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不确定环境下台湾经济与两岸经贸情势剖析.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27774 上传时间:2019-08-13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8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不确定环境下台湾经济与两岸经贸情势剖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全球不确定环境下台湾经济与两岸经贸情势剖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全球不确定环境下台湾经济与两岸经贸情势剖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全球不确定环境下台湾经济与两岸经贸情势剖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全球不确定环境下台湾经济与两岸经贸情势剖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球不确定环境下台湾经济与两岸经贸情势剖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不确定环境下台湾经济与两岸经贸情势剖析.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全球不確定環境下台灣經濟與兩岸經貿情勢剖析,主講人:王志剛 2002年9月7日,報 告 大 綱,壹、台灣經濟發展之歷程 貳、當前台灣及國際經濟情勢分析 參、兩岸經貿交流現況 肆、加入WTO後對兩岸經貿發展之影響 伍、掃除陰霾,創造雙贏,報 告 大 綱,壹、台灣經濟發展之歷程,五年代進口替代階段,(一)民生凋蔽,百業蕭條,物資匱乏,高失業率,通貨膨脹,外匯短缺。 (二)進行土地改革,將地主轉變為資本家。 (三)發展依賴進口之民生必需品產業,例如紡織、食品加工、合板、橡膠、肥料、水泥、玻璃、麵粉。,六年代出口擴張階段,(一)替代進口之民生必需品國內市場已達飽和,外銷市場逐漸開展,外匯漸有積存。 (

2、二)發展附加價格較高之產業,如家電、 縫衣機、機車、塑膠品、人纖。 (三)頒布獎勵投資條例,鼓勵投資及出口。 (四)成立加工出口區,吸引外資。,七年代擴大基礎建設 克服能源危機階段,(一) 工業化程度提高,工資上升,基礎原料皆受制於國外市場,基礎建設亦呈現嚴重不足。 (二)能源危機導致國際石油價格大幅上漲,呈現全球性經濟衰退。 (三) 進行十大建設,創造內需,刺激景氣。 發展鋼鐵、石化、工具機、造船、汽車等工業,並完成高速公路、國際機場、港口、水庫、電廠等重要建設。,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之影響,對主要經濟 國家之影響,對台灣之影響,八年代加速產業升級階段,(一) 傳統產業、勞力密集產業、高

3、能源密集產業競爭力下降,導致產業加速對外投資、大陸投資 (二) 推動產業升級、發展 二大 市場大、關聯大 二高 附加價值高、技術密集度高 二低 能源係數低、污染程度低 電子、資訊、通訊、電機、生物科技、精機、材料 (三) 促進國際化、吸引外資、設置科學園區。,九年代發展知識經濟階段,(一)國內外情勢 1. 資訊革命席捲全球,知識經濟成為全球經濟發展主流。 2. 經濟自由化趨勢盛行,烏拉圭回合談判後全球自由化範圍擴大。 3. 國際環保規範確立,1997年京都議定書限制各國二氧化碳排放量。,4. 亞洲金融風暴影響全球經濟發展。 5. 大陸改革開放政策發揮效果,在全球景氣低迷中,經濟維持高度成長。

4、6. 台灣傳統產業經營日趨困難,高科技產業成為產業主流。 7. 台灣經濟對大陸依存度日益提高,兩岸關係影響經貿發展。,(二)重要措施 1. 推動亞太營運中心,帶動五仟億產業投資。 2. 改善投資環境,排除投資障礙。 3. 克服亞洲金融危機 (1)擴大內需執行擴大內需方案 (2)刺激出口執行全球出口拓銷方案 (3)協助企業紓困方案 (4)調整匯率由1996年27.5元貶值到1997年32元 4. 編列預算,成立科技專案,推動高科技產業、傳統產業及中小企業發展。 5. 積極加入WTO,迎向全面自由化。,貳、當前台灣及國際 經濟情勢分析,一、國際經濟情勢不確定,(一)美國經濟在第一季因消費者支出之提

5、升,GDP出現5%以上之成長,惟企業投資未見上升,第二季又降為1.1%。七月份受會計醜聞及恐怖事件陰影之影響,股市及美元匯率大幅下滑,外資出走,消費者信心瓦解,有可能再陷入二次衰退,FED醞釀再度降息,惟八月卅日公布之七月份消費者支出反而成長1.0%,顯示美國景氣走向仍不確定。,(二) 據IMF預測,今年日本經濟將呈負成長0.5%,歐盟亦欲振乏力。 (三) 阿根廷經濟負成長20%,失業率達25%;烏拉圭幣值貶值50%;巴西幣值貶值25%;南美洲可能爆發二十年來最嚴重之金融風暴。,二、台灣財經情勢不確定,2001年經濟成長率是近50年來表現最差的一年,受到出口逐漸回溫之影響,今年經濟成長率可望呈

