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氧化还原反应.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40955 上传时间:2019-08-14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章氧化还原反应.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第十三章氧化还原反应.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第十三章氧化还原反应.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第十三章氧化还原反应.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第十三章氧化还原反应.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三章氧化还原反应.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章氧化还原反应.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十三章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电极电势 电极电势的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和限度,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3.1 氧化还原反应,1. 电对:,Zn+CuSO4Cu+ZnSO4,还原反应:Cu2+ + 2e Cu,规定: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组成一个电对。,电对符号: 氧化剂电对: Cu2+ /Cu 还原剂电对: Zn2+ /Zn,氧化反应:Zn 2e Zn2+,氧化数:是人为规定的某元素在化合物分 子中各元素形式上所带的电荷数。,2 氧化数(氧化值,氧化态),Na Cl,确定氧化数的规则, 离子型化合物中,元素的氧化数等于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 共价型化合物中,共用电子对

2、偏向于电负性大的原子 ,两原子的形式电荷数即为它们的氧化数。,单质中,元素的氧化数为零。 中性分子中,各元素原子的氧化数的代数和为零 ,复杂离子的电荷等于各元素氧化数的代数和。, 氢的氧化数一般为+1,在金属氢化物中为 -1,如 。, 氧的氧化数一般为-2,在过氧化物中为-1,如 在超氧化物中为-0.5,如 在氧的氟化物中为+1或+2,如,例:,配平原则: (1) 电荷守恒:得失电子数相等。 (2) 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总数相等。,二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离子电子法),配平步骤: (1)用离子式写出主要反应物和产物(气体、纯液 体、固体和弱电解质则写分子式)。 (2)将反应分解为两

3、个半反应式,并配平两个半反应的原子数及电荷数。 (3)根据电荷守恒,以适当系数分别乘以两个半反应式,然后合并,整理,即得配平的离子方程式;有时根据需要可将其改为分子方程式。,例: MnO4- + SO32- + H+ Mn2+ + SO42-,(1) 将反应分解成两个半反应,一个是有氧化剂参加的还原反应,另一个是有还原剂参加的氧化反应。 MnO4- Mn2+ SO32- SO42-,(2) 配平两个半反应,使等式两边的原子数、电荷数均相等。(在酸性介质中,少氧的一方加H2O,另一方加H+;在碱性介质中少氧的一方加OH-,另一方加H2O) MnO4- + 8H+ +5e Mn2+ + 4H2O

4、SO32- + H2O 2e SO42- + 2H+,(3) 将两个半反应乘以适当系数,使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然后将两个半反应相加,即为配平的离子方程式。 2 MnO4- + 8H+ +5e Mn2+ + 4H2O +) 5 SO32- + H2O 2e SO42- + 2H+ 2MnO4-+5SO32-+6H+ 2Mn2+5SO42-+3H2O,例:配平反应方程式,1. 在酸性介质中,2+5得,注:在酸性介质中,在少氧的一边加水。,例:配平反应方程式,2. 在碱性介质中,3+2得,注:在碱性介质中,在少氧的一边加OH-,另一 边加水, 。,例:配平,28+3得,观察:在酸性介质中,在少氧

5、的一边加水。,最后:,酸性介质: 在少氧的一边加水,另一边加H+。,碱性介质: 在少氧的一边加OH-,另一边加水。,中性介质: 左边总是加H2O;右边若氧少,则加OH-,若氧多,则加H+。,小结:, 13.2 电极电势,13.2.1 原电池 13.2.2 电极电势的产生 13.2.3 电极电势的测定 13.2.4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13.2.5 电极电势的应用,1 Volta电池的构造,Cu-Zn原电池装置, 13.2.1 原电池,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金属导体如 Cu、Zn 惰性导体如 Pt、石墨棒.,电极,2. 定义:借助于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 电能的装置。,3. 盐桥的结构与作

6、用,(1)盐桥的结构:由饱和的KCl和琼脂煮沸腾后凝 固制得。,(2) 盐桥的作用 :a.闭合电路。 b.保持两边溶液的电中性。,1.书写原电池符号的规则: 负极“-”在左边,正极“+”在右边,盐桥用“”表示。 半电池中两相界面用“ ”分开,同相不同物种用“,”分开,溶液、气体要注明ci,pi 。 (3)有金属导体,则用金属导体作电极,无金属导体应加惰性电极,如C、Pt。 (4) 纯液体、固体和气体写在电极一边用“,”分开。,二 原电池的表示方法,以Cu-Zn 原电池为例:,2. 电对的几种形式 (1)金属-金属离子 Zn2+/Zn (2)同种金属元素的不同价态 Fe3+/Fe2+ (3) 非

7、金属的不同价态 H+/H2 Cl2/Cl-,例:将下列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并以原电池符号表示,练习:将下列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并以原电池符号 表示,13.2.2 电极电势的产生,M活泼,M不活泼,稀,溶解 沉积 沉积 溶解,-,+,+,-,+,+,-,-,-,-,+,+,13.2.3 电极电势的测定,标准氢电极装置图,表示为: H+ H2(g) ,Pt,1. 标准氢电极,2. 标准电极电势和标准电动势, 采用还原电势 E小的电对对应的还原型物质还原性强 E大的电对对应的氧化型物质氧化性强 E无加和性 一些电对的 E与介质的酸碱性有关 酸性介质: 碱性介质:,3 标准电极电势表,4. Nernst方程式

