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教育科学和卫生的公共政策.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34273 上传时间:2019-08-13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59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教育科学和卫生的公共政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第五章教育科学和卫生的公共政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第五章教育科学和卫生的公共政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第五章教育科学和卫生的公共政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第五章教育科学和卫生的公共政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教育科学和卫生的公共政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教育科学和卫生的公共政策.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教育、科学和卫生的公共政策,第一节 教育的公共政策 一、教育的混合产品属性 二、教育的概念、功能和作用 三、不同的教育观念 四、教育的发展历史 五、政府介入教育产品市场的必要性 六、中国的教育现状 七、发展教育事业的公共政策探讨,一、教育的混合产品属性,1954年,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与统计学评论(1954年11号)上发表著名论文公共支出的纯理论,提出并系统论述其经典的“公共产品”定义。 他指出,所谓公共产品是“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能减少任何他人也对于该产品的消费”。 后来在经济学中,萨缪尔森又赋予“公共产品”完整定义:将该商品的效用扩展于他人的成本为零;无法排除他人参与分

2、享。,一、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公共产品理论依据产品消费特性界定其属性:公共产品、私人产品、混合产品。 教育具有混合产品属性。(1)由于教育资源有限,多分配给每一学生的边际成本不为零,消费始终具有竞争性,即便是免费义务教育,只要地区间、校际间教育水平差异客观存在,就具有一定竞争性。(2)可以通过收费及考试等措施将部分人排除在受教育之外,具有一定排他性。 教育的混合产品属性并不因提供方式或生产方式不同而变化。由此产生了“教育成本分担”问题。,二、教育的概念、功能和作用,(一)什么是教育 教育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改变人的观念的活动。 学校教育是以一定场地、由教师为主导,以课程方式,借助教育设备、设施

3、,对学生进行传授知识和技能。改变人的观念的活动。 (二)教育的一般功能 1、传道:传播真理、道德、原理(定理)和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 2、授业:获得职业技能; 3、解惑: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科学知识。,高等教育的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教育的作用,在人类由原始氏族社会进入农业社会以后,家庭是社会细胞,具有生产、福利和教育三大功能。 在小生产农业经济下,人们缺乏流动性,因而教育是由家庭完成。私垫是家庭教育的延长,目的是为家庭以外的社会培养治国精英。 工业革命后,工商业发展起来,随着人的流动,家庭功能退化。生产功能由企业承担,教育功能由学校承担,家庭只承担部分福利功

4、能,部分福利功能由政府社会组织承担。 由于城市人口必须在“家庭以外就业”,因而教育成为必须。,三、不同的教育观念,1、“福利论”与“产业论” 前者将教育视为公共福利事业,采用完全或基本上由政府拨款的方式。后者主张用市场方式,将教育当作产业来办,提出“教育产业化” 。福利论的基础是农业社会。由于人缺乏流动性,因而不大可能将教育转化为生产力,或者就业。这样,教育的唯一作用是自我提高。 2、“精英论”与“大众化教育论” 前者是小生产社会的产物,由于生产力不发达,所以需 要的知识有限,教育目的是培养少数社会精英领导社会。 后者也称为平民教育,是现代教育观念。认为教育是一 种天生的权利,是人权的一部分。

5、教育机会必须是平等的。 3、“自我知识完善论”与“就业准备论” 前者将教育看作是处我知识的完善,是农业社会的教育 观念。而后者将教育看作是一种就业准备,因而必须适应 规范的知识结构的要求。,四、教育的发展历史,(一)教育发展的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于劳动力的需求 二是社会的富裕程度和教育的支付能力 (二)教育的发展阶段 1、封建社会的教育(私塾制、科举制、宫廷教育)阶段 2、资本主义社会前期(工业经济社会)的教育 批量生产的学校教育模式(20世纪初) 教育面拓宽 教育的标准化 教育的功利化,即就业成为教育的主要目的 3、后工业经济社会的教育 教育的资本化 教育的普及化和公平 200

