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内消化.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18757 上传时间:2019-08-12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肠内消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小肠内消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小肠内消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小肠内消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小肠内消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肠内消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肠内消化.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结构简单,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消化道内的物质透过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一、小肠的运动 小肠的运动功能是继续研磨食糜,使食糜与小肠内消化液混合,并与肠粘膜广泛接触,以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推进食糜从小肠上段向下段移动。,(一)小肠运动的形式与意义,1、紧张性收缩 紧张性收缩是小肠进行其他 各种运动的基础。主要作用是调节小肠内容物的混合与推进。,2、分节运动,分节运动是以小肠壁环形肌收缩和舒张为主的节律性运动。 主要作用 (1)将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以便消化酶对食物进行消化; (2)使食糜与肠壁紧密接触,为吸收创造

2、有利条件 (3)挤压肠壁促进血液 和淋巴回流,以利吸收。 在小肠各段,分节运动的频率不同。,3、蠕动,1、发生在小肠任何部位 2、蠕动冲 3、逆蠕动 蠕动的意义在于使经过分节运动作用后的食糜向前推进,到达一个的新的阶段后再开始分节运动。,(二)回盲括约肌的功能,在回肠末端与盲肠交界处,约2cm长的一段,其环形肌显著加厚。,(三)小肠运动的调节,1、肠道内神经丛的作用 2、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 3、体液因素的调节,二、小肠内消化液的分泌,(一)胰液的分泌 1、胰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胰液由胰腺泡细胞核小导管的管壁上皮细胞分泌,经胰腺导管排入十二指肠。胰液是无色的碱性液体,pH7.88.4,

3、渗透压与血浆相等,每日分泌量约12L。胰液中除含有大量水分外,还含有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主要是碳酸氢盐,它们主要由胰腺小导管上皮细胞分泌。有机物主要是各种消化酶,由胰腺腺泡细胞分泌。,(1)碳酸氢盐,主要作用是中和进入十二指肠内的胃酸,使小肠粘膜免受强酸的侵蚀,同时也为小肠内多种消化酶发挥作用提供适宜的pH环境。,(2)碳水化合物水解酶,主要为胰淀粉酶,对生、熟淀粉的水解效率都很高。水解产物为糊精、麦芽糖及麦芽寡糖。胰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pH为6.77.0.,(3)脂类水解酶,胰脂肪酶可将三酰甘油分解为一酰甘油、甘油和脂肪酸。其发挥作用的最适pH为7.58.5.目前认为,胰脂肪酶只有在胰腺分

4、泌的一种称为辅酯酶的帮助下才能发挥作用。胰液中还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酯酶和磷脂酶A2,它们分别水解胆固醇和卵磷脂。,(4)蛋白质水解酶,主要有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两种。 这两种酶刚分泌出来时都是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所以不会消化胰腺组织本身。进入小肠后,在小肠液中肠致活酶的作用下,胰蛋白酶原被激活成有活性的胰蛋白酶,此外,盐酸、胰蛋白酶本身以及组织液也能将胰蛋白酶原激活,(5)其它酶类,核糖核酸酶 脱氧核糖核酸酶 羟基肽酶 有上述可知,胰液中含有的消化酶种类最多,消化力最强,是人体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6)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正常情况下,胰液中的蛋白质水解酶并不消化胰腺本身,除胰蛋白酶以酶原的

5、形式分泌外,还和胰液中含有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有关。其作用是使胰蛋白酶失活,并能部分抑制糜蛋白酶的活性,因为能抵抗少量活化的胰蛋白酶对胰腺本身的消化。 因其量少,作用小。,2、胰液分泌的调节,胰液的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控制。,(1)神经调节,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反射的传出神经是迷走神经,迷走神经可以通过其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直接作用于胰腺,也可以通过胃泌素的释放,再作用于胰腺。 迷走神经引起胰液分泌调节的特点是:水分和碳酸氢盐含量很少,而酶含量很丰富。,(2)体液调节,胰泌素 由小肠上段粘膜内的S细胞分泌。主要作用于胰腺小导管的上皮细胞,使其大量分泌水分和碳酸氢盐,因而使胰液量大为增加,

6、而酶含量不高。 胆囊收缩素(CCK) 由小肠粘膜中的I类细胞释放的一种肽类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胰腺泡细胞分泌消化酶。作用方式之一是直接作用于胰腺腺泡细胞CCK受体,引起胰酶分泌;二是通过迷走-迷走反射刺激胰酶分泌。,(3)胰液分泌的反馈性调节,进食后,在蛋白质水解产物作用下,通过CCK释放肽可引起CCK释放和胰酶分泌增加,而分泌的胰蛋白酶则又可使CCK释放肽失活,反馈性地抑制CCK和胰酶的分泌。这种反馈性调节的生理意义在于防止胰酶哦过度分泌。,(二)胆汁的分泌,胆汁是由肝细胞分泌的。在消化期,胆汁经肝管、胆总管直接排入十二指肠;在非消化期,胆汁经胆囊管进入胆囊储存,待需要时再排入十二指肠。 肝

7、胆汁 胆囊胆汁,1、胆汁的性质、成分,胆汁是较粘稠且味苦的液体。 肝胆汁呈金黄色或橘黄色。pH约7.4.胆囊胆汁因被浓缩颜色加深,又因碳酸氢盐在但囊中被吸收而呈弱酸性pH6.8。 胆汁成分复杂。除水外,有机成分主要有胆盐、胆色素、胆固醇、卵磷脂等,无机成分有钠、钾、钙、碳酸氢盐等。,2、胆汁的作用,乳化脂肪 帮助脂肪的吸收 胆汁在促进脂肪分解产物吸收的同时也促进了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 胆汁在十二指肠中还可以中和一部分胃酸。 胆盐重吸收后可直接刺激肝细胞分泌胆汁。,3、胆囊的功能,胆囊通过吸收、分泌和蠕动等功能发挥浓缩、储存和排泄胆汁的作用。 胆汁的浓缩和储存:胆囊黏膜有很强的吸收

8、水分和电解质的作用,所以能浓缩胆汁,肝脏每日分泌800ml胆汁,大部分经胆囊浓缩后储存在胆囊内。,4、胆汁的分泌及调节,(1)神经的调节 (迷走神经) (2)体液调节 1)胃泌液 2)胰泌液 3)胆囊收缩素 4)胆盐,(三)小肠液的分泌,小肠液是由十二指肠腺和小肠腺分泌的。 十二指肠腺分布在分布在十二指肠的粘膜下层中,主要分泌粘稠的碱性液体。小肠腺分布于全部小肠的粘膜层内,其分泌液构成了小肠液的主要部分。,1、小肠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呈弱碱性,pH=7.6 除含有水和无机盐外,还有肠致活酶和粘蛋白等。不含其它消化酶。 主要作用:1)保护十二指肠粘膜免受胃酸的侵蚀 2)大量的小肠液可稀释消化产物,降低肠内容物渗透压,从而有利于小肠内的水分及营养物质的吸收。 3)小肠液中的肠致活酶可使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原激活,从而促进蛋白质的消化。 *小肠的免疫作用(免疫球蛋白),2、小肠液分泌的调节,食糜对肠粘膜的局部机械刺激和化学刺激 肠壁内神经丛的局部反射 胃泌液、胰泌液和血管活性肠肽等都有刺激小肠液分泌的作用。,The End,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