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内侦查学第二编狱内犯罪的防控.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00043 上传时间:2019-08-08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6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狱内侦查学第二编狱内犯罪的防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狱内侦查学第二编狱内犯罪的防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狱内侦查学第二编狱内犯罪的防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狱内侦查学第二编狱内犯罪的防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狱内侦查学第二编狱内犯罪的防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狱内侦查学第二编狱内犯罪的防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狱内侦查学第二编狱内犯罪的防控.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编 狱内犯罪的防控,第五章 狱内侦查信息,第一节 狱内侦查信息概论,狱内侦查中的信息,就是指一切揭露和证实与狱内犯罪有关的事物的特性或运动状态的表征。 狱内侦查的全过程,是在正确的思维指导下,运用各种侦查措施和艺术,最大限度地收集狱内犯罪信息的过程。,狱内犯罪再现的“图像”准确与否,是受信息量和信息值所制约的:,信息量大值高,反馈的条件完备,再现的“图像”就准确; 信息量不大,值不高,反馈的条件不够完备,再现的“图像”就模糊不清,缺损较大; 信息量小值低,就无法反馈,不能再现犯罪“图像”。,监管场所应在建设以下三个信息库方面有新的建树:,1. 建设社会知识信息库。 2. 建设事先信息库。

2、3. 建设狱内侦查中的信息库。,第二节 狱内侦查信息的收集,狱内侦查信息,是指狱内侦查工作中为预防和侦破狱内犯罪案件而搜集、整理和使用的情报信息资料。,一、狱情和犯情统计 (一) 日常统计 (二) 专题统计 二、分析汇报 三、检查信件 四、会见在场 五、会议或谈话,第三节 侦查信息调研,一、专题犯情、监管场所情调查 二、重点或可疑对象的排查 在获取侦查信息方面,常见的排查做法有三种情况: 1. “排除法” 2. “排队法” 3. “复合法”,(一) 先期排查 对罪犯情况的一般排查工作应当从罪犯一入监就开始着手。 (二) 定期排查,排查内容主要有:,1罪犯方面 (1) 各种危险罪犯的最新动态;

3、(2) 有罪不认、思想严重对立,有脱逃危险的; (3) 与其他罪犯、监管场所人民警察有矛盾的; (4) 因家庭变故而情绪有波动的; (5) 悲观失望、对前途失去信心的; (6) 利用监管场所人民警察信任,欺压他人,已成牢头所霸的; (7) 少言寡语、行动诡秘的; (8) 抗拒劳动、桀骜不驯、经常违纪违规的,等等。,2监管工作方面,(1) 监管设施的维护使用情况和完好程度; (2) 各项监管制度在贯彻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3) 监管场所人民警察在值班、执勤和带工等方面的问题与漏洞; (4) 监管场所人民警察在执法和保障罪犯合法权益方面的问题; (5) 在监管场所生产中的各项安全保障工作状况、有无

4、事故隐患问题,等等。,(三) 专题排查,根据破案的案情需要,随时组织侦查力量对具备线索可能性的或重点嫌疑群体,实行拉网式的排查,从中发现有价值的破案线索、可能的嫌疑人或有价值的证据等。,第四节 信息员工作,一、信息员的类型 (一) 专案信息员 (二) 控防信息员 (三) 侦查信息员 (四) 兼职信息员,二、信息员工作的原则,(一) 必要原则 1实际需要。 2保证质量。 3能够管理。 (二) 可能原则 1是否具备情报价值。 2是否具备应有的情报能力。 3可靠系数有多大。 4能否管得住。,(三) 安全原则 1必须建立严格的保密规定并且严格执行。 2完整有效的安全措施是信息员工作的保障。 (四) 真

5、实原则 (五) 法治原则,三、对信息员专管人员的要求,(一) 务本求实精神 (二) 政策纪律观念 (三) 驾驭指挥能力 主要包括: 1掌握信息员情况和心理活动的能力。 2信息员的指挥控制能力。 指挥能力主要包括: (1) 设计能力 (2) 物色能力 (3) 培养能力 (4) 使用能力 (5) 洞察能力 (6) 管理能力,四、信息员工作的基本要求,1. 坚持需要与可能相统一、隐蔽精干; 2. 坚持积极稳妥和少而精; 3. 坚持严格保守秘密; 4. 坚持狱内信息员只准用于防控狱内犯罪活动。,第六章 狱内犯罪控防实施要点 第一节 狱内犯罪控防的一般原理,一、犯罪控防的概念 犯罪控防,是指监管场所对罪

