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07842 上传时间:2019-08-11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4.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拿手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推拿手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推拿手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推拿手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推拿手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拿手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拿手法.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推拿手法,昆山中医院针推康复中心,一、手法的概念,用手或肢体的其他部分,按照各种特定的技巧和规范化的动作,以力的形式在受术者体表进行操作的一种医疗手段。 手法是治疗疾病和保健强身的一项临床技能。,“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 “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二、手法的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 以达深透。,手法的要求,持久:一是指手法要持续运用一定时间,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不能断断续续。二是指手法在某一具体部位操作时,应该维持一定时间,使该部位产生感应(得气),切勿不停地乱移动操作部位。,有力:是指手法具有一定的力度,包括固定部位的压力和操作过程中运用的功力。有

2、力是前提,应根据治疗的对象、病症的虚实、施治的部位和手法的性质来决定力量的大小。,均匀:是指动作频率要有节奏而协调,不要时快时慢;用力要稳,不可忽轻忽重。,柔和: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柔和不是柔软无力,而是不要用滞劲蛮力或使用突发性暴力。,在临床应用时,手法技术是关键,而力量则是发挥技巧的基础。,推拿禁暴力、蛮力。 明朝张介宾类经:“今见按摩之流不知利害,专用刚强手法,极力困人,开人关节,走人元气,莫此为甚,病者亦以谓法所当然,即有不堪,勉强忍受,多见强者致弱,弱者不起,非惟不能去病,而适以增害,用若辈者,不可不为知慎”。,三、手法的补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补法:补充人体物质的不足或增强人体组

3、织之功能的治疗方法。 泻法:具有直接或间接地祛除体内病邪的作用,或抑制组织器官功能之亢进的治疗方法。,补法:凡刺激较弱、较浅,作用时间较长的手法。 泻法:凡刺激较强、较深,作用时间较短的手法。 古代小儿推拿手法补泻的记载:旋推为补,直推为清(泻); 左揉为补,右揉为泻; 顺摩为补,逆摩为泻; 缓摩为补,急摩为泻。,四、手法的应用,范围广而部位深:滚法、肘推、肘揉法; 范围广而部位浅:掌揉法、掌推法、擦法; 范围小而部位深:按、点法、肘压法、指击法、啄法; 范围小而部位浅:指揉法。,筋腱部位:拿法、弹拨法、拇指按揉法。 穴位、压痛点:按法、点法、掐法、一指禅推法。 关节功能障碍或错缝:摇法、扳法

4、、拔伸法。,法虽有定,变通在人。,一、一指禅推法 【概念】 用大拇指指端、罗纹面或偏峰拇指桡侧面着力于经络穴位或部位上,肩肘关节及上肢肌肉放松,通过腕部的连续摆动和拇指关节的屈伸活动,使产生的力持续作用于经络、穴位或部位上,称为一指禅推法。 【操作方法】 术者手握空拳,拇指自然伸直,并盖住拳眼,用拇指指端、偏峰或罗纹面着力于治疗部位或穴位,沉肩、垂肘、悬腕,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拇指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的屈伸运动,使产生的功力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动作要领】 1沉肩:肩关节放松,不要使肩部耸起用力。若肩部未放松,操作则不能持久,易使上肢酸痛,使动作受到牵制、

5、且易产生职业性劳损。 2垂肘:上肢肌肉放松,肘部下垂,略低于腕部,同时注意腕部尺侧略低于桡侧。 3悬腕:腕关节自然悬屈,但不可将腕关节用力勾紧,从面影响腕关节的灵活度,应在保持腕关节松弛的状况下,尽量使腕关节悬屈呈900。 4掌虚:手握空拳,指面不贴掌心,使之虚掌,拇指垂直盖住拳眼,使腕及拇指活动时起稳定作用。 5指实:拇指端罗纹或偏峰自然着力,吸定于治疗部位上。 6紧推慢移:紧推慢移就是指在某一治疗部位的操作需要按照一定的频率持续一定的时间,使得局部达到一定的刺激量的积累以后,再逐渐移向下一治疗部位,以提高治疗效应,频率要求每分钟约120160次。避免在治疗部位的少推快移。,【注意事项】 1