6、0年4月“世界教育论坛”通过达喀尔行动框架,要求各国政府致力于在2015年前实现全民普及的优质基础教育。 教育的多层次化和覆盖化,五、政府介入教育产品市场的必要性,1、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 2、教育具有较强的外部效应 (1)有助于保持和发扬民主自由 (2)有助于减少未来分化和社会不平等 教育是重要的人力资本要素 教育可以切断代际贫困的联系 (3)有助于减少犯罪 (4)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贡献 (5)对人类健康和计划生育有正效应 (6)教育收益具有区域外溢性 3、教育属于优值品 4、教育具有迟效性,教育产品的外部性,六、中国的教育现状,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发展 江泽民曾提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7、教育振兴全民有责”。 中国政府将发展教育提高到国策地位,制定了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1990-2000年) 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 ,并相继设立了教育法(年月日起施行) 、义务教育法(2006年9月1日起施行)、职业教育法(年月日起施行)和高等教育法(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教育法所规定的四个独立学制阶段中,除学前教育外均已立法。 建国5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获得了迅速发展。,(一)成绩,1、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基本实现全面免费义务教育(2008年9月)。 2、高中阶段教育迅速发展,普及程度不断提高。 2006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已

8、达,初中毕业生升学率75.7% 。 3、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走出低谷,规模增长明显加快。招生连年增速超过,提前实现 “到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万人”的目标。 4、高等教育跨入大众化阶段。2006年,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达到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2006年比2001年年均递增速度达到26.6%;在校生规模为2001年在校生规模的近4倍。 5、民办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教育法规定的“两个提高”和“三个增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章 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两个提高:一是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有所提高;二是教育经费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有

9、所提高; 三个增长:一是财政教育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二是生均教育经费有所增长;三是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有所增长。 教育部 国家统计局 财政部 关于2007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政府教育投入总量继续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以及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均比上年有所增加,但有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没有达到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投入增长要求。,两个提高: (1)2007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为16.26,比上年15.18增加了1.08个百分点。 (2)200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32,比上年的3增加了0.32个百分点。 三个增长

10、: (1)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比06年增长32.08。其中,中央财政教育支出比上年增长76,高于中央财政经常性收入约28的增长幅度。 (2)2007年全国普通小学(35.11 )、普通初中(41.28) 、普通高中(18.19) 、中等职业学校(26.70) 、普通高等学校(11.54)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均增长。 (3)2007年全国普通小学(56.86 )、普通初中(62.38 )、普通高中(13.54)、中等职业学校(20.64) 、普通高等学校(3.32)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均增长。,(二) 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基础教育质量不均衡 义务教育属于法定的基本公共服

11、务,有均等化的内在要求。,表 2005年“三市一县”的生均成本、满意率、学业测试成绩指标,表:2006年江苏省义务教育部分投入和业绩指标,2、教育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偏低,国家教育发展纲要提出:实现教育支出占GDP比重的4%。这是我国政府的一项庄严承诺。 2005年、2004年政府性教育拨款占OECD各国GDP的比重平均为5.0%。从主要国家财政性教育拨款占一般政府支出比重看,2005年OECD国家平均为13%。 2008年中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将突破3%。但这与4%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分析原因:,(1) 我国的财政收入比重不高。 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10-14%较合理(OE

12、CD国家平均在13.2%),过高则会影响其他支出。教育支出占GDP比重较高的国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均超过40%。2007年,中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仍为20.68%。 (2)财政主体分散,责任难以落实。 以宁波市为例,2006年该市的可用财力仅占GDP的8.3%,若 达到教育的4%,则意味着全市财政的50%将用于教育,这既无必要,也做不到。 (3)一刀切,缺乏基于理性的地区性教育财政政策。 我国没有一个多元化的符合地方利益的教育财政政策,而是 “一刀切”地要求各级政府“新增的财力投向农村义务教育”。 财力总量上的有限性,体制上的脱节和机制上理性财政政策缺失,是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比重长期过

13、低的三个主要原因。,3、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按照国际通行标准(1999年),人均GDP为5000美元以下的国家,小学、中学、大学三级教育生均经费比为1:1.12:6.56。虽然我国各级教育生均经费差距在快速缩小,2003年这一比例为1:1.67:11.6,表明在高等教育已实行成本分担制度后,培养一名大学生的费用仍相当于小学生的近12倍。 (2008年,中国人均GDP为6078美元) 发达国家对一个大学生的政府拨款相当于1.5个小学生,而世界平均水平为1:2.82。具体为:澳大利亚1:1.66;加拿大1:0.82;古巴1:6.02;日本1:0.72;菲律宾1:3.97;美国1:1.33。就是说,

