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史硕士论文-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的农贷研究.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290606 上传时间:2019-08-08 格式:DOC 页数:92 大小:71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经济史硕士论文-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的农贷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社会经济史硕士论文-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的农贷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社会经济史硕士论文-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的农贷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社会经济史硕士论文-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的农贷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社会经济史硕士论文-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的农贷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经济史硕士论文-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的农贷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经济史硕士论文-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的农贷研究.doc(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号:J200702034 密级: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的农贷研究Study on the The famersBank of Chinas agricultural loaning in Anhui province of Republican period姓 名学科专业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方向社会经济史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0年4月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

2、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去向:工作单位:电话:通讯地址:邮编:中文摘要中国农民银行是经1933年设置的豫鄂皖赣四省农民银行改组而来,主要负责调剂全国日益枯竭的农村

3、金融。中国农民银行的建立和发展在整个中国农村金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自此开始有了国家组织的积极推行国家农业金融政策和措施的农业专业银行,这是中国农村金融现代化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安徽是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最早开展业务的省份之一。1933年9月,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庆设行后,遂积极“投身”于安徽农村金融之调剂和农村事业之发展。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举办农村金融的最主要业务就是发放农业贷款。为有效开展农贷并发挥其绩效,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逐步建立了一个严密的农贷网络体系:纵向方面,中国农民银行成立后即在安徽省会安庆设立分行,部分重要城市设立支行,部分县级地区设立办事处或分理处,并在基层设立合作社、农业仓库、

4、农民借贷所、合作金库此类附属农贷机构;横向方面,中国农民银行依据政府银行专业化政策,逐步接管农本局、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央信托局在安徽的农贷业务,并接办战时由安徽省建设厅负责的农贷业务,建立了以其为主导统一的全省性农贷网络体系,形成了以其为核心,以农村合作社为主体的安徽农村金融体系。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的农贷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结合时局的变化和安徽的自身特点,通过不断调整农贷发放办法,逐渐形成一套具有现代特性的、比较完整的农贷制度,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农村金融格局。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农贷的过程是政府干预乡村生活、整合农村社会的一个过程,作为新的经济事业,它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社会转型大背景的影响。

5、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的农贷体现出诸多的积极性和现代意义,但不可否认它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特别是基层农贷机构被地主、士绅旧势力把持,农民获利有限。本来农业银行配合国家农村经济政策无可非议,也理所当然。然而,由于国民政府从中央到基层建立了一套严密的官僚政治体制,其政治权力也渗入到中国农民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受政治和军事干预、左右和控制,成为它们的附庸和工具,银行系统和政治系统粘合在一起,纠缠不清,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阻碍了它的发展。 邹晓昇:中国农民银行与农村金融现代化摘要,河北大学历史系硕士论文,2003年 尽管中国农民银行最终没有完成其复兴农村经济的历史使命,但它在安徽从1933年到1949

6、年十六年的农村金融经营过程中,仍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中国农民银行作为一种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方案,不仅是正确的,而且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关键词:民国;中国农民银行;安徽;农贷VIIAbstractThe Farmers Bank of China reorganizes from the four provinces Farmers Bank which established in 1933, its main function is to relief the whole nations increasingly dried up rural fi

7、nance. The Farmers Bank of Chinas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rural financial history, it is Kuomintang first national agricultural specialized bank that zealously put in force the nations agricultural policies and measures, which was the important milestone in th

8、e history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rural finance.Anhui is one of provinces that the Farmers Bank of China started the agricultural loaning at the earliest of republican period. After setting up subsidiary bank in Anqing on September of 1933, the Farmers Bank of China devoted into relieving Anhuis

9、 agricultural finance and promoting Anhuis rural project actively and immediately. The Farmers Bank of Chinas uppermost operation in Anhui was the agricultural loaning and established a completed net work of the organization for agricultural loaning for the sake of implementing agricultural loaning

