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与发展.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97402 上传时间:2019-08-0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联网技术与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物联网技术与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物联网技术与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物联网技术与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物联网技术与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联网技术与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联网技术与发展.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物 联 网 技 术与 发 展,09质量 傅跃彪 PPT制作与讲解 戢欧阳 PPT制作与资料整理 杜亮 资料收集与整理,当今世界IT领域的三大热点技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移动互联网 (Mobile Internet)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2012年10月25-2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于国家传感网示范中心无锡市隆重举行。由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等六大部委联合主办的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已成功举办了两届,物联网产业作为国家未来战略的制高点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群关注 ,本届大会作为国内级别最高、影响力最为深远的物联网行业年度盛会,凝聚精英智慧,引领

2、行业发展,推动产业融合,大会的召开备受部委领导和产业界人士的瞩目 . 自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在无锡建设“感知中国”中心以来,无锡正向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传感网创新示范区迈进。据悉,目前无锡已经集聚物联网重点研发机构32家,先后承担各类研发项目近900项,牵头和参与制订物联网国际、国家标准标准21项;物联网从业人员突破10万人,实现产业化的企业达608家,全市竣工和在建的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共93个;今年全市物联网及相关产业保持30%以上的增长,全年营业收入有望接近1000亿元。,物 联 网,1.广义的物联网涵义 利用条码、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

3、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连接(anything、anytime、anywhere),从而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庞大网络系统。,一. 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技术被称为是信息产业的第三次革命性创新。物联网的本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互联网特征,即对需要联网的物一定要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络; 二是识别与通信特征,即纳入物联网的“物”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M2M)的功能; 三是智能化特征,即网络系统应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一. 什么是物联网,一. 什么是物联网,大发展,兴起,诞

4、生,1999年,2005年,2012年,二. 物联网的背景和发展, 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上首先提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个概念。提出了结合物品编码、RFID和互联网技术的解决方案。当时基于互联网、RFID技术、EPC标准,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构造了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物联网)。 1999年,中科院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建立了一些适用的传感网。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了,“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

5、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二. 物联网的背景和发展,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引用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 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物联网概念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电信联盟2005 年以物联网为标题的年度互联网报告。,

6、二. 物联网的背景和发展, 2009年月28日,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建议奥巴马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当年,美国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2009年2月24日2009IBM论坛上,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钱大群.公布了名为“智慧的地球”的最新策略。认为,产业下一阶段的任务是把新一代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二. 物联网的背景和发展,中国物联网发展状况 2009年8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无锡微纳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视 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表示中国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并提出 要在无锡建设“感知中国”中心。 2009年9月:我国物联网标

7、准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被采纳。 2009年9月:南京邮电大学成立全国高校首家物联网研究院、物联网学院。 2009年11月: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向首都科技界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指示要首力突破物联网、传感网关键技术,物联网产业随即被列入国家五大新兴产业之一。 2009年11月: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在无锡成立。 2010年1月:江苏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获批为国家电子信息(物联网)示范基地。 2012年10月25-2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于国家传感网示范中心无锡市隆重举行。,二. 物联网的背景和发展,物联网的架构,三. 物联网的

8、相关技术,一、感知层 传感器技术:感知物资信息 RFID技术:智能识别 微机电系统(MEMS):采集信息 GPS/GIS技术:全球定位/地理信息系统 二、网络层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 Wi-Fi 通信网、互联网、3G网络、IPV6 GPRS网络 广电网络、NGB,三、应用层 企业资源计划 专家系统 云计算 系统集成 行业应用 资源打包,物联网的四大网络支撑,三. 物联网的技术特点,物联网核心技术:RFID,物联网核心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系统工作原理,物联网核心技术: ZigBee技术,系统工作原理,ZigBee是IEEE 802.15.4协议的代名词。根据这个协议规定的技术

9、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 无线传感网络内的各个要素通过一个统一的协议进行信息的传输,这个协议就是ZigBee。,物联网核心技术:传感器和WSN,物联网核心技术:WSN体系结构,WSN体系结构:平面拓扑结构,WSN体系结构:逻辑分层结构,物联网核心技术,RFID侧重于识别,能够实现对目标的标识和管理,同时RFID系统具有读写距离有限、抗干扰性差、实现成本较高的不足;WSN侧重于组网,实现数据的传递,具有部署简单,实现成本低廉等优点,但一般WSN并不具有节点标识功能。RFID与WSN的结合存在很大的契机。 RFID与WSN可以在两个不同的层面进行融合:物联网架构下RFID与WSN的融合

10、,传感器网络架构下RFID与WSN的融合。,物联网架构下RFID与WSN的融合,RFID和WSN融合,1.物联网的应用案例 一:物联网传感器产品已率先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防入侵系统中得到应用。系统铺设了3万多个传感节点,覆盖了地面、栅栏和低空探测,可以防止人员的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攻击性入侵。而就在不久之前,上海世博会也与无锡传感网中心签下订单,购买防入侵微纳传感网1500万元产品。 二:智能交通系统(ITS)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利用先进的通讯、计算机、自动控制、传感器技术,实现对交通的实时控制与指挥管理。交通信息采集被认为是ITS的关键子系统,是发展ITS的基础,成为交通智能化的前提。

11、无论是交通控制还是交通违章管理系统,都涉及交通动态信息的采集,交通动态信息采集也就成为交通智能化的首要任务。 我国首家高铁物联网技术应用中心在苏州科技城投用,该中心将为高铁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四.物联网的建设和应用,26,数字家庭是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包括各类消费电子产品、通信产品、信息家电及智能家居等,通过不同的互连方式进行通信及数据交换,实现家庭网络中各类电子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的一种服务。 手机物联网:借助手机终端和各种传感器技术,在约定协议下,把任意物品与移动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功能的一种网络,最终实现从

12、人与物的信息交互向物与物的信息交换的转变。,信息,通信,物联网应用,未来数字家庭,五.物联网发展的前景,物联网将是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拥有业界最完整的专业物联产品系列,覆盖从传感器、控制器到云计算的各种应用。产品服务智能家居、交通物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智能消防、工业监测、个人健康等各种领域。构建了“质量好、技术优、专业性强,成本低,满足客户需求”的综合优势,持续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当前全球物联网相关技术、标准、应用、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物联网核心技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加快构建,产业体系处于建

13、立和完善过程中。未来十年物联网将实现大规模应用,预计到2015年全球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接近3500亿美元,年增长率达25%。目前,射频识别技术成为物联网最受关注的技术之一,近两年呈现持续上升趋势,预计2012年全球射频识别技术市场规模将达200多亿美元。,制约: 标准体系尚没建立 物联网是一个多技术融合、多设备连接、多渠道传输、多项目应用、多领域交叉的一个大“网”,因此所有的接口、规格、通信协议等都需要有国家标准的指引。 相关的政策法规缺失 真正的物联网是面向社会的庞大应用体系和高端学科,不仅需要多种复杂的信息技术,还涉及各行各业,产业链多线交叉。所以,国家应制定出适合物联网行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以保证其正常、有序发展。同时对于复杂的物联网应用,政策和法规还需具备一定的适应性和可调性。 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 短期来看,需要具体的大项目来刺激。另外,还要看运营商、系统集成商和元器件制造企业各方面的配合,不会一蹴而 就。,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