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保持健康心理.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37719 上传时间:2019-08-13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讲保持健康心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第五讲保持健康心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第五讲保持健康心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第五讲保持健康心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第五讲保持健康心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讲保持健康心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讲保持健康心理.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第五讲 保持健康心理,家庭保健员培训系列讲座,2,您应该知道什么?,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与“身”的关系 心理问题的辨别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怎样让心理更健康,3,正常心理,异常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一般 心理 问题,严重 心理 问题,可疑 神经症,神经症,人格 障碍,精神 病性 疾病,4,心理健康的概念,5,健康和心理健康,健康 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道德上、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 心理健康 不仅是没有心理疾病;还要保持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况,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从而处于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6,衡量心理健康的七大标准,正常的智力水平 健全的

2、人格 较强的社会协调性 稳定适中的情绪和情感 健全的意志,协调的行为 和谐的人际关系 心理特点符合心理年龄,7,人的“心理”也能测量吗?,总体心理健康的测评:症状自评量表(SCL-90); 人格测评: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问卷(16PF); 能力测评:比奈-西蒙智力测验;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情绪与行为测评: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SAS,SDS); 社会应激于应对测评:生活事件量表(LES); 社会支持测评:社会支持问卷(SSQ)。,8,请您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最近两周是否经常有下述情况发生: 情绪低落,有些事情无法释怀; 经常感到身体不适,医院又查不出毛病; 家庭关系、同事关系等人际关系不良;

3、 遇到重大变故、挫折、转折; 对人生意义和人性感到迷惑。,9,“心”与“身”的关系,心身反应、心身障碍、心身疾病的概念 心身疾病的病因和范畴 行为模式与心身疾病 慢性病病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干预 心身疾病的防治,10,心身统一性,兴奋激动时,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极度悲伤时,面色苍白、手足冰冷、心跳缓慢、血压降低、呼吸不畅心理对生理的影响 女性在怀孕期或更年期心理上会有很大变化;甲亢病人容易激动发怒,而甲低病人则表情冷漠、缺乏热情等等生理对心理的影响,11,几个基本概念,心身反应 心身障碍 心身疾病,12,心身反应,一些心理刺激可以引起躯体的生理反应,当这些心理刺激消除后,人们

4、又恢复正常的生理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心身反应。 例如,当我们情绪不佳时,会表现出疲倦、食欲下降、睡眠不好等,这种反应是正常的,不是病态。,13,心身障碍,如果一些心理刺激持续存在,所引起的生理反应超出正常,且不易消除,但还没有引起身体器质性疾病,就被称为心身障碍,即“神经官能症”。有的书上也将它称为健康的“第三态”,即亚健康状态。,14,心身疾病,如果这些心理刺激持续存在,并且出现了器质性疾病,就成了心身疾病。严格的说,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15,心身疾病是怎样发生的?,社会因素是心身疾病的外部致病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不良、社会动荡、

5、意外事故、职业因素等等; 心理因素是心身疾病的内部致病条件,包括心理矛盾和冲突、心理刺激、个性缺陷等等; 当内外两种因素的结合超过一定强度,就会使个体产生过度的心理应激,从而导致心身疾病。,16,心身疾病的范畴(一),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律不齐、阵发性心动过速等; 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神经性呕吐、直肠刺激综合征等; 生殖系统疾病:如月经紊乱、经前期紧张症等; 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17,心身疾病的范畴(二),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神经系统疾病:如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等

6、; 眼科疾病:如原发性青光眼、中心性视网膜炎等; 耳鼻喉疾病:美尼尔综合征、晕动病等; 口腔疾病:复发性口腔溃疡,咀嚼肌痉挛等; 皮肤疾病:神经性皮炎、痤疮、斑秃、荨麻疹、慢性湿疹等。,18,行为模式与心身疾病,A型行为与心脏病 C型行为与癌症,19,A型行为与心脏病,A型行为模式的特征: 有时间紧迫感,试图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更多的成就; 经常地持有经过掩饰和文饰的泛化性敌意。 大量科学研究表明,A型行为者经常处于应激状态,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冠状动脉收缩、心肌缺氧;血浆胆固醇、甘油三脂等生理指标偏高;由于其特殊的行为类型,往往会进食较多的高胆固醇食物、吸较多的烟、缺少体力活动等,因此与B型行为

