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转换题.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34287 上传时间:2019-08-1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文转换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图文转换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图文转换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图文转换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图文转换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文转换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文转换题.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2010、9,成功要付出常人难以料想的努力。在辽阔的亚马逊平原上,生活着一种叫雕鹰的鹰,它有“飞行之王”的称号。但那壮丽的飞翔后面却蕴含着一种惨烈的悲壮。一只幼鹰出生后,没享受几天舒服的日子,就要经受母亲近乎残酷的训练,其中关键的一步是,母鹰把幼鹰带到高处或树边或悬崖上,然后把它们摔下去,有的幼鹰因胆怯而被母亲活活摔死。而后,母鹰把幼鹰那正在成长的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折断,然后再次从高处推下,这样以后,存活下的幼鹰才可通过训练驰骋蓝天。母鹰深知:不经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们就不能飞上高远的蓝天。,解读高考考纲,考纲要求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能力层级为E级。 考纲解读

2、 高考对修辞的考查一般不考概念,重在修辞的运用。正确运用的前提是准确理解。因此对修辞的考查首先是要考查对常见修辞手法的理解,包括对其构成特点的理解。比如,对比喻的结构(一般分为本体、比喻词、喻体三部分)的理解。此外,还包括对常见的修辞手法修辞效果的理解。其次是考查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的能力,尤其是运用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的能力,因为没有这方面的能力,是很难把修辞题做好的。,解读高考考纲,命题趋势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修辞题的类型主要有这么几类:(1)四选一的选择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格的辨别能力。(2)模仿例句造比喻句,主要考查对修辞格的运用能力。(3)仿造前后句造比喻句,主要结合句式、

3、内容来考查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4)写对联。(5)结合文学鉴赏来考查综合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还有的根据文章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运用及作用的理解。 高考对修辞的考查重在正确运用,而且常与其他考查形式(如仿写、续写、句式选择等)结合在一起,体现了高考命题重能力、重运用、重主观、重综合的大趋势。今后,有关修辞的测试手段会越来越成熟,样式也会越来越多样化。,课堂精讲精练,一、熟记考纲中规定的九种修辞手法 1比喻 (1)比喻的特点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句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课堂精讲精练,

4、(2)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两者缺一不可。 下列几种情况,虽有比喻词,但不是比喻: 就说那棵野葱吧,香气和家葱一样,味道却像刚结出的李子。(作比较) 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表猜测) 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表想象) 我们这个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像徐洪刚、李向群等。 (表列举),课堂精讲精练,(3)比喻的种类 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连接。 例如: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布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黑的山

5、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前面。四周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 “成了”“变成”等连接。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课堂精讲精练,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作比,抓住色泽晶莹、隐约闪烁、清新洁净等相似

6、点来描绘荷花的美。),(4)比喻的注意点 喻体要常见、易懂。 比喻要贴切。 要注意思想感情。,课堂精讲精练,2比拟 (1)比拟的特点 比拟是把物当做人来写,或把人当做物来写,或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2)比拟的种类 拟人(把物当做人来写)。 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拟物(把人当物写或把甲物当乙物写)。 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 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摸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

7、,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圣马克堂是方场的主人。 圣马克堂热情地迎接着八方游客。,课堂精讲精练,3借代 (1)借代的特点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强调两者的相关点。 (2)借代的种类 特征代本体。例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用“黄发垂髫”代老人、小孩) 具体代抽象。例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用“烽火”代战争) 专有名词代泛称。例如: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用“诸葛亮”代聪明有才智的人) 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用“鲁迅”代鲁迅的作品) 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

8、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用“眉”代人的头) 个别代一般。例如:当皇帝或蒋介石出来的时候,街道上便打扫干净,洒上清水;可是,他们的大轿或汽车不经过的地方便永远没见过扫帚与水桶。 (用“扫帚”“水桶”代清扫街道的所有工具) 原料代成品。例如:阿Q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用“银的”“铜的”代银币和铜钱) 地名代本体。例如:艾奇逊在这里强奸了美国的民意,这是华尔街的“民意”,不是美国的民意。(用“华尔街”代美国垄断资产阶级),课堂精讲精练,(3)借代的注意点 必须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不能同时出现。,

9、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 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 体不出现 2、不同点 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 我就知道 ,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课堂精讲精练,4夸张 (1)夸张的特点 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2)夸张的种类 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缩小夸张。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课堂精讲精练

10、,(3)夸张的注意点 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扩大或缩小,夸张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 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性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课堂精讲精练,5对偶 (1)对偶的特点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 (2)对偶的种类 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例如:横眉冷对

11、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例如:不因鹏翼展,哪得鸟途通。 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某些方面可稍有出入,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既不因达官显贵而承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句子对偶。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课堂精讲精练,6排比 (1)排比的特点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