14、日、加对一个大学生的拨款水平甚至低于小学生。,表 19942003年中国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比值 (以小学为1),4、教育观念和教育制度不适应,在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教育必须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这就必然首先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建设一套适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教育制度。而在这方面,无论从理论政策到制度建设都不能适应。 新的教育观念应包括这样一些内容: 1.树立新的教育价值观,教育不是纯消费事业,而是一种生产事业,是一种生产性投资; 2.树立全时空的教育观,教育是持续于人的一生的,是终身教育,同时它不仅只局限于学校; 3.树立新的人才观,要因材施教,使个性

15、获得充分发挥; 4.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变消极被动的灌输为积极主动的吸收,使学生发挥能动作用; 5.树立新的就业观,自主、多层次、多渠道就业。 6.树立新的教学观,不仅注重传授 知识,而且更要注重培养能力,使教学内容综合化、现代化,教学方法灵活多样。,5、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均等、资源不平衡,高等教育资源不平衡成为重要矛盾:北京当地院校的生均拨款比中央部属院校还多,而四川、江西培养一个公办大学生,仅能得到2000多元政府拨款,“还不足上海培养一个公办小学学生(经费)的四分之一”。“世界上很少能够找到我们国家这样生均预算内拨款最高省是最低省的8倍”。,七、发展教育事业的公共政策探讨,知识经济时代

16、,技术已经成为继土地、资本、劳动之后的第四大要素。各国政府纷纷调整公共政策,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列为国策。 (一)教育产品的生产政策 1、搞好教育发展规划。 2、转变政策,将政府投入重点由高等教育转入基础教育,由学历教育转向职业教育。,七、发展教育事业的公共政策探讨,(二)改革拨款方式,形成竞争机制 世界银行认为,当前存在着四种拨款方式: (1)协商拨款: 指以工资、公务费、购置费为基础的拨款。 (2)以生均成本为基础的拨款: 统一拨款标准 = 生均成本 -个人缴费 (3)以产出为基础的拨款: 按毕业的学生人数拨款 (4)绩效拨款: 以生均成本为基础的拨款+绩效考核,(三)处理好私立学校与公立学

17、校的关系,准公共产品有两种生产方式,即公共生产(公立教育)和私人生产(私立教育)。在坚持公立为主的前提下,适度发展私人办学同样是加速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可以由私人提供,或者在政府补助下由私人提供。 城市可以适当发展私立学校,形成不同的教育消费层次。 农村应当以公立学校为主(分散)。,日本经验:,图(日本),(四)分清各级政府的责任,义务教育是以国家的名义承担的,因此,各级政府都有投入责任。 县级财力差距很大。因此,均衡义务教育需要上级政府转移支付。 义务教育具有较大溢出效应。因此,需要上级财政进行补助,否则就会产生供给不足。,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不利于地区之间的公平。教育尤其

18、是义务教育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公共政策,自1986年提出以来,由于各种原因,至今未建立起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 市场经济后,地区之间的财力差距拉大,如何使农业地区保持合理的财力,以解决这一地区义务教育中存在的资金不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五)建立教育资金转移支付机制,我国现有的义务教育政府间拨款类型主要有: 1有条件不配套拨款。如中央全额承担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资金,这种形式的拨款有利于保证全国各地达到最低教育服务标准,利于公平目标的实现。 2无条件不配套拨款。如中央对地方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含民族转移支付资金)”,主要起到弥合地方财政缺口与均等地方财政地位的作用。 3有条件

19、的不封顶配套拨款。如中央安排的“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义务教育工程”等专项资金都属于这种类型,对地方财政配套能力要求较高,同时也会促使地方政府安排更多义务教育资金。 4有条件的封顶配套拨款。如新机制提出:“对免学杂费和提高公用经费水平,中央与地方的分担比例,西部地区为82,中部地区为64;对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中央与地方的分担比例,中西部地区为55。这种拨款方式既明确了中央和地方的资金投入责任,也有利于控制中央、地方总的义务教育支出预算。,我国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补助多为政策性一揽子投入,缺乏分项和结构性细化与绩效对应,公开性、竞争性不强,致使国家的财政资助往往被挪用、流失和浪费。 在义务教育转移

