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十章能力.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23659 上传时间:2019-08-12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第十章能力.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心理学第十章能力.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心理学第十章能力.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心理学第十章能力.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心理学第十章能力.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第十章能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第十章能力.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公共心理学课堂演示课件,第一节 能力的概述 第二节 能力的结构 第三节 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 第四节 能力的测量 第五节 能力的培养,能力,第一节 能力的概述,一、什么是能力: 能力是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与活动紧密联系:人的能力在活动中形成;从事某种活动必须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 能力、才能和天才: 才能:多种能力在质的方面的完备结合 ; 天才:多方面才能的高度发展。,关 系,知识不等 于能力,能力与知识、密切联系,能力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 能力表现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二、能力与知识的关系,二者属于不同的范畴; 二者的发展不同步,第一节 能力的概述,三、能力的种类

2、:,一般能力:各种活动中均表现出来的能力。 特殊能力:某种专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认知能力:个体接受信息、加工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操作能力:操纵、制作和运动的能力; 社交能力:人们在社交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第一节 能力的概述,模仿能力: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然后以相同方式予以表现的能力。 创造能力: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出新事物的能力。,一、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能力,一般因素(G):是所有智力活动普遍具有的 特殊因素(S):某一智力活动所特有的,第二节 智力的结构,人要完成任何一种活动,都需要G因素和S因素的结合。比如,空间思维能力由G和S1构成,操作能力由G和

3、S2构成。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相互联系着,其中一般因素是智力结构的关键和基础。智力测验的目的就是通过广泛取样以求的一般因素,即斯皮尔曼认为G因素就是智力。,二、瑟斯顿的群因素说: 塞斯顿智力包括种平等的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的不同搭配,便构成每一个独特的智力结构。后来塞斯顿还发现各种能力之间有不同程度的相关,这似乎说明群因素之外还有一般因素 。例如,计算能力和语词的流畅性相关为0.46,与记忆的相关为0.18,与言语理解相关为0.51。这两个特殊因素中有着相同的部分,这就是一般因素。所以塞斯顿的群因素理论现在可以称为“群因一般因素理论”。,第二节 智力的结构,三、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第二节

4、智力的结构,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智力结构应以操作、内容、产品三个维度去思考因此就有150种智力因素。 该理论恰好符合通过小步子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智力特征;同时考虑到了智力活动的内容、过程和产品,这有助于智力测验工作的深入发展。但该理论过于烦琐,不利于人们的理解。,四、阜南的层次结构理论 英国心理学家阜南认为智力结构不是立方体三维结构,而是按等级层次组织起来的结构。这个结构模式是二因素理论与群因素理论的结合。,第二节 智力的结构,五、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从认知过程的观点来阐述认知活动中所必备的能力。认为智力理论由三个亚理论构成:情景智力理论,阐明智力与环境的关系。经验智

5、力理论,阐述智力与个人经验的关系。成分智力理论 ,揭示智力活动的内在心理机制。,该理论突破了传统的智力特质描述,阐明了智力活动的过程。它与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一致的看法,使智力理论的研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因素分析方法,它代表了智力理论的发展方向。,第二节 智力的结构,一、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 智力在18-25岁之间达到顶峰,不同智力成分达到顶峰的年龄不同; 成年期是智力发展最稳定的时期,25-40岁,人常出现创造性活动; 能力发展的趋势存在个体差异,能力高的发展快,达到高峰的时间晚;能力低的发展慢,达到高峰时间早。,第三节 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二、

6、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正态分布 超常者与智能不足者 超常者:一般指智商在130以上的智力高度发展的儿童。 特点:说话早,进入青春期也早;具有敏锐的感知觉,观察细致;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极强,保持准且长;思维具有灵活性、深刻性和敏捷性,善于进行抽象思维;想象力丰富,显示出惊人的创造力;兴趣广泛,喜欢涉猎不同的研究范围;自信,好胜心极强;旺盛的求知欲,常寻根问底;喜欢比他们年龄大的儿童在一起玩游戏,比同龄人更具有丰富的游戏知识,但是超常儿童也有不满感和自卑感;人际关系上也不太融洽,常有寂寞、孤独感等。,第三节 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智能不足者:智商在7 0以下的,智力发展显著落后于同

