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心理分析.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18747 上传时间:2019-08-12 格式:PPT 页数:171 大小:4.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画心理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1页
图画心理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1页
图画心理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1页
图画心理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1页
图画心理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画心理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画心理分析.ppt(1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欢迎您参加图画心理分析工作坊,2,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院 韦耀阳,绘画与心理治疗,解读心理密码, 透析深度问题的 “玄机妙法” 图画心理分析,投射测验,(一)投射技术概述 投射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由Sigmund. Freud创始的心理动力学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强调人格结构的无意识范畴,认为个人无法凭其意识说明自己,必须借助某种无确定意义(非结构化)的刺激情境为引导(引导的方法有多种,暗示也是一种),使个体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要求、动机冲突等泄露出来,或者说是不自觉地投射出来。,投射技术(projective technique)是人格测量中的一种常见方法该名词由富兰克(LFrank)首先明确提

2、出(1939),不过在此之前已经产生了利用投射技术原理编制的投射测验,如1921年的罗夏测验。,投射测验是指以没有结构性的测题,引起被试者的反应,藉以考察其所投射的人特征,这种测验称为投射测验。在投射测验中,对被试提供模糊而不确定的测验刺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引起被试的幻想,让他的动机、情绪、焦虑、冲突、价值观念或愿望在不知不觉中投射出来 Frank,1939)。,(二) 投射测验的分类,让被试说出某种刺激(如单字、墨迹)所引起的联想,如荣格的文字联想测验和罗夏墨迹测验。 要被试根据他所看到的图画编造一套含有过去、现在、将来等发展过程的故事 。 提供一些不完整的句子、故事或辩论材料等,让被试自由

3、补充,使之完成,如语句完成测验:小时侯,我;吃饭的时候;我讨厌的 使受测者利用某种媒介(如绘画、游戏、心理剧等)自由表露他的心理状态,如画人、画树测验。,主角 - Harry,名字 Harry 年龄 十岁 年级 小学五年級 喜好 绘画 . 英文 不太好动,背景,家庭背景 父亲西医 母亲中医 妹妹就读三年班 父母照顾非常周到 工作不太忙碌 与父母之相处 妈妈相当溺爱, 保护, 迁就儿子 学校表現 非常听老师话 不太多朋友 不懂照顾自己 童真.思想简单,屋,城堡 童真 / 有童真,炮 防卫性强,无窗 退缩 可能有被害妄想倾向,坚固墙壁 坚强的自我,门关上-防卫性强,樹,尖角 攻击性,树干短 支持不

4、足,放在中間 - 正常.有安全感,线条断断续续 信心不足 缓慢.犹豫不決 依赖.情绪化 柔弱.順从,人,童真,火柴人- 防御或拒绝态度 想要隐藏自己, 不愿意表露自我,没有耳朵 - 很少听别人意见,主角 - Tommy,名字 Tommy 年龄 十岁 学历 小学五年级 喜好 喜欢数学、常识 爱看侦探小说 没有特别喜欢的运动,背景,家庭背景 父亲餐厅经理 母亲银行 父母照顾 父亲工作忙碌,通常工作致晚上约十一才回家 母亲通常工作致晚上约六回家 父母不在家时,Tommy由佣人照顾,因此Tommy很少做家务 有时母亲更会替Tommy整理书包,背景,与父母之相处 父亲-Tommy较尊重父亲,关系良好 母

5、亲-对Tommy多批评,少赞赏,有时会大声责骂,Tommy有时会反驳 母亲,但仍算服从 学校表现 有几位较好的同学 算听老师话,但会“欺负”有的老师 渴望替老师服务 有时会打扰好欺负的同学 学业成绩尚可,屋,线条断断续续 信心不足. 自卑,没有屋顶,没有烟囱- 缺乏身边支持及家人 的支持 心理上没有温暖 被忽视型小孩,图画平面 看东西不深入 害怕挫败感,门关上 防卫性强,线条轻力 犹豫不决 缓慢.依赖 畏缩 .情绪化,树,树 空洞,放在中间偏左上方 内心有抱负.颇为正面 低能量水平 缺乏洞悉 不合理乐观,线条断断续续 信心不足. 自卑,树干有擦过痕迹 没有安全感,没有其他东西在画内 支持系统不

6、足,人,正面像- 表明愿意 别人了解自己,第一章 图画心理分析绪论,一、绘画治疗的发展史,绘画描绘了属于孩子自己的想法、感觉、情绪。然而大多数的孩子较自然且自发地运用动作,与非语言的来表达自己,且非常喜欢画人物,似乎在其图画中蕴涵着许多特殊或有意义的含意。,二十世纪初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Freud,S.1965)以意象(image)和心像(mental image),来探讨病患潜意识的问题和藉以解析梦的寓意,同时佛氏的学生荣格(Carl Jung)亦使用曼陀萝Mandala在心理治疗活动,鼓励病患藉着绘画的过程来将其内心的情绪、感受表达出来。,何谓曼陀萝?,曼陀萝Mandala是象征着一种秩

