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和临床应用评价.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19120 上传时间:2019-08-12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51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和临床应用评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和临床应用评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和临床应用评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和临床应用评价.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和临床应用评价.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和临床应用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和临床应用评价.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和临床应用评价,朱瑜,糖尿病的概念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糖尿病分类 糖尿病临床用药,糖尿病的概念,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和胰岛素作用障碍所导致的,以慢性血糖升高为特点的一组代谢性疾病。 临床表现:高血糖、糖尿、多饮、多尿及多食, 糖尿病已成为发达国家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第三大非传染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糖 尿 病,2010年约2.39亿,2025年约3亿,未来在发达国家上升45%,未来在发展中国家上升200%,21 世 纪,中国,非洲,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流行,糖尿病的分类,1 型 糖 尿 病,2 型 糖 尿 病,其 他 特 殊

2、 类 型 糖 尿 病,妊 娠 期 糖 尿 病,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糖尿病是慢性病,应采用综合治疗原则,饮食 控制、药物治疗和体育锻炼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手段。治疗的目的就是使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范围,纠正代谢紊乱,防止或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I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突然,年龄多在30岁以下,常发生酮症,依赖胰岛素治疗; 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缓慢,年龄多在30岁以上,临床症状不明显,少见酮症发生,约有2030病人需要胰岛素治疗,并同时控制饮食、体育锻炼和应用口服降血糖药物。,口服降血糖药 胰岛素是广泛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良药,但必须注射给药,这对于需要长期用药患者来说,非常不便,人工合成口服降

3、血糖药口服有效,使用方便。,磺酰脲类 磺酰脲类药物作用于胰岛细胞膜上磺酰脲受体而促进胰岛素释放. 第一代 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 ,醋磺己脲,妥拉磺酰脲 其作用弱,维持时间短。 第二代 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齐特(达美康.其作用较第一代强,降糖作用维持时间达24h。但这种长时间的降糖作用极有可能导致低血糖。,第三代 格列美脲、格列喹酮 克服了前两代的缺点,其作用强,起效快,作用维持时间较第二代药物短(810h),导致低血糖的可能性减小。 格列美脲(1995年在瑞典首先上市)的降糖作用比甲苯磺丁脲强400倍,较格列本脲强2倍,且无抗利尿作用,每日服用1次即可控制24小时血糖,

4、与此同时可降低空腹胰岛素水平,且低血糖的发生率很低。 格列美脲还有胰外作用,通过脂肪和骨骼肌细胞的葡萄糖运载体4的转位作用,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轰的敏感性。 格列美脲的最大特点在于其特异性地作用于胰岛细胞K+-ATP通道而几乎不与心血管系统的K+-ATP通道作用。,药理作用 降低正常人血糖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胰腺至少保留30正常功能 严重的糖尿病患者和完全切除胰腺的糖尿病人,或胰岛素分泌能力严重衰竭的糖尿病人无效,,作用机制 直接刺激胰岛细胞释放胰岛素 机制:与胰岛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140KD亚单位结构格列美脲与65KD亚单位结合),抑制ATP敏感的K+通道,开放电压依赖性Ca2+通道,胞

5、内Ca2+浓度增加,胰岛素释放。 长期应用 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数量/受体的结合力。从而增加了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胰岛素的作用。 降低血清高血糖素的水平,药动学 口服吸收快速、完全,生物利用度100 药后约l小时起效,Tmax 23h 代谢 肝脏代谢 排泄 原型及代谢产物约60经肾脏排泄, 40经肝脏排泄,肾功能损害时经肝排泄增多。 t1/2 单剂:5h左右,多剂量9h, 2436小时在体内完全清除,,临床应用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单用饮食控制无效的轻、中度型病例,对胰岛素耐受的病例,可以和胰岛素合用,减少胰岛素的用量,一般应在餐前0.5h服药。 不宜用于I型糖尿病患者。,不良反应 毒性较

