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04-知觉.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20940 上传时间:2019-08-12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5.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04-知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心理学04-知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心理学04-知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心理学04-知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心理学04-知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04-知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04-知觉.ppt(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第四章 知觉,2,1 知觉的一般特性,1.1 什么是知觉 一个红红的、圆圆的物体 西红柿? 红皮球? 苹果? 人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综合与解释)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以感觉为基础,借助于知识和经验,3,1 知觉的一般特性,1.2 感觉和知觉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 均为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 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孤立的感觉存在 区别 感觉是对物体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则是对物体整体属性的反映 介于生理和心理之间vs.纯粹的心理活动 单纯的反映vs.包含主观选择过程 单一分析器活动vs.多种感觉器官

2、协同活动,4,知觉包含了主观选择过程,5,6,1.3 知觉的种类,划分依据:起主要作用的感觉器官 视知觉 听知觉 触知觉 划分依据: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 划分依据: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错觉,7,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个别属性 颜色、形状视觉 味道嗅觉、味觉 重量触压觉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一个红红的、圆圆的、香甜的物体 苹果 人通过感官得到了有关事物的基本属性的信息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综合与解释)产生对事物的有意义的的整体的认识,这就是知觉.,8,知觉的过程是把感觉输入的有关事物的基本属性的特征组合成有意义模式的

3、过程。 知觉的过程是如何实现的?有什么规律和特点? “对婴儿来说,这个世界只是庞大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嗡嗡作响的混乱的一团。” William James 感觉是如何被组织成有意义的知觉的? 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的原则和加工方式),9,2 知觉的基本特性,2.1 知觉的选择性 2.2 知觉的理解性 2.3 知觉的整体性 2.4 知觉的恒常性,10,2.1 知觉的选择性,人的知觉系统并不会对所有刺激来者不拒地加工,而是仅对其中部分加以反应。 知觉具有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选择出来进行反映的特性。 知觉过程即从背景中分离出对象的过程。 “对象”与“背景” 对象:被知觉选择的刺激物 背景:未被选择的其它

4、刺激物,11,影响知觉选择的因素: 1、主观因素需要、愿望、兴趣、任务 2、客观因素知觉对象和背景的特点 强度大、对比明显者容易成为知觉对象 静止背景上的运动物体容易成为知觉对象 “司空见惯”的事物容易为知觉所忽视,12,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对象与背景相互依赖、相互转化 对象和背景的关系不仅存在于空间的刺激组合中,而且存在于时间系列中 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即“知觉定势”(perceptual set),13,区分对象和背景,14,15,16,2.2 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过程中,要在过去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

5、17,18,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 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出 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 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 影响知觉理解的因素 知识经验 言语指导 对知觉对象的态度、情绪状态等,19,看看她是什么人,戴项链的少女,可怜的老妇人,20,促成知觉的整体性,21,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22,2.3 知觉的整体性,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整体的能力。 如:主观轮廓 整体与部分互相依存 知觉的整合离不开组成整体的各个成分的特点 对个别成分(或部分)的知觉,又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 整体优先于局部 知觉整体性的作用 知觉的整体性提高了人们知觉事物的能力 由于知觉的整体性,人们有时会忽略细节特征,23,主观

6、轮廓,24,部分对整体的依赖关系,25,知觉的整体优先效应,26,知觉整体性的作用,深钏大学帅范学院心埋学系,27,2.3 知觉的整体性,主体倾向于将具有某种潜在关系的客体组合成一个独立的整体予以解释。 知觉的组织原则 接近性原则 相似性原则 共同命运原则 完好性原则 封闭性原则 对称性原则,28,接近性原则,29,相似性原则,30,共同命运原则,31,完好性原则,32,封闭性原则,33,对称性原则,34,2.4 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2.4.1 恒常性的种类 形状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 明度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35,形状恒常性