7、序、个体的宇宙和一种自我内在的秩序,整个过程藉着被治疗者所使用的颜色来进行分析评估。佛洛伊德和荣格两者特别强调潜意识和象征化作用symbolization的理念。曼陀罗,梵文单词,指神奇圆圈之意,是一种富有象征性的圆与方的形式。在希腊神话与印度瑜伽术中,这个神圣的几何绘画图形是用来静思打坐的工具。在荣格的无意识原型理论中,这个圆圈则象征着做为心理整体的自性,是一种朝着创生新性格而发展的过程。,曼陀罗,在1926年古得那伏佛洛伦斯出版了运用画来评估智力Measurement of Intelligence by Drawing。他的方式是请小孩子画出一个人物画D-A-P, Drawing a P

8、erson,而依据其所画出像人的人物画之结构部分,如头、手、身体、脚、手指等来计算分数,已评估其智力。如画头部或画好像似头部就给一分,有画脚或是画两条拟似脚的则给一分,被认为是画了手胳子、衣服上的钮扣、鞋子等而逐次累积分数以评分。 两位杰出艺术治疗家的理念对近代的艺术治疗有相当的影响力,以1930年代,诺柏格玛格莉特Magaret Naumburg强调分析analysis和动力dynamic的心理治疗倾向,以鼓励病患自发性的绘画且加以自由联想与解析,因此在一对一的治疗关係中,藉着艺术的型式来进行心理分析阐释Arnheim,1974;Naumburg,1958,1966;Wadeson,1980

9、。,巴克Buck,R. C.,1948和哈莫Hammer,1967,1969介绍他们的学说房子树人HouseTreePerson。绘画中有关个体发展和投射作用的理念,最近三十年,哈莫将房子树人HTP的理念应用在诊断个体绘画的投射作用,他的方式是要小孩画出一个房子、树、人等图形。,二、绘画治疗的意义和特质,美国艺术治疗协会AATA, American Art Therapy Assocation,1969:艺术治疗者必须熟悉许多艺术和治疗两领域的理念,如必须了解如何运用有关艺术的媒介和过程;艺术的自然性和潜在性;同时必须了解艺术创造过程包括艺术的语言,如自然象征符号的意义、各种艺术型式和内容。,

10、据AATA给以艺术治疗的定义是:艺术治疗提供非语言的表达及沟通的机会。艺术治疗分为两种不同的探讨领域:一是艺术创作的本身即是治疗,在其间的过程可以缓和当事者情绪上的冲突或困扰,且有益于增加其自我认识和自我的成长;另一是将艺术运用于心理治疗,则作品与作者本身的一些联想,是有俾益个体藉以维持其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平和及一致性。,第2章 绘画治疗金字塔理论,一、幼儿绘画发展阶段,一涂鸦期的绘画心理与认知发展 二岁至四岁的幼儿,此期是幼儿知觉发展的重要阶段。涂鸦在孩子的发展上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因为从涂鸦中可以显示孩子慢慢地从动作的模式转移创作的模式。 两岁左右的幼儿尚无法拥有良好的知觉控制能力,但是

11、无法模仿大自然写实的能力,或是模彷他人基模的能力。,幼儿涂鸦期的绘画又可分为四个阶段: 1.无秩序的涂鸦 2.纵横线条的涂鸦 3.圆圈涂鸦 4.命名涂鸦,二图式前期的绘画心理与认知发展,四岁至七岁的幼儿,这一阶段的孩子已能将心理意象的基模与实物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事实上孩子能够从从画画的当中发现笔画、图形之间的关系,因而建立了他个人的模式。 在绘画方面的特征是智慧上的写实期,因而往往表现的是其内心的意象image,而非真正他们所见的,也习惯性使用透视画的技巧,仍是主观的表现手法,正因为想像力丰富,所以常常可从一个简单的笔触或图形,而有一连串的图画式的幻想来陈述其内容。,在涂鸦期与图式前期的幼儿

12、有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蝌蚪人的绘画,为什麽此阶段的幼儿会出现蝌蚪人的图画 。 1.图省事论: 幼儿认为躯干的不重要,所以有意不画躯干,而为了图省事之故。 2.粗心大意论: 由于幼儿的认知仍是以自我为中心,且以触觉来认知其环境,因此在观察上经常会是粗枝大叶的情形发生,以致于会漏画了部份的肢体。 3.遗忘论: 英国心理学家佛立门诺曼Norman Freeman认为幼儿画人的顺序是由上往下画,而且总是先画头,之后再画身体或腿的部份。然而中间之所以会产生遗忘的因素,是个体的记忆受到顺摄抑制即是先前的学习妨碍了以后的学习或回忆之作用,与倒摄抑制即是后来的学习材料内容,妨碍了以前已学习的材料内容之双重影响