6、犯在狱内犯罪活动进行控制和防范的系统性安全防范工作。,二、犯罪控防的原则,(一) 全员参与与分工负责相结合 (二) 监管控制与教育改造相结合 (三) 公开监管与隐蔽控制相结合 (四) 直接管理与技术监控相结合 (五) 全面监控与重点防范相结合,三、犯罪控防的实施,(一) 建立安全防范体系,发挥整体预防优势 (二) 明确安全防范责任,强化安全防范意识 (三) 强化安全业务指导,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四) 加强安全检查监督,严守安全操作规程 (五)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健全信息调研机制 (六) 建立快速反应体系,适时采取果断措施,第二节 对危险分子及其他 重点分子的控防,一、危险分子的概念 危险分子:

7、 指在狱内的罪犯当中可能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员。,二、对危险分子的排查,(一) 排查危险分子的含义与意义 排查危险分子是对罪犯摸底排队的主要工作。 排查危险分子是做好安全防范的第一步。 (二) 排查危险分子工作的特点 有事前性、进攻性、隐蔽性和综合性等特点。 (三) 排查危险分子工作的要求 要求准确、及时,(四) 排查危险分子的方法 排查可从罪犯的作案要素入手。 罪犯的作案要素有作案动机、作案能力和作案条件。 (五) 排查的程序和要求 排查危险分子的工作一般是与罪犯分类工作同时进行的,统称为“摸底排队”。,三、对危险分子的控制,(一) 人民警察直接控制与运用罪犯当中的积极力量实施控制 (二) 隐蔽

8、控制与公开控制 (三) 防御性控制与进攻性控制 (四) 个体控制与群体控制,四、对危险分子的转化,注意: (一) 研究罪犯的需要结构,弄清罪犯作案的心理起因 (二) 引导罪犯采取正常和正当的手段满足自己的需要 (三) 分析并消除引发罪犯作案动机的外部因素,五、对其他重点分子的控防,其他重点分子是指: 1. 监管场所认为应当列为调查防范对象的涉毒、涉黑罪犯; 2. 经监管场所确认已经转化的危险分子,自确认转化之日起尚未满一年的罪犯; 3. 心理测试显示由严重心理障碍的罪犯; 4. 其他列入调查防范对象的罪犯。,第三节 对要害部位和重要 现场的控制,一、对要害部位的控制 要害部位,是指监管场所的重

9、要的监管警戒设施和需要重点防卫的其他部位。 要害部位的控制包括: (一) 扼守 (二) 巡查 (三) 清查 (四) 多媒体监控 (五) 设施维护,二、对重要现场的控制,监管场所的重要现场,指监舍内的罪犯生活现场、学习现场和罪犯劳动现场等。 (一)罪犯生活现场的控制 1罪犯出入监舍的登记检查。 2点名、查铺和巡逻。 3人身、物品检查和清监。 4对值班人民警察管理活动的检查、监督。,(二) 罪犯劳动现场的控制,1出工、收工管理与控制 2劳动区域控制和定置管理 3生产工具及危险物品的管理与控制 4对外人员和车辆的检查与控制 5罪犯零散劳动现场的控制 6罪犯监外常设作业现场的控制,第四节 对狱内犯罪预

10、备案件 的调查控制,一、狱内犯罪预备案件的概念 狱内犯罪预备案件,是指在狱内的罪犯,为了实施犯罪,处于准备工具、制造条件阶段的案件。,二、狱内犯罪预备案件 调查控制的意义,(一) 狱内犯罪预备案件的调查和控制是整个狱内侦查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 狱内犯罪预备案件的调查和控制是犯罪控防的要点之一 (三) 狱内犯罪预备案件的调查和控制突出体现狱内侦查的特色,三、狱内犯罪预备案件的 调查与控制要点,(一) 及早发现,及早布控 (二) 把握特点,掌握重点 (三) 查清案情,依法处理,第七章 狱内突发事件紧急处置 第一节 狱内突发事件概述,一、狱内突发事件的概念 狱内突发事件,一般是指罪犯在监内故意制造

