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拔节期及以后的管理.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19036 上传时间:2019-08-12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46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麦拔节期及以后的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小麦拔节期及以后的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小麦拔节期及以后的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小麦拔节期及以后的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小麦拔节期及以后的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麦拔节期及以后的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拔节期及以后的管理.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麦拔节期及以后的管理,韩普民 蒲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讲内容,拔节-孕穗期管理 肥水管理 预防霜冻 控制倒伏 抽穗-扬花期管理 一喷三防,拔节-孕穗期管理,小麦返青后温度要求,小麦拔节与拔节期,什么叫拔节?小麦基部节间伸长,并露出地面1.5-2.0厘米时称为拔节。 什么是拔节期?就是小麦节间从开始伸长到全部结束的时期。它是有开始和结束时间的。 拔节的开始与结束:从外部观察来看,小麦节间露出地面1.5-2.0cm时拔节开始,一直持续到麦穗完全抽出时拔节结束。 从温度上来看,正常生长的小麦,当气温上升至10以上时,小麦基部节间才会开始伸长。 生产上拔节外观开始比较难判断,这时可以通过剥查麦苗主

2、茎基部节间是否拔长来判断麦苗是否进入拔节期。,小麦拔节期生长特点,进入拔节以后: 分蘖迅速向有效和无效两极分化,界限逐渐分明; 是小麦一生中生长速度最快,生长量最大的时期,穗叶茎等器官同时并进,叶面积及茎穗的长度和体积成倍或几十倍增长,干物质积累也进入迅速增长阶段。可增加弱筋小麦产量和改善品质。,管理措施之一肥料管理,肥料管理主要措施是补肥。 施肥方式补肥的方式有两种 :根际追肥和根外追肥。 根际施肥是施于作物根部附近的一种肥料施肥方法。肥料被根系吸收后输送到各器官,参与体内生物化学过程。根际施肥是所有作物最基本最主要的施肥方法。穴施,沟施 根外追肥是施于作物根部以外的一种追肥方法,用法一般是

3、将肥料稀释成一定浓度的溶液,通过根以外的植物组织吸收后,输送到各器官,参与体内生物化学过程。常见的有叶面追肥和茎秆吊肥。通过作物的叶面或叶背吸收的称为叶面追肥,通过作物茎秆吊肥的(我县果树和绿化树吊针)。根外施肥是根际施肥的补充,不能作为主要的施肥方式。,施肥种类,根际施肥是作物的主要施肥方式,一般包括基肥(也称底肥)、种肥、苗期追肥等,从肥料种类来说,包括各种有机肥、化学肥料中的氮肥、磷肥、钾肥等。 根外追肥具有肥效快、节约用肥,效果好的优点。常在下列情况时采用根外追肥。一是生长后期,根系吸收机能下降时,进行叶面喷1到2次,能起到保叶,延长顶叶功能期,提高结实率和饱果率的效果。二是施用微量元

4、素肥料,作物吸收量很少,但购买价格昂贵而常用根外追肥方法施用。微肥在选用时尽可能用螯合态微肥。三是作物缺某一元素时,大量使用造成浪费或肥害,而进行针对性施肥。,拔节肥施肥要根据小麦苗情适时适量施用。 一般苗在植株基部第二节间显著伸长时,每亩施尿素68公斤。 旺苗田小麦拔节期叶色不褪淡,可不施或少施拔节肥。确需施用,时间上 应推迟到主茎倒2叶抽出时施用,用量宜少,每亩施尿素45公斤。如倒2叶抽出时小麦叶色仍不褪淡,就不能施用,以免提高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影响品质。 弱苗田小麦拔节时叶色过早落黄,可将拔节肥提前到主茎倒4叶抽出一半时或倒3叶时施用,适当增加用量,每亩施尿素78公斤。,管理措施之

5、一肥料管理,基肥中磷钾肥过多或返青期已施过磷钾肥的麦田,拔节期不再施用。 基肥中磷钾肥过少,或肥料分批施用地,每亩施磷酸二铵68公斤。钾肥以氯化钾为主,每亩施氯化钾56公斤。,管理措施之二冻害防治,管理措施之二冻害防治,小麦拔节至孕穗期间,预防晚霜冻害是特别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其特点是低温时间比较短,升温比较快。小麦拔节以后,生长锥处在地表以上,它的抗寒能力很弱。若此时发生倒春寒,幼穗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以后抽出的麦穗会减少穗粒数,降低产量。 小麦冻害一般可分为四级。一级冻害为轻微冻害,主要表现为上部23片叶的叶尖或不足1/2叶片受冻发黄;二、三级冻害主要表现为叶片一半以上受冻枯黄;四级冻害