6、正成長,%,資料來源:主計處,2001年進出口表現創下歷年最大跌幅。2002 1-7月進出口逐漸回溫,進口雖仍呈些微衰 退,惟自七月以來,首度出現正成長,%,資料來源:主計處,民間投資持續低迷,亟待動能提升,%,資料來源:主計處,一、財政 近年來因經濟不景氣及政府不斷擴大減免賦稅,2001年稅收下降6.68%,2002年前半年更衰退7.3%,稅收不足,人民賦稅負擔率僅佔GNP 12.8%(工業國平均27.7%,韓國19.5%,新加坡16.2%)2003年政府總預算短差2,846億,政府債務已近4兆(約合1,200億美元)。 二、金融 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已達兩兆,逾放比更達12%,危險指數已貼近金

7、融風暴邊緣,嚴重影響經濟發展。,三、經濟 經濟成長主要受下述因素影響: GDP = 民間消費 + 民間投資 + 政府支出 + (出口 - 進口) 2001年台灣濟成長率為 -2.18%,民間消費成長率為1.0%,民間投資 -29.2%,出口 -17.2%,進口 -23.4%。 2002年因出口好轉,預估經濟成長率可達 3.14%,已有復甦跡象,惟下述不確定因素有待觀察,(一)民間消費民間消費成長率近年皆在 5%以上,今年上半年成長 2%,下半年預測亦只有 2.2%,為四十六年來次低紀錄,消費者物價年增率上半年為負成長,今年1-7月亦只有 0.03%,躉售物價指數為 -1.22%,依IMF標準,

8、CPI連續兩年負成長,即為通貨緊縮現象。 (二)民間投資由於政經情勢不穩,企業信心不足,投資意願低落,上半年衰退 11.5%,七月份外資下降 49.7%(對大陸投資反增加 21.83%),投資不振導致失業率居高不下,七月份失業率達 5.23%,失業人口52萬3千餘人,應屆畢業學生70%以上無工作,情況嚴重,惟7月份資本設備進口較上年同期增加 11.87%,為民間投資帶來曙光。,(三)政府支出政府負債已近 4兆,財政短拙,推動公共建設力量有限。 (四)外貿第二季出口已見好轉,7月份更有14.9%之成長,此為台灣經濟呈現復甦之最大支撐力量,惟我出口成長主要來自大陸,其餘地區仍多呈負成長,更何況我主

9、要出口市場美國經濟又現疲軟,歐日亦乏善可陳,對台灣出口是否有不利影響有待觀察。,四、產業 傳統產業競爭力日益低落,高科技產業過度集中於IT、半導體產業,此類產業亦面臨景氣低迷之威脅。,參、兩岸經貿交流現況,一、兩岸雙邊貿易 (一)進出口貿易比重的變化 1.大陸地區成為我第一大出口市場:根據貿易局統計, 2002年1-5月兩岸貿易金額占我對外貿易總額的15.8%,其中我對大陸出口比重高達23.5%,進口比重則為6.7%。 2.我為大陸地區的第二大進口市場: 根據大陸海關統計,2002年1至5月我對大陸地區出口占大陸進口市場的比重為13.2%。,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大陸海關統計,台灣對大陸

10、貿易趨勢圖,一、兩岸雙邊貿易 (二)產品結構的變化 1.我對大陸地區輸出主要貨品 2001年主要集中於電機設備及其零件(24.7)、機械用具及其零件(16.3)、塑膠及其製品 (12.4)、鋼鐵 (6.4) 及人造纖維絲 (4.6),占我對大陸地區輸出總額的64.4%。 電機設備及其零件的輸出比重從1996年的13.1,大幅提高至2002年(1-5月)的31.6,主要為積體電路及液晶顯示之指示面板。 2.我自大陸地區輸入主要貨品 2001年主要集中在電機設備及其零件(32.8) 、機械設備及其零件(15.9) 、礦物燃料與礦油及其蒸餾產品(8.5) 、鋼鐵(4.0)及有機化學品(2.2) ,占

11、我自大陸地區輸入總額的63.4 %。 電機設備及其零件的輸入比重從1996年的20.8,大幅提高至2002年(1-5月)的34.3,主要為靜電式變流器、插頭插座。,二、我對大陸投資 (一)投資概況 1.大陸已成為我主要投資地區:累計自1991年至2002年6月,臺商赴大陸 地區投資共241.2億美元,占我對外投資總額比重達41.8。 2.投資地區集中在江蘇、廣東沿海省分:累計自1991年至2001年,台商在大陸投資地區集中於江蘇、廣東兩省,比重分別為36.8、34.3。 3.主要投資行業集中在電子及電器產品:累計自1991年至2001年,電子電器產品占30.4。,資料來源:臺灣地區經濟部投審會

12、;大陸資料大陸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台商赴大陸投資趨勢圖,二、我對大陸投資 (二)台商赴大陸投資的幾點觀察,肆、加入WTO後對兩岸 經貿發展之影響,一、對兩岸經貿環境的影響 (一) 促進兩岸關係的和平及穩定 全球化已經成為兩岸關係主要的穩定因素,在兩岸加入 WTO後,商品、人員、資金、服務業等在兩岸間應可更自由流動,此趨勢將更為明顯。 (二) 透過WTO的多邊體制,解決兩岸間貿易糾紛 兩岸廠商發生貿易糾紛,可透過依WTO精神所制定之機制增加雙方廠商爭取合理待遇之管道。 (三) WTO對兩岸經貿交流提供規範性架構 WTO所發展出的規則,可適用於兩岸間的經貿管理,目前雙邊經貿管理體制與WTO規範皆仍