6、一指禅推法临床操作时有屈伸拇指指间关节和不屈伸拇指指间关节两种。屈伸拇指指间关节活动,刺激显得更为柔和。不屈伸拇指指间关节操作,具有力稳、刺激强等特点。临床上应根据各人拇指生理条件治疗要求而选择相宜的操作方法。 2操作中自然压力,不可用蛮力。 3频率均等,不可时快时慢。,【临床应用】 一指禅推法刺激量中等,指面接触较小,故适用于全身各部,可用于治疗内、外、妇、儿、伤各科的多种疾患,尤以治疗内、妇科疾病为多。 本法在临床应用时根据部位和病种,姿势不尽相同,如治疗头面部,一般用偏峰着力,为避免屈指时碰撞头面,操作时其他四指需放开。推胸腹部时还可结合指摩法操作,称复式手法。推颈项部时用罗纹或偏峰吸定

7、,四指向上自然伸直,两手若同时操作,称蝴蝶双飞势。推四肢关节部位时指峰吸定,用持续劲,便于深透。,附:缠法,用大拇指指端或偏峰着力于经络穴位或部位上,以腕部快速的摆动带动拇指关节屈伸活动。基本要求与一指禅推法同,推法加快谓之缠,动作越快越好,每秒钟须达到45次。此为心功劲,即缠绵不断之意,施术者要运全身之气,集功力于指,由轻而重,由浅入深,逐渐深透。缠法频率快,摆幅小,动作快而不乱,轻而不浮;接触面积小,能量扩散小,因此功力集中,易于渗透,有活血祛瘀,生肌托毒之功效,具有较强的消散作用,常用以治疗外科疮疡初起。,二、滚法 【概念】 用第五掌指关节背侧吸附于治疗部位上,以腕关节的屈伸动作与前臂的

8、旋转运动相结合,使小鱼际与手背在治疗部位上作持续不断的来回滚动的手法称为滚法。,【操作方法】 术者手指自然弯曲,用手背第五掌指关节背侧吸定于治疗部位或穴位,肩关节放松,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的屈伸以及前臂的旋转运动,以三、四、五掌指关节为轴,以手掌小鱼际侧为轴,两轴相交形成的手掌背三角区,使之在治疗部位上作持续不断的来回滚动,产生功效。,【动作要领】 1术者肩关节放松,并前屈、外展,使上臂肘部与胸壁相隔约15cm左右,过近、过远的不利于手法操作与用力。 2肘关节屈曲,约呈12001500左右。角度过大不利于前臂的旋转运动;角度过小则不利于腕关节的屈伸运动,同时不能使滚法的力

9、量有效地发挥。 3腕关节放松,伸屈幅度要大,手背滚动幅度控制在1200左右,腕关节屈约800900。伸约300400。,4第五掌指关节背侧要吸定,小鱼际及手掌背侧要吸附于治疗部位,不可拖动,跳动与滑动。 5滚法的压力,摆动的幅度、速度均要相对一致,不可忽快忽慢,时轻时重,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性。 6手指要自然弯曲,指掌部均应放松,指掌不宜过于伸直、紧张,使掌背成平面而影响手法的滚动,也不宜手指用力过度弯曲,而导致腕关节紧张,因此限制了滚动的幅度。 7术者两脚分开,上身前倾约300。频率约每分钟120160次,【注意事项】 1在米袋上进行锻炼,必须将米袋稳定,以免影响操作。 2左右手锻炼时间须相等

10、,以免两手操作技能发生差异。 3在锻炼过程中,手法压力须逐渐加强,但避免运用暴力来进行。,【临床应用】 滚法操作时,由于具有接触面积广,压力大特点,临床上运用于肩背部、腰臂部以及四肢等肌肉较丰满的部位。常用于治疗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病症,如急性腰扭伤、慢腰痛、肢体瘫痪、运动功能障碍等疾患。除标准滚法外,临床根据不同的病情滚法也有一些变化,如在需要刺激量小的时候,常常采用以小鱼际为力点的小鱼际滚;在需要刺激量大的时候,常常采用以小指、无名指、中指的掌指关节突起处为力点,附着于治疗部位的小滚法;在患者较肥胖或施治部位范围较广的腰背以及下肢部位,当需要刺激量较大时,也可以采用前臂滚法。术者用前臂尺侧吸