10、and exerting its performance. In the aspect of lengthways, the Farmers Bank of China established subsidiary bank in Anhuis provincial capital Anqing, subbranch banks in some important cities, agencies or local branches in some county-cities. Besides, the Farmers Bank of China established affiliated

11、institutions of agricultural loaning, such as cooperatives, agricultural warehouse, farmer leasehold houses and cooperative treasuries. In the aspect of breadthways, after implementing of legal tender policy and specialization of the four banks, the Farmers Bank of China take over Agriculture-based

12、bureau, Bank of China, Bank of communication, Central trusteeship bureau and Anhui reconstruction department agricultural loaning, the Farmers Bank of China unified agricultural loans gradually and became the Kuomintangs national agricultural specialized bank. The Farmers Bank of Chinas agricultural

13、 loaning in Anhui undergo years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which walked up a comparatively perfect road and formed a set of system of agricultural loaning by combining with current political situations change and Anhuis own characteristics.The Farmers Bank of Chinas agricultural loaning in Anhui is a

14、progress that the government intervenes in rustication and conformities rural society, as a new economic enterprise, which was influenced by the general background of society transformation inevitably. The Farmers Bank of Chinas agricultural loaning in Anhui had its historic progress and modernity i

15、n some degree, regardless of some limitation, especially institutions of grass roots agricultural loaning were controlled by landholders and folk gentry countryside, farmers profit was extraordinary insufficient. Agricultural bank combines national rural economic policies is go without saying, but t

16、he National government established a rigorous bureaucratic system from central to regional government, its political powder penetrated in the Farmers Bank of China ineluctability. Although the Farmers Bank of China havent accomplished its historical mission of reviving rural economy, its 16 years pr

17、ocess of prosecuting Anhui rural finance still leaves us a precious experience and lecture. As a reformative blue print of establishing modern rural finance system, the Farmers Bank of China is not only proper, but also demonstrates the orientation of history, is a rational choice.Keywords: republic

18、an period; the Farmers Bank of China; Anhui; agricultural loaning目 录绪论.1一、研究目的及意义.1二、相关学术史回顾.2三、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4第一章、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农贷的背景分析.6一、农村经济的破产.6二、农村金融的枯竭.8(一)农村资金都市化.8(二)农村负债严重.9(三)农村高利贷盛行.11三、农村金融组织的新旧交替14(一)传统农村金融组织的衰落以典当、合会为例14(二)新式农村金融组织的初步发展以合作社、农民借贷所为例18四、复兴农村经济,与中国共产党争夺民心.22第二章、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

19、农贷网络体系的构建.24一、农贷网络体系纵向构建24(一)分行、支行、办事处及分理处24(二)基层农贷机构26二、农贷网络体系横向构建35(一)接办农本局的农贷业务35(二)接办安徽省建设厅的农贷业务36(三)接办其他行、局的农贷业务39第三章、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农贷的运行机制42一、农贷的对象42二、农贷的种类43(一)救济贷款43(二)合作贷款45(三)农仓储押贷款45(四)小型水利贷款46(五)生产贷款47(六)特种贷款50三、农贷的用途50四、农贷的信用方式52第四章、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农贷的绩效与不足53一、农贷的绩效53(一)冲击了传统的农村借贷方式53(二)救济了

20、农民的生活,增加了农民的收入54(三)推动了农业改良和农村副业的发展55(四)推动了农村合作事业的发展56二、农贷的不足57(一)农贷数量与农民实际需求相差甚远57(二)强势阶层把持农贷,农民获利有限58(三)农贷手续繁琐,延误时效59结语.61参考文献.63致谢.77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8绪 论绪 论一、研究目的及意义民国时期的中国农民银行是经1933年设置的豫鄂皖赣四省农民银行改组而来,主要负责调剂全国日益枯竭的农村金融。中国农民银行的建立和发展在整个中国农村金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自此开始有了国家组织的积极推行国家农业金融政策和措施的农业专业银行,这是中国农村金融现代化历程