20、支付制度设计时: (1)要立足于不利人群和不利地区(农村)学生的发展,义务教育公共服务能力均等化为目标; (2)要用客观、科学的方法确定各地的收入能力和义务教育支出需求,以此为基础确定中央与地方之间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 (3)注重对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绩效的评价,强调用绩效换取拨款,强化各级政府和学校的绩效责任。 规范各级政府间纵向转移支付的同时,还应积极探索义务教育经费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模式。例如: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关键在于省内不均衡。省级政府应考虑建立有效的省内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结合省内各地财政和经济状况,分地区确定经费分担比例,适当平衡省域内经济发达与不发达地方地区的义务教育经费投

21、入。,第二节 科学的公共政策,一、科学技术的含义 二、科学技术的贡献率 三、科技活动的类型 四、科技活动的特点和产品属性 五、政府对科学研究的干预 六、科技公共政策的现状分析 七、发展科技的公共政策,一、科学技术的含义,科学具有可检验性、可预见性和逻辑和谐性的特点。 技术具有经验性、实践性和可交易性的特点 科学和技术不是孤立存在的现象。,二、科学技术的贡献率,1957年,索洛(SOLOW,B.M)通过广泛研究美国经济,发现影响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因在于技术进步而非资本积累。他指出19091949年40年间,美国非农业部门每年增长1.5,人均产生增长十倍,其中增长率的87.5是依靠技术进步取得的。

22、索洛在柯道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引入技术进步因素,并对生产类型加以限制后得到衡量和计算技术进步所作贡献的方法,被叫做“剩余法”或者“索洛剩余”。,三、科技活动的类型,(一)基础研究:旨在增加科学、技术知识和发展新的探索领域的任何创造性活动,而不考虑任何特定的实际目的。(联合国教科文) 1、基础理论研究(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和生物学); 2、应用基础研究(定向基础研究,包括材料力学、工程力学、工程热物理学、化工学、水力学、计算机科学等)。 (二)应用研究:增加科学和技术知识的创造性的系统活动,已考虑到某种特定的比较广泛的应用目标。 (三)技术开发:运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获得的知识以及实践经

23、验,旨在获得新材料、新产品、新设计、新流程、新方法或对原有生产进行实质性改进的系统性创造性活动。,二、科技活动的类型,表 举例说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四、科技活动的特点和产品属性,(一)科技活动的特点 1、探索性:研究和开发都是在新的领域中进行探索或是开拓新领域的活动,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或完成前人没有完成的事。 2、创造性:研究与开发活动必须要有所发现、有所发明,要拿出点新的东西来。 3、不确定性:包括结果的不确定性、技术的不确定性、目标的不确定性和管理的不确定性。,(二)科技产品的属性,科技活动自身的复杂性决定其产品属性远比一般消费品复杂得多。不同的科技产品,其属性

24、也不相同。 基础研究的成果接近纯公共产品。基础研究的任务是认识世界,并以理论体系的形式客观、抽象地表现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研究成果是猜想、定律、定理等,表现形式有论文、著作等。 应用研究的成果为准公共产品。应用研究成果基本上是新技术的原始设想、模型,表现形式是专利、技术文档等,具有一定排他性。 开发研究的的成果接近私人产品。开发研究的目的是生产新材料、新产品和服务或对原有材料、产品和服务不断改进、完善。其研究成果是成熟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服务,形式主要是试验报告、技术文件、实物样机或样品等,大多同时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特征。,五、政府对科学研究的干预,(一)科学研究具有外部性 具有强烈的“溢出效

25、应”。一项科研成果,可能对某一方面的生产起重大影响,甚至可以改变整个人类。例如:1748年瓦特发明蒸汽机以及由此兴起的“工业革命”,科学研究对人类进步产生巨大作用。 也表现在有些科研成果具有易复制等特点,难以用商业方式经营。例如:水稻和小麦等种子工程,一经大面积推广,产生巨大社会经济效益,而研究者却难以获得对等回报。 (二)科学研究具有很大市场风险(尤其是纯科学研究) 表现为投资大,时间长,而是否成功及成果的用途却具有不确定性。因此,私人企业不愿介入纯科学研究,需政府支持。 (三)市场无法对科研人员的劳动作出公正评价 科研主要依靠人的智力投入,而非体力。智力投入是无形的,很难量化。 投入与产出

