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发热.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99178 上传时间:2019-08-08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7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章发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一章发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一章发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一章发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一章发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章发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章发热.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优秀精品课件文档资料,第十章 发 热,发热:是指致热原的作用使机体体温调 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 节性体温升高。 正常体温:腋温:36-37.4,舌下: 36.7-36.7 体温升高:体温超过正常值0.5,生理性:妊娠期、月经前等 体温升高 发热 病理性 过热 分度:低热38;中热:38-39; 高热:39-40;过高热:41。,第一节 原因及发生机制,一、发热激活物 发热激活物 :能引起人或动物产生EP的物质 (一)微生物及其产物 1.革兰阴性细菌与内毒素 2.革兰阳性细菌与外毒素 3.病毒 4.真菌 5.其他,1.致热性类固醇:本胆烷醇酮 2.抗原抗体复合物:牛血清白蛋白 3.致炎因

2、子:尿酸结晶,硅酸结晶 4.组织损伤和坏死:分解产物,(二)非微生物类,二、内生致热原 内生致热原: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体 (EP) 内某些细胞(产内生致热原 细胞)被激活,产生并释放 的致热物质 性质:小分子蛋白质,分子量为1-2万,含 少量糖及脂肪,易透过血脑屏障, 不耐热,多次注射不产生耐受性,来源:单核巨噬细胞、肿瘤细胞、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早期:认为中性粒细胞为EP的主要产生 细胞 近期:证明单核巨噬细胞为主要的产生细胞 EP:IL-1、TNF、 IL-6、干扰素、巨噬细胞炎 症蛋白-1 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是一个细胞信息传递和基因表达的调控过程,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

3、 (一)体温调节中枢 1.下丘脑(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 2.杏仁核,弓状核等 (二)致热信号进入中枢的可能机制 1.通过下丘脑终板血管器(第三脑室壁视上 隐窝处) 2.经血脑屏障直接进入:EP分子量不大,可 通过血脑屏障入脑,到丘脑前部后,通过 调温反应引起发热 3.通过迷走神经,(三)发热中枢调节介质 1.体温的正调节介质 (1)前列腺素(PGE) (2)环磷酸腺苷(cAMP) (3)Na+/Ca2+比值: Na+/Ca2+发热 Na+/Ca2+降热 (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CRH) 2.体温的负调节介质 (1)精氨酸血管加压素(视上核和室旁核) (2)黑素细胞刺激素(腺垂体)

4、,发热机制的基本环节: 第一环节:激活物的作用:激活产生EP 第二环节:内生致热原(EP):作用于体温 调节中枢 第三环节:中枢机制:EP通过中枢介质使体 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 产热 第四环节:调温效应器的反应 体温 散热,发热激活物 产内生致热原细胞 内生致热原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 中枢发热介质 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 产热增加 散热减少 体温上升(发热),发热发病机制基本环节示意图,第二节 发热的时相及热代谢特点,一、体温上升期 热代谢特点: 产热散热,中心体温迅速或逐渐升高 临床表现:畏寒、寒战、皮肤苍白“鸡皮”,致热原视前区-体温调节中枢调定 点上移血液温度低于调定点水平 热敏神

5、经元抑制散热 冷敏神经元兴奋产热 产热散热热量蓄积体温,二、发热持续期(高峰期、热稽留期) 热代谢特点: 产热与散热在高水平上平衡 临床表现: 皮肤发红、出汗、皮肤灼热、酷热感, 皮肤、口唇干燥,产热 体温达调定点水平 散热 产热=散热 体温维持在高水平,三、体温下降期(退热期、出汗期) 热代谢特点: 产热 散热,体温逐渐下降 临床表现: 大量出汗、皮肤潮湿,病因消除调定点恢复正常水平 热敏神经元兴奋 :散热 血温高于调定点 冷敏神经元抑制 :产热 产热散热 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第三节 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一、物质代谢变化 体温上升1度,基础代谢率上升13% 1、糖代谢 交感+肝糖原、肌糖原分

6、解血糖、糖尿 分解代谢氧供相对不足酵解乳酸疲乏、肌肉酸痛。,2、脂肪代谢 氧化不全酮血症 酮尿 糖原消耗动用脂肪 消耗消瘦,3、蛋白质代谢 分解代谢 发热 消化吸收 负氮平衡、血非蛋白氮增多,4、维生素代谢 消耗 发热 维生素缺乏 吸收,5、水电解质代谢 体温上升期、发热持续期交感+尿量减少水钠潴留 体温下降期出汗、呼吸道蒸发、饮水不足脱水 组织分解释钾离子肾排钾 长期发热 缺钾 发热无氧代谢酸性代谢产物代谢性酸中毒,二、各系统功能的变化 (一)神经系统 早期:体温、脑血流量中枢神经系统 兴奋头痛、头昏、失眠、烦躁不安 高热:幻觉、谵妄、抽搐 持续高热:兴奋转抑制淡漠、嗜睡、昏迷 小儿:中枢神

7、经系统发育不全易惊厥 衰竭、年老无 、嗜睡(抑制) 发热期:交感兴奋;退热期:副交感兴奋,(二)循环系统 交感+ 血温刺激窦房结 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加强,血管紧张性血压略升高 严重中毒 迷走中枢受抑 心率减慢 脑干受损,退热大量出汗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虚脱 心肌劳损 心肌负担心衰 心脏潜在病变,(三)消化系统 消化腺分泌 发热交感+ 胃肠运动 唾液口干、口嗅、黄苔 胃液、蠕动恶心、呕吐 肠、胰、胆汁鼓肠 肠蠕动便秘 发热肝浊肿,(四)呼吸系统 血液温度 呼吸中枢兴奋 酸性代谢产物 加强散热 呼吸加深加快 过度通气呼碱,大脑皮质高度抑制 持续高热 严重酸中毒 呼吸中枢抑制呼吸浅、慢、不规则,(五)泌尿系统 早期:发热交感+ 肾血管收缩肾血 肾小球滤过 流量减少 尿量比重 肾小管重吸收 高热 肾小管细胞水肿蛋白尿 长期发热,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发热、过热、发热激活物、 内生致热原。 2. 试述发热发病机制的基本环节。 3.试述发热的时相及其热代谢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