8、 1 Nernst方程式,13.2.4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1. 氧化型或还原型的浓度或分压,2. 介质的酸碱性对电极电势的影响,Ag,3. 沉淀的生成对电极电势的影响,氧化型形成沉淀 ,E, 还原型形成沉淀 ,E, 氧化型和还原型都形成沉淀,看二者 的相对大小。,小结:,4. 弱电解质的生成对电极电势的影响,G=-nEF 式中:E为电动势; F为法拉第常数,数值为96485C/mol n为电池反应中转移电子数。 标准态下,G0=-nFE0,13.3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非标态下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为: 即 E 0 反应正向自发进行 E 0 反应逆向自发进行,标态下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为: 即 E

9、0 0 反应正向自发进行 E0 0 反应逆向自发进行,例1:试判断下述反应: Pb2+Sn Pb+Sn2+, 在(1)标准态; (2)非标准态, 时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解:(1)E0=E0(+) -E0(-) =E0(Pb2+/ Pb)-E0(Sn2+/ Sn) =-0.126V-(-0.136V)=0.010V 上述反应可以自发向右进行。,(2)E=(Pb2+/ Pb)-(Sn2+/ Sn) = = E0+ 上述反应的方向逆转,即自发地向左进行,例2、判断 2MnO4-(0.1mol/L)+10Br-(1mol/L)+16H+(10-8mol/L) 2Mn2+(0.1mol/L)+ 5Br

10、2(l)+8H2O反应方向。,解:MnO4-+8H+5e Mn2+4H2O,Br2(l) +2e- 2Br-,因为:E=(+) -(-)0 即:反应逆向进行。,所以,该反应在标准态下不能向右进行。,13.3.2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限度,例:计算下列反应: Ag+Fe2+ Ag+Fe3+, (1)在298K时的平衡常K0; (2)如果反应开始时,c(Ag+)=1.00mol,c(Fe2+)=0.1mol/L,求达平衡时Fe3+的浓度?,解:(1) K0=3.08 (2)设达平衡时,c(Fe3+)=xmol/L,Ag+ + Fe2+ Ag + Fe3+ 始态浓度(mol/L) 1.00 0.10

11、0 平衡浓度(mol/L) 1.00-x 0.10-x x x=c(Fe3+)=0.074mol/L,电极电势大的作正极,依据:电极电势小的作负极,1. 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13.2.5 电极电势的应用,例:,判断下列原电池正、负极,并计算电动势,例:,例:根据下列氧化还原反应: Cu+Cl2 Cu2+2Cl-组成原电池。 已知 p(Cl2)=101325Pa, c(Cu2+)=0.1mol/L, c(Cl-)=0.1mol/L, 试写出此原电池符号并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例:由附录5查得:0(Cu2+/Cu)=0.34V;0(Cl2/Cl-)=1.36V 根据能斯特方程式: Cu2+2e-

12、 Cu,Cl2(g) +2e- 2Cl-,原电池符号: (-)Cu Cu2+ (0.1mol/L) Cl-(0.10mol/L) Cl2(P0),Pt(+) E=(+) -(-) =(1.42-0.31)V=1.11V,2. 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电极电势大的氧化态的氧化性强,是氧化 剂,依据:电极电势小的还原态的还原性强,是强还 原剂,例:在电极反应中:,判断其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例:现有含Cl-、Br-、I-的混合溶液,欲将I-氧化成I2 ,而Br-、Cl-不被氧化,在常用的氧化剂Fe2(SO4)3和KMnO4中选择哪一个能符合上述要求?,Fe 3+只能把I-氧化为I2,而 能把C

13、l-、Br-、I-氧化为相应的单质, 应选择Fe2(SO4)3。,3. 计算弱电解质电离常数,例:已知:,计算:,解:构造原电池: 正极: H+ + e- 1/2H2 负极:1/2H2+CN-e- HCN 电池反应: H+ + CN- HCN K0=1/ K0i(HCN) E0=0(H+/ H2)-0(HCN/H2) =0-(-0.545)V=0.545V K0i(HCN))=6.17*10-10,4. 计算难溶电解质的,例: 已知:,解:设计原电池 正极:Pb2+2e- Pb; 负极:Pb+SO42-2e- PbSO4 电池反应:Pb2+ SO42- PbSO4 K0=1/ K0sp(PbSO4) E0=0(Pb2+/Pb)-0(PbSO4/Pb) =-0.126-(-0.356)V=0.23V K0sp(PbSO4)=1.7*10-8,例:判断在酸性溶液中H2O2与Fe2+混合时,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若能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13.4 元素电势图 元素电势图的表示方法,1.229V,Z = 2,表示方法: 各物种按氧化态从高到低排列; 两物种间“”相连,线上方为值,线下方为转移电子数(以1mol该元素原子计)。,0.337V,2 计算电对的电极电势,(nx),例:已知Br的元素电势图如下,0.61,解:(1),0.61,0.52V,0.76V,(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