6、低,较为安全, 胃肠反应:有胃肠不适、恶心、食欲不振,腹痛和腹泻,大剂量应用l2月内可出现肝损害和胆汁郁积性黄; 过敏反应:皮疹,药热,皮肤红斑等; 低血糖反应:常因药物过量所致,尤以氯磺丙脲和格列本脲为多见,老人和肝肾功能不良者较易发生; 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如嗜睡、眩晕、共济失调。 血液系统,粒细胞减少等。,药物相互作用 磺酰脲类药物有较高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因此与保泰松、水杨酸钠、吲哚美辛、青霉素、双香豆素等会发生血浆蛋白竞争结合,使游离药物浓度上升而引起低血糖反应。此外,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药、口服避孕药和氯丙嗪可降低磺酰脲类药物的降血糖作用。,双胍类 甲福明(甲双胍)、苯乙双胍(苯乙

7、福明)。 药理作用及机制 对糖尿病病人有降糖作用,正常人无降糖作用。 机制: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 抑制肝糖原异生 抑制胃肠道吸收葡萄糖 增加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能力 降低血浆高血糖素水平,临床应用 适用于肥胖和单用饮食控制无效者,可以与胰岛素合用,治疗I型糖尿病患者; 对胰岛素耐受的病人,如不宜用磺酰脲类,可用双胍类,也可和第二代磺酰脲类合用治疗对胰岛素耐受的患者。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厌食、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金属味。 乳酸血症,苯乙双胍发生率多。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脏血管疾病及重度感染的病者,不宜用双胍类药物。,糖尿病的其他用药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拜糖平) 放线菌

8、培养液分离而得的复杂低聚糖。 药理作用 降低空腹血糖和减轻尿糖 降低甘油三酯和减轻体重 使全天血糖平稳、缓慢的维持在一定水平 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浓度,使其不升高甚至降低, 减少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 预防DM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作用机制:可逆性地抑制小肠粘膜的-葡萄糖苷酶活性,降低消化复杂多糖和蔗糖速度,延缓葡萄糖吸收,可降低餐后血糖升高; 应用 可单用或与其他降血糖药合用治疗糖尿病(型单用无效) 尤适用于肥胖型糖尿病患者 尚有伏格列波糖(倍欣)、米格列醇 不良反应 体内几乎不吸收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胃肠胀气,偶有腹痛、腹泻,低血糖发生率低。,醛糖还原酶抑制药 托瑞司他(to1restate) 糖尿

9、病发病中,葡萄糖经醛糖还原酶催化转变为山梨醇过程加速,使红细胞、晶体、外周神经和肾等组织中山梨醇含量增加,是糖尿病并发症发病机制的主要环节,本药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并发的外周神经性疾病、不良反应较轻,常见有头晕、关节痛、腹痛、腹泻等,肝肾功能不全、孕妇、授乳期妇女及休克者不用。,胰岛素增敏剂: 噻唑烷二酮(thiazalidinedione)类:如曲格列酮(96年FDA批准在美上市,2000年停止使用),罗格列酮,比格列酮。 药理作用 增加脂肪及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氧化; 增加糖原和脂质合成; 减少肝糖原输出及糖原分解; 增强对肝组织、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保护细胞及改善胰岛

10、素应答的作用,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纠正糖、脂代谢紊乱 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Ic)水平,不刺激胰岛素分泌,但作用依赖于胰岛素,若胰岛素严重缺乏则不能奏效。最突出的特点是能改善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但不引起低血糖。 可使餐后胰岛素、C肽和胰岛素原下降。 机制:直接与过氧化物酶增殖体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PPAR)结合并激活而产生作用。PPAR存在于肝脏、脂肪组织和骨骼肌中,该药能增加末梢组织对糖的摄取和处理作用,并抑制肝糖异生从而降低血糖。 。,应用 主要应用于对胰岛素抵抗的型糖尿病患者。可单用或与胰岛素、双胍类或优降糖协同使用。单用效果也很理想。 吡格列酮还可改善血脂代谢,使甘油三酪(TG)明显降低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升高,延缓DM合并症的进程。,谢谢你的认真倾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