7、年龄儿童的水平,或有严重智力障碍的儿童。 特点:感知觉范围小且速度漫;思维迟钝,不能对具体的事物进行概括化,更不能理解抽象的东西;言语迟缓,表达模糊或失真;甚至简单的动作都有困难;缺乏自信、情绪紧张、压抑,社会适应能力差,不能较好的处理人际关系。 造成智力低下的原因: (1)父母亲的智力低,甚至一些有遗传疾病,缺少良好的家庭环境教育。 (2)其母亲在怀孕阶段患病或者营养不良。,第三节 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 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少年早慧:能力的早期表现,在音乐、绘画等领域中最为常见 。 中年成才:美国心理学家莱曼研究了一些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年龄和成就的关系,认为30-45岁是人智力发展的最

8、佳年龄阶段。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年龄大多也在这一阶段。 大器晚成:由于一些人所做的工作任务难度大,一时不能突破或者是早期没有用功,后来才努力学习,或者属于其他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三节 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 能力的性别差异 在智力分布上,男性在两端的比例大于女性,女性多属于平均智力; 学龄初期,女性智力发育优于男性,青春期后男性智力优于女性; 男性视觉优于女性,尤其是多纬度空间能力;女性听觉定位和分辨力优于,女性观察比男性细致; 抽象和意义记忆上,男性优于女性;形象和机械记忆上,女性优于男性; 抽象和逻辑思维上,男性优于女性;形象思维上女性优于男性; 在词的流畅性方面,女性优于男性;而言语的推理上

9、,男性优于女性。,第三节 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能力的类型差异 知觉的类型: 根据知觉时是主动(被动)分为主动观察型和被动观察型。前者能比较积极主动的观察周围事物,后者是在他人指令或外界刺激下进行观察。 根据知觉时倾向性,可分为分析型、综合型和分析综合型。分析型人对事物的细节感知较清晰,综合型人整体概括强,分析综合型兼有前述两种特点。 记忆的类型: 根据分析器参加的情况可分为视觉记忆型、听觉记忆型、运动记忆型、混合记忆型等 根据记忆不同材料的效果和方法,可分为形象记忆型、抽象记忆型、形象抽象记忆型。大部分人是属于形象抽象记忆型。,第三节 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想象力的类型: 有人想象鲜明生动,如临

10、其境;有人则模糊不清,甚至思前想后。此外,在想象的深度、广度、丰富性、创造性等方面也不尽相同。 言语和思维的类型: (1)生动的思维言语型。这种人思维和言语中有丰富的形象和情绪因素。 (2)逻辑联系的思维言语型。这种人的思维和言语是概括的,逻辑联系占优势,例如,数学家抽象思维能力强。 (3)中间型。这种人既具有丰富的情绪,又有简练的思维。,第三节 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第四节 能力的测量,一、一般能力测验: 比奈西蒙智力量表: 1905年,为鉴别低能儿童,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于编制了第一套比较系统的测验量表比奈西蒙量表。 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IQ =,该测验由难易程度不同的标准题目组成,依据儿童

11、完成题目的情况计算出其智力年龄。例如,如果一个10岁的儿童通过10岁组的全部项目,那么他的智龄就是10岁。如果他还通过11岁和12岁组的部分项目,那么他的智力年龄可能是10岁4个月或10岁6个月。,比率智商可以预测一个人的发展,如一个儿童的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相等的话,不管他的实际年龄多大他的智商总是100(中等智力)。如果以后发展条件没有什么变化,表示该儿童将是一个智力一般的人; 比率智商可比较不同年龄人的聪明程度。一个4岁的儿童,其智力年龄是5岁,则智商是130,而一个12岁的儿童,智力年龄是13岁,则智商是100。两人智力年龄都超过实际年龄1岁,但是前者比后者聪明一些。 采用比率智商来表示