11、定于治疗部位,沉肩,屈肘关节,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作主动摆动,带动前臂的旋转运动,使前臂在治疗操作部位上作来回往返的滚动。,三、揉法 【概念】 用手指罗纹面,掌根和手掌大鱼际着力吸定于一定治疗部位或某一穴位上,作轻柔缓和的环旋运动,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的方法,称为揉法。根据着力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指揉法、掌根揉法、大鱼际揉法。,【操作方法】 1大鱼际揉法 术者沉肩、垂肘、腕关节放松,呈微屈或水平状,大拇指内收,四指自然伸直,用大鱼际附着于治疗部位,稍用力下压,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使大鱼际在治疗部位上作轻柔缓和的环旋转动,并带动该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2指揉法 用指腹

12、着力于治疗部位,作轻柔缓和的环旋转动,并带动皮下组织一起揉动的方法。用中指着力的称中指揉法;食、中指着力的称双指揉法;食、中、无名指三指着力的称为三指揉法;用大拇指着力的称拇指指揉法。中指、双指和三指揉法要求术者腕关节微屈,将指腹着力于治疗部位,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摆动,使指腹在治疗部位上作轻柔的小幅度的环绕。拇指揉法要求腕关节放松,而后作大拇指的掌指关节环旋运动,使指面在治疗部位上作轻柔缓和的小幅度环旋运动,并带动该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3掌根揉法 用手掌掌根着力于治疗部位上,作轻柔缓和的环旋转动,并带动该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的手法。要求术者手掌掌根稍用力下压,腕关节放松

13、,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及手掌连同前臂作小幅度的回旋运动,并带动该处肌肤一起揉动。,【动作要领】 1要求吸定治疗部位,操作的手既不能有与被治疗部位体表的有相对的摩擦运动,也不可过分用力向下按压,要力达皮下。 2操作时腕关节放松,动作要灵活、自然、顺畅、协调而有节律性。 3频率每分钟120160次。但作拇指揉法时频率要缓慢。 4大鱼际揉法操作时以前臂作主动摆动,腕关节不可作主动外展摆动。指揉法揉动幅度要小。,【注意事项】 1操作时用力要轻柔,不可用蛮力。 2揉动幅度由小到大,动作要有节奏。 3操作中需与摩法相区别。,【临床应用】 1大鱼际揉法着力面积大,而且柔软舒适,刺激更为柔和

14、,老幼皆宜,临床常用于头面部、胸腹部、胁肋部和四肢关节。 2指揉法临床上多用于小儿推拿,施术面积小,功力较集中,动作柔和而深沉,适用于全身各部位或穴位。三指揉法临床上常用于颈部,以治疗小儿先天性斜颈,还可用于脐和双侧天枢穴。 3掌揉法着力面积较大,刺激柔和舒适,适用于面积大又较为平坦的部位,如腰背部、腹部以及四肢。掌揉腹部,有温中散寒的功效。掌揉腰背部及四肢肌肉,有较好的放松肌肉,解除痉挛的功效,常用于肌肉酸痛和强刺激手法作用后引起的反应,能起到缓解作用。,四、摩法 【概念】 用手掌掌面或食、中、无名三指相并指面附着于穴位或部位上,腕关节作主动环形有节律的抚摩运动,称为摩法。手指面着力的手法为

15、指摩法,手掌面着力的手法为掌摩法。,【操作方法】 1指摩法 术者指掌部自然伸直、并拢,腕关节微屈,将食指、中指或无名指的末节指面附着于治疗部位,沉肩、垂肘,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指在体表作环旋摩动(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2掌摩法 术者手掌自然伸直,腕关节微背伸,而后将手掌平放于体表治疗部位或穴位,以掌心或掌根部作为着力点,腕关节放松,连同前臂一起作环旋摩动。,【动作要领】 1肩、肘关节及手臂放松,肘关节微屈在12001500之间。 2腕关节放松,指掌关节自然伸直、并拢。 3操作时指面或掌面要紧贴体表治疗部位,可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 4摩动时压力要均匀,动作要轻柔,一般