7、,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物体在网膜上投射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但我们知觉到的物体形状并没有显出很大的变化,这就是形状的恒常性。,36,大小恒常性,当我们从不同距离观看同一物体时,物体在网膜上成像的大小是有变化的,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看到对象大小的变化,并不和网膜映象大小的变化相吻合。而是趋向于原物的实际大小。,37,大小恒常性,38,明度恒常性,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保持不变,即明度(视亮度)恒常性。,39,颜色恒常性,一个有颜色的物体在色光照明下,人们对其表面颜色的知觉并不受色光照明的严重影响,而是保持相对不变。,40,2.4.2 影响知觉恒常性的条件,一个重要条件:视觉

8、线索 视觉线索 指环境中的各种参照物,它们给人们提供了物体距离、方位和照明条件的信息,这些信息对维持知觉的恒常性有重要的意义 在黑暗的环境里观察周围物体,或观察一个陌生物体,大小恒常性消失 视觉线索的作用说明了人的知识经验对恒常性有重要的影响 当观察条件改变时,人们利用生活中已经建立的经验联系,就能保持对客观世界较稳定的知觉,41,2.4.3 知觉恒常性的意义,使人能够在不同客观条件下按照事物的实际面貌反映事物 如果知觉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时刻变化,就不能获得任何确定的知识,从而无法适应外界环境,42,深度知觉实验,43,实验设计,44,3 空间知觉,空间知觉是指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

9、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3.1 形状知觉 3.2 大小知觉 3.3 距离知觉 3.4 立体知觉 3.5 方位知觉,45,3.1 形状知觉,形状知觉是物体所有属性中最重要的属性,它是由视觉、触觉、动觉协同活动的结果 轮廓与图形 图形:视野中的一个面积 轮廓:图形及其背景的一个分界面 轮廓的作用:将图形从背景中分离出来,46,3.2 大小知觉,影响大小知觉的因素 物体的大小 在距离相等时,网像大,说明物体大;网像小,说明物体小 物体的距离 在网像恒定时,距离大,说明物体大,距离小,说明物体小 二者共同决定大小知觉 物体大小=网像大小距离 这样,人们在知觉物体大小时,似乎不自觉地解决了大小与距离的

10、关系,47,3.3 距离知觉,距离知觉是对物体离我们远近的知觉 距离知觉的线索 生理线索 单眼线索 中间物的重叠 空气透视 线条透视 纹理梯度 相对高度 明暗和阴影 运动视差,48,生理线索,眼睛的调节 水晶体曲度变化的信号提供了距离的信息 看近物,水晶体曲度变大;远物,曲度变小 双眼视轴辐合 辐合:指眼睛随物体距离的改变而将视轴会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 控制双眼视轴辐合的眼肌运动提供了关于距离的信号 物体近,辐合角大;物体远,辐合角小,49,中间物的重叠,50,空气透视,51,线条透视,52,纹理梯度,53,相对高度,54,明暗和阴影,55,运动视差,56,3.4 深度知觉,双眼视差 当人看物体

11、时,由于两眼间有距离,两眼视像不完全落在视网膜对应的部位,物体在两眼视网膜上的成像有了差异 左眼看物体的左边多些,右眼看物体的右边多些 双眼视差的大小提供了远近的信息 视差小,物体远,视差大,物体近 距离超过1300米时,双眼视差为零,对判断距离不起作用,57,3.5 方位知觉,3.5.1 方位知觉概述 方位知觉 对物体的空间关系、位置和机体自身所在空间位置的知觉 方位知觉的参照系 3.5.2 视觉的方向定位 视觉方向定位的依据 视网膜上的投影位置 主客观参照物 视觉定向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学会的 在视觉定向中,视觉、触觉、动觉、平衡觉的联合作用有重要的意义,58,3.5 方位知觉,3.5.3

