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07860 上传时间:2019-08-1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一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选修一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选修一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选修一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选修一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修一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一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08年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答采访两会的记者提问时说:“年前,我曾面对大家立过誓言: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苟避趋之。 今天我还想加上一句话,就是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温总理引用了哪两位历史人物的名言?,两句名言表达了温总理怎样的情感?,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二、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三、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影响及结果,补充拓展: 一、北宋建立和巩固政权的措施,(一)北宋建立:,960年 赵匡胤 “陈桥兵变” 定都东京(开封),赵匡胤,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后周

2、时任殿前都点检,统领禁军。959年,世宗病故,年仅7岁的柴宗训即位,为周恭帝。960年,他谎称契丹与北汉联兵南侵,请求出师北上御敌。赵匡胤兵至陈桥驿,部下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因他曾出任归德节度使,治所在宋州,故国号称“宋”,定都开封,年号建隆,即宋太祖。,宋太祖(927-976),北宋(公元960-1127) 南宋(公元1127-1276),陈桥兵变,宋太祖927976,一、北宋建立和巩固政权的措施,(一)北宋建立:,(二)巩固政权的措施,1、原因:,唐末藩镇割据教训本人的经历加强皇帝的专制集权,(二)巩固政权的措施,2、表现:,一、北宋建立和巩固政权的措施,(1)集中军权,内容: 评价:,a

3、. “杯酒释兵权”; b.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 c.实行更戍法(经常更换驻屯军队); d.地方精壮之兵选入禁军,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积极:集中军权,达到“强干弱枝”“内外相制”的目的 局限:调兵权与统兵权相互牵制,使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形成“积弱”局面),(二)巩固政权的措施,2、表现:,一、北宋建立和巩固政权的措施,(1)集中军权,内容: 评价:,积极: 局限:,(2)集中行政权,将宰相职权一分为三,皇帝总揽大权(结合必修一) (参知政事分相行政权、枢密使分相军权、三司使分相财权,中央: 地方:,派文臣作知州,在各州设通判监视地方(了解),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机构重叠,官员冗

4、多,既降低政府工作效率,又增加财政负担(形成“积贫”局面),(二)巩固政权的措施,2、表现:,一、北宋建立和巩固政权的措施,(1)集中军权,内容: 评价:,积极: 局限:,(2)集中行政权,设三司管财政,直接对皇帝负责,中央: 地方:,设转运使,把地方赋税大部运送中央(了解),集中财权;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的经济基础 地方上财政困难,地方工作难以开展,(3)集中财权,中 书 门 下,皇帝,三 司,中央,同平章事;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调兵权),三帅 (统兵权),北宋朱熹在朱子语类中曾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敝,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

5、所过,莫不散。” 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分析北宋中央集权的措施有何特点?如何评价?,特点: 1)强干弱枝 2)重文轻武 3)加强皇权,评价: 1)利:加强封建统治 2)弊:,削弱了军队战斗力,积弱,积贫,增加财政负担,北宋初年强化专制集权加强统治,集中财政权,集中行政权,集军权、更戍法,(二)巩固政权的措施,一、北宋建立和巩固政权的措施,北宋中期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材料一: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 材料二: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 形成北宋年间土地兼并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影响?,二、王安石改革的背景,(1)表现: (2)原因:,土地兼并(主要原因);赋税沉重 连年战事;自然灾害

6、,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封建土地私有制,政府不抑兼并政策,地主隐瞒田产,少交赋税,政府为解决国家财政不断增赋,加重人民苦难,激化阶级矛盾,根本原因:,原因 影响:,直接原因:,(一)阶级矛盾激化,政治危机,二、王安石改革的背景,(一)阶级矛盾激化,1、表现: 2、原因:,政治危机,面临辽、西夏威胁,战争败多胜少 军队战斗力弱(直接原因),(二)民族矛盾激化,边患危机,二、王安石改革的背景,(一)阶级矛盾激化,政治危机,(三)冗官冗兵冗费,财政危机,(二)民族矛盾激化,边患危机,A 官僚机构重叠; B 科举取士越来越多; C “恩荫”法泛滥,不仅降低了行政效率,更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A 对辽、

7、西夏战争的需要; B 为稳定统治,采取“荒年募兵”政策 C 军队战斗力低下所以扩充军队,军费开支过大,A 冗兵、冗官; B 每年送给西夏、辽大量岁币;,A 财政收入入不敷出 B 百姓负担沉重,加深社会矛盾,二、王安石改革的背景,(一)阶级矛盾激化,政治危机,(三)冗官冗兵冗费,财政危机,(二)民族矛盾激化,边患危机,总括:社会矛盾激化,积贫积弱局面形成,变法的必要性,(四)庆历新政的尝试,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范仲淹,二、王安石改革的背景,(四)庆历新政的尝试,1、背景(略): 2、内容: 3、

8、结果及原因:,1043年 宋仁宗-范仲淹、富弼,(1)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 (2)严格“恩荫制”,防止权贵子弟亲垄断官位 (3)改革贡举制 (4)慎选地方官吏 (5)其他:减轻徭役、重视农桑等,核心:整顿吏治,仅一年左右废止 (原因:触犯保守官僚的利益),三、王安石变法-全面改革,(一)目的: (二)指导思想:,标志:1069年,宋神宗任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1、直接目的: 2、根本目的:,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局面 巩固封建统治,开源、富国。(“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三、王安石变法-全面改革,(一)目的:(二)指导思想: (三)内容:,1、富国之法(经济) 2、强兵之法(军事) 3、