13、。 4.技术低下论: 这阶段的幼儿属于皮亚杰的前操作期,即是由感觉动作期转变而成的,因此有可能是先前的运动觉的操作也许不够成熟,而产生了手眼不协调的现象,于是绘画出奇特的人物形像。 5.象征论: 前操作期的幼儿认知学习是以象征符号的出现,同时由于幼儿的生理、心理的发展都尚未成熟,所以无法再现人物的形像,只好画出似人的蝌蚪人来象征。 6.夸张与省略论: 持此论点的学者认为,幼儿画蝌蚪人的头特别大,是因为它重要,而头部以下画出细细的两条线是身体和腿的概括。事实上,夸张或省略都是一种高级的思维过程,因为幼儿之所以夸张是其相当地熟悉现实生活中事物的本质,故以突显事物本质的处理手法来表现;而省略是已掌握

14、事物的特征,在基础上能够分清楚所谓主要与次要的思维活动及艺术处理方法。,三图式期的绘画心理与认知发展,七岁至九岁的幼童,此图式期的孩子表现的相当个别化,当孩子有能力创造物体和情况是透过一种以图画为象征符号,来表示属于自己内在的观察力,而在基模的同化、调适的过程中,图式的表现视为是一种心理照片mental picture的符号。虽然所呈现的图式可能是意图真实的表现,但是孩子的展现是知觉力的,因为他们知道那就是他们所要的,与感觉到那就是属于他们的。,此阶段幼儿已进入皮亚杰的具体操作期,因此对事物的思考方式较有逻辑,而逐渐不被直觉性的概念支配,对于物体的质或量的改变,已具有了可逆性的概念。此阶段孩子

15、表现的绘画特征是 1X光的画法透明式的画法:无法看到的东西,也会常常因其所知而加以描写。 2展开式的画法:画中的内容如人、物都由中心向四周或上下或左右展开的表现技巧。 3基底线的画法:意识到空间的关系,而画出一条线以划分天地之界线,亦暗示着孩子与其週遭环境的关系,且意识到物体之间存在某种秩序关系与其情境的关系。 4并列式的画法:把人物都排列在一起的画法。 5强调式的画法:幼儿将所认为是最重要的部份表现的特别突出。 6报仇式的画法:在图画中以丑化、或攻击他人来宣洩不满和愤怒,而达到一种类似报仇的动机。,四伙伴期的绘画心理与认知发展,九岁至十一岁的孩子,伙伴期的孩子尝试呈现其视觉概念的真实性,亦是

16、强调非现实想像的倾向。在此决定性的年龄,孩子不是呈现物体的本身,而是表现他曾经有的特别经验。在这阶段党群和团体的情谊给予孩子一种社会性的独立之特殊意义感觉。 此阶段的孩子在认知发展上已经摆脱了自我中心而发展了党群关系,与非可逆性的思考模式,也能够推理事物过程的始末关系。在绘画上对事物写实的表现期,也注意到物体之间的比例问题,图画的形式内容不再那麽呆板,且描述较多环境的细节部分。,五拟写实期的绘画心理与认知发展,十一岁至十三岁的孩子,此阶段的孩子能运用较多的智慧来思考与处理问题,属于推理阶段,然而孩子和成人的想像知觉之反应活动的不同,也是潜意识上和较高的创造力的运作不同,同时在生理和心理上是接近

17、推理阶段。 在孩子的创造经验中有两种不同的知觉反应,一种是知觉头脑型,如一个观察者,在绘画中经常涉及生活环境。另一种是主观头脑型,如一个表现者,经常完全地投入其作品创作。,第三章 绘画图像一般解析,一、心理分析探讨,心理动力学主要的理论根据由于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论的影响,提出了人格的结构与发展,而以自由联想与梦的解析来了解病患的潜意识内容,进而推测患者内心的冲突、情绪或冲动的压抑。同时也强调分析analysis和动力dynamic的模式在艺术治疗中之运用,在治疗学中透过了艺术以执行沟通的效用,以发现且分析个体内在行为的动力;或是产生行为的原因如驱力、需求与动机等对个体发生的促动作用,也是一种行

18、为与个体之间互动之原因。 人本心理学反对以病患研究的精神分析论;或动物与幼儿的简单行为论,而主张以正常人的经验、价值、欲念和情感为探讨问题,人本心理学研究主要目的是帮助个体自我成长与自我实现。,二、绘画治疗的注意事项,1与个案建立良好的关系。 2对于个案所表达的情感,不论是负面性的情绪如哭闹、踢打和谩骂,或是正面性的情绪如高兴、赞美,都不予置评。 3对于个案所谈的问题,表示一种支持性且诚恳的态度来注意倾听。 4以同理心的态度来了解孩子内心的心理情绪。 5对于个案除了保持心理上的接触和关怀,也要尊重其人格,而不是羞辱或给予任何的标记。 6执行者应有评估的工作,以了解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与治疗过程的

19、进展;治疗师与被治疗者之间的互动如何,足以决定治疗过程的成效。,三、绘画心理解析,关于绘画任务的行为观察 图面影像的解译 绘画投射测验 画一个人测验(Drawing-A-Person-Test D-A-P) 房子-树-人测验(House-Tree-Person Test, H-T-P ) 画一个家庭测验(Drawing-A-Family D-A-F ) 家庭动力绘画 (Kinetic-Family-Drawing K-F-D) 房子-树-人动力绘画(Kinetic -House-Tree-Person Test,K-H-T-P ),四、绘画分析的一般原则,利用绘画做投射测验时,要强调的是,若没