21、中的重要里程碑。由于其创办的特殊性和受当时政治大环境的影响,学术界对其研究不多,关注较少。安徽是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最早开展业务的省份之一。1933年9月,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庆设行后,遂积极“投身”于安徽农村金融之调剂和农村事业之发展。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举办农村金融的最主要业务就是发放农业贷款。为有效开展农贷并发挥其绩效,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逐步建立了一个严密的农贷网络体系:纵向方面,中国农民银行成立后即在安徽省会安庆设立分行,部分重要城市设立支行,部分县级地区设立办事处或分理处,并在基层设立合作社、农业仓库、农民借贷所、合作金库此类附属农贷机构;横向方面,中国农民银行依据政府银行专业化政策,逐步

22、接管农本局、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央信托局在安徽的农贷业务,并接办战时由安徽省建设厅负责的农贷业务,建立了以其为主导统一的全省性农贷网络体系,形成了以其为核心,以农村合作社为主体的安徽农村金融体系。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的农贷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结合时局的变化和安徽的自身特点,通过不断调整农贷发放办法,逐渐形成一套具有现代特性的、比较完整的农贷制度,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农村金融格局。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农贷的过程是政府干预乡村生活、整合农村社会的一个过程,作为新的经济事业,它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社会转型大背景的影响。尽管中国农民银行最终没有完成其复兴农村经济的历史使命,但它在安徽从1933年到1949年

23、十六年的农村金融经营过程中,仍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中国农民银行作为一种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方案,不仅是正确的,而且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是一种理性的选择。目前,“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而农村金融体制的滞后和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成熟,更是严重制约了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因此,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已成为党和政府农村工作的“当务之急”。通过对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的农贷研究,或多或少能为当前中国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设(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重要内容之一)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此外,据笔者所

24、见,学术界对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农贷的研究多数以全国为考察对象,尚缺乏区域性的研究。因此,研究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的农贷能够弥补学术界对本课题研究不足的遗憾,同时充实对民国时期安徽农村经济和区域经济史研究。二、相关学术史回顾民国时期涉及中国农民银行的主要是中国农民银行依据自身业务所作的资料汇编,如中国农民银行编的中国农民银行农贷概况(1941年),中国农民银行行员训练班编的本行沿革组织及其使命(1942年),中国农民银行章则修订委员会编的中国农民银行规章汇编(1942年),中国农民银行总管理处编的中国农民银行之农贷(1943年),中国农民银行经济研究处编的中国农民银行第五届行务会议专刊(

25、1946年),中国农民银行农贷处编的中国农民银行办理农业贷款效果概况(1947年),中国农民银行总管理处编的中国农民银行办理农业仓库手册(1948年)等。这一阶段与中国农民银行相关的文章主要发表在农行月刊、中国农民银行月刊、农友等期刊中。近年来学术界对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编的中国农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编:中国农民银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1980年。 该书主要选辑了自1933年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前夜至1949年全国解放为止的有关中国农民银行的史料。此外,对中国农民银行相关史料进行过整理、编辑的还有刘冰的豫鄂皖赣四省农民银行史料选。

26、刘冰:豫鄂皖赣四省农民银行史料选,民国档案,第1期,1986年。 董长芝的简论中国农民银行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董长芝:简论中国农民银行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1986年。 文章主要对中国农民银行在抗日战争中,特别是抗战初期所起到的作用,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韩德章、詹玉荣的民国时期的新式农业金融, 韩德章、詹玉荣:民国时期的新式农业金融,中国农史,第2期,1989年。 文章主要对包括中国农民银行在内的民国时期新式农村金融机构及其业务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刘冰的中国农民银行述论, 刘冰:中国农民银行述论,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1992年。 文章对中国农民银行的成立

