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隔离20111015.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43320 上传时间:2019-08-14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4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毒隔离20111015.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消毒隔离20111015.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消毒隔离20111015.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消毒隔离20111015.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消毒隔离20111015.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毒隔离20111015.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毒隔离20111015.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应对脊髓灰质炎疫情 消毒、隔离和防护,闫晓旭 2011年10月,参考依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 卫生部WS/T311-2009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卫生部WS/T313-200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GB18466-2005 卫生部关于印发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的通知,主要内容,一、消毒 (一)消毒原则 (二)消毒措施 (三)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 (四)注意事项 二、病区建筑布局、隔离措施和防护 三、医护人员手卫生要求 四、关于消毒工作的建议,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该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是粪手口,也可通过食物、水、飞沫及苍蝇、蟑螂传播 脊髓灰

2、质炎病毒按血清型分为I、II、III型,中、高效消毒剂、热力和紫外线对其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前言,消毒与隔离的目的,控制传染发生的主要手段是阻断传染链的形成 简单、直接而有效的中断传染链的方法是应用各种屏障技术切断传播途径 隔离技术的目的是防止病原微生物在人群中扩散,最终控制和清除传染源,基本概念,传染病隔离 将处于传染期的传染病病人、可疑传染病病人及病原携带者安置在特定区域,与一般人群暂时分离,缩小污染范围,减少传染病传播机会,同时,也便于污染物的集中消毒及处理 消毒 杀灭或者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处理 随时消毒 对患者污染的物品和场所及时进行的消毒处理 终末消毒 传染源(包

3、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离开有关场所后进行的彻底消毒处理,应确保终末消毒后的场所及其中的各种物品不再有病原体存在,消毒范围和对象:以病原体可能污染的范围为依据确定消毒范围和对象,一般不必对室外环境开展大面积消毒,防止过度消毒现象的发生 消毒持续时间:以脊髓灰质炎流行情况和病原体监测结果为依据确定消毒的持续时间,消毒原则,对患者污染的物品和场所及时进行的消毒处理。 包括:病人分泌物、排泄物(粪便)呕吐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和场所、食饮具、生活用具、手、衣服、被褥、生活污水、污物。 医护人员诊疗、护理工作结束后应洗手并进行手消毒。,消毒措施-随时消毒,消毒措施,终末消毒 指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离开

4、有关场所后进行的彻底消毒处理,应确保终末消毒后的场所及其中的各种物品不再有病原体存在。终末消毒特别要注意病家、病房、托幼机构及中小学校,消毒措施,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相关科室(儿科、内科、神经内科、感染科的门诊和病房)等每日工作结束后,以及脊髓灰质炎患者病房在患者康复、死亡或离开后,均应做好终末消毒工作,包括:地面、墙壁,桌、椅、床头柜、床架、门把手等物体表面,患者衣服、被褥,洗脸盆、便盆等生活用品,厕所等,预防性消毒 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的消毒 家庭 托幼机构 和中小学校 医疗机构,消毒措施,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室内空气 应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

5、,每次不少于30min 医疗机构应加强通风,可采取通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也可采用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无人条件下还可用紫外线对空气消毒,不必常规采用喷雾消毒剂的方法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地面、墙壁、门窗 0.2%0.5% 过氧乙酸溶液或1000mg/L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 泥土墙吸液量为150mL/m2300 mL/m2,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mL/m2,对上述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 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mL/m2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 以上消毒处理

6、,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min,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衣服、被褥 被病毒污染时,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min,或用流通蒸汽消毒30min,或用250mg/L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 不耐热的毛衣、毛毯、被褥、化纤尼龙制品等,可采用过氧乙酸薰蒸消毒。薰蒸消毒时,将欲消毒衣物悬挂室内(勿堆集一处),密闭门窗,糊好缝隙,每立方米用15% 过氧乙酸7mL(1g/m3),放置瓷或玻璃容器中,加热薰蒸1h2h,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奶瓶和食饮具 患儿的奶瓶、奶嘴应充分清洗并煮沸消毒20min后使用。食饮具每天煮沸消毒20min或用二星级消毒碗柜消毒,也可用含有效氯250m

