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存有论分析.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00227 上传时间:2019-08-0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1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作品存有论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艺术作品存有论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艺术作品存有论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艺术作品存有论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艺术作品存有论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艺术作品存有论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作品存有论分析.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藝術作品存有論分析,遊戲,模仿,參與,閱讀,詮釋,1,大陸新版電視劇紅樓夢比起舊版電視劇更原滋原味再現了曹雪芹小說紅樓夢(理解可以比較嗎?能原滋原味再現嗎?什麼是再現?) 一百個人讀哈姆雷特就有一百種理解(正確理解的標准何在?) 清人張照:“少年讀書,如管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台上玩月”(從詮釋學看,其真理性何在?) 一部論語還在不斷的理解和詮釋中(為何讀了兩千多年還找不到正解?) 甄子丹詮釋葉問(何謂詮釋?詮釋就是解釋嗎?),2 遊戲與模仿,藝術起源於遊戲,是物質盈余的產物 審美是一種不涉利害的觀照,沒有認識和真理 藝術的本質是模仿 柏拉圖的理型論: 理型 事物 幻覺 模

2、仿 模仿 理型世界 自然世界 藝術世界 模仿 模仿,3 遊戲,一 遊戲的真正主體不是遊戲者,而是遊戲 本身; 二 人類遊戲的存在方式是自我表現,遊戲 的自我表現導致遊戲者仿佛是通過他遊 戲某物(即表現某物)而達到他自己的 特有的自我表現; 三 所有表現活動都是一種為某人的表現活 動,在觀賞者那裡,遊戲被提升到它的 理想性。,4 作為遊戲存在方式的藝術作品,一 藝術作品具有規范權威,這不是因為它強迫其觀眾去發現作者的意圖,而是因為它提出某種真理要求; 二 藝術的經驗不是主體的經驗,也不是對象的經驗,而是主客體結合的經驗; 三 藝術作品只有在被表演,被觀看或被閱讀時,它才取得具體的存在。,5 藝術

3、是模仿,一 藝術是再現的,盡管藝術不是如實的報導或描述,但它仍是模仿的再現; 二 藝術再現指明了實在的真理,是對其對象“存在的擴充”; 三 藝術不是已經認識的東西的再認識,而是對更真的東西的再認識。,6,“一種這樣被追求的正確性是不符合於作品本身的真正制約性的,作品本身的這種制約性以一種自身特有的和直接的方式制約了每一個解釋者,並且不允許解釋者通過對原型的單純模仿而減輕自己的責任”,7,“解釋在某種特定的意義上就是再創造,但是這種再創造所根據的不是一個先行的創造行為,而是所創造的作品的形象(Figur),解釋者按照他在其中所發現的意義使這形象達到表現”,8,“正如那位把摘下來的果實捧出給我們的

4、姑娘超過那個提供它們的條件和元素、樹木、空氣、日光等等並且直接生長出它們來的自然界,因為她是以一種更高的方式把所有這些東西聚集到具有自我意識的眼神和呈遞的神情的光芒之中,同樣,把那些藝術作品提供給我們的命運之神也超過了那個民族的倫理生活的現實性把所有那些個別的神靈和實體的屬性集合到那唯一的萬神廟中,集合到那個自己意識到自己作為精神的精神中”,9,伽達默爾以藝術的萬神廟論證了偉大藝術作品始終如一的當代性質。伽氏說:“藝術的萬神廟並非一種把自身呈現給純粹審美意識的無時間的現時性,而是歷史地實現自身的人類精神的集體業績” 。,10,“詮釋學的優越性在於它能把陌生的東西變成熟悉的東西,它並非只是批判地

5、消除或非批判地複製陌生的東西,而是用自己的概念把陌生的東西置於自己的視域中並使它重新起作用。正如翻譯會讓它者的真理相對於自身而得到保存,從而使陌生的因素和自身的因素在一種新的形態中相互交流”。 總之,陌生性與熟悉性,過去與現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的中介與綜合,正是詮釋學的基地。,11,閱讀是一種特有的、在自身之內得到實現的意義進程,因此在閱讀中,文字固定物的意義實在(Sinnwirklichkeit)則是在意義進程本身中得到實現 。,12,“語言在文字中是與其實現過程相脫離的。以文字形式傳承下來的一切東西對於一切時代都是同時代的。在文字傳承物裡具有一種獨特的過去與現代並存的形式,因為現代的意識對於

