娱乐化J体育文化导刊,2003,(2):33-34.5 田秋生体育新闻报道娱乐化问题的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74-77.6 许传宝体育新闻的精神品位与受众需求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1):29-32

46、.7 付义荣体育新闻中的语言暴力J新闻记者,2003,(3):35.8 王长庚,何霞色情化,体育新闻的一个倾向J新闻记者,2002,(11):29-30.9 倪沫体育新闻的江湖故事式叙述J新闻大学,2003,(1):64-66.10 陈慧平对后现代主义的深层解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333911 李春. 体育新闻娱乐化如何当好体育新闻把关人OL .人民网,2005-11-02. http:/ 庹继光,黄晓钟体育报道的后现代趋势探微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 (1):394213 刘静,肖奂禹.当前体育新闻报道后现代倾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6):4

47、1-43.14 王莉华,郭敏从媒介的后现代嬗变中看体育报道的策略变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123.15 马峰,路宪民. 西方新闻娱乐化现象成因浅论J.新闻大学,2003,(2):87-89.16 岳冉冉. 情感因素在体育新闻中的运用J. 当代传播,2006,(2):112-113.17 肖军. 解读体育新闻娱乐化J. 传媒观察,2004,(1):61-62.18 孙长军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656919 李良荣.娱乐化 本土化美国新闻传媒的两大潮流J.新闻记者,2000,(10):6-7.20 陈力丹假新闻何以泛滥成灾J新闻记者,2002,(2):2321 刘红霞. 我国体育新闻娱乐化的成因探析J.沈阳体育学报,2005,(1):35-36.22李东. 谈边缘性体育新闻J. 新闻大学,1997,(3):53-55.23鲍海波. 新闻传播的文化批判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4李强. 体育报道应回归本质N. 中国新闻出版报, 2007-12-26(3).25范敬宜. 感染是新闻作品生命力之所在J. 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