26、之间具有不确定性。,六、科技公共政策的历史分析,(一)我国科技公共政策的四个阶段 1、从1975年汇报提纲到1978年科学大会:科技工作重新启动 1975年7月,胡耀邦主持写出中国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邓小平 对之高度评价,并充分肯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78年3月,颁布实 施(1978-1985年全国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科研工作秩序开始恢复。 2、 1985年决定:“面向依靠”一新的政策范式 1985年3月,中央发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依 靠、面向”的科技方针。即科技政策从国防导向转向经济导向,科技体 制从高度计划性向引入更多市场机制方向转型。 3 、1995年决定:科教兴国战

27、略 1995年,中央颁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科教 兴国”战略:要把粗放式的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式的经济增长,走上依靠 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而实现经济增长的轨道。 4 、2006年决定:自主创新战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 提出,从2006年起到2020年,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要以提升国家竞争 力为核心,实现以下八项目标 。,(二)我国科技公共投入情况,1、投入总量分析 科技投入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即政府科技经费、非政府科技经费和 科技贷款。我国财政性科技经费包括“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科 研基建费”等三个主要项目和“国防科研事业费”

28、、“地震、海洋事业费中 用于科研的经费”等一般项目。,表 19932003年GDP、科技经费、财政科技拨款情况,2、经费结构分析,2、经费结构分析,表 R&D经费构成情况,七、发展科学技术的公共政策,(一)针对不同的科技产品采取不同政策 基础研究和技术推广具有非排它性,在技术上很难排斥他人享用,或排斥成本很高,宜采取公共提供方式。 应用科学研究具有信息不对称性,且可替代性小,可以采用混合提供和市场供给方式。开发研究宜采用市场供给方式,机构采用公司化管理。 (二)增加政府对科学研究的资金投入 (三)科技产品的生产政策 1、处理好公立与私立(政府与企业)研究机构的关系。鼓励企业或个人独立承担研究,

29、政府可以采取补贴或税收减免。 2、处理好高校与专业研究机构的关系。应当建立一种公平机制,例如科研项目招标制。 (四)建立科技交易市场 1、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是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手段。 2、可参考日本建立的科技研究和推广中心做法。即政府出钱,采用俱乐部方式推广成果。,第三节 医疗卫生的公共政策,一、什么是医疗卫生? 二、政府介入医疗卫生市场的必要性 三、我国的医疗卫生政策演变 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五、医改的政策分析,一、什么是医疗卫生?,卫生是较广义的概念,所有捍卫人类生命健康的措施都是卫生的范畴。医疗只是卫生范畴中的一部分。 从广义的角度定义,医疗卫生服务既包括个人医疗服务

30、,也包括群体性健康干预,即公共卫生服务。 在现代社会,医疗卫生对健康改善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一般来讲,在低收入国家组中,饮食、收入和教育等因素改善健康的作用比医疗卫生要人,但是后者的作用日益增强;在中等收入国家组中,医疗卫生成为与其它因子同等重要的因子;而在高收入国家组中,医疗卫生成为最重要的因子(WHO,2000) 。,二、政府介入医疗卫生市场的必要性,(一)医疗卫生产品具有外部性 内部性是指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在解除病人的身体疾 患,延长生命,提高个人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收取与其成 本相适应的费用。 外部性是指通过医疗卫生宣传和治疗,提高人们的健康 知识,提高劳动力素质。 卫生服务的外部性

31、更强。卫生防疫机构进行的大面积防 治工作,可以大大地减少人口死亡率和社会的治疗费用, 其收益的溢出性明显。 (二)医疗卫生产品存在信息不对称性 供需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供方处于天然的垄断地位,是一个强卖的市场。患者缺乏搜寻最低价格的能力,患者通常选择品牌医院、选择名医和高新设备。 (二)医疗卫生产品的需求存在不确定性 医疗卫生产品是一种优值品,要求由政府出面建立强制的保障机制。,结论,第一,医疗卫生产品属于混合产品; 第二,政府对于这一市场的干预是必要的。但并不等于说,只有公共生产才是政府干预医疗卫生市场的唯一方式; 第三,政府对于医疗卫生市场的干预,不仅指医疗卫生产品提供,同时也应包括对需求

