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5细菌致病机制与感染(邱邝).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25723 上传时间:2019-08-12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5细菌致病机制与感染(邱邝).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M5细菌致病机制与感染(邱邝).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M5细菌致病机制与感染(邱邝).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M5细菌致病机制与感染(邱邝).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M5细菌致病机制与感染(邱邝).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5细菌致病机制与感染(邱邝).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5细菌致病机制与感染(邱邝).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习目标: 1、掌握外毒素与内毒素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特点 2、掌握细菌的侵袭力及致病机制 3、熟悉感染的来源与传播方式,细菌的感染,致病性(pathogenicity)或病原性:细菌能引起感染的能力。 毒力(virulence):致病菌的致病性强弱程度。 毒力常用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或半数感染量(median infective dose,ID50)表示。即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指定的感染途径,能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或感染需要的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一、 细菌的致病机制,一、感染的成因和来源,(一)感染成因:病原体 宿主免疫力 环境因素 (二

2、)感染来源 外源性 病人 带菌者 带菌动物 内源性:条件致病 医院获得性感染,一)细菌的毒力 二)细菌侵入的数量 三)细菌侵入的部位,二、细菌的致病机制(重点),(一)毒力物质 (1)侵袭力,荚膜和微荚膜 粘附因子 侵袭素,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皮肤、粘膜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居、生长繁殖和扩散的能力,称为侵袭力。,荚膜和微荚膜: 抵抗吞噬细胞吞噬 抵抗杀菌物质的作用 抗相应抗体和补体的作用 例如: 荚膜肺炎球菌、炭疽芽孢杆菌等不易被吞噬C吞噬杀灭 微荚膜A群链球菌的M蛋白、伤寒杆菌的Vi抗原、某些大肠杆菌的K抗原等,黏附因子,牢固粘附是感染的首要条件 本质:具有黏附作用的细菌结构 菌毛粘附素

3、:G-菌的菌毛 非菌毛粘附素:G+菌菌体表面如膜磷壁酸、粘附蛋白等。 特点:组织粘附的选择性(特异性) 如:淋球菌菌毛尿道等特定组织上 皮细胞表面受体 沙门菌、霍乱弧菌借助菌毛附着于肠上皮腹泻,菌毛 膜磷壁酸与粘附蛋白等,侵袭素,作用:溶解细胞、破坏组织等 意义:抗吞噬;利于细菌扩散 常见侵袭性酶类 A群链球菌产生的: 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利于细菌扩散,毒素吸收 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的:血浆凝固酶:抗吞噬作用。,外毒素 内毒素,(一)毒力物质 (2)毒素,外毒素1,来源: 及菌 产生方式:多数胞内合成后分泌至胞外 少数为菌体裂解后释放 成分: 蛋白质 性质: 不稳定,不耐热,58601h

4、可破坏 结构 两个亚单位 亚单位(active)毒性部位 亚单位(binding)与细胞结合部位。,外毒素,外毒素2,抗原性: 强。 外毒素-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机体 脱毒类毒素(毒性消失,抗原性保留) 毒性作用: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作用,引起特殊的临床表现。如: 破伤风外毒素神经组织肌肉痉挛 肉毒毒素神经组织肌肉松驰,C. tetani破伤风,This baby has neonatal tetanus. It is completely rigid. Tetanus kills most of the babies who get it. Infection usually happe

5、ns when newly cut umbilical cord is exposed to dirt CDC,外毒素,分类 神经毒:破伤风痉孪毒素、肉毒毒素等 细胞毒: 白喉毒素、葡萄球菌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A群链球菌致热毒素等 肠毒素:霍乱肠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等,2、内毒素,来源: 菌 产生方式: 胞壁成分,菌体裂解后释放 成分: 脂多糖(LPS,类脂) 性质: 稳定,耐热,16024h才被灭活 抗原性:弱,不能经甲醛处理制成类毒素 毒性作用: 较弱,毒性作用相似,临床表现类同:发热,微循环障碍,休克等,脂多糖(LPS),内毒素的毒性作用1,发热反应:内毒素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释放

6、内源性致热原体温调节中枢发热。 白细胞反应:内毒素诱生中性粒细胞释放因子刺激骨髓释放白细胞外周白细胞增多。伤寒杆菌例外(WBC ),内毒素的毒性作用2,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性休克:内毒素刺激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 表现:微循环衰竭、低血压、缺氧、酸中毒(例PG问世初期)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内毒素激活凝血因子,广泛性小血管内凝血。凝血因子消耗后又激活溶纤维蛋白酶,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二)细菌侵入数量及部位,数量:毒力愈强,引起感染所需的细菌数量愈小 途径:适当部位、途径 例:破伤风杆菌芽胞深部创伤、厌氧环境 伤寒沙门菌经口进入 结核分枝杆菌多途径(呼吸道、消化道