7、者(办事从容、随遇而安、没有时间紧迫感,也不存在敌意)相比更易患冠心病、心绞痛或心梗猝发。,20,C型行为与癌症,C型行为模式的特征: 不善于宣泄和表达严重的焦虑、抑郁; 过分压制自己的负性情绪。 C型行为造成的心理生理反应可以从分子水平上引起细胞DNA自然修复功能的减退,促成原癌基因向癌基因转化;同时,C型行为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改变,使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失去清除癌变细胞的能力,最终导致癌症发生。C型行为者癌症的发生率是常人的3倍以上。,21,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主观感觉异常敏感,注意力转向自身。对其他事物很少关心,容易被别人误解为自私或冷漠。 心境不佳,情绪不稳。病情越重,病程越

8、长,异常情绪反应越严重。这种消极情绪,不仅容易被人误解,使人不愿意接近,而且还不利于病体康复。 被动依赖,情感脆弱。本来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也不愿意动手。希望亲友多照顾、多探视、多关心自己。 多疑、神经过敏。听人低声谈话,就以为是谈自己的病,医护人员和亲友的好言相劝,也常半信半疑。有时,怀疑医护人员给自己开错了药、打错了针。 紧张、焦虑、恐怖。怕疼痛、怕开刀、怕变残、怕死亡。同时,求愈心切,希望早一天确诊,早一天手术、早一天出院。这种心理对康复极为不利,会削弱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机体免疫力降低。,22,心身疾病的防治原则,综合防治的原则: 生物医学的治疗措施: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心理社会学的

9、防治措施:心理治疗、心理素质培养等。 整体防治的原则:根据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以及不同病程阶段存在的具体问题,制定整体性、系统性、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患者积极参与的原则:患者本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采取预防措施、积极配合治疗,才能有效降低心身疾病的发病率和危害; 持续防治的原则:心身疾病大多属于慢性病,其防治往往需要一个相对长的过程,只有持之以恒地坚持治疗,才能达到最好的疗效。,23,心身疾病的心理干预 “身病”和“心病”同治,因人而异、持之以恒,自我心理调节 始终对战胜疾病、重获健康充满信心; 能够及时表达或发泄自己的负面情感; 积极组织或参与有意义的、快乐的活动; 保持密切的人

10、际交往和社会联系。 家人的心理支持 帮助患者分析发病及症状迁延的主观和客观因素; 陪伴患者一起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临床过程和预后转归; 了解配合治疗的注意事项并监督患者严格遵从医嘱。,24,心理问题的辨别,25,辨别“病”与非“病”,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 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 个性的相对稳定性 自知力 主动求治,26,辨别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 心理冲突的性质(一),心理冲突的常形心理问题 现实意义失业、离婚、疾病等 道德性质冲突双方至少有一方是不道德的 心理生理障碍进食、睡眠、性功能 例:李钢,男,45岁,个体经营者。与妻子感情不和多年,近来争吵频繁,愈演愈烈,有意与之离婚,又怕亲戚朋

11、友说自己有了钱就抛弃糟糠之妻。左右为难,烦躁郁闷,食欲减退,失眠多梦。,27,辨别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 心理冲突的性质(二),心理冲突的变形神经症 与现实处境无关一般人不屑一顾的小事 与道德无关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心慌、气短、头晕、麻木以及内脏功能障碍等等 例:李女士,42岁,工人。从小就特别害怕那些和“死”沾边儿的事物,遇到丧礼、花圈寿衣店、医院、养老院、路上的纸钱都会把她吓得心惊胆战,出现心悸、胸闷、憋气、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颤抖,手脚冰凉等反应。,28,常见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广泛性焦虑;惊恐发作 强迫性神经症:强迫思维;强迫行为 恐怖性神经症 :社交恐怖;场所恐怖;特定恐怖 躯体形式

12、障碍:躯体化障碍;疑病症;躯体形式的植物功能紊乱;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 神经衰弱:脑和躯体功能衰弱,29,了解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组以感情(心境)持续性低落为基础性特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可伴有思维和行为的改变,以及躯体的症状。 我国抑郁症患者最低估计为2%,即全国现有2600万患者。,30,关注抑郁症自杀,抑郁症严重的,不仅会影响社会功能、给家庭和给本人造成痛苦,严重的甚至导致自杀。2001年全国第三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指出:中国每年有25万人死于自杀,估计还有每年不少于200万人自杀未遂。全球每40秒有一人自杀死亡,每3秒钟有一人自杀未遂。,31,抑郁症的诊断,没有生活乐趣,快感缺乏; 饮