27、、发展与灭亡,它的组织及活动,它与蒋介石的关系作了翔实的述论。徐唐龄的中国农村金融史略, 徐唐龄:中国农村金融史略,中国金融出版社,1996年。 该书第十一至十三章对中国农民银行的农贷业务的基本情况作了简单介绍。李金铮的民国时期现代农村金融的运作方式兼与传统高利贷的比较和绩效与不足:民国时期现代农业金融与农村社会关系, 李金铮:民国时期现代农村金融的运作方式兼与传统高利贷的比较,江海学刊,第3期,2002年;李金铮:绩效与不足:民国时期现代农业金融与农村社会关系,中国农史,第1期,2003年。 主要对中国农民银行等民国现代农村金融组织的运作方式进行了考察。蒋国河的中国农民银行农贷业务评析、 蒋

28、国河:中国农民银行农贷业务评析,福建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2003年。 邹晓昇的硕士论文中国农民银行与农村金融现代化、 邹晓昇:中国农民银行与农村金融现代化,河北大学历史系硕士论文,2003年。 邹晓昇、黄静的论中国农民银行的农贷运行机制、 邹晓昇、黄静:论中国农民银行的农贷运行机制,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2004年。 窦祥铭的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的农贷, 窦祥铭: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的农贷(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2009年。 以上文章则对中国近代农贷史上有突出影响的中国农民银行的农贷业务进行了深入探讨。邹晓昇的试论中国农民银行角色和职能的演变

29、, 邹晓昇:试论中国农民银行角色和职能的演变,中国经济史研究,第4期,2006年。 文章主要探讨了中国农民银行的角色和职能演变,并对其在中国金融史上的地位予以重新定位。龚关的中国农民银行办理土地金融探析, 龚关:中国农民银行办理土地金融探析,中国农史,第4期,2009年。 文章主要对中国农民银行办理的土地金融业务进行了探讨。此外,吴筹中、顾文炳的中国农民银行及其发行的钞票、 吴筹中、顾文炳:中国农民银行及其发行的钞票,中国钱币,第3期,1991年。 李丽的禁烟督察处与中国农民银行贩卖鸦片、 李丽:禁烟督察处与中国农民银行贩卖鸦片,历史教学,第7期,1994年。 李妍的旧中国的中国农民银行、 李

30、妍:旧中国的中国农民银行,黑龙江农村金融研究,第5期,1995年。 孙修福的蒋介石与中国农民银行、 孙修福:蒋介石与中国农民银行,民国档案,第1期,1996年。 付文武的中国农民银行未加入国民政府法币发行银行之原因探析、 付文武:中国农民银行未加入国民政府法币发行银行之原因探析,绵阳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2007年。 朱一鸣的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纸币质疑, 朱一鸣: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纸币质疑,安徽钱币,第4期,2009年。 以上文章分别对中国农民银行进行了专门性的探讨。三、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性本文的研究内容将分为四个部分:1、第一章主要是分析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开展农贷的背景,分为四个部分:

31、第一部分介绍安徽濒于破产的农村经济。第二部分介绍安徽日益枯竭的农村金融。包括农村资金都市化,高利贷盛行,农村负债严重。第三部分介绍安徽新旧交替的农村金融业。包括以典当、合会为代表的旧式农村金融业的衰落和以合作社、农民借贷所为代表的新式农村金融业的初步发展。第四部分指出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开展农贷也是为复兴农村经济,与中国共产党争夺民心的需要。2、第二章主要介绍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农贷网络体系的构建,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农贷网络体系中的纵向构建。包括分行、支行、分理处和办事处的设立和基层农贷机构的设立。第二部分介绍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农贷网络体系中的横向构建。包括接办农

32、本局的农贷,接办安徽省建设厅的战区农贷,接办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央信托局的农贷。3、第三章主要介绍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农贷的运行机制,分为四个部分,其次第为农贷的对象、农贷的种类、农贷的用途、农贷的信用方式。4、第四章主要是分析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农贷的绩效与不足,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农贷的绩效。包括打破了传统的借贷方式;救济了农民的生活,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推动了农业改良和乡村副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合作事业的发展。第二部分是农贷的不足。包括农贷的数量与农民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强势阶层把持农贷,农民获利有限;手续繁琐,延误时效。本文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一、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

