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39271 上传时间:2019-08-13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EC),危重病例抢救诊治 鄂尔多斯中心医院新生儿科,病 例,患者姓名:康海霞之女 性 别:女 病 历 号:486945 住院科室:儿科一区,病例摘要,患儿,女,46小时。主因“便血半天”入院。该患儿系G5P2,胎龄37W+4,因前置胎盘剖宫产娩出,无早破水、宫内窘迫及窒息史。羊水、脐带无异常。生后肌注维生素K1 2mg ,生后4小时开奶,吃奶尚可,排胎便2次。于入院前半天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共3次,为鲜红色血便,量少。无发热、呕吐、腹胀等,门诊查便常:潜血示:+,红细胞+,白细胞。门诊以“新生儿便血原因待查”收入院,自

2、病后,精神、吃奶欠佳,小便量少。 查体:T 37.5,R 24次/分,HR136次/分,Bp83/30mmHg。神清,反应可。前囟平软。全身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呼吸平稳,口唇红润,心肺听诊未及异常。腹软,微膨隆,未及胃肠型,肠鸣音活跃,。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下肢不肿。吸吮及觅食反射存在。,病例摘要 患儿入院时照片,病例摘要,初诊时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 5.06(109/L),红细胞 4.63(1012/L),血红蛋白 172.00g/L,血小板246.0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 82.60%。血生化:谷丙转氨酶 24U/L,37.3谷草转氨酶 74U/L,白蛋白37.3g/L,总胆

3、红素 131.3umol/ L,直接胆红素 3.8umol/L,尿素5.39mmol/L,钾4.97mmol/L,钠 138.8mmol/L,钙 1.76mmol/L,C反应蛋白 9.53mg/L。凝血四项: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36.10 S,凝血酶原时间 15.00S,纤维蛋白原 3.00g/L。便常规:潜血+,红细胞+,白细胞。,病例摘要,初步诊断:新生儿便血原因待查:新生儿出血症? 鉴别诊断: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 败血症 肠扭转 肠梗阻 胃肠炎 喂养不耐受 牛奶蛋白过敏,病例摘要,入院治疗:禁食水,补液, 止血治疗。 但患儿入院后20小时患儿出现哭闹,一般状况转差,腹胀,逐渐加重,腹

4、壁发红发亮,叩腹呈鼓音,肠鸣音弱。腹平片示:肠梗阻;腹部B超示:腹腔内肠胀气明显,肠间少量积液。,病例摘要,立位腹平片,病例摘要,修正诊断: 1.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2.脓毒症。,NEC的诊断依据,1.腹胀 (70-98%) 2.肉眼血便 (25 63%) 3.腹壁静脉显露,红斑或淤青 4.肠鸣音减少 5.非特异症状 一般情况差,体温不稳定,低血压,治 疗,禁食水、胃肠减压 抗感染 支持治疗,如丙球 静脉营养,疗 程,7 14 天,取决于严重程度 症状消失 重新开始肠道喂养时X线不一定要正常 重新开始肠道喂养时应缓慢,疗 效,入院第3天体温恢复正常,一般状况好转,大便为淡血水样,量少,腹

5、胀明显改善,肠鸣音稍弱,复查腹平片未见异常。入院第5天,大便为黑绿色稀便,复查便常规无异常,肠鸣音正常。入院第6天血红蛋白降至128.00g/L,CRP 37.42mg/L,血钠129.9mmol/l。病程815天,患儿无发热,查体无明显异常。反复复查便常规,均回报:白细胞(+)红细胞(-)。入院后第15天给予开奶,患儿再次出现腹胀,禁食灌肠后腹胀缓解。行下消化道造影提示:先天性巨结肠,给予开奶灌肠保守治疗后,腹部症状无反复。家属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治疗。,疗 效,患儿入院后第14日复查的立位腹平片,疗 效,患儿出院时照片,小 结,NEC是早产儿的主要疾病之一 早产、感染和肠道缺

6、氧缺血是其主要的原因 经口喂养对NEC的发生并没有主要影响(除外母乳喂养) 初期是内科干预 对VLBW肠穿孔的治疗尚存在争议 NEC是神经系统异常的高危因素,小 结,疑难危重病例国内外治疗情况回顾与分析: 在临床工作中,先天性巨结肠或小肠结肠炎并不少见,而二者同时出现却不常见。小肠结肠炎是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最常见最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先天性巨结肠在新生儿期的主要致死原因。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在发生小肠结肠炎之前,其肠粘膜免疫功能是降低的,若远端肠管狭窄,粪便淤积,出现不完全梗阻时,细菌和病毒可侵入肠粘膜大量繁殖,引起肠道炎症,而肠道的炎症又将进一步导致肠粘膜破坏,淋巴细胞分布及功能异常,SIgA分

7、泌进一步减少,粘膜免疫功能更加下降,形成恶性循环2。当炎症侵犯肌层后可表现浆膜充血水肿增厚,腹腔内有渗血,形成渗出性腹膜炎。患儿全身情况会突然恶化,腹胀严重,呕吐有时腹泻,由于腹泻及扩大肠管内大量肠液积存,产生脱水酸中毒、高热、脉快、血压下降,如若不及时治疗,病死率较高。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合并小肠结肠炎从临床角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型;从病理学角度可分两型:一种普通炎症型:其病变局限于粘膜;另一种为局部缺血坏死型:病变累及肠壁全层。本例患儿为局部缺血坏死型。起病早,出生一天即发病,病情进展快,发病到入院一天,腹部症状明显加重。再修正诊断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时即应考虑到有消化道畸形的可能。应完成相关检

8、查。以排除消化道畸形。,小 结,先天性巨结肠为小儿常见疾病之一,发生率居消化道畸形第二位,结肠神经系统在胚胎期的发育障碍而引起远端肠管粘膜下及肌层无神经节表现。其病因复杂,环境因素对基因的作用条件和方式尚不清楚。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5。一般有典型的排便困难,明显腹胀,X片肠梗阻表现。本例患儿初发病仅仅表现为消化道出血征象,是误诊的主要因素。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保守治疗明显有效又是本患儿诊断延误的另一因素,直至消化道出血相关症状消失,进食后腹胀又反复才得以确诊。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细心诊查,以免延误诊断及治疗。,I share with you Please you share with me! 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