20、有仔细考虑到做画者的年纪、发展阶段、认知能力、倾向和精神方面的损伤之可能性,那是蛮危险的。,绘画分析的一般原则,再者,当我们以一般领域的概念,来做为了解图面所蕴含的意义时,这种的评断将会是粗略的。再次的提醒,图面解读者,图样或绘画的判定,尚须考虑到做画者个人过去的历史、行为和其它有效的资讯。,此外,缺乏专业性的绘画技巧,并不会影响到作品投射的分析,而是整体的细节考虑引导我们做某些层面的假设。不要只是针对一张画而随意的下结论,从一系列的绘画投射性测验中,才能建立更高可信度的推论。,五、关于绘画任务的行为观察,个人、特别是儿童,面对画纸、画笔和绘画投射测试者时,他们的态度、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21、。儿童和面谈者的互动及其它言词或非言语的行为皆有所关连。 Rubin(1984)提到,儿童非语言的肢体表达,还是可以清楚的传递重要的信息,如眼光闪闪躲躲的谈话、注视着大人要求赞同、责备、处罚或允许。,孩子如何面对新的状况,将让我们知悉他们的应变能力和面对压力的处理,及环境的驾驭力。孩子的沉默或唠叨,高兴或冷峻、犹豫或即兴,活力和忧虑等层级将显现出他们更进一步的和外在世界接触的指数。,此外,是否小孩普遍性的接受他们生活中所发生的事务,如觉得无力感的受害儿童会因此而变成抱怨。 或许我们会注意到小孩子会接受我们所给他们的纸张方向(如垂直),相反的若受创伤的小孩而且懂得去办识侵略者,他们可能会将纸张转

22、成水平位置。,六、图面影像的解译,图像位置 图画可做为环境的反射,如精神上受创儿童,因过度焦虑而无法自我控制的,将图面所表现的物体零乱的散落在整张纸上。这些精神上受创儿童,发展出强迫性的防御心态,他们无法节制内心的痛苦,和将所描绘的线条和物体精确的摆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图面影像的解译,图像位置 图形摆放在纸中间是正常和暗非示作画者有适度的安全感 (Ogdon,1977)。Hammer (1980)进一步表示,这种图面表示,作画个体为”自我管理”和”自我为中心”的人。图像摆放在中线上方,则有不确实际的目标。,图面影像的解译 习惯将图像固定的画在图纸某一边,提示我们关于作画者个人的态度,画在纸的右

23、边者,暗示者理性程度、自我控制,和以环境为导向的行为及受事实原理强烈地规范者。此外这种摆放方式的人,则被怀疑于他们将思考专注于未来,而非现在。 物体画在左边者,则可能暗示着,冲动的个性,自我迷恋、思考专注于过去。,图面影像的解译,图形大小 图面上影像的大小,也有其重大的意义( Buck,1981; Di Leo,1973: Hammer 1980; Ogdon,1977 )。影像尺寸和摆放位置一样,皆是较少受意识控制的。,图面影像的解译,尺寸大小的最大意义在以诠释画者对自我的认知。五岁以上的小孩子,在8.5 11英吋的图画纸上,若所画的单一人物图形超过9英吋(22公分左右高),则可能蕴含着幼稚

24、、夸张及补偿性防御和一种觉得无力和无效的情感伪装,这方面行为的人,可能较具侵略性和恐吓性。,图面影像的解译 相反的,假如图像呈现的是小于2英寸(5公分左右)则可推论,作画者可有强烈的不适当、低劣、低自尊没有自我感。这些个体,不论是小孩或成人,则无法防御、抵抗,一但他们的自我意识被打破、进入时,则显得焦虑和沮丧。,图面影像的解译,细节 图面的细部描绘,在做图面分析时,也是另一种的检视,它反应了个体知觉和对外在世界的兴趣 (Jolles,1971)。 Hammer(1980)相信不完全的细节描绘,暗示着内在空虚,低活力、沮丧和内向型的个性。Ogdon (1977),在他的检示这些文献资料中,发现到

25、过度的细节描绘,呈现着一种不正常的强烈架构环境之需要。 正常小孩子对图面主题,会有一定的细节表现,但不会加上不需要的细节或删掉重要的部分。,图面影像的解译,擦拭 对于绘画分析中,对图面的擦拭也应例入评判之考虑。 正常和适量的修改擦拭,反应弹性和具有批判自已作品的能力。,当擦拭的动作使得作画的品质受破坏时,那可能喻示者作画者陷入了一种冲突性的问题内。 过度的擦拭,则表示着,犹豫、不确定、泛普遍性的对自已的不满。 擦拭次数过多,常出现于受创伤的儿童,因为创伤导至自我不信任的发展和自尊的动摇。,图面影像的解译,线条和笔触的特色 A、笔迹方向特色: 1、水平移动的强调暗示着虚弱、恐惧、自我保护或女性化