12、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使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2)排比的种类 成分排比。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句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忍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博大和宽广。,课堂精讲精练,7.设问 设问的特点是“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 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自问自答) 又如: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生活在幸福之

13、中呢?(问而不答),课堂精讲精练,8.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句末一般用问号,有的也可用感叹号。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 (1)问而无答的反问。包括用肯定句表否定的内容和用否定句表肯定的内容两种形式。 例如:这对于具有共产主义世界观的人来说,又有什么可以值得骄傲的呢?(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又如:我呢,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2)问而有答的反问。 例如: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可以肯定地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设问和反问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1)设问的答案在问句之外,反问的答案在问句之内。(2)反

14、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课堂精讲精练,9反复 (1)反复的概念 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例如: 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双臂劳动了/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 (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了赞美保姆大堰河的勤劳和善良,艾青在这里一连反复使用了六个“她含着笑”,使勤劳而乐观的保姆形象跃然

15、纸上。,课堂精讲精练,(2)反复的几种类型 词语反复。为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词语,达到强调的目的。 例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讯记念刘和珍君) 词组或句子反复。有时为了表达内容或者结构安排的需要,要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个词组或句子。 例如:“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铁凝哦,香雪) 这里连续三次反复使用“原来是这样的”,表明了香雪此时的快乐心情。 又如:契诃夫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先后让别里科夫四次说出“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这种口头禅式的反复重复,突出了别里科夫顽

16、固与保守的性格,塑造出一个栩栩如生的沙俄爪牙与帮凶形象。 语段反复。在诗歌和小说中最为常见。鲁讯在小说祝福中,不惜笔墨,连续两次重复以“我真傻,真的”开头的一大段,一方面表达祥林嫂丧夫失子后的痛苦心情,同时也反映鲁镇上的人们对她的冷漠,有力地批判了摧残中国劳动妇女的封建礼教。,反复与排比的区别 反复和排比两种修辞手法都含有相同的词语,形式上相似,容易混淆,两者的区别关键在于其表达的侧重点不同。 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排比则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用,侧重点在不相同

17、的词语上。例如: 终于自由啦!终于自由啦!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啦!(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莫泊桑项链) 这句含有相同的词语“她”,但是所要强调的词语不是“她”,而是“认识”“了解”“爱”和“娶”,所以该句为排比。,课堂精练,下面各句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 大运河通过威尼斯,像反写的S。 这(大运河)就是大街。 在这儿还可看见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 建筑也是新式,简洁不 嗦,痛快之至。 他的肚子里有墨水,脑瓜子也灵活。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的难得的佳肴。,明喻 暗喻

18、 拟人 移用 借代 反语,下列各句中比喻词用的不恰当的一句是 A他提着两个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深一脚、浅一脚。 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山路上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轻快。 C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D她突然瞥见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课堂精练,以下几句运用修辞方法恰当,并确实增强了表达效果的一项是: ( ) A海外儿女思乡,思乡,思乡,此情此意久长. B他的话没有实质内容,空得像战鼓一样。 C蒲公英柔软的茎上顶着小黄伞,雄纠纠地守卫在道路两旁。 D个人的自学,个人的努力,个人的独立

19、钻研,是主要的;但是适当的讨论,相互的讨论,集体的讨论也是必要的。,课堂精练,娱乐越来越多,愉快越来越少 食品越来越多,食欲越来越少 酒量越来越大,饭量越来越小 搞笑越来越多,幽默越来越少 药物越来越多,健康越来越糟 广告越来越多,真诚越来越少 社会越来越老龄化,腐败越来越年轻化 活动越来越多,运动越来越少 知识越来越多,思维越来越少 职积越来越多,学问越来越少 伙伴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课间一笑,课堂精讲,二、九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明确九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是判断其运用正误、优劣的前提。九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如下: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繁为简洁。 2比

20、拟:化物为人,亲切自然;或化人为物,形象生动。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4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丰富联想,以创造意境。,课堂精讲,5. 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音节和谐,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 排比:叙事透辟,条分缕析;结构紧凑,文意贯通;语气强劲,抒情强烈。 7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8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9反复:不仅能起到强调作者情感、充分表达作者思想的作用,还能增强文章的气势。,补充资料,修辞在高考试卷中的几大面目 修辞手法的考查,是近几年高考试题的一大亮点,受到命题者

21、的青睐。它的突出特点是,让考生在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试题中,呈现出修辞的身影,强调它的实际运用。从语言表达与阅读鉴赏上看,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都是非常重要的,至少在以下几类试题中,得到鲜明的体现。,一)、修辞在语言综合运用题中的运用 将修辞手法融合到语言综合运用题中去考查,是近几年来修辞考查的普遍方式,受到各地命题者的青睐。,补充资料,1修辞在句式变换题中的运用。 有的句子句式比较凌乱,往往长句与短句、主动句与被动句、整句与散句等杂糅在一起,造成语意不连贯,表意不简明。为此,常常要对这样的句式进行改写、变换,同时结合一定的修辞,使句式整齐,表意明确。 例如:(2008年高考重庆卷)20.用四个反