13、食习惯的改变; 睡眠异常; 活动量的改变; 精力不够,自感疲劳; 自卑,感觉生活无意义:“我真没用”; 思考问题或者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 间接的自残行为:如酗酒、吸烟、吸毒等; 自杀念头,甚至付诸行动。 以上症状符合4条以上,影响工作学习生活等社会功能,并且持续时间超过两周,可以诊断为抑郁症。,32,抑郁症的防治方法,早发现,早治疗,尽量减少应激性生活事件,消除患者的悲观情绪。 坚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系统的药物治疗,疗程要足够长,甚至终身。 接受深入的心理治疗,揭示内在心理原因。 积极进行自我调节,树立自信、广交良友、改变认知、接触社会、增加体育活动。,33,预防抑郁症自杀,自杀高危人群有以下表

14、现者,应引起医务人员、家人和社会的重视: 情绪低落的抑郁者 过去曾有过自杀企图或自杀行为者 谈论过自杀并考虑过自杀的方法 亲友中(密切接触者)曾有人自杀 情绪不开朗,性格内向者 有明显精神因素者 慢性酒精中毒或吸毒者,34,常见的不良心理,自卑心理 猜疑心理 嫉妒心理 虚荣心理,逆反心理 空虚心理 完美主义心理 报复心理,35,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36,郁闷时找谁倾诉?,没有心理问题的人是不存在的,只有轻重缓急之分。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遇到冲突、挫折,产生愤怒、焦虑,导致心理失衡,甚至酿成疾病。当人们出现心理问题时,往往很难跳出自己的逻辑圈和情绪基调,家人、朋友、同事等因与当事人关系密切

15、且认知水平有限,难以给予有效调解。此时,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才是明智的选择和正确的途径。,37,心理咨询的概念,心理咨询是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给咨询者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过程。 通过心理咨询,可以使咨询者在认知、情感和态度上有所变化,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疾病和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38,心理治疗的概念,所谓心理治疗,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改变病人的认知、情绪、意志和行为,来消除症状、治愈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39,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是一回事吗? (一),对象不同:心理咨询的对象主要是正常人、正在恢复或已康复的病人;心理治疗的对象则主要是有

16、心理障碍的人。 处理问题不同:心理咨询着重处理正常人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诸如人际关系问题、职业选择问题、婚姻家庭问题等等;心理治疗着重治疗某些神经症、性变态、心理障碍、行为障碍、心身疾病、康复中的精神病患者等。 用时不同:心理咨询用时较短,一般咨询一次到几次即可;心理治疗耗时较长,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治疗时间。,40,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是一回事吗? (二),层次不同:心理咨询在意识层次上进行,更重视教育性、支持性和指导性,着重改进或建议改进求助者的某些内在因素;心理治疗则主要在无意识领域中进行,具有对峙性,重点在于重建患者的人格。 目标不同:心理咨询工作往往直接针对某些有限的具体目标;心理治疗的

17、目标是使人发生改变和进步。,41,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机构,各省市所属的精神卫生中心或精神病专科医院 综合医院内的精神科或心理咨询门诊 设立在部分高校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 各种社会组织开设的咨询机构,42,怎样让心理更健康?,43,读懂自己、照顾自己、提升自己,认识和掌握自己的情绪 学习几种积极调适不良情绪的方法 注重培养和训练三种能力 重视和防止家庭情绪污染,44,什么是情绪?,通常我们所说的情绪,是指感觉及其特有的思想、心理和生理状态和行动的倾向性。 情绪的主要特征:无所谓对错,常常是短暂的,会推动行为,易夸大其辞,可以累积,也可以经疏导而加速消散。 我国古代有“内伤七情”之说,认为当人的

18、“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过度时,就会发生生理疾病。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增强人的抵抗力,而消极的情绪状态会对身体构成伤害。,45,引起情绪失衡的常见原因,客观因素:不期而至的挫折、困难和重大突发事件。如天灾人祸,自然灾害,意外事件,婚姻与家庭问题,高危人群的失学,失恋,失业等。 主观因素:个性特点如性格内向,不善沟通、克制忍耐、过分认真、争强好胜、自尊心过强(好面子“死要面子活受罪”)、以自我为中心(不安全感,多疑,自卑),偏执(认死理,好钻牛角尖、不灵活)等。 值得注意的是,引起情绪障碍的往往不是诱发事物的本身(客观因素),而是当事人对该事物的认识和态度。,46,主动培养健康情绪,