26、特征。 2、垂直移动的强调暗示男性的自信、决心和过动的可能。,图面影像的解译,3、曲线的强调,暗示着健康的个性,可能暗示着对传统的厌恶。 4、刚硬直线的强调,暗示着僵硬或攻击的倾向。 5、不断的改变线条方向,暗示着没有安全感。焦虑、不确定、压抑和胆小。,图面影像的解译,B、笔触的特色 1、固定、果决的特性暗示着安全、坚定、野心的个体。 2、犹疑不决的方向、模煳线条、中断的笔触暗示着不 安全、犹疑不决的倾向。,图面影像的解译,3、连续的直线笔触, 和果决肯定的人有关 4、连续的曲线笔触 a、迟顿、犹疑不决的人 b、依赖性、情绪性倾向 c、女性和顺从,图面影像的解译,C、笔触的长度: 1、长的线条

27、,表示着控制的行为,有时是压抑的现象。 2、短、不连续的笔触暗示着冲动、兴奋的倾向。 3、非常短的曲线、速写笔触暗示着焦虑、不确定、压抑和胆小。,偏向纸的一边 A、偏向纸边,则可能是一种没有安全感的概念。 矮木和花 A、矮木和花可能暗示着某些人。,房间,彩绘玻璃 A、彩绘玻璃可能暗示者: 1、 罪恶感。 2、 对美的精神追求。 阶梯及走道 A、踏板或步道可能暗示着喜欢社会性的交往。欢迎别人的道访。,B、踏板或朝向空白的墙壁,暗示着进入的矛盾。 C、比率正确;、及容易画的步道,暗示者熟练及操弄于社会性。 D、长的步道或阶梯朝向房子,暗示防卫性的进入。,墙壁,A、强的墙壁暗示着强健的自我。 B、细

28、墙暗示着: 1、虚弱的自我。 2、易受伤害的自我。 C、过度强调水平空间, 暗示着需要稳定。 D、过度强调垂直空间,过度的幻想化生活。 E、岩块剥落的墙,暗示不完整的个体特性。,窗,A、没有窗户暗示退却和有偏执倾向的可能。 B、很多窗户暗示开放和渴望和外面环境接触。 C、有窗帘的窗子暗示着: 1、注重家庭的美丽。 2、 保留他人的进入。 D、非常小的窗子 1、心理上难于接近。 2、害差。,第四章 房树人测验,“房树人测试”适用的范围及其优点,(一)、适用范围: 1该测验既可以用于群体测试,又可以用于个体测验。 2它亦可以作为人群中,有关精神健康的普查筛选工具,以此筛选出群体中不良者。 3它还可

29、以用于门诊临床以及住院患者的心理诊断,为心理咨询提供有关人格方面的信息。 4此外还可用于调解夫妇关系,亲子关系,治疗和矫正不良青少年的手段之一。 5利用其艺术疗法的作用,促进精神病人的康复。,(二)、优点: 1具有主动性、构成性、非言语性的特点,避免反应内容在言语化过程中变形,从而更具体地了解被测者的人格特征,捕捉到难以言表的心理冲突。 2能初步了解被测者的智力水平,而不象WAIS测验那样有诸多局限性,并且不易造成心理创伤体验。 3再度测验不会导致练习效果,有得利于反复施测,追踪观察。,房树人测验的测试方法,1测试前准备:首先要准备测验纸,1支铅笔(2B)、橡皮。 2测验指导语: 首先让被测者

30、填写姓名、年龄等一般资料,然后把测验纸放在被测者面前。指着 A 的方框告诉被测者:“请拿铅笔,认真的画一座房屋,画任何结构的房屋都可以,只要你努力的画,就可以了,自己觉得画得不满意,可以用橡皮修改,在时间上没有特别限制,只要你认认真真的画就可以了。” 被测者中有中年、老年,还有儿童,有时候,他们会提出“我不是画家 ,在学校念书的时候也没有学过绘画!”从而对该测验表现出抵制。在这种情况下 ,作为测验者,要明确的告诉他们,“房树人测验”不是一个有关艺术能力的测验,在描绘的时候,并不要求你画得跟画家一样,只要使他们能够认真的配合、顺利进行描绘就行;当有的被测者提出要求用尺,要明确告诉他们,画这些画不

31、能使用尺等工具,请采用手描的方式进行。,对于“统合性房树人测试”,测验工具为8开白纸、带橡皮2B型铅笔或橡皮1块(也可选择腊笔)。 测试指导语为: 请用铅笔在这张白纸上任意画一幅包括房子、树木、人物在内的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但要求你认真地画;不要采取写生或临摹的方式、也不要用尺子,在时间方面不限,也允许涂改;画完后清你写上自己的性别、年龄、文化、职业。,对测验的记录,在测验的过程中,要求测验者进行以下记录:首先要记下描画时间,指导语结束后到被测者开始描画的时间,一幅画画完所需时间等。其次,对于被测者在描绘房、树木、人时要正确的记录画面部分的顺序,如先画房顶、然后画墙壁、再画门、窗等。最后,被