7、g/L或0.5% 过氧乙酸溶液的消毒液浸泡30min,再用清水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 玩具、学习用品 患儿接触过的玩具、学习用品用0.2%0.5% 过氧乙酸溶液或1000mg/L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或擦拭表面消毒30min后用清水擦拭、冲洗干净。布制玩具尽量作焚烧处理,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家用物品、家俱 可用0.2%0.5% 过氧乙酸溶液或1000mg/L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或擦拭表面消毒30min 食物 瓜果、蔬菜类可用0.2%0.5% 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0 min,再用清水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 病人的剩余饭菜不可再食用,不得喂养家禽、家畜,煮沸30

8、min,或用20% 漂白粉乳剂或50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2 h后处理 也可焚烧处理,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饮用水 集中式供水出厂水余氯量不得低于0.5mg/L,末梢水余氯量不得低于0.05mg/L 分散式供水如直接从江、河、渠、塘、井取用水者,应有专人负责定期投加药物,测定水中余氯 应在盛水容器内按每升水加入1mg5mg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要求作用30min后,余氯量应达0.5mg/L,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手 手的消毒用0.5% 碘伏溶液或0.05% 过氧乙酸溶液涂擦或浸泡,作用2min3min 陪护人员在给患儿换尿片、处理粪便,或直接接触患者分泌物后要按

9、正确方法洗手和手消毒 特别需要注意常规的免洗手消毒液对脊灰病毒无效 运输工具 车辆内外表面和空间,可用0.5% 过氧乙酸溶液或1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60 min 密封空间,可用过氧乙酸溶液薰蒸消毒,方法同3。,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污染物 患者的排泄物、呕吐物等最好用固定容器盛放 稀薄的排泄物、呕吐物,每1000mL 可加漂白粉50g或含有效氯20000mg/L消毒剂溶液2000mL,搅匀放置2h 成形粪便不能用干漂白粉消毒,可用20% 漂白粉乳剂(含有效氯5%),或含有效氯50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2 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h 盛排泄物或

10、呕吐物的容器可用含有效氯50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15min,浸泡时,消毒液要漫过容器 被排泄物、呕吐物等污染的地面,用漂白粉覆盖,作用60min后清理,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厕所 厕所的四壁和地面的消毒,方法同2 粪坑内的粪便可按粪便量的1/10加漂白粉,或加其他含氯消毒剂干粉或溶液(使有效氯作用浓度为20000mg/L),搅匀作用12h24h 垃圾 可燃物质尽量焚烧 可喷洒10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60min以上 消毒后深埋,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污水 疫点内的生活污水,应尽量集中在缸、桶中进行消毒 每10L污水加入10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溶液10mL

11、 ,或加漂白粉4g。混匀后作用1.5 h2 h,余氯为4mg/L6 mg/L时即可排放 疫区内污染的生活污水,可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消毒静止的污水水体时,应先测定污水的容积,而后按有效氯80mg/L100mg/L的量将消毒剂投入污水中。搅拌均匀,作用1h1.5h 被污染的污水,有污水处理站的,应达到GB 18466 要求后排放。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可加入含氯消毒剂消毒90min,余氯量应达到6.5mg/L,即可排放,注意事项,应使用获得卫生部许可批件或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消毒产品 使用消毒剂前应详读说明书。一般消毒剂具有毒性、腐蚀性、刺激性。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使用,仅用于手、皮肤、物体及外环

12、境的消毒处理,切忌内服。消毒剂应避光保存,放置在儿童不易触及的地方 疫源地消毒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由有关单位及时进行消毒,或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在医院中对传染病病人的终末消毒由医院安排专人进行。非专业消毒人员开展疫源地消毒前应接受培训。采取正确的消毒方法并做好个人防护,必要时应戴防护眼镜、口罩和手套等,病区建筑布局,医院隔离与防护应符合卫生部WS/T311-2009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 建筑布局 1.1 应设在相对独立的区域,远离儿科病房、重症监护病房和生活区。设单独的入、出口和入、出处理室 1.2 中小型医院可在建筑物的一端设立感染性疾病病区,患者及密