6、为严重冻害,主要表现为30%以上的主茎和大分蘖受冻,已经拔节的,茎秆部分冻裂,幼穗失水萎蔫甚至死亡。,小麦春季冻害的症状,冻害较轻麦田:主要表现为叶色暗绿,叶片像用开水烫过一样,以后逐渐枯黄。受冻麦苗,一般先从生长锥表现症状。受冻的生长锥初期表现为不透明状,以后细胞解体萎缩变形。麦株主茎及大分蘖的幼穗受冻后,仍能正常抽穗和结实;但穗粒数明显减少。 冻害严重的麦田:小麦叶片、叶尖呈水烫一样地硬脆,后青枯或青枯成蓝绿色,茎秆、幼穗皱缩死亡。主茎、大分蘖幼穗及心叶冻死,其余部分仍能生长。,小麦春季冻害的类型,小麦春季冻害分早春冻害和晚霜冻害两种类型。生产上后者发生较多,且受害重。北方的小麦冻害,多发

7、生在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其为害程度与降温幅度、持续时间、降温陡度有关。降温幅度和徒度大,低温持续时间长,受害重。 生产上出现霜冻分平流霜冻、辐射霜冻、混合霜冻三种。平流霜冻是指北方冷空气入侵后,引起剧烈降温。对地势高、风坡面小麦为害重。辐射霜冻是在晴天无风的夜间,地面辐射强烈时,近地表急剧降温时产生的。它对低洼、河谷、盆地的小麦为害重。混合霜冻是在天空中有浓云密雾或含水量较大情况下,因地表散失热量反射,减少地面热散失,当天气转晴后,风平浪静,夜间地表温度突然下降,易形成混合霜冻;这种霜冻侵袭范围广、发生次数多,为害严重。,小麦发生冻害的主要原因,1.气候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小麦播种后至越冬

8、前气温比过去偏高,导致部分小麦生长过快,抗寒性减弱,造成小麦冻害。 2.整地质量差。近几年小麦整地播种方式一般是直接用旋耕机旋耕两遍,就直接播种。这种整地方式造成土壤过于疏松,土壤中水分散失严重,土壤热容量小,进入冬季后,造成小麦地上部叶片及根部冻害, 3.播期不当。秋作物收获后农民不分小麦品种的特性,抢时播种,把部分需要晚播品种提前播种,造成小麦年前出现疯长、旺长现象,导致抗寒性降低。 4.氮肥使用量过大。氮肥是小麦生长必不可少的肥料,但使用过多且一次性作基肥施入易引起幼苗旺长,叶片细嫩,分蘖节无法储藏足够的糖分,越冬易受冻害。,早春冻害的预防措施,预防措施: 注意选用适合当地的抗寒小麦品种

9、 在霜冻即将出现的夜晚熏烟,以减少地面辐射散热,提高近地面和叶面温度,防止发生霜冻。 灌水是预防和减轻早春冻害的有效措施。原因是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和土壤热容量大,早春寒流到来之前浇水能使近地层空气中水汽增多,发生凝结时放出潜热,减小地面温度的变幅。同时,灌水后土壤水分增加,土壤导热能力增强,使土壤温度增高。但浇水时间不同,防冻的效果不同:浇水在5天内的没有冻害,10天以上的没有防冻效果,5-10天的冻害程度不同。霜冻期间浇水的冻害程度最重,此时应立即停止浇水,待温度上升后再浇。,早春冻害的补救措施,早春冻害后的补救措施是补肥与浇水。小麦早春受冻后应立即施速效氮肥和浇水,氮素和水分的耦合作用会促进

10、小麦早分蘖、小蘖赶大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减轻冻害的损失。 受冻后施用恢复肥以速效氮肥为主,施肥量依群体大小和冻害程度而定。 群体较大的麦田受冻后,恢复肥施用量可适当减少;群体较小的麦田,施用量可适当加大规格 群体正常的麦田,主茎幼穗冻死率90%100%,每亩施尿素10公斤以上;主茎幼穗冻死率70%左右,每亩施尿素8公斤以上;主茎幼穗冻死率50%以下,每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主茎幼穗冻死率5%以下,不需施恢复肥。,管理措施之三防倒伏,谷倒一把糠,麦倒一把草,倒伏的危害及类型,危害小麦倒伏后一是成熟期延迟,粒少,粒秕,机械难收获等。小麦倒伏一般发生在拔节之后,常见的是抽穗之后。 类型小麦倒伏有两种:

