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材介绍.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48557 上传时间:2019-08-15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材介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材介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材介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材介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材介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材介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材介绍.ppt(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 教材介绍,北京市第二 O 六中学 刘凤琴,一、对新教材的反馈意见和审查意见 二、新教材的设计思路和特点分析 三、本册教材的逻辑结构、内容分析 和教学建议 四、课堂教学改革的想法与建议 五、教材的配套产品和服务 六、新教材实验与教师发展,一、对新教材的反馈意见和审查意见 对新教材的反馈意见: 1.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一定的体现与落实。 2.教师教学行为发生了改变。 3.教学有实效。,1.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一定的体现与落实。 第一,关注学生的现实问题。 第二,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 第三,关注学生的体验过程。,第一,关注学生的现实问题。 新教材

2、设计从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审美生活等方面重建学生的精神生活,注重学生的认知、体验、感悟等生活形式的统一,通过活动设计,把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有机结合,真正赋予学生生活意义,把学生培养成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1.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一定的体现与落实。,第一课“ 珍惜新起点”从初一新同学升入初中面临的新的学习环境、学习生活变化为知识展开的背景,构建了新学校、新同学、新友谊、新集体这样一条逻辑主线,围绕这样一条主线设计了一系列学生活动。 第六课“学会调控情绪”。老师制定调查问卷,让学生写自己的烦恼。汇总后共279个。,1.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一定的体

3、现与落实。,第二,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努力用各种方法了解、发现、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学习、分析、思考问题创设真实的情境。老师们采用问卷调查、人物采访、数据分析、家长回信、材料展示等,摸清学生对不同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从学生生活实际、知识实际、心理实际出发,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例如:第一单元主题探究课“我们的班徽,我们的座右铭”时,设计了让新集体中的每一个同学制作班徽,展示班徽的活动。,1.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一定的体现与落实。,第三,关注学生的体验过程。 新教材明确提出教材是“学本”,即教学过程由重结论向重过程的转变。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

4、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归纳运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例如:第三课“珍爱我们的生命”,课前请学生对自己的家长进行了调查;先让学生调查了解自己成长过程中家长付出的艰辛,从而体验生命来之不易。,2.教师教学行为发生了改变。 第一,教师很注重课堂教学设计,把教学过程不单纯看作是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当作精心设计创作的作品 。 例如:班徽设计、游戏机利与弊对抗赛、人生丑丑画的创作等等这些教学设计融入了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对学生的了解、对教学理念的更新,所以能有效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教师教学行为发生了改变。 第二,教师很注重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通过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

5、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以期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活动的理性化、活动的内容化、活动的思维化上下功夫,力求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在体会中收获。,3.教学有实效。 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包括教学实效、教育实效两个层面,根据德育课程特点,认真分析教材,挖掘“教育点”,在课堂教学渗透,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师生、生生交流、碰撞中“动态生成的知识”,在润物细无声中借助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如,兴趣,不做是非判断,用实例指出正当和不正当区别。,3.教材的审查意见:,本教材上、下册依据立项报告中设定的指导思想、教育理念、结构安排和编写思路,准确、妥贴地反

6、映了课标和教改的精神,心理、伦理、法理的内容整合得自然合理,问题切入符合初一学生的生活情境和心理发展历程,选用的事例和材料紧扣学生的实际,并通过精选的名言警句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活动和实践的安排得当、有序,便于操作,也便于操作,也便于道德的自然习得。,二、新教材的设计思路和特点分析 (一)设计思路 1.明确思品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强调对教学内容的综合 教材的架构:以学生成长的生活逻辑为主线 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和支撑 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一些基本的技能 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2.确立79年级初中阶段的基本价值目标 根据: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初中阶段的基本价值目标:

7、 尊重、关爱、责任,3.七至九年级的教育主题,4.各年级能力培养的重点,与初一走进新的生活相适应,我们着力培养初一 学生的适应(新环境)能力、调适(情绪)能力 和 生活(自立自强)能力。,与初二面临因学习分化、同学关系等问题相适应, 着力培养初二学生的交往能力和维权能力。,与初三面临就业与升学的问题,着力培养初三学 生的社会参与和选择能力。,5.确立七年级的核心概念、教育主题和教学任务 面临的问题:走向新的学习生活 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核心概念:关爱、自尊(自强) 教育的主题:珍惜初中生活,做生活的 主人 教学任务:学会适应、调适,6.设计的三级层次 1.以有意义的生活主题为第一级标题(单元题)

8、,建立相对独立的单元结构,着重贯彻课标有关“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有机整合教学内容,“以生活主题模块的编写方式,统筹设计教材结构”的要求; 2.以体现有价值取向的观点表达课题,为第二级标题,作为支撑生活主题的重要环节,贯彻课标有关“导向正确,内容科学”的要求; 3.以洋溢生活气息,有寓意、个性化的标题,建立框题,为第三级标题,作为课题的分解和细化,贯彻课标有关“呈现方式要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有利于学生的自学”的要求,充当量化教学的基础。,(二)特点分析 1.活动即学习 2.注重情景创设 3.贴近学生的生活 4.体现思维的过程 5.强调综合性 6.体现探究学习,1.活动即学习 新教材的每一个观