12、 听觉的方向定位 听觉定向的规律 人体左右两侧的声源容易分辨,从不互相混淆 前方和两耳轴线水平面上的声音辨认最准确 头部中切面上的声音容易混淆 如果以两耳联线的中点为顶点作一圆锥,则从圆锥面上各点发出的声音易混淆 人分辨声源方向的原因 人的两耳间相隔约27.5厘米,同一声源到达两耳的距离不同,便产生了两耳刺激的时间差、强度差和位相差,这是人耳进行声音定向的主要线索,59,单耳侧圆锥底面定向,60,听觉定向,61,4 时间知觉,4.1 时间知觉概述 时间知觉 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 时间知觉的形式 对时间的分辨 “刚才在休息,现在在上课” 对时间的确认 “今年是2008年” 对持续时间的

13、估量 “这节课已经过去了半小时” 对时间的预测 “三个多月后就要放暑假”,62,4.2 时间知觉的依据,对时间的知觉必须通过各种媒介间接地进行。 时间知觉的参照系 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 太阳的升落、昼夜的交替、四季的变化等 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生物钟 心跳和脉搏:每分钟60-70次 从进食到饥饿:每周期4-6小时 计时工具 日历、时钟、手表等,63,4.3 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4.3.1 感觉通道 听觉:1/100秒 触觉:1/40秒 视觉:1/10-1/20秒 4.3.2 活动内容 在现实中 活动内容贫乏枯燥,将度过的时间估计得比实际长 活动内容丰富有趣,将度过的时间估计得比实际短 在回忆

14、时 经历贫乏枯燥,将回忆中的时间估计得比实际短 经历丰富有趣,将回忆中的时间估计得比实际长,64,4.3 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4.3.3 情绪和态度 情绪的影响 兴奋欢乐时,觉得时间过得快,出现估计不足 厌恶烦闷时,觉得时间过得慢,出现时间高估 你坐在一个漂亮姑娘旁边,坐了两小时,觉得只过了一分钟;如果你紧挨着一个火炉,只坐了一分钟,却觉得过了两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爱因斯坦 态度的影响 期待某种事物时,觉得时间过得慢 对不愿出现的事物,觉得时间过得快,65,5 运动知觉,运动知觉概述 运动知觉 人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 运动知觉对人和动物的适应性行为有重要意义 运动失认症(motion ag

15、nosia) 无法用茶壶倒茶 无法待在人多的地方 过马路有困难 运动知觉的种类 真动知觉:对物体真正运动的知觉 似动知觉:将静止物体知觉为运动,66,真正运动的知觉,由真正运动引起的知觉 当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刺激视网膜上对运动敏感的感受野时,便激活视觉系统高级部位的相应神经细胞,从而产生运动知觉 真动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动的速度 物体位移速度过慢时,我们便不能察觉它在运动 运动知觉下阈:约2 6 /秒 物体位移速度过快时,我们同样不能觉察它在运动 运动知觉上阈:约35/秒 决定运动知觉的变量是角速度,而不是线速度,67,似动知觉,似动知觉 将静止的物体知觉为运动 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

16、的运动 似动知觉的主要形式 动景运动 诱发运动 自主运动 运动后效,68,69,70,71,72,Fig. 9-22a, p. 210,73,Fig. 9-22b, p. 210,74,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刺激物的连续运动,75,动景运动,对动景运动的解释 由于刺激所引起的感官兴奋有一个短暂的持续时间,当第一个刺激所产生的兴奋尚未消失时便接着出现第二个刺激,两个刺激印象便发生融合,观察者就产生了似动的知觉,76,诱发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 站台错觉 坐在静止火车中等待错车,相邻站台列车的移

17、动引发自身列车移动的错觉 夜空中的月亮是相对静止的,而浮云是运动的,但由于浮云的运动使人们看到月亮在动,而云是静止的 相对于较大的、不封闭的物体,较小的封闭的物体容易被“诱导”得运动,77,自主运动,自主运动(游动效应) 由于人的眼睛长时间注视一个固定的光点,从而发现光点飘忽移动的现象 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背景上没有其他参照物,无法确定刺激物是否稳定的缘故,78,运动后效,在注视向一个方向的物体运动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瀑布错觉 对运动后效的解释 对某一个运动方向有反应的视神经在不断接受刺激(如凝视运动20-30秒)后会逐渐适应疲乏,不容易再