11、一是根倒伏,二是茎倒伏。根倒伏主要是根系弱,数量少,入土浅,后期出现头重脚轻,一遇风雨或浇水就会连根拔起,引起倒伏。主要的原因是播种和整地的质量差;土壤缺磷;土壤水分过多,通气不良;耕层太浅等。茎倒伏主要是节间过长,细弱等。,防倒伏的措施,选用抗倒伏品种 拔节前进行镇压 适当延迟春灌施肥的时间 拔节开始后喷施矮壮素,开花期和灌浆期管理,适 当 控 制 水分 。 拔 节 后 要 保 证 有 一 次 较充 足的 灌 水 , 满足灌 浆 前期 对水分的需 要 , 后期 控水不 会影响产 量 , 浇 水 时 应 注 意 天气 变 化 , 防 止 浇 水 后 遇 到 大风 出现大面积倒伏 。,管理措施之

12、四病虫防治,小麦生长中、后期是多种病虫害发生的主要时期,对产量、品质影响较大。主要有麦蚜、麦蜘蛛、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等,要做好预测预报,随时注意病虫害发生动态。若达到防治指标,要及早进行防治。 麦蚜,可用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聚酯 喷雾防治。 麦蜘蛛,可用三氯杀螨醇;哒螨灵,阿维菌素等药剂喷雾防治。 小麦吸浆虫,可在田间小麦70%左右抽穗时用50%辛硫磷乳油5075ml或2.5%敌杀死乳油每亩1015ml喷雾防治。 锈病、白粉病,可用粉锈宁,烯 唑 醇;或 睛 菌 唑,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30g喷雾防治; 赤霉病、叶枯病,可用多菌灵, 甲基 托布津喷雾防治。赤霉病,要以预防为主,穗期如遇连阴天气

13、,可在小麦抽穗至扬花期.喷药时要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如喷药后遇雨,则需雨后补喷;如果使用粉锈宁防治则不能在小麦盛花期喷药,以避免影响结实。,管理措施之四病虫防治,病虫防治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在发生之前,“治”在危害之初.如不及早防治,必将严重影响小麦产量。 注意防治纹枯病、白粉病和麦蚜、红蜘蛛等病虫害。防治纹枯病,在2月底至3月上中旬,每亩用5%井冈霉素400500毫升或125%纹霉净水剂250300毫升,加足水重点对植株基部喷洒;或者用生物农药纹曲宁喷雾防治。防治白粉病,在倒4叶上出现病斑时,每亩用20%粉锈宁2025毫升喷雾,发病严重的在孕穗期再防治一次。每亩用40%氧化

14、乐果100125毫升喷雾防治麦蚜。每亩用40%氧化乐果乳油2550毫升喷雾防治红蜘蛛。,一喷三防,针对小麦后期根系吸肥吸水能力下降的特点和矛盾,抓住杨花灌浆这段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广泛推行 “一喷三防”技术措施。即在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尿素,通过在小麦叶面供应养分以弥补根系在后期吸收力下降造成的损失,达到延缓小麦植株衰老、减少干热风为害,增加小麦灌浆强度,增加粒重,从而保持产量的技术。小麦千粒重比前期预测平均增加1克以上。后期叶面积大,通过叶面施肥直接供应养分快,避免养分在土壤中的固定与退化,所以养分利用效率要高于土壤施肥。 “麦收三不少,穗多穗大籽粒饱”,一喷三防,喷 施 叶 面 肥 。 开 花 后 667 平 方 米 用 150200 克磷酸二 氢钾 加 50 千克 水喷施。 时 间 最好在 下 午 4 点 以后 。 有早 衰现象 的 , 则 可以加入尿素 ,浓度为 1,间 隔 710 天再 喷 施一次 。 也 可把 叶面肥 、杀虫剂 、杀菌剂 等 农药制剂 混合 ,对水 50 千克配成混合 液 , 进 行叶面喷施 ,能起到同 时防病 、防虫 、防干 热 风等“一 喷三防 ”的效果 。,韩普民 15619609528 蒲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