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例间关系.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01038 上传时间:2019-08-0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3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例间关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用例间关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用例间关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用例间关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用例间关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例间关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例间关系.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用例间的关系,1 关联关系 2 包含关系 3 扩展关系 4 泛化关系,关联关系,表示角色用例之间进行通信。 不同的角色可以访问相同的用例。,包含关系,客户用例可以简单地包含提供者用例具有的行为,并把它所包含的用例行为作为自身行为的一部分。,扩展关系,扩展用例被定义为基础用例的增量扩展。 基础用例提供扩展点以添加新的行为。 扩展用例提供插入片段以插入到基础用例的扩展点上。,泛化关系,父用例也可以被特别列举为一个或多个子用例。 子用例表示父用例的特殊形式。 子用例从父用例处继承行为和属性,还可以添加行为或覆盖、改变继承的行为。,实例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用例图,1 确定系统涉及的总体信息 2 确定系统的

2、参与者 3 确定系统的用例 4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用例图,1 确定系统涉及的总体信息,读者: 借书 还书 书籍预定,1 确定系统涉及的总体信息,图书馆管理员: 书籍借出处理 书籍归还处理 预定信息处理,1 确定系统涉及的总体信息,系统管理员: 增加书目 删除或更新书目 增加书籍 减少书籍 增加读者帐户信息 删除或更新读者帐户信息 书籍信息查询 读者信息查询,2 确定系统的参与者,首先分析系统所涉及的问题领域和系统运行的主要任务: 分析使用该系统主要功能部分的是哪些人。 谁将需要该系统的支持以完成其工作。 系统的管理者与维护者。,2 确定系统的参与者,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参与者: 读者(借阅者) 图书

3、馆管理员 图书馆管理系统维护者,3 确定系统的用例,1. 借阅者请求服务的用例 2. 图书馆管理员处理借书、还书等的用例 3. 系统管理员进行系统维护的用例,1. 借阅者请求服务的用例,登录系统 查询自己的借阅信息 查询书籍信息 预定书籍 借阅书籍 归还书籍,2. 图书馆管理员处理借书、还书的用例,处理书籍借阅 处理书籍归还 删除预定信息,3. 系统管理员进行系统维护的用例,查询借阅者信息 查询书籍信息 增加书目 删除或更新书目 增加书籍 删除书籍 添加借阅者帐户 删除或更新借阅者帐户,5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用例图,1. 借阅者请求服务的用例图 2. 图书馆管理员处理借书、还书的用例图 3. 系

4、统管理员进行系统维护的用例图,借阅者请求服务的用例图,图书馆管理员处理借书、还书的用例图,系统管理员进行系统维护的用例图,需求规格说明与评审,产生需求规格说明并进行评审。 需求规格说明应成为开发过程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1 需求规格说明,目标 (1) 用户通过需求规格说明可初步判定目标软件能否满足需求,设计人员将需求规格说明作为软件设计的基础。 ,1 需求规格说明,目标 (2)支持目标软件系统的确认,需求规格说明的各项需求应该是可测试的。 (3)控制系统进化过程,需求分析完成后,如果用户追加需求,开发人员再次进行需求分析,扩充需求规格说明,进行软件设计等。,需求规格说明,内容(见教材p97-1

5、09) 功能、行为需求 描述系统的输入、输出及相互关系,需求规格说明,内容 非行为需求 描述软件系统工作时应具备的各种属性,如效率、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可移植性等。 为使需求规格说明更加简洁,其它内容不应写入,如人员、成本、进度、设计方案、质量控制等。这些内容单独形成文档。,需求评审,需求规格说明进入设计阶段之前,必须进行评审。如果发现错误或缺陷,应及时纠正或更改需求分析、模型,需求规格说明,并重新评审。,需求评审,衡量需求规格说明的标准 正确性 无歧义性 完全性 可验证性 一致性 可理解性 可修改性 可追踪性,需求评审,(1)正确性。 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功能、行为、性能描述必须与用户对目

6、标软件产品的期望相吻合。 ,需求评审,(2)无歧义性。 需求规格说明的任何语法单位只能有唯一的语义解释。确保无歧义性的一种有效措施是在需求规格说明中使用标准化术语,并对术语的语义进行显式的、统一解释。,需求评审,(3)完全性。 需求规格说明书不能遗漏任何用户需求。具体地说,目标软件产品的所有功能、行为、性能约束,以及它在所有可能情况下的预期行为均应完整地包含在需求规格说明。,需求评审, (4)可验证性。 对于规格说明书中的任意需求,均应存在技术和经济上可行的手段进行验证和确认。,需求评审,(5)一致性。 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各部分之间不能相互矛盾。这些矛盾可以表现为术语使用方面的冲突,功能和行为特征方面的冲突以及时序方面的前后不一致。,需求评审,(6)可理解性。 追求上述目标不应妨碍需求规格说明书对于用户、设计人员和测试人员的易理解性。特别是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用户而言,不宜在说明书中使用太多的专业化 词汇。,需求评审,(7)可修改性。 需求规格说明的格式和组织方式应支持内容的增、删和修改。 ,需求评审,(8)可追踪性。 需求规格说明的每项需求必须与用户的原始需求相对应,为后续开发和其它文档引用这些需求提供方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