16、指摩法操作时宜轻快,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掌摩法操作宜稍重缓,频率每分钟100次左右。,【注意事项】 1手法要先轻后重,腕关节作主动环转活动时,要灵活轻巧,不可滞涩不畅。 2用力应平稳均匀,不可过于按压。,【临床运用】 摩法刺激轻柔缓和,属于轻刺激手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以胸腹以及胁肋部为常用,具有和中理气功效。用于下腹部有调畅气机,通调水道之功效。在腰背四肢应用,具有行气活血、散瘀消肿之效。由于摩法主要是长时间施术于穴位或部位,通过穴位和经络作用于人体,所以其功用常因所施部位或穴位不同,而体现不同的治疗作用。,五、擦法 【概念】 用指、掌贴附于体表一定治疗部位,作直线来回摩擦运动的手法,称

17、为擦法。,【操作方法】 术者腕关节伸直,使前臂与手掌近似相平。用手掌的小鱼际部、大鱼际部或全掌,贴附于体表的治疗部位,稍用力向下按压,肩关节放松,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作主动摆动,带动前臂以及手掌在体表作均匀的上下或左右往返摩擦移动,使治疗部位产生一定的热量。用小鱼际着力摩擦的,称为小鱼际擦法。有大鱼际着力摩擦的,称为大鱼际擦法。有全掌着力摩擦的,称为掌擦法。,【动作要领】 1上肢放松,腕关节平伸,使前臂和手掌处于等线上。 2着力部位要紧贴治疗部位,动作要稳。 3以肩肘关节屈伸,无论是上下摩擦还是左右摩擦,都必须是直线往返。 4动作均匀连续,来回往返距离要拉长。 5动作要有节奏,频率一般每分钟1

18、00次左右。 6压力要均匀适中,运劲向前向后推动。一般以摩擦不使局部皮肤折叠为宜。,【注意事项】 1手法来回操作须在同一直线上,不能歪斜。 2压力不宜过大,表皮过热,既容易擦破皮肤,又使热量不能深透。如压力过轻,则又不易影响到组织深层。 3擦法操作时直接接触体表,故操作时必须在施术部位涂少许润滑剂(麻油、冬青膏)或介质,既可保护皮肤,又可使热量深透,提高治疗的效应。但若介质过多,影响手法操作不易产生热量,若介质过少,起不到润滑作用,同样影响操作,故必须适量。,4擦法操作,要求暴露治疗部位,故室内保持暖和,以免患者着凉。 5擦法使用后,皮肤潮红,因此不可在此处再施行其他手法,否则容易破皮。所以擦

19、法一般都是在使用其他手法之后应用。 6操作时,术者要保持呼吸自然,切忌屏气,还必须修剪指甲,防止戳破皮肤。,【临床应用】 擦法是一种柔和温热的刺激,临床上应用相当广泛,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具有行气活血,温通经络,祛风散寒,祛瘀止痛,宽中理气和健脾和胃的作用。其中掌擦法温热量较低,接触面积大,适用于胸腹,肩背部等面积较大,而又较平坦的部位。大鱼际擦法温热量中等,常用于四肢部,适用四肢关节扭挫伤、劳损等,尤以上肢部为多。小鱼际擦法温热量较高,常用于腰背和臀部,适用于急慢性损伤,风湿痹痛麻木不仁等症。临床上擦后常可配合湿热敷法,可提高疗效。本法属于内功推拿流派的主要手法,掌擦胸腹及腰背部,是组成常规手

20、法的一部分。,六、推法 【概念】 用拇指、手掌、拳面以及肘尖紧贴治疗部位,运用适当的压力,进行单方向的直线移动的手法称为推法。,【操作方法】 1拇指平推法 术者用拇指指面着力于一定的治疗部位或穴位上,其余四指分开助力,作大拇指内收运动,使指面在治疗部位或穴位上作直线推动(按经络循行或与肌纤维平行方向推进)。 2掌推法 术者用手掌或掌根着力于一定的治疗部位或穴位上,以掌根为重点,运用前臂力量向一定的方向推进。需要增大压力时,可用另一手掌叠于掌背推进。,3拳推法 术者手握拳,以食、中、无名、小指四指的指间关节背部突起处着力,向一定方向推进。 4肘推法 术者屈肘关节,用尺骨鹰嘴突起处(肘尖)着力于一