32、测者在描绘过程中,可能会作出某些提问或自言自语的进行解释,如“这是房顶。这是墙壁。这有一个窗”等等,也需要进行记录。总之,要严密的观察被测者在绘画过程中是连续性描绘还是停顿性描绘。描画过程中情绪状态怎样,是平稳的,还是烦燥的;是心安理得的,还是烦恼的;对绘画是合作的,还是抵制的。,询问阶段,关于房子 1这间房子是在城里,还是在郊外? 2这房间附近,有别的人家吗? 3你这张画,画的是什么天气? 4这是你从远处看到的房子呢,还是近处呢? 5住在这房子里的主人是怎么样的人? 6家庭气氛是温暖,还是冰冷? 7看见这房子、使你想起什么?想起谁? 8你想住在这样的家里吗? 9你想住在这间屋的哪间房间里?

33、10你想跟谁在一起住在这个家里? 11你自己的家比这个大,还是小? 12你绘画时,想的是谁的家? 13你是否画自己的家? 14(特殊的房子时)你怎么会想到画这样的房子? 15(不可理解的部分)这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16这张画上还想涂些什么? 17你是否成功地按自己的设想画?什么部分难画?画得好不好?,关于树 1这是什么树(常绿树、落叶树)? 2这是种在什么地方的树? 3是孤零零一棵呢?还是森林中的一棵? 4这画上的天气如何? 5有风吗?如果有风,会从什么方向吹向什么方向? 6有太阳吗?如果太阳升起,会从哪儿升起? 7这棵树的树龄有多少? 8这是活树,还是枯树?(何时,如何变成枯树的?) 9

34、是棵坚强挺拔的树?还是弱小的树? 10与什么性别相似?男?女? 11这棵树使你想起谁? 12这棵树使你感到象谁? 13这是你远处看到的树?近处的树? 14对这棵树来讲,什么最必要? 15这棵树比你大呢,比你小? 16(伤痕)这是什么?怎么会有的? 17(特殊的树)你怎么会想到这样的树并画成的? 18(难以理解的部分)这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19还想添点什么? 20、画得成功吗?什么部分难画?画得不好?,P关于人 1这人大约几岁? 2结婚了吗?家里有几个人?什么样的人? 3这个人干什么的? 4他正在干什么? 5(他)她正在想什么?感到怎样? 6身体是否健康? 7朋友多吗?什么样的朋友? 8素质

35、如何?优点?缺点? 9幸福还是不幸? 10对他(她)来说,什么最重要(必要)? 11你喜欢这个人吗? 12你想成为这样的人? 13你想跟这样的人一起生活?成为朋友吗? 14在画时,你想画谁? 15这人像你吗? 16(特殊的人物时)你怎么会想到画这样的人的? 17(难理解的部分)这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 18还想添点什么? 19画得成功吗?哪个部分难画?画不好?,房树人的内容分析-房子,房子表示个体出生、成长的家庭,也是指个体对一般家庭、家族关系的想法、感情、态度。通过对屋顶、窗户、门和地面线等构成部分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个体在家庭中的自我形象,空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家庭亲子关系,安全感,家庭与

36、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房:人们成长的场所,投射内心的安全感 画楼房智商较高 房子画得像庙宇两个极端,要不就是人才,或者就是怪异的行为表达; 强调地面缺乏安全感; 瓦片画得很仔细追求细节和完美; 房子侧面画楼梯想回避和间接性接触; 在房子外面画上了篱笆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画烟囱向上的直烟暗示受测者需要出气筒;向上的烟代表受测者内心的压力;一般人画的烟方向会向右,如果向左可能有精神分裂的倾向。画中才频频出现的烟囱,说明压力较大,情绪上需要宣泄的暗号。 画的房、树、人都是符号化的表明很多现代人心理防御性强,善于掩饰自己。,房顶:显示一种幻想空间,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墙壁:表示一种自我的坚强性,抵抗和防御

37、外界攻击的能力,保护自我的能力。(铁臂铜墙) 门:显示家庭与环境直接的积极的通道,反映出潜意识中的人际交往关系。 窗:这象征人的眼睛,象征着美和与人被动接触的方式,内在的防御状态。 烟囱:性的适应问题,阉割焦虑,同一性。 各种附加物:与环境关系和象征化意义。,2屋顶,屋顶:屋顶特别大,其余很小,显示好空想,好幻想,逃避现实生活及人际关系。 屋顶与壁相连:分裂症 顶上画窗: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有意识地行动,屋顶过大时,指维持有限的活动,窗和门在一面墙,并且连在同一条线的屋顶上。提示缺乏幻想力,智力低下,对缺乏幻想能力的智能正常者,则表示为好幻想,追求现实的具体事物时情感不丰富。 屋顶线浓重:唯恐不能