11、和实施的危及监所和他人安全的突发性事件。,二、狱内突发事件的特点,(一) 突发性 (二) 严重危害性 (三) 事态扩张性 (四) 处置的紧迫性,三、狱内突发事件的种类,1根据狱内突发事件的主体的种类及表现情况的分类 可以分为个体型突发事件和群体型突发事件 2根据狱内突发事件形成过程的分类 可以分为预谋型突发事件和诱发型突发事件 3根据狱内突发事件指向对象的分类 可以分为局部型突发事件和全局型突发事件。 4根据狱内突发事件发生频率的分类,第二节 狱内突发事件的预防,一、建立狱内突发事件防范的整体领导组织机构网络 二、研究狱内突发事件发生的规律 三、切实作好预防事故的基础工作 1及时准确掌握狱内动

12、态 2严格落实各项防范制度 3加强对危险分子的控制,四、认真调查处置突发事件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应当作到: 1快速反应,立即对突发事件紧急处置 2对突发事件情况进行认真调查 3在查清突发事件情况的基础上,对事件的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4对突发事件进行登记报告,第三节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一、应急预案的制定 应急预案,是指监管场所根据信息情报和对事件的预测所制定的应付紧急突发案件的工作计划和行动方案。 (一)应急预案的制定原则 1需要和可能的原则 2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3集中力量的原则 4灵活和周密的原则,(二)应急预案的种类和层次 1重大预案和一般预案。 2多套工作预案和分级工作预案。 3预防方案

13、和临场处置方案。 (三)应急预案的内容和要求 1确定目标。 2统一领导,建立指挥中心。 3力量部署。 4通讯联络。 5组织纪律。 6其他应当注意的事项。,二、应急预案的演练,(一) 应急预案演练的目的和意义 1. 演练使全体参与人员认真学习、理解预案 2. 演练可检验和提高领导控制局面的临场指挥的能力 3. 演练可检验和提高整体协同作战和临场遇事决策的能力 4. 演练可检验和提高每个参与成员的独立作战和快速反应的能力,(二) 几种主要的预案演练和修改,1模拟演练 2全面演练 3经常演练和预案的修改,第四节 狱内突发案件应急处置工作,一、建立健全快速反应的常规应急处置体系 (一) 建立集中统一指

14、挥系统 (二) 组建处置突发案件的专业队伍 (三) 建立用以堵截的卡点网络,二、狱内突发案件应急处置的原则,(一) 统一指挥,协同作战 (二) 快速反应,因案施策 (三) 确保安全,相机制服犯罪分子,三、狱内突发案件现场处置的 一般步骤方法,现场处置,一般划分为初期处置、中期处置和后期处置三个阶段。 (一) 判断案情,实施预案 (二) 控制现场,制止犯罪 (三) 维持秩序,调查案件,逐步平息案件 (四) 积极做好善后工作,四、几类狱内突发案件的 应急处置方法,(一) 对行凶事件的应急处置 1控制现场、立即报警。 2严厉儆戒、逼其就范。 3相机制服、平息事态。,(二) 对越狱脱逃事件的处置方法,1快速出击,紧急布控。 2围追堵截,及时捕获。 3分别情况,妥善处置。,(三) 对哄监闹狱事件的处置方法,1首先宣布监规纪律,责令罪犯安静下来,回到铺位上坐好,把在押罪犯的情绪稳定下来。 2然后立即分别找闹事罪犯进行谈话,问明事情的原由。 3认真研究罪犯的意见和要求,依法及时予以处理。 4查明哄监闹狱原因,严肃对待。,(四) 对暴狱事件的处置方法,1. 及时发现,迅速报警。 2. 控制监区,武装震慑。 3. 政策攻心,分化瓦解。 4. 突入现场,平息事态。,(五) 对劫持人质事件的处置方法,1保护人质,封锁现场。 2稳定罪犯,攻心斗智。 3武力奇袭,伺机制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