7、、皮肤创伤),三 .感染的传播方式与途径 1、呼吸道感染:吸入飞沫或灰尘,2.消化道感染(如霍乱) 3.创伤感染 4.接触感染(淋病等) 5.节肢动物叮咬感染(鼠疫、恙虫病等) 6.多途径感染,隐性感染 显性感染 带菌状态,四.感染的类型,全身感染,局部感染,内毒素血症,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全身感染,毒血症:细菌局部繁殖,产生的外毒素入血,如白喉、破伤风等 内毒素血症:以大量内毒素入血为特征,(革兰阴性菌崩解后) 菌血症:细菌通过血流播散(如伤寒早期),败血症:在血液中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 症状:高热、皮肤和粘膜瘀斑、肝脾肿大等(如鼠疫耶氏菌引起败血症) 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入血、

8、扩散引起全身其他器官化脓,检测,病原菌的致病作用与其 、 以及 等因素有关。 病原菌的致病力的强弱程度为毒力,构成毒力的物质基础是 和 。 细菌侵入血流并在血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严重中毒症状称为 A.毒血症 B.败血症 C.菌血症 D.脓毒血症,检测,内毒素的特性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耐热 B.经甲醛处理可成为类毒素 C.菌体裂解后释放 D.没有明显的组织选择性 E.作用相似 内毒素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脂多糖 B.核心多糖 C.磷壁酸 D.肽聚糖 E.以上都不是,检测,构成细菌侵袭力的主要因素是 A.荚膜及其他表面结构物质和侵袭素 B.内外毒素 C.热原质 D.细菌的芽胞 E.质粒

9、思考题:试述细菌的侵袭力与菌体哪些结构与产物有关,举例说明,细菌感染的病原学检查法,细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法,细菌学诊断 病原菌检测 病原菌成分检测 血清学诊断(抗体的检测),细菌学诊断,1、病原菌的检测 标本采集与送检 病原菌的检查方法,标本的采集与送检原则,无菌操作 感染部位、病变部位采集标本 不同时间采集不同标本 尽量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 检查特异性抗体,采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 4倍有诊断价值。血清标本应-20保存 及时送检 多数细菌标本应冷藏送检。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应注意保温,床旁接种,病原菌的检查方法,示踪性检测 形态学检查 分离培养 生化试验 血清学鉴定,致病力和药敏测定 动

10、物实验 毒力检测 药物敏感试验,形态学检查,细菌染色检查法 革兰染色法(Gram stain) 抗酸染色法(acid-fast stain) 荧光染色 暗视野检查(darkfield examination) 用于检查活菌、螺旋体及其动力,直接涂片镜检,形态与染色性具有特征的病原菌可直接染色镜检,根据典型形态、排列、染色性做初步诊断,病原菌的分离培养:菌落,大小 形态 颜色 表面性状 透明度 溶血性,生化反应,糖发酵试验 H2S试验 枸橼酸盐利用试验,血清学鉴定,利用含已知的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对细菌(志贺菌属、沙门菌属)进行群和型的鉴别 常用方法是玻片凝集试验,动物实验,常用动物 小鼠 豚

11、鼠 家兔 接种途径 皮内 皮下 腹腔 静脉 脑内 鼻腔 灌胃,药物敏感试验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方法 纸碟法、试管法、小杯法和凹孔法 最低抑菌浓度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 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 是指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药物浓度。MIC和MBC的值越低,表示细菌对该药越敏感,病原菌成分检测,抗原的检测 用已知的特异性抗体检测未知的细菌抗原成分 方法有玻片凝集试验、协同凝集试验、间接血凝试验、乳胶凝集试验、对流免疫试验、酶免疫技术、免疫荧光技术和同位素标记技术等 核酸的检测 核酸杂交 PCR,血清学诊断:检测抗体,用已知细菌或其Ag检测相应的Ab及量的多少,作为某些病原菌感染的辅助诊断 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恢复期效价升高4倍有诊断价值 局限 难以早期诊断 当抗体水平升高,很难找出抗体效价与病情间关系 方法:玻片或试管凝集试验、沉淀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冷凝集试验,细菌感染的实验诊断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