9、点的介绍和形成都借助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使课文生动形象,具有可读性和可操作性;而且使学生能自然而然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例:P14-15,2.注重情境创设 新教材以图片、故事、心理测试等方式创设了学习的情景,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平台。 例:P24,3.贴近学生生活 新教材的设计就是以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为背景,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解决学生面临的生活问题、注重从学生生活感受中总结提高 例:P34-35,P91,4.体现思维过程 新教材用设问思考、讨论争辩等方式呈现了思维的过程,在过程中注重形成概念、观点、结论,鼓励学生的感悟与思考。 例:P49,5.强调

10、综合性 新教材注重相关学科的综合。综合有两种,一是宏观上的,指在一册教材中,既有心理、品德的内容,也有法律方面的内容。一是微观上的,指在一篇课文中,对同一件事、同一个问题从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角度去探讨。 例: P65、P19,案例,6.体现探究学习 整体课文设计 主题探究 目的:突出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通过实践活动内化,感悟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活动问题。 主题探究活动引言正文小栏目插图,案例1,案例2,案例3,教学建议: 1. 教学中,可以先介绍主题活动的内容,成立合作小组,分工; 2. 具体到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资源、获得的途径;给学生提出活

11、动的要求; 3. 一个单元教学结束要提供展示、检查、交流活动成果的机会; 4. 把结果作为本学科学习状况评价的重要依据。,面临的主要问题: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核 心 概 念 :关爱、自尊(自强),笑迎新生活,认识新自我,过富有情趣的生活,过健康、安全的生活,三、新教材的逻辑结构、内容分析与 教学建议,(一)逻辑结构,三、新教材的逻辑结构、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二)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一单元 笑迎新生活,第一课:珍惜新起点,第二课:把握学习新节奏,主题探究:我们的班徽,我们的座右铭,设立本单元的原因,初中是学生生活的一个新转折点。 不适应 笑迎新生活 学生进入一个新的教育生活场

12、所。 新的大环境和小环境热爱与归属感 学习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 学习是学生各种活动中的主导活动,第一课 珍惜新起点,新的学习生活、新的同学关系、创建新的集体,从被动的适应,主动的创建,这是从面上落实七年级的教育主题,教学建议: 课前,老师通过档案材料对学生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如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 与班会活动结合起来,了解初中学习、学校的变化; 利用自我介绍、抽签介绍等各种活动,帮助同学之间互相认识、沟通,使他们尽快熟悉起来; 采用“介绍我的小学班集体”等活动,使学生确立初中三年我们应建立怎样的班集体,明确自己在班级建设中的责任。,第二课 把握学习新节奏,从点上落实七年级的教育主题

13、适应问题。,学习新天地 学习的新特点 如何管理自己的学习 怎样采取更高效的学习方式来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享受学习 学习中有苦也有乐 享受学习的快乐:学习知识、探索奥妙,教学建议: 可以课前设计一份小型的“初中学习情况”的调查,帮助学生了解初中学习的变化; 可以请高年级的学生用实例介绍自己如何适应初中的学习,怎样管理自己的学习,包括学习课程、学习时间的安排等,通过同龄人的介绍和真实的学习历程,容易被学生接受; 利用课本中的判断、比较、确定自己学习方式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方式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采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学得愉快、学得有效。 注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的含义是丰富的

14、,可让学生把课外学习的一些体验带入课堂之内,如介绍平时喜欢看的书籍等。,“我们的班徽,我们的座右铭”的主题探究,目的: 一方面,让同学们把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 另一方面,积极地开发、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同时,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建议:发挥集体优势,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活动,体验到这个班徽有“我”的一份子,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爱这个班集体,有为班级争光的责任意识。 可以与班主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本单元主要落实以下几条课程标准的要求:,(二)1.2: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 开朗的性格。,(二)1.6: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三)1.4:正确认识个人与集

15、体的关系,体会 “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 荣誉和利益。,(一)1.5: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1.4: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积极 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三)1.2: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培养正 确的学习观念。,第二单元 认识新自我,第三课 珍爱生命,第四课 欢快的青春节拍,第五课 自我新期待,主题探究:畅言青春新自我,设立本单元的原因,初中生有强烈的认识自我的需要 “我是谁”偏激或错误的认识 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生命质量的重要内涵 生命、青春、新自我:新的平台 处于社会转型期学生成长的特殊需要 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自我价值认同 正确把握自我,第三课 珍爱生命 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 生命需

16、要相互关爱 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 如何珍爱我们的生命、如何尊重生命、如何延伸生命的价值,教学建议: 利用自然、生物课学习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世界是由丰富多彩的生命构成; 通过种植花木、饲养动物、课外收集资料、图片等,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生命的美好与可贵。 利用一些专题片,如:动物世界、自然奥秘等,让学生体会生命需要关爱;人与人之间需要关爱、人与自然之间更要和睦相处;,通过一些中学生中轻生及其带来的家庭、社会的恶果的反面事例,帮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分小组竞赛续写诗句说明人类生命的智慧性,或收集展示每人的笔迹说明每个生命体的独特性。 通过让学生了