13、接的隔离,隔离要求 病区应分区明确,洁、污物分开,标示清楚,防止因人员流程、物品流程交叉导致污染 不同种类的传染性疾病患者应分区安置,每间病室最好一个病人,最多不应超过4个病人,病床间距应不小于1.1 m 病房应通风良好,自然通风或安装通风设施,确保病房内空气新鲜 应配备适量的非手触式开关的流动水洗手设施 患者应及时隔离,自发病日起至少隔离40 d。并限制其活动范围。第一周患者病情允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并定期更换 应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的污染 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20d,防护要求,脊髓灰质炎 主要以接触传播为主,有时可以通过飞沫传播,医护人员在

14、进行诊疗活动、卫生防疫人员在流调时应认真做好防护。应戴口罩、帽子、手套,穿隔离衣。 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应戴帽子和医用防护口罩 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 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置,医护人员手卫生要求,洗手和手的消毒是切断传染源的重要手段 建立合格的洗手和手消毒设施,规范有效的洗手和卫生手消毒方法尤为重要 洗手和手的消毒应按卫生部WS/T313-200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

15、范进行,医护人员手卫生要求,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 1.1 感染科诊疗区和病房应设置适量的流动水洗手设施,流动水洗手设施应为非手触式开关 1.2 应配备按压式一次性包装的洗手液,洗手液混浊或变色时应及时更换 1.3 卫生手消毒液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1.4 应配备干手物品和设施,避免二次污染,医护人员手卫生要求,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先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再进行手的消毒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可直接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直接为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处理患者的污物后及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陪护人员在给患儿换尿片、

16、处理粪便,或直接接触患儿分泌物后均应先洗手,再进行卫生手消毒,消毒中存在的问题,在以往的疫情处理时常发现一些消毒过度和消毒不当的问题 对流行地区的过往车辆消毒,对过往群众人体消毒,对城市马路喷洒消毒等消毒过当问题 消毒剂用量不足,许多厕所病人粪便未及时处理,垃圾无人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等,关于消毒工作的建议1,要根据疾病的流行特点和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确定疾病流行的区域和流行的时间 在流行区域内,根据疾病传播的途径,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科学有效地消毒 要大力提倡科学消毒,合理使用消毒资源,减少浪费 在脊髓灰质炎流行期间,无患者的家庭,主要应以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为主,对存在传染源或可能有传染源

17、的地方要进行彻底的消毒 消毒时要做好人员的防护,关于消毒工作的建议2,合理配置消毒剂使用浓度,使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应符合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和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 禁止在交通要道设卡对过往车辆和人员进行喷雾消毒 禁止喷洒消毒剂清洗马路 如有明确污染时,可根据污染物的类型,针对污染的区域,采用相应的消毒方法进行一次消毒处理,关于消毒工作的建议3,在主动开展消毒工作的同时,应尽量减少污染源的扩散 例如,专人管理,责任到人,做好粪便、垃圾的消毒、清运的卫生管理 搞好宣传和培训,加强对专业人员消杀灭知识和防护知识的培训 加强宣传力度,发动群众搞好环境卫生,做好水源保护,及时杀灭苍蝇、蟑螂 做好粪便和垃圾的消

18、毒、清运 教育群众搞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变质的食品,不随地大小便,不随意丢垃圾,勤更衣、勤洗澡、常晒被褥,有病早就医,针对传染源采取的消毒与隔离措施,WPV病例以及感染者的咽喉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被污染的物品要做好随时消毒、终末消毒工作,直到连续两次采集的粪便病毒分离阴性或PCR检测阴性后为止 对呕吐物、排泄物用双倍剂量的20漂白粉乳液拌匀后,静置2小时后倾倒 使用的便器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2小时 被污染的食具、玩具及生活用品,可煮沸15分钟或用0.1漂白粉澄清液浸泡半小时 衣物、被褥可在日光下曝晒2天,室内地面、家具可用1:200消毒灵或0.5过氧乙酸喷洒或擦拭,针对易感人群采取的消毒与隔离措施,医护人员在进行脊髓灰质炎的诊疗活动、卫生防疫人员在流调时,应认真做好防护,戴口罩、帽子、手套,穿隔离衣 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应戴帽子和医用防护口罩 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手消毒 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 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置,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