38、控制自己摆脱空想生活,焦虑不安,努力控制自己,精神病初期。 屋顶线较淡:不能自我控制而被压倒的象征。 瓦片描绘是认真画:追求完美,粘着性格。 除了瓦片就是高高的围墙:不能保持与现实接触,自我崩溃。,3墙壁:表示自我的坚强性。,房子是垮掉的墙:自我崩溃。 强调墙的轮廓线:为维持自我平衡及人格整合而努力的精神疾病初期病者。 墙线较淡:感到人格近于崩溃,自我控制弱,不能脱离病的状态。 透明墙: 1不能充分理解现实,精神发育迟滞。 2自我与外界的界限不明确,精神分裂症可能。 3尽可能详尽描画的是强迫倾向者。 4无心理疾病,但可能是个不注意的人。 用画纸底边线下端作基线:不安感强,依赖,缺乏自主性。 无

39、基线:不能充分与现实接触,飘浮感。 墙与墙不相接:脑器质性障碍,不能控制冲动,分离感。 数面墙在一个平面:脑器质性疾病,精神发育退行迟滞。 单墙:性格内向,敏感多疑,反抗性,抑郁。 强调垂线:追求空想的满足,与现实接触少。 强调水平线:有情绪问题,潜在的同性恋倾向。,4门:指家庭与环境直接的积极的通道。,无门(无窗):与家庭成员无精神交流,情感冷漠。 大门:积极与外界接确,追求被人理解,开朗,依赖。 小门:不爱交际,避免社交,无力感。 开门:接受他人热情的欲求,给人留下社交印象的欲求。 门被物挡信住:逃避倾向,谨慎,表面上被动。 门窗画格子:警戒性,多疑,自我防卫。 最后画门:消极地与人交际,

40、内向。 高门槛:以自己的方式与别人交往,令人难以接触。,5窗:如同眼睛,象征美和与人被动接触的方式。,一层楼有窗,二楼无窗:现实生活与空想明显不同。 二层有窗,一层无窗:具有敌意,内向。 窗形不一,有方有圆:现实生活与空想生活明显不一。 只有窗口无修饰:实在、不客气,在日常生活中间容易表露自我情感。 用双线打格,加阴影以示玻璃的窗:对人际关系有适当的关心,与环境协调。 格子过多:明显强迫倾向,虐待狂倾向。 窗上加锁:对外界的危险感,敌意,妄想。 上窗帘:敏感多疑,内向,不安,过度自控。 下窗帘:虽有不安感,但能适当控制自己,应付自如。,6烟囱与烟,性的不适应感、对自我性不适应感的补偿 阉割焦虑

41、、去势不安,无力感。 烟囱:提示追求人际关系、家庭成员关系的温暖性。 冒浓烟:家庭冲突,内心紧张。 烟被风吹散:感到环境的压力。 烟分流:对未来悲观,现实判断力差。,其他,7围墙与水沟:自我防卫,不愿受外来干扰,多疑,不适应。 8漏水营与防晒帘:警戒心,多疑,自我防卫。 9花木: 1与家庭无直接关系的花木:不安感,维持安全性,自恋。 2树木遮屋:强烈的依赖欲求,被双亲支配感、亲子关系紧张。 3小花草、庭园、池塘小动物:心理发展水平不成熟、退行性心理防御。 10路、山 漫花曲折之道:警惕,缺乏社交性,避免社交。 远 近屋 :表面上与人交往,实际内心十分想逃避。 山:迫求保护,安全,圆形山峰提示恋

42、母情结,尖锐山峰提示努力奋斗和攻击性。 11其他附属物:汽油、汽车、电线、避雷针、门铃、邮箱,房树人的内容分析-树,树表现的是个体自己几乎无意识感到的自我形象、姿态,表示其内心的平衡状态,由此可显示出个体的精神及性的成熟性;当然树还具有的直接含义是个体与环境的关系,具有生命意义的象征,所以可称为生命树,表现出个体生命成长的历程。 树的类型:象征生活态度,人格倾向。,树干:生命的活力,有关冲动的表达,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性,人格的完整性。 树皮:这意味着个体与外界或他人接触的部分。 树干的伤痕:提示心理创伤的体验和不安。 树枝:表示追求环境的满足,与他人的交际,象征着实现目标的力量、能力,适应性

43、。 树冠:象征个体性格方面的内容。 根:表示个体与现实关系,对自己支配现实能力的一种认识。 地面线:与安全、现实相关的内容。 其他附加物:从各种象征化的意义上去理解。,树表现的是被试者自己几乎无意识感到的自我形象,姿态,表示其内心的平衡状态,从中可显出被试的精神及性的成熟度,当然树的直接含义表达的是个体与环境的关系,另外是具有生命意义的象征。 正常次序:树干、树根、树冠。 先画地线再画树:依赖性强,希望得到保证。 树完成后画地线:行动时,开始稳重,突然出现焦虑不安,寻求保证。 先画树冠:内心不安,表面装饰,虚荣。,1主题:,固定的树:松、柏、柳、梅、竹、白桦树等。 落叶常分两大类 常青树:不死