13、有若干差距,未來應逐步調整以達到在WTO下兩岸經貿正常運作的目標。,伍、掃除陰霾,創造雙贏,一、大陸經貿優勢,(一) 改革開放後挾低生產成本優勢,對外資造成磁吸作用,成為世界最大製造工廠。 (二) 加入WTO後,在世界分工體系重新定位,將從生產基地轉型為研發中心、 採購中心、營運中心。 (三) 內需市場潛力充沛,外資、台資在貼近市場之考量下,投資興趣濃厚。 (四) 與重要貿易國簽訂 FTA後,更增加其市場競爭力。,二、台灣經貿優勢,(一) 生產力、貿易力基礎雄厚 (二) 研究發展能力高強 1. R&D經費占GDP比率 1999年 2.05%,平 OECD比率,較歐盟為高,2004年將提高為 2

14、.3% 。 2. R&D人員占勞動生產力比率 1999年 5.7/1000人較歐盟、加拿大 、南韓為高。 3. 申請美國專利成果 1996年申請1897件,2000年申請4667件,1996-2000年獲美國專利計19,153件,僅落後美國、日本、德國,居全球第四。,2000年兩岸 GDP及出口額比較 單位: 千億美元,(三)企業家創業精神(Entrepreneurship) (四) 與歐美企業長久之關係,三、努力方向 (一)穩定台灣財政經濟 1. 財政徹底改革稅制,開源節流,五至十年解決財政失衡問題。 2. 金融擴大金融重建基金至 1.05兆 (約美金300億元),整頓不良金融機構,處理不良

15、資產,兩年內將逾放比降為 5%以下。 3. 經濟 (1) 改善投資環境,提升投資信心,促進民間投資 (2) 擴大內需,刺激民間消費 (3) 強化全球拓銷,加速與貿易夥伴簽訂自由貿易協定 (4) 促進傳統產業升級,創造新興產業 (二)善用兩岸優勢,促進兩岸關係發展,1.協助台商市場拓銷 補助公會參加在大陸地區舉辦之國際展覽活動,並規劃適度補助公會辦理籌組大陸地區之拓銷團。 2.推廣自有品牌行銷大陸 輔導業者利用自創品牌貸款要點,在大陸建立並推廣以自有品牌行銷大陸市場。 3.輔導台商產業升級 研擬規劃託民間專業團體赴大陸台商密集地區辦理經營管理講習會及幹部培訓課程;辦理專家諮詢服務,提供有個案駐廠

16、輔導需求廠商之轉介相關財團法人或技術服務;借重民間專業團體輔導台商經營管理、企業E化、技術升級及拓展市場;組團赴廣東地區試辦巡迴服務。,(三) 加強台商服務,4.提供台商資訊服務 建立大陸地區商情資訊網,發動經濟部各駐外單位積極蒐集商情資訊;並規劃於2002年底建置全球台商服務網。 5.舉辦產業拓銷傳授研討會 不定期於全台北中南舉辦研討會,邀請具實務經驗人士,向國內廠商傳授拓銷經驗與技巧。即將於八月分別在台北、台中、台南、高雄舉辦兩岸金融與OBU操作實務研討會。 6.放寬大陸地區經貿人士及潛在買主赴台 已放寬大陸地區經貿人士赴台從事包括採購、參展及售後服務;並開放任職於大陸地區註冊資本額人民幣

17、500萬元以上公司,且服務滿 3 個月之主管、技術或採購人員,得經由相關產業公會提荐赴台參觀商展。,(四)擺脫通貨緊縮陰霾,1. 通貨緊縮形成的原因,景氣低迷 信心不足 消費者需 求不振,景氣低迷 信心不足 消費者需求不振,廉價勞工與 先進國家資本 技術結軌產能 過剩,生產過剩,供給 增加之幅度大 於需求,物價持 續下降,廠商減產、裁 員、延後投資,低利率及擴大 公共投資政策 鈍化,消費萎縮、失 業率提高,經 濟成長受阻,2. 解決之道,激發民 間需求,提振民間信心 刺激民間消費,提振投資意願,1. 落實經發會322項決議 2. 採務實之大陸政策 3. 採取必要之措施,刺 激房地產及耐久性消 費財之需求,1. 改善投資環境 2. 促進傳統產業升級 3. 加強 R&D,創造台 灣甚至全球性新興 產業,發展新興產業,1. 知識密集,資本不能 太密集 2. 差異性 3. 整合製造與服務業 4. 跨領域 5. 結合現有產業,資訊電子業 微機電系統、 奈米技術,生物科技產業 疫苗、中草藥、DNA 、 基因治療、 農業生技、 基因工程 、生物晶片,知識服務業 資訊服務、通訊服務、 工業設計、電子商務、 物流、專利管理,簡報結束 敬請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