18、被刺激 当视线转移到静止的物体或另一个运动方向的物体上时,对另一个运动方向有反应的视神经如果维持正常的刺激反应程度,就会造成感觉往另一个方向失衡的错觉,79,6 错觉,错觉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失真的歪曲的知觉。 6.1 视错觉 线条长短错觉 垂直-水平错觉 缪勒-莱耶尔错觉(箭形错觉) 潘佐错觉(铁轨错觉) 贾斯特罗错觉 面积大小错觉 艾宾浩斯错觉 月亮错觉,80,垂直-水平错觉,81,缪勒-莱耶尔错觉,82,缪勒-莱耶尔错觉的应用,83,潘佐错觉,84,85,贾斯特罗错觉,86,艾宾浩斯错觉,87,月亮错觉,88,6 错觉,6.1 视错觉 形状错觉 赫林错觉 奥比森错觉 方向错觉

19、 左氏错觉 波根多夫错觉 颜色错觉 水彩错觉 其他视错觉,89,赫林错觉,90,奥比森错觉,91,奥比森错觉,92,形状错觉,93,形状错觉,94,左氏错觉,95,左氏错觉,96,波根多夫错觉,97,波根多夫错觉,98,水彩错觉,99,编索错觉,100,编索错觉,101,赫氏方格图,102,栅格火花错觉,103,6.2 其他错觉,亚里士多德错觉 形重错觉 方向听错觉 错觉有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特性:每个人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产生错觉现象,个体差异仅表现为错觉量的不同。,104,6.3 对错觉的解释,眼动理论 我们在知觉几何图形时,眼睛总在沿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作有规律的扫描运动 当人们扫视图形的某些部

20、分时,由于周围轮廓的影响,改变了眼动的方向和范围,造成取样误差,因而产生各种知觉的错误 垂直-水平错觉 缪勒-莱耶尔错觉 有实验证明眼动不是造成错觉的真正原因,105,6.3 对错觉的解释,神经抑制作用理论 从神经生理学水平解释错觉的一种理论 认为当两个轮廓彼此接近时,网膜内的侧抑制过程改变了由轮廓所刺激的细胞活动,因而使神经兴奋分布的中心发生变化,结果引起几何形状和方向的错觉 波根多夫错觉 佐尔拉错觉 该理论忽略了错觉现象和神经中枢的融合机制的关系,106,6.3 对错觉的解释,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 错觉具有认知方面的根源,人们在知觉三维空间物体的大小时,总把距离估计在内,这是保持物体大小

21、恒常性的重要条件 当人们把知觉三维世界的这一特点应用于知觉平面物体时,就会引起错觉,错觉是知觉恒常性的一种例外,是误用了知觉恒常性的结果 这种理论强调了深度线索在错觉产生中的作用,因而也叫深度加工理论 垂直-水平错觉 缪勒-莱耶尔错觉 潘佐错觉,107,常性误用理论,108,感知觉练习题,刚洒香水时你可以闻到它,再过一会儿就闻不到了,这是感觉的()。 绝对阈限 感受性提高 感觉对比 感觉适应 注视红灯之后看白墙,眼前出现了绿色的光斑,这种现象叫做()。 正后像 负后像 明度对比 色彩对比,109,感知觉练习题,人们能从“花瓶人面”两可图形中看到花瓶和人的侧脸两种不同的物体,这说明了知觉的()。 理解性 选择性 恒常性 整体性 当我们坐在火车上看窗外时,近处的树木飞快闪过,远处的房屋则移动较慢,这种现象称为()。 运动后效 诱发运动 运动视差,110,感知觉练习题,请就下列现象各举一个例子 感觉适应 感觉对比 联觉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恒常性 动景运动 诱发运动,思考题,1、(书面)解释概念: 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错觉、双眼视差 2、(书面)感觉与知觉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3、什么是知觉的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 4、判断物体远近距离的线索有哪些? 5、了解似动知觉的一些现象。,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