44、长生,充满活力。 松树:上进心强,同时自我控制,循序渐进。 落叶树:感到自己受外界压力影响。 垂柳:内向,孤僻,缺乏主见。 枯树:自卑,自贬,抑郁,罪恶感,内向,神经症,精神分裂症。 树枯的原因:冬天,风雨雷虫等外部原因:把自己所面临的心理创伤的原因归之于其他人。 根、干、枝腐烂等内在原因:自我不健全感。 枯之时:多久?何年月?与不适应感,无力,空虚失落等相关。 截断的树:表明存在被试无论如何摆脱不了的心理外伤。 新芽:虽然受到外伤,但无意识中决心再次努力,奋斗、达到能力恢复。,2树干,干:指生命力,冲动等内在素质。 大干:活动积极,在现实或空想中,有攻击倾向。 小干:自我无力感,不适应感,缺

45、乏自信,无决断力,追求不适当的满足。 可疑的脑器质性障碍,精神不能充分成熟,幼儿期表达,病的指标,自我崩溃。 电线柱样干:通融性差,无活力,死气沉沉,注意外表,性格生硬,抽象力强。 根部的特别强调:迟钝着实的人。 左侧强调:对过去的过度固着。 右侧强调:警戒,不信感、外在协调性。 水平枝干不能伸张,有的时候感到外界压力,有的时候是“只要表面顺从就行了”的失望状态。成长中,过度压抑。柳树般树干(下曲)逃避现实,孤独自闭倾向,退行倾向。 折干冠着地:感到受内外界的某种压力影响,控制不住而倒下感,挫折感,失去自我控制感。 干与枝直接相连,中间空心:丧失智能与感情的平衡,感到自我防卫受到破坏,内在冲动

46、外流的危险。病的指标、控制自己的决断态度,犹豫不决、被压抑的不安定,性急,兴趣广泛,但控制能力差。 强调干的轮廓线:努力维持自我人格的统一。 轮廓线过淡:不能明确地意识到自我与外界的区别,感到人格近乎崩溃,有急性的不安定。 不连续的破线干:人格崩溃感,脾气暴躁。 波形线:活动性,任性,自我中心。 左侧波线:心理外伤,抑制内在虚弱。 右侧波线:心理外伤,发育障碍,适应困难。,3树皮,树皮意味着说明与外界或他人接触的部分,过份详细描绘树皮,可能是自我对环境的不协调感。 1完全涂黑:与外界关系紧张、抑郁、不安、退行倾向。 右侧阴影:社交性好,适应性强,积极意欲。 2左侧阴影:内向、梦想、压抑自我,很

47、难表露自己。 详细描绘:对自我环境的关系深表关切,强迫性地控制自己。 斑状:粗短不平的线条,粗野难接触,不满,忿怒。 圆滑的曲线:与他人接触好,适应性好。,4树干,4树干的伤痕、污点、洞穴:被试者存在心理外伤体验,不安,冲突。 洞中有小动物:成人很少画,可能为人格崩溃,失去自我控制力,内倾。 树干长、冠小:儿童,老人的画或精神发育迟滞,退行倾向。 树干短、冠大:有雄心壮志,上进心强,热心于某种事,埋头钻研。 树干细小、冠过大:为了完全实现自我满足,失去内心的安定。 树干左侧强调:内向,深谋远虑,细心。 树干右侧强调:外向,缺乏注意力,自信。,5树枝:,表示追求环境的满足,与他人的交际,象征着实

48、现目标的力量,能力,可能性与适应性等。 1单刀直入型:外伤、冲动及本能完全暴发,树枝无分枝,人格生硬,对环境适应不良。 2由树干到树枝逐渐细分。 呈网状:感受性丰富,对外界刺激能作出良好反应。 3直接由干到单线树枝,智能与性格均有轻度迟滞,成人有退行倾向。 幼少期适应正常,最近有重大外伤体验。 4树枝单线,但树冠充分修饰,说明将自己丰富的感受性隐蔽起来的企图。 5树干、枝全呈单线:自我软弱无力,不协调感。 6枝端尖锐:具有敌意,冲动,攻击。 7如果表面温和,说明外观温和老实,适应。内在有紧张,压抑。 8枝端粗短,外向,性急。 9横向向上伸展的正常枝:现实生活与空想均能满足,在环境中适应地工作,

49、愉快地生活 10过份向上伸展枝:感情容易高扬,活动性高,无视现实,控制力弱,易怒;好幻想,性格内向。 11树枝较下垂:易接受别人的影响,不活泼,无精力,无抵抗力,易疲劳。 12折枝:受到心理外伤的感情,无力感,被动性,为性的能力不足而烦恼。 13向心性笔法画枝:自我中心或内向性,好沉思,强迫倾向,小枝如刺般插入干中,虐待狂。 14过份对称的枝:视野狭窄,智能差,左右对称。可能对外界有矛盾感或强迫倾向。 15强调右侧:避免情绪的满足,追求理性。 强调左侧:强烈追求情感满足的倾向。 16枝与干不成比例地过大:希望等得到环境中的满足,但又有无力感,枝叶不够茂密者。 17从干中突出枝头:不拘泥习惯,具有独创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