22、问句重组下面的语句,可以增减个别词语,但须保留原意,并保持语意连贯。 每个人都是一根蜡烛,既然你被点燃了,就应该去点燃更多的人,你自己并不会燃烧得更快,世界却因此变得更加光明美好。,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反问句的灵活运用,解答的关键是,考生必须要掌握反问句的句式特点:一、陈述句变反问句应加上“难道(吗)?”;二、肯定的陈述等于否定的反问,否定的陈述等于肯定的反问。同时,在不失去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添加关联词,然后组织语句,做到语言通顺即可。,补充资料,2修辞在仿句题中的运用。 句式仿写,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字数基本一致,修辞完全相同的句子,构成排比句,能增强气势,使句子音韵和谐。 例如:(200

23、8年高考江西卷)20.按照下面句子的结构和修辞方式(有了,好比,是),另写一个句子。(字数不限,句意连贯),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 此题主要考查考生的仿写、语言连贯得体以及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答题时需要另外选择一组对象,然后分别用明喻和暗喻的修辞手法加以描述,采用“有了,好比,是”的句式即可。,补充资料,3.修辞在句子扩写题中的运用。 有时句子的扩写,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同样会作一些要求,以期句式整齐和谐。 例如:(2008年高考安徽卷)20.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 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 要求: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

24、合。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不少于80字。 本题考查扩写能力。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重分析题干的要求,然后扩写时从题干的表达方式角度入手,注重叙述、描写、抒情等结合,注重语句的文采,注意语言的规范、准确和形象、生动等即可。,补充资料,4.修辞在对联拟写题中的运用。 拟写对联,不仅要做到“神似”,即上下联内在关系要紧密,意顺脉畅,形成一个综合的相互补充、映衬的意义链,而且要做到“形同”,即上下联句子的结构要相同,字词的平仄对仗要合乎要求。 例如:(2008年高考重庆卷)据媒体报道,2008年5月8日9点18分,奥运祥云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冲顶过程中,一朵白云始终停留在珠峰上空。火炬点燃不久,

25、一道彩虹在珠峰上空出现。请以此为内容,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副对联。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联的拟写。在做这道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在组织词语写对联时,要注意紧扣材料的内容,并注意要尽量提取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二要注意运用拟人的修辞,使语句在表达上亲切自然、生动形象。,补充资料,5修辞在宣传语中的运用。 在宣传语中运用修辞,可以把词句修饰得优美、生动、感人,使之产生更强的美感,通过生动形象的文字,准确表达意图,突出其感染力,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补充资料,6.修辞在语文活动题中的运用。 我们开展语文活动时,常使用简洁有力、鲜明突出的词语、短语或句子来表达。 例如:(2008年

26、高考湖北卷)学校筹办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的宣传专刊,请为此专刊拟写一个通栏标题。 要求:采用对偶句式,且上下句分别含有“点燃激情”和“传递梦想”的字样;每句字数在1525字之间。 此题将修辞手法放在语文活动当中考查,目的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单纯考查修辞手法,在说话时灵活运用修辞手法,能够生动形象,亲切感人,简洁有力,还能够显示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学识水平。解答此题,应从“点燃激情”和“传递梦想”这两个短语入手,根据短语内容在短语的前面或者后面添加词语即可。同时注意必须运用对偶句式。,补充资料,7修辞在图文转换题中的运用。 在图文转换题中运用修辞手法,能够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具体感人,不但给

27、人以视觉感受,更让人受到优美语句的熏陶,能显示一个人的语言才华。,8修辞在应用文写作中的运用。 应用文写作,有时为了表达感情,增加文采,也常常需要运用修辞手法。 例如:(2005年高考江西卷)24.写一张给亲属的节日或生日贺卡。 要求:感情真挚自然,语言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出现真实姓名,正文50个字左右。 此题把修辞放在应用文中考查,别具一格。它既考查了考生写贺卡的能力,又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开放性强,鼓励创新。答题时,既要认真考虑贺卡的格式、内容,又要考虑运用哪一种修辞,使表意更明确。,补充资料,二)、修辞在诗歌鉴赏题中的运用 修辞在古代诗歌鉴赏题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诗歌形象设题。 2).结合对诗歌词、句的赏析设题。 3).结合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设题。 4)结合对诗歌情感的赏析设题。 三)、修辞在文学作品类文章阅读题中的运用 1).结合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意设题。 2).结合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设题。 3).结合赏析文章的语言设题。 4).结合赏析文章的谋篇布局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