33、主义为理论指导、在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跨学科综合研究为基础,主要采取经济史与社会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第二、以历史实证的研究方法。本文将大量搜集民国时期关于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农贷的文献材料,然后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以期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第三、本文作为区域研究,在研究中也注意运用一些区域区域史的理论方法,如比较的方法等。此外,本文的考察还将利用一些统计学的方法,注意定量分析。本文的选题具有一定的新颖性,目前学术界对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的研究甚为薄弱,为数不多的研究也多是集中于中国农民银行在全国范围内办理的农贷业务,尚缺乏区域性的研究。本文试图全面、系统地考察、研究民国时期

34、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的农贷以弥补学术界在本课题的研究不足,并充实对民国时期安徽农村经济的研究。65 第一章 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农贷的背景分析第一章 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农贷的背景分析 本章部分内容笔者已发表窦祥铭、陈蕊:20世纪30年代上半期的安徽农村金融,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第6期,2009年。特此说明! 民国时期的中国农民银行是国民政府的四大官僚资本银行之一。从它1933年出笼至1949年被人民政府接管,共有16年的历史。它的前身,是国民党“剿总”内部设立的一个农村金融救济处。1933年4月,蒋介石的豫鄂皖三省“剿总”为了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在“剿总”农村金融

35、救济处的基础上,特许设立了豫鄂皖赣四省农民银行。1935年4月,为适应扩大的反革命内战的需要,经国民政府批准,正式改组为中国农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编:中国农民银行,第1、2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0年。 安徽是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最早开展业务的省份之一。1933年9月,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庆设行后,遂积极“投身”于安徽农村金融之调剂和农村事业之发展,成为国民政府在安徽办理农村金融业务的主要机构。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举办农村金融的最主要业务就是发放农业贷款。“其农贷对象涵盖了整个农业生产流域和农产流通领域,同时也涉及一切有关农业生产、农产运销的运输业、仓库业、保险业、农林畜产加工业、

36、农具和农业机械制造业以及各种农业基本建设等方面。” 孙琰:蒋介石“治理”农村金融,当代金融家,第7期,2007年。 和全国其他省区一样,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开展农贷是以农村经济衰败,特别是一般农民的痛苦为背景的,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一、农村经济的破产有人说20世纪30年代前期印刷厂的排字工人一看到“农村”二字,接着就找“破产”字码,由此不难可见当时农村经济形势严峻到了什么程度。的确,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至30年代前期,中国农村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尤其是1932至1935年经济危机最为严重的时期,农村更是一片凄凉和绝望的景象。这次农业危机全面爆发于1932年,此时中国农村经济已日益

37、卷入到国际市场。这次危机除了遭受19291931年世界经济恐慌的冲击外,还有两大重要因素:一是1931年长江中、下游大水灾,国内物资移动中心汉口瘫痪;二是日本的入侵。先是“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了中国对外贸易唯一的出超地区东北,接着一二八沪战又严重打击了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 孙怀仁:中国经济现势概观(1935),李文治、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第599、600页,三联书店,1957年。 所以这次农业经济危机带有与以往中国历史上的任何经济危机不同的特点:不是由天灾直接引起;波及面广而且对中国农村经济打击更为深刻。这次危机对的安徽冲击尤为严重,加之自然灾害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农民负担沉

38、重、国民政府对粮棉等实行统制,安徽农村经济迅速走向破产。如当时最为富饶的县份宣城,以出产稻米而著名,是芜湖米市的主要供应地,其农村五口之家一年的收入达四百多元, 王建德:安徽宣城之农村与生产,申报月刊,第8期,1935年。 而同一时用于五口之家一年的支出也不过一百五十元。 王培刚:民国二十三年的中国农业经济,东方杂志,第19期,1935年。 然在上述因素影响下,富裕的宣城很快便“从门罗式的优越生活,突然降到黑暗的底层”。 王建德:安徽宣城之农村与生产,申报月刊,第8期,1935年。 皖北各县更是经过“频年兵祸,继以天灾,财尽民穷,已达极点”。 李文治、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第3辑,第329