32、方的合理引导。,三、我国的医疗卫生政策演变,建国以来,我国主要实行以医疗卫生产品公共供给为主的财政政策。 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57年 卫生事业是福利事业,预防保健服务免费,对职工实行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国家办的医院为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实行差额预算管理,政府对亏损进行补偿。 第二阶段,从1958年到1980年 政府进一步提高卫生服务的福利水平,1958年、1960年和1972年三次大幅度降低收费标准,使计划价格远低于实际成本,政府承担沉重医院亏损补贴。 第三阶段,1980年至今 多数地方停止对医疗卫生单位的一般性拨款,而改按政府对某些支出项目定量补贴方式; 提高医疗卫生产品的价格和收

33、费标准,使其接近于成本; 推行医疗保险制度。 对农民实行以政府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 各地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医疗卫生的市场化改革。这些措施剌激了医疗卫生产品的供给,也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需求。,医改历程:,第一阶段 1980年代 (给政策不给钱 ) 三部委出台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第二阶段 1990年代 (大争论时期) 点名手术、特殊护理、特殊病房等新事物纷纷涌现。围绕政府主导还是市场改革,两种思路开始针锋相对。 第三阶段 2000年(产权改革的号角) 改革指导意见确定了实行医药分业等几项原则。在江苏的宿迁掀开完全“市场化”的医院改制:卖医院 第四阶段 2005年 (医改突然变奏) 卫

34、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称“市场化非医改方向” 第五阶段 2006年 (医改再见曙光) 医改基调已定,政府将承担基本医疗。 第六阶段 2007年至今 (医改进入最后冲刺),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机构分布不均衡 全国 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中城市,其中 30又集中在大医院。农村、偏远地区和山区缺医少药的状况比较普遍。这与我国政府提出的人人都享受初级保健的目标存在一定距离。 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低,存在资源闲置和浪费。 (二)医疗卫生的公共消费政策不当 政府医疗卫生资金享受面窄,少数病人花去大量资金; 供给存在垄断性,即规定病人在政府指定的医院就诊;

35、对医疗卫生产品的消费缺乏必要的引导机制。 (三)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过小 城镇医疗保险主要覆盖机关事业单位和城镇各类企业就业人员及 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 将绝大部分少年儿童、城镇非就业人口、 非公有制部门的从业人员以及农民工等流动人员排斥在外。 (四)公共医疗卫生支出不足 总量不足 结构不合理,短短 15年间,卫生总费用增加 11倍。但是,政府卫生支出比重逐年下降,居民个人卫生支出所占比重上升。 在 OECD国家中,卫生总费用的绝大部分由政府承担的,其中政府承担比例最高的国家为卢森堡,占到 93, 大部分国家政府承担比例都在70以上,少于 70的只有 6个国家,其中政府承担比例最少的为美国和韩

36、国,政府承担比例为45。我国的医疗卫生情况在世界卫生组织的 191个会员国中排名倒数第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20092011年)(2009年4月6日出台),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20092011年重点抓好五项改革: 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新方案提出,预计在3年时间内投入8500亿元用于五项医改。 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形成四位

37、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一、基本医保全覆盖,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年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合)率均达到以上;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覆盖到全国所有困难家庭。以提高住院和门诊大病保障为重点,逐步提高筹资和保障水平,2010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做好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完善医疗保障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减轻城乡居民个人医药费用负担。,二、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比较完整的基本药物遴选、生产供应、使用和医疗保险报销的体系。2009年,公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规范基本药

38、物采购和配送;合理确定基本药物的价格。从2009年起,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所有零售药店均应配备和销售基本药物;完善基本药物的医保报销政策。保证群众基本用药的可及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减轻群众基本用药费用负担。 为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需制定国家药品处方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临床诊疗指南。 对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形成价格竞争,保证基本药物的质量。,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发挥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用年时间建成比较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

39、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全科医生的培养培训,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完善补偿机制。逐步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为群众提供便捷、低成本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国家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2009年起,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进一步提高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到2011年不低于2

40、0元。加强绩效考核,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力争让群众少生病。,五、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公立医院经济补偿政策,逐步解决“以药补医”问题。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大力改进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明显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实现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 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逐步解决“以药补医”机制,切断医院、医生与药品购销之间的利益关系。完善补偿机制,落实医改方案中提出的增设药事服务费、适当调整部分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增加财政投入和改革社会医疗保险的支付方式等多种措施,使医疗服务能够得到合理补偿。,新医改方案六类人待遇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