21、定的治疗部位,向一定的方向推进。,【动作要领】 1肩及上肢放松,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的治疗部位。 2操作向下的压力要适中、均匀。 3用力深沉平稳,呈直线移动,不可歪斜。 4推进的速度宜缓慢均匀,每分钟50次左右。,【注意事项】 1操作时压力不易过重,否则易引起皮肤折叠而破损。 2临床应用时,常在施术部位涂抹少许介质,使皮肤有一定的润滑度,利于手法操作,防止破损。 3要有节奏,不可忽快忽慢和跳动。,【临床应用】 推法具有行气止痛,温经活络,调和气血的功效。全身各部均可适用。一般拇指平推法适用于肩背部、胸腹部、腰臀部及四肢部。掌推法适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如腰背部、胸腹部及大腿部等。拳推法刺激较强,适

22、用于腰背部及四肢部的劳损,宿伤及风湿痹痛而感觉较为迟钝的患者。肘推法刺激最强,适用于腰背脊柱两侧华佗夹脊及两下肢大腿后侧,常用于体型壮实,肌肉丰厚,以及脊柱强直或感觉迟钝的患者。推法操作方式与擦法有相似之外,都为直线运动,但平推法是单方向移动,对体表压力较大,推进速度也缓慢,不要求局部发热,其意在于推动气血运行。,七、抹法 【概念】 用单手或双手罗纹面或掌面紧贴皮肤,用力作上下、左右、弧形、曲线或任意往返推动的手法,称为抹法。,【操作方法】 术者用拇指罗纹面或手掌面或大鱼际紧贴于体表,略用力,作上下、左右往返移动或单方向移动。抹法可用单手操作,也可用双手同时操作。操作时可成直线移动,也可顺体表

23、治疗部位作弧形或曲线移动。也可屈食指,用食指中节的桡侧缘作抹法,称为指节抹法。用拇指作抹法称为指抹法。用大鱼际作抹法称为大鱼际抹法,用手掌作抹法称为掌抹法。,【动作要领】 1操作时用力要均匀,动作要缓和,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2指面及掌面紧贴皮肤作缓慢的直线或曲线往返移动,其余四指要协同助力。,【注意事项】 1着力部位要紧贴皮肤,不要离开,防止破皮。 2动作要连续轻快,不可用死力。,【临床应用】 抹法轻柔舒适,运用于头面部、颈项部和胸腹部。患者常仰卧,用大鱼际抹前额与面颊部。胸部操作时,术者用两手拇指或手掌自胸部沿肋间隙(顺序由内向外)推抹。,八、拿法 【概念】 用大拇指和食中两指对称,或

24、用大拇指和其他四指对称地用力,提拿一定的部位,进行一紧一松的拿捏,称为拿法。,【操作方法】 术者用大拇指及其他手指,或大拇指和食中两指对称用力,夹住治疗部位的肌筋,逐渐用力向收,将治疗部位的肌筋提起,并作轻重交替而连续的一紧一松的捏提和捏揉动作。,【动作要领】 1操作时,肩、肘、腕关节放松,动作灵活而柔和。 2手掌空虚,指腹贴紧患部。 3蓄劲于内,贯注于指,作连续性的一松一紧活动。,【注意事项】 1不可用指端、爪甲内扣。 2运劲要由轻到重,不可突然用力或使用暴力。 3拿法刺激较强,临床上常拿它继以搓揉运动,以缓和刺激。,【临床应用】 拿法临床运用相当广泛,常用于头部、颈项部、肩背部和四肢等部位