9、取士之法(文化),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物,收获后偿还,加利息,征收役钱雇人服役,官僚地主也出钱,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核实土地,按多少、好坏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不例外,设市易务,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 增加政府收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保证农民生产时间,促进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稳定物价,增加政府收入,政府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增加政府收入,强兵之法,十户一保,闲时练兵, 平时治安,战时作战,百姓自愿申请替官府养马,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固定辖区和将官,监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精简军队;节省军费;维护

10、治安,节省费用,提高马的数量和质量,改变将兵分离状况,提高战斗力,提高武器质量,提高战斗力,取士之法,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要求考生联系实际。 (废明经科;设明法科;进士科不考诗赋考经义和时务策),重编教科书,太学生中的优异者可免试做官,开设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择优录用,打破按资升迁成规,克服 “恩荫” 弊病,培养了实用人才和改革人才,改变积贫局面,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能 方田均税法、均输法,利于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生产,增加财政收入,改变积弱局面,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节省了政府开支,提高了军 队战斗力。,人才的选拔,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编撰教材。,培养了变法人

11、才,富国,强兵,育才,(三)内容:,王安石变法针对士、农、兵、商的改革措施各有哪些?,归纳总结:,士:改革科举制度,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税法,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商:市易法、均输法,“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是王安石的理财思想,试结合变法的内容分析这一思想 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 均输法节省了货款和转运费用 农田水利法,巩固基础,突破难点,开源,节流,发展生产,1.哪些措施有利于增加政府的收入?,2.哪些措施有利于节约政府的开支?,3.哪些措施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发展生产?,由此图判断,王安石变法的最终结果怎样?,王安石 激进的理想主义者,现实的保守

12、主义者,熙宁(宋神宗年号)青苗取息二分,提举使复以多为功,遂立各郡定额,而有抑配(强制分配)之弊,民甚怨。,司马光说:“四患(指青苗法、免役法、将兵法和对西夏的关系)未除,吾死不瞑目矣!” (宋史司马光传)。,思考: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课本知识谈谈王安石改革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宋神宗死后,高太后控制朝政,以恢复“祖宗法度为先务”。 宋史高皇后传,四、变法结果及原因,1、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 2、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 3、宋神宗变法态度的动摇,(一)变法结果:失败(失败原因?) (二)评价:,史学界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几种观点:,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实践,虽还远远谈不到解放生

13、产力,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因而是发生了积极作用的王安石既有军政韬略,又有施政才能,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梁启超把青苗法和市易法看作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 把免役法视作“与今世各文明国收所得税之法正同”, 还认为保甲法 “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 , “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变革”。 梁启超王荆公,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著名的改革家。 列宁,四、变法结果及原因,(一)变法结果:失败(失败原因?) (二)评价:,1、性质: 2、积极: 3、局限:,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地主阶级挽救统治危机的改革,财政收入?

14、水利工程?(成果最大)良田?军事实力?积贫积弱的局面?,木兰陂位于福建莆田市,始建于北宋中期,是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不仅抵御海潮,同时又截住淡水河流 灌溉了大片农田。,四、变法结果及原因,(一)变法结果:失败(失败原因?) (二)评价:,1、性质: 2、积极: 3、局限:,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地主阶级挽救统治危机的改革,财政收入?水利工程?(成果最大)良田?军事实力?积贫积弱的局面?,1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挽救统治危机的改革运动,它没有触及到封建土地所有制,因而也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2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

15、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王安石能针对统治积弊大胆改革,这种精神难能可贵。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材料一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临川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读书非常广博,儒家经书、佛经、诸子百家、医书、小说无所不读。早年随便父辗转南北,到过很多地方, 解了社会现状,很早就立下了矫世变俗”的雄心壮志。担任地方官司多年,每天一地,来不及休息,便立即考察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并着手推行了一系列改革。调到中央任职以后,以“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普先后两次被罢免相位,但从未动摇过变法的决心,人称“拗相公”。历史上重大改

16、革与回眸(岳麓版) 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王安石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1)北宋中期社会问题日益严重,时代需要改革家。王安石勤奋好学,少有大志,注重调查,了解下情;为人刚正、意志坚强,具备了改革家的素质。,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摘自司马光司马温公集) 材料三 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进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败坏百度,以至于此。 (2)王安石变法的许多措施既有成功之处,又埋伏着失败的隐患。从材料二中选择两项符合上述结论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3)如果通过历史隧道与王安石对话,请你结合对材料三的理解,提出合理化建议,助其变法成功。,(2

17、)青苗法:限制高利贷盘剥,增加政府收入;募役法:减轻了农民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农民负担仍很沉重,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只要能从成功和失败两方面正确分析即可),(3)平衡各阶层的利益,减小变法的阻力。加大宣传力度,统一统治阶级内部认识,解决内部纷争。在用人问题上应慎重。,改革成功或失败的原因,(1)成功原因: (2)失败原因:,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 改革者或为最高统治者,或赢得最高统治者的充分信任和支持 改革者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决心,遭到旧制度和旧势力的顽强抵抗 用人不当操之过急,不法书吏乘机作手脚,贪官污吏又层层盘剥。变法规定的二分利息,结果涨至35倍,农民宁愿避开官府,“哀求于富家大族,增息而取之”。官吏又采取一刀切的贷钱措施,下指标,硬摊派,实行权力寻租,以至农民谈贷色变。,从上述材料看,青苗法在大规模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出现了地方官员强迫百姓向政府借贷,由于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