6、一切文字傳承物都有一種自由對待的可能性。進行理解的意識不再依賴那種所謂使過去的信息傳達到現代的傳說,而是在直接轉向文字傳承物中獲得一種移動和擴展自己視域的真正可能性,並以此在一種根本深層的度向上使自己的世界得以充實。對文字傳承物的精神占有(Aneignung)甚至超過了那種在陌生語言世界中進行漫游和歷險的經驗。鑽研陌生語言和文學的讀者每時每刻都保持著返回自身的自由運動,因此他們總是這樣地同時處於一切地方”,13,“往日生活的殘留物,殘存的建築物,工具,墓穴內的供品,所有這些都由於受到時間潮水的沖刷而飽受損害反之,文字傳承物,當它們被理解和閱讀時,卻如此明顯地是純粹的精神,以至它們就像是現在對我

7、們講述一樣。因此閱讀的能力,即善於理解文字東西的能力,就像一種隱秘的藝術,甚至就像一種消解和吸引我們的魔術一樣。在閱讀過程中,時間和空間仿佛都被拋棄了。誰能夠閱讀傳承下來的文字東西,誰就證實並實現了過去的純粹現時性”,14,“一切閱讀都會超出僵死的詞跡而達到所說的意義本身,所以閱讀既不是返回到人們理解為表達事件的原本的創造過程,也不會把所指內容理解得不同於從僵死的詞跡出發的理解,這就表明,當某人理解他人所說的內容時,這並不僅是一種意指,而是一種參與,一種共同的活動”,15,欣賞繪畫,觀看戲劇,傾聽音樂,閱讀文本,都是一種詮釋。,16,我承認我們歸之於文本的所有特質都不是文本內在所特有的,而是來

8、自於文本與解讀者之間的關係。但如果科學家的職責是去理解即使地心引力也牽涉到地球,太陽和太陽系中某個特定的觀察者三者之間的相互關係的話,那麼我們同樣可以說,對文本的任何解釋都涉及到三個方面的因素:第一,文本的線性展開;第二,從某個特定的期待視域進行解讀的讀者;第三,理解某種特定語言所需的文化百科全書以及前人對此文本所作的各種各樣的解讀。這三個因素只能根據一個讀者群或一個文化體系約定俗成的整體回應來判斷”,17,一在我們閱讀一部作品時,我們首先一定是帶進我們對作品的前理解,我們必須承認我們與作品和作者之間的歷史距離,我們同樣也必須承認我們不可能擺脫我們自己的文化和語言傳統。例如中國古代將梵文佛經翻

9、譯成為漢文時, 因為當時已有一整中國自己的傳統和精緻的語言詞匯,我們的翻譯一定要受制於這種傳統,我們不可能擺脫這種傳統。“設身處地”不是不要自己,而是把自己帶進所要理解的文本中。,18,二這裡我們要分清文本的作者的意圖與文本的真理內容,我們要理解的是作品本身的真理內容,而不是作者的意圖,作品一當存在,作者的意圖早不存在,存在只是作品的真理內容。伽達默爾把這種作品的真理內容作為事情本身來理解,他說:“如果我們試圖按照兩個人之間進行的談話模式來考慮詮釋學現象,那麼這兩個表面上是如此不同的情況,即文本理解(Textverstaendnis)和談話中的相互理解(Verstaendigung im Gespraech)之間的主要共同點首先在於,每一種理解和相互理解都涉及到一個置於其面前的事情。正如一個人方式試圖與他的談話伙伴關於某事情取得相互理解一樣,解釋者也試圖理解文本對他所說的事情”。,19,三作品的意義不是存在於作品的後面,而是存在於作品的前頭,作品是要在現代的新光亮中開啟它的存在。雖然作品的真理內容或事情本身確實是我們的興趣所在,但真理內容或事情本身只有通過它在其中向我們呈現的方面而獲得它的生命。對作品真理內容的理解不是在它昔日的黃昏中,而是在其來日的晨曦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