12、智力发展水平,比较简明,便于比较不同年龄儿童的智力高低。但是,这个公式不足之处在于只适用于儿童。 当人发展到一定年龄后,智力并不随年龄增长,老年甚至有下降的现象使得用智力年龄将不符和实际情况。,对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的评价,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首创离差智商,并在原有比率智商的基础上,分别编制了适用于儿童、成人、学前儿童和学龄初期儿童三个智力量表。其测量的对象范围是4岁到74岁的不同个体。 离差智商,是确定个体智力在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实质上是把个人的成绩与同龄组人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出的相对分数。韦克斯勒认为,可以假定,人们的智商分布图是一个智商平均数为100和标准差为15的正态分布,计算公式 为

13、:IQ 15Z+100,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第四节 能力的测量,二、特殊能力及创造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 对音乐、美术、数学、文书、机械、飞行能力的测量。 创造力测验: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发散思维测验; 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第四节 能力的测量,第五节 能力的培养,人的智力发展同时受到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际生活中只要充分利用学生素质、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采取适当的措施,扬长避短,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学生能力的培养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适时进行早期教育 儿童的早期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同伴来促进儿童的发展,可以通过榜样来感染儿童,也可以通过游戏的方法推动儿童认知发展。 二、根据

14、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必须区分学生的能力倾向。 即使在同一类型能力方面,也要考虑到能力有高低之分。 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 四、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再见,See you next time!,智力发展曲线,智力的常态分布图,岁组: 1、画一张缺腿人的画; 2、在测验者表演后,将一张方块纸叠两次,成一三角形。 3、给下列单词下定义:球、帽子、炉子。 4、描一个正方形。 5、辨认两张画片的同异。 6、把两个三角形组成一正方形。 岁组 1、从一张标准词汇表上给八个单词下定义:桔子、稻草、顶上等。 2、尽可能回忆一个简单故事的内容。 3、发现故事表述上的荒唐、不合理。如一个人得了感冒,第一次

15、使他一命呜呼,第二次很快好了。,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举例,4、分辨以下单词:飞机与风筝;海洋与河流。 5、知道海轮为什么会开动;如果见到一个迷了路的三岁儿童,应该怎么办? 6、列举一周内每一天的名字。 12岁组 1、给14个单词下定义,如急速、功课、技能等。 2、看出下文的荒唐处:比尔、琼斯的脚太大,以致他必须从头上套下他的裤子。 3、理解在一个复杂图片上所描述的情景。 4、按相反顺序重复五个数字。 5、给抽象单词下定义,如遗憾、惊奇。 6、在不完整的句子中填入遗漏的单词,如一个人不能是英雄 一个人总可以是个人。,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举例,言语量表: 1、知识:水蒸气是怎样来的?什么是胡椒? 2、

16、理解:为什么电线常用铜制成?为什么有人不给售货收据? 3、数学:刷一间房子三个人用九天,如果三天内要完成它需用多少人?一辆汽车45分钟行驶25哩,20分钟它走了多少哩? 4、复述数字:按次序复述以下的数:1、3、7、2、5、4;倒数以下的数:5、8、2、4、9、6。 5、找相似:圆和三角有何相似|?蛋和种子有何相似? 6、词汇:什么是河马?“类似”是什么意思?,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举例,操作量表 1、摆图片:把三张以上的画片按正确顺序排列,并说出一个故事。 2、完成图画:指出每张画缺了什么,并说出名称。 3、积木拼图:在看一种图案之后,用小木块拼成相同的样子。 4、物体组装:将拼图小板拼成一个物体,如人手、半身像等。 5、数字符号:学会将每个数字与不同的符号联在一起,然后在某个数字的空格内填上正确的符号。,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举例,实践任务促使能力的发展并达到很高的事例是很多的。染色工人能辨别40种浓淡不同的黑色;画家的亮度比值评定准确性比一般人高45倍;陶瓷工人根据敲击制品所发出的声音就能确定器皿的质量;烟草制造工人依靠品尝制品就能判断制品的品种、质量;长期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奔驰的鄂温克族牧民,他们只要闻或者尝一下草的味道,就能判断草的营养价值。这些事实足以说明,在能力的形成因素中,实践是决定的因素。,实践活动对能力形成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