19、要有自己的事业和追求,体验发自内心的满足; 积极参与社会交往,更好地适应环境和应对应激事件; 设法增加生活的情趣,增加愉快的生活体验; 学习从光明的一面去观察事物; 对问题当机立断,不要太追求完美; 给情绪以适当发泄的机会; 培养幽默感; 珍惜此时此刻。,47,调试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回避法 转视法 宣泄法 自我激励法 低调法,升华法 语言暗示法 创造欢乐法 求助他人法,48,回避法,也叫时间推移法,这种方法是淡化或转移不良情绪。常言道“眼不见心不乱,耳不闻心不烦”,这是人们陷入心理困境时,最先也最容易采取的简单可行的自我解脱方式,也是解压、解除困惑的良方。把令人不快的一些人、一些事的关注转移

20、到令自己赏心悦目的事物上去,例如:遇到繁恼的琐事,“惹不起还躲得起”,离开不愉快的环境,听音乐、看电影、游公园、逛商场、写字、画画等。,49,转视法,并不是任何客观现实都可以逃避或回避,但是同一件事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意向和结果,“横看成岭侧成峰”、“凡事就看你怎么想”,包括“换位思维”,往往容易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沟通。通过调整看问题的角度,从积极的方面出发,多看光明和主流,避免“一叶障目”,避免以偏概全。,50,宣泄法,俗语说得好“大雨过后有晴空”,心理重压只有宣泄出来,才能赢得心理上的一片晴空。愤怒如果强行抑制,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时刻有毁灭自己或他人的危险。悲痛如果不及时地宣泄出

21、来,不仅会危害心身健康,甚至气绝身亡。在适当的场合,用适当方法,释放和排解心理压力,求得心理平衡,才是最佳途径。,51,自我激励法,寻求“合理化”的理由,达到维护心理平衡,实现心理自拔、心理自助的功效,用这种精神胜利法宽慰自己、承认现实,比垂头丧气、痛不欲生不知好多少倍,不仅可以减轻因动机冲突或失败挫折产生的紧张、焦虑、抑郁,而且维护了个人的自尊。俗话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人生不能过多攀比,“天外有天”,“能人背后有能人”,人要控制好自己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知足常乐”(不是消极的满足),知足的人就不会总抱怨社会对自己的不公平,知足的人不会埋怨自己没有机遇,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知足,无

22、忧无虑过日子,自然有乐。,52,低调法,“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每人都有两个“自我”,一个是理想的我,一个是现实的我。理想、目标、期望值,这是每个人前进的一种心理驱动力。但是,期望值越高,越容易引起较大的心理冲突,有了“平常人”的心态,就拥有了“小草”的世界,就会告别心理困境。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地上只有一个珠峰。群星虽然没有太阳耀眼,同样闪烁生辉;群山虽然没有珠峰高大,同样勃勃挺拔。,53,升华法,困难和挫折,绝非人们所求,但也是不能一味回避的,升华是一种力量。善于自我心理调整、把压抑和焦虑等不利情绪,升华为一种力量,引向对已、对人、对社会都有利的方向,寻找具有延续性的

23、崇高目标。与此同时,可以消除了心理压抑和焦虑,还能达到动态的积极的心理平衡,例如“失败是成功之母”、 “化悲痛为力量”、 “坏事变好事”等等,都是升华的一种表现,化挫折、失败为动力,从心理困境中奋起,做生活的强者。,54,语言暗示法,例如在发怒的时候,重述达尔文的名言“愤怒总是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或告诫自己“别做蠢事,发怒是无能的表现”,从而调整和放松心理上的紧张状态,使不良情绪得以缓解。,55,创造欢乐法,情绪不佳时,更要积极创造快乐、酿造笑容。笑,能瞬间击溃所有的烦恼,调解精神,促进身体健康。或者,到景色怡人的大自然中走一走,能有效调节人的心理状态。,56,求助他人法,培根说过:“如

24、果把你的苦恼与朋友分担,你就剩下一半的苦恼了”。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人对问题的认识往往是有限的,甚至是模糊的,如果把烦恼吐露出来,寻求亲人和朋友的理解、关心、指点和支持,将得到心理上的极大安慰。,57,注重培养和训练三种能力(一) 承受压力(抗压力)的能力,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培养一个良好的性格,对待事情,保持情绪的稳定性,这样当冲突和压力到来时,就不会有大起大落的情绪反应。要有坚定的意志品质,营造坦荡胸怀、豁达心境。,58,注重培养和训练三种能力(二) 社会适应能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的一生实际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适应是一种接受也是一种放弃,是新的选择和新的组合,与其被动适应不如主