25、。拿风池穴具有发汗解表、开窍醒神的功效。拿肩井还作为推拿手法治疗总结束之势,拿后能通调周身之血,使人精神之一振。,九、捏法 【概念】 用拇指和食指或其他指对称,夹住肢体相对用力挤捏并逐渐移动,称为捏法。,【操作方法】 术者用拇指指面顶住皮肤,用食指或其他指指面将皮肤夹紧提起,一松一紧向前挤压推进,动作须轻快柔和,有连贯性。用大拇指与食、中两指对称用力的,称为三指捏法。用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对称用力的,称为五指捏法。用大拇指与食指中节桡侧面用力的,称为两指捏法。,【动作要领】 1手指微屈,用拇指和手指的指腹捏挤肌肤。 2捏挤的动作灵活,均匀而有规律性。 3移动应顺着肌肉的外形轮廓循序而上或而下。,【

26、注意事项】 1不可用指甲掐压肌肤。 2不可以有跳动,要有连贯性和节律性。 3对外伤肿胀要注意地慎用本法。,【临床应用】 本法刺激较重,适用于浅表的肌肤,常用于背脊,四肢以及颈项部,有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的功用。尤其常用于小儿脊柱两旁,往往双手操作又称捏脊疗法,常用以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病症和成人的慢性消化道疾患及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病证。民间也常头面、颈项部使用提捏法治疗外感头痛或咽痛等。,十、按法 【概念】 用拇指指面或掌面按压一定的部位或穴位,逐渐用力深压,按而留之,称为按法。指面着力的称指按法,用掌着力的称掌按法。,【操作方法】 1指按法 拇指伸直,拇指面着力,逐渐用力下压,使病人产生酸、麻、

27、重、胀和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持作用,及协同助力。 2掌按法 肘关节伸直,上肢自然下垂,有掌根、鱼际,或全掌着力,单掌或双掌交叉重叠按压体表,按而留之,然后逐渐减轻按压力量,再重复。,【动作要领】 1按压方向要垂直,用力由轻至重。 2按而持续,或下按要有节奏。 3前臂用力,指按法操作时,手腕微屈。 4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能移动。,【注意事项】 1操作中要按而留之,不宜突然松手。 2忌粗暴施术以及迅猛使力,从而造成组织损伤,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使局部组织产生保护性肌紧张,手法力量不易透达到组织深部。 3掌按腰背部时,按压的力要贯足。在腹部按压时,力不宜过

28、强,手掌要随患者呼吸而起伏。,【临床应用】 按法刺激适中偏强,临床上常和揉法结合使用,组成按揉复合手法,即在按压力量达到一定深度时再作小幅度的缓缓揉动,使手法既有力而又柔和。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部,尤以经穴及阿是穴为常用。具有较好的行气活血,开通闭塞、缓急止痛的功效。一般指按穴位时,不移动,但在经络途径上按压时,则要循经络路线进行缓慢的螺旋形的移动。掌按法有接触面积大,压力重而刺激缓和的特点。适用于面积大而又较平坦的腰背部、腹部、下肢等部位,具有疏经通络,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十一、点法 【概念】 用拇指指端屈指第二节关节(拇、食、中指)突起部按压一定部位,并深压揉动,称为点法。,【操作方

29、法】 术者以指端或屈指骨突起部,着力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按而压之,戳而点之。 1拇指端点法 手握空拳,拇指伸直并紧靠于食指中节,用拇指指端点按治疗部位,逐渐垂直用力下压。 2屈指点法 术者屈拇指、食指或中指以突起部(食、中指第一指间关节突起部)点按体表的治疗部位,逐渐垂直用力按压。,【动作要领】 1点压方向要垂直于治疗部位。 2前臂及腕用力点压。 3用力由轻到重,平衡而持续,力量逐渐增加。,【注意事项】 1拇指端点法时,拇指罗纹面必须紧贴于食指外侧缘,以免由于用劲过度而扭伤拇指指间关节。 2本法操作结束时,继以揉法,不宜突然松手。,【临床应用】 本法接触面积小,压力强,是一种刺激很强的手法,用力集中,其操作也较按法省力,适用于全身各部位或穴位。使用时常根据病人的具体措施,以及操作的具体部位或穴位而定。如点头维、点风池可开窍醒脑,祛除头风等。若在骨缝处的穴位或足背部,治疗手足酸痛麻木等症,则以用点法为适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