39、页,三联书店,1957年。 安徽农村经济破产的突出表现有:外国资本的商品倾销及原料掠夺和农村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的加深;农村土地集中和农民无地趋势日渐严重;农村各种剥削的加深;灾荒匪祸频繁,农业收成低落,农民流离失所。 程必定:安徽近代经济史,第234-244页,黄山书社,1989年。 以农村各种剥削中的田赋实际状况来看,国民政府对田赋的整理的仅限于正税,对附加税并无限制,附加税一般不能超过正税。而安徽的附加税“随着各县地方财政膨胀的结果,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全省六十县中,有一半以上的县份,附加税是超过正税的”。 孙晓村:苛捐杂税报告,农村复兴委员会报告,第4期,1934年。 滁县附加税对正税的倍数,

40、1912年为0.16,1927年为0.44,1931年为1.45,1933年为1.38。 中央大学资料室编:田赋附加税调查,第308页,南京大学图书馆藏,1935年。 加之田赋预征制的强制推行,更使农民苦不堪言。安徽1930年就预征了1936年的田赋,在皖北的涡阳、蒙城等地,农民因交不起预征之粮钱,“愿受死刑以求免征”,甚至发生了以命完粮的惨事。 马乘胜:最近中国农村经济诸实象之暴露,中国经济,第1卷第1期,1933年。 与农村经济破产“相伴而行”的便是农村金融的日益枯竭。 宫玉松在三十年代农村金融危机述论(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4期)一文中认为,20世纪30年代前期农村金融枯竭的原因主

41、要有:农村经济危机;农村自身货币积累能力日益萎缩,农业比较利益日趋降低;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不断扩大;农村入超和对城市负债日益严重;农村社会动荡,促使资金外逃;金融机构设置与资金投向倚轻倚重;美国白银政策的影响等7个方面。徐畅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华中地区农村金融研究(齐鲁出版社,2005年)一书中认为,除上述原因外,导致该时期农村金融枯竭的因素还有: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发行大量公债,虹吸了农村资金;银行总数和分支行数的大量增加,为城市吸纳农村资金提供了方便的途径;天灾和战乱时农村金融枯竭的触发器和加速剂。 所谓“已形崩溃之农村,金融枯竭以极,每有急需,无从告贷,大有呼告无门之苦”。 本行农村

42、事业之总检阅,农友,第4卷第1期,1936年。 安徽农村经济的破产影响重大,正如当时皖人曹觉生所述:“在大的中国,我们贵省安徽却居很重要地位,尤其是农业经济居重要地位。它不仅地位环境足使一般人注意,它的生产形势大概还是以农业为中心,所以谈中国农村经济应该知道安徽农村经济,我们讨论安徽农村经济也无异于研究中国农村经济了安徽是中国的一省,它在中国农业经济上确居很重要的地位。现在安徽的农村经济已经破产,大多数人都是危在旦夕,这种危机不仅波及全国,甚至影响国际”。 曹觉生:安徽农村经济现状与农村经济建设,农友,第3卷第2期,1935年。 二、农村金融的枯竭(一)农村资金都市化农村经济的破产,使得20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的中国城市与乡村凸现出这样一种特别的现象:即货币多由内地农村流至城镇,由城镇流至通都大邑,再流向海外。 董中生:中国农村经济枯竭的原因,农业周报,第5卷第3期,1936年。 导致乡村资金外流的因素主要有:地主富户携资入城;城乡贸易关系不平衡;军阀、官僚从农村搜刮了大量钱财;部分地主、富农、商人经济地位的下降等。据统计,仅1932、1933年两年内地仅对上海一市就分别入超143亿元和102亿元。 王方中:本世纪30年代初期地方进出口贸易严重入超的情况、原因和后果,近代中国第1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上海中外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