25、动适应,努力去认识客观规律的不可抗拒,变压力为动力,才能从逆境走向成功。一个善于及时调节自己心态的人保持惯常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标志着具备心理平衡免疫能力的高低。,59,注重培养和训练三种能力(三) 精神创伤的自我康复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生活节奏在加快,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人们心理负荷在增加,人们有了更多的自由,有了更多的约束,人们有了更多的希望和选择,也有了选择时的烦恼和冲突。人们有了成功与发展的可能,也潜伏着更多对失败的恐惧和焦虑,当今社会面临着就业、升学、晋升、婚姻家庭、利益分配等诸多方面的竞争和挑战。遇到动机冲突和挫折情境在所难免,因此提高精神创伤的自我康复能力,及时调整心态

26、是十分必要的。,60,重视家庭情绪污染,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心理变得十分脆弱、抑郁,并且难以找到合适的宣泄不良情绪的场所,所以常常乱放“火炮”。这种不佳情绪尤其容易在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传染,造成沉闷、压抑的家庭气氛。,成功人士,女秘书,部门经理,女儿,狗,61,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不良情绪在家庭中肆意蔓延呢?,学会稳定自己的情绪,情绪低落时要有忍耐力和克制力; 把情绪和事情分开,不要带着情绪处理家庭问题; 与家人一起分担烦恼,寻求支持,商讨解决途径。,62,常见误区,63,误区1 “身体健康就是心理健康”,这是人们对心理健康的普遍误解。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中明确指出,

27、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身体健康并不等同于健康,也不等同于心理健康,它们是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的。只有同时具备身体、心理、道德和社会适应的人,才能算是真正健康的人。,64,误区2 “心理问题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其实,几乎每个人都可能在一生的某个时期发生心理问题,只是程度有轻有重,或自己没有意识到罢了。,65,误区3 “有心理问题就是有精神病”,很多人对“心理问题”十分敏感,并把它和精神病联系起来,认为这是可怕而又可耻的事。其实每个人都会经常出现一些心理困扰,调解不当就会形成心理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并由于某种人格基础才有可能发展为神经症和心理疾病。而

28、且,精神病是一个医学概念,如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是最严重的一种心理疾病,一般的心理问题与精神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内在的联系。,66,误区4“情绪焦虑和抑郁不是病, 也无需治疗”,有些人认为“人生在世,谁没有个烦心事呢”,情绪不好也是正常的,或让它随着时间淡忘掉,或接受现实、命该如此,哪还用去看心理医生呢?殊不知,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长时间得不到排解,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降低人体免疫功能。,67,误区5 “看心理医生是件丢人的事”,很多人认为身体有病尽可以大大方方地去寻医问药,然而看心理医生却是一件很难为情的事情,怕受到歧视和猜疑,甚至怕被当成精神病人看待;另一方面,把自己的隐私暴露给陌生人也

29、觉得不安全,不放心;还有人认为看心理医生的人都是心理变态,这其实是很大的一个误区。,68,误区6 “心理咨询就是听心理医生讲故事”,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经常会以讲故事的形式启发来访者的认知,然而这只是众多心理咨询技术之一。针对来访者的个案特点和个性特征,咨询师将采用不同的技术和方法,帮助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排除心里障碍,获得更加成功和快乐的人生。,69,误区7“心理咨询只不过是花钱找一个倾诉烦恼的场所 ”,由于心理咨询遵循保密原则,来访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无须任何掩饰,可以尽情地倾诉烦恼。但心理咨询的功能远远不止于此,接受过专业医学和心理学训练的咨询师能够从多个角度为来访者提供帮助,促进个人成

30、长。,70,误区8 “一次心理咨询就可以解决问题 ”,由于对心理咨询不了解,人们往往期望值过高,认为通过一次心理咨询就可以解决所有的心理问题。其实,心理问题和身体疾病一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除病痛也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心理咨询更需要患者与心理医生的互动配合。,71,误区9 “心理医生能帮我解决所有问题 ”,有些人表现出对心理医生的过度依赖,把所有问题摆在医生面前后,便等待处方。其实,心理医生作用在于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依靠自身的力量走出困境,促进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72,误区10“在书上或网上随便找个心理测验做做,就知道自己心理有没有毛病了”,为满足现代人类对探索自己心理和他人心理的好奇心,各种相应的书籍和互联网站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心理测验。例如,让你想象走进一个森林里会遇到哪几种动物,然后根据答案中动物的种类和出现次序判定你的爱情观。这一类所谓的心理测验的趣味性远远大于其科学性,不具备信度、效度,更没有代表性的常模和标准化指标。心理困扰时如果依据这种测验的结果自我诊断,往往会令人误入歧途,甚至引发新的困扰。,73,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