17、解母亲孕育生命的过程、父母勤劳的养育过程,帮学生体会生命的独特、生命的可贵; 落脚点:尊重生命,发挥生命的价值。,第四课 欢快的青春节拍,青春悄悄来、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如何消除青春期的烦恼和困惑,如何解读青春,怎样理解青春的意义,怎样保持青春的心态,教学建议: 利用一些青春期专题教育的节目,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自己在生理、心理上的变化,不要面面俱到,防止上成生理卫生课; 利用诗歌创作、书画作品展示、朗诵等方式,帮助初中学生理解青春的独特与美丽; 落脚点在于使学生在畅想青春中,珍惜青春。,第五课 自我新期待 第一框:日新又新我常新 第二框:发现自己的潜能 第三框:自我新形象 了解自我发现自我设计自

18、我,日新又新我常新 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认识自我的途径:自我观察通过他人了解自己;通过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了解自己;通过集体了解自己;通过自我检查来反省自己。,:,发现自己的潜能 如何认识自我的潜能 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自我新形象 心中设定的理想形象 面对新期待 对未来的展望,教学建议: 这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是帮助学生全面、准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设计自己美好未来的过程;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作用,从正面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与鼓励; 通过学生的才能展示等活动,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增强学生的信心;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规划初中阶段的生活,不仅有规划的过程,更重要地是督促学生按照自

19、己的规划践行。,“畅言青春新自我”的主题探究,引导学生展现青春的活力,由解读青春期到感悟人生,追求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人生,建议: 以作品大赛、朗诵、演讲等方式,交流、展示学生们有关青春的理解。 可以“我的未来”作品设计活动,让学生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交流、沟通。,本单元对应课程标准的要求:,(一)2.1 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 的可贵。,(二)2.2 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 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三)2.5 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一)1.1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 与心理的协调发展。,(二)1.2: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 会克服

20、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 的心理活动。,(三)1.6: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 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 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第三单元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第六课 做情绪的主人,第七课 品味生活,主题探究:展示我们充满快乐和 情趣的生活,把情绪、兴趣、情趣、情操等内容进行了有机的整合,第六课 做情绪的主人,第一框 丰富多样的情绪,第二框 学会调控情绪,情绪万花筒 丰富多样的情绪感受 情绪的喜、怒、哀、惧四种基本类型 情绪与情境的关系 丰富多样的情绪构成了人们多姿多彩的生活,情绪与生活 情绪对人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第一框:丰富多样的情绪,第二框 学会调控情绪,情绪是

21、可以调适的 情绪与个人的态度是紧密相连的 改变态度就可以改变情绪,排解不良情绪 青少年的情绪特点 调节情绪的具体方法,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侧重于从道德教育的角度 指导学生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适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教学建议: 情绪来自于人的真实的体验,因此教学中要多组织学生活动; 不良情绪排解的方法,要通过各种方式,如情景模拟、小品表演等让学生认识到调节情绪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能性; 本课的道德教育落脚点:表达情绪不忘他人,一方面阐明了情绪调节目标“度”问题,另一方面体现了初一品德教育的核心概念“关爱”。,第七课 品味生活,第一框 情趣与兴趣 从情趣源于兴趣入手 什么是情趣 情趣有雅俗之

22、分,第二框 追寻高雅生活 保持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 正确对待好奇心,不盲目从众 丰富文化生活 提升情趣,陶冶情操,教学建议: 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给学生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 在交流展示中帮助学生区分雅俗的情趣; 用调查的方法,使学生辩证、全面地认识好奇心;正确地利用好奇心; 利用实例分析,从众心理的利与弊,帮助学生学会选择; 提升情操,使本课的品德教育的落脚点。,“展示我们充满快乐和情趣的生活”的主题探究,快乐而富有情趣的生活,是人们的向往和追求。指导学生追求这样的生活,充分展示他们每个人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信、乐观的心态。,通过这种主题探究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与设计展开对

23、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逐步培养起自主学习的习惯,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生活情趣小报的设计、制作、展示的过程就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本单元主要落实以下几条课程标准的要求,(一)1.3 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 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心态。,(二)1.2: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 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一)2.3: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 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二)1.5 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 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三)1.1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 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

24、制能力,养 成良好行为习惯。,第四单元 过健康、安全的生活,第八课 学会拒绝,第九课 保护自我,主题探究:共筑自我防护的堤防,第八课“学会拒绝”,身边的诱惑 领奖台的诱惑 金钱的诱惑 游戏机的诱惑 黄赌毒与邪教的诱惑,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联想后果抵制诱惑 主动请人帮助 避开诱因法 婉言谢绝 专时专用,教学建议: 通过分析不同的诱惑,让学生学会辩证地对待不同的诱惑; 分析不良诱惑的危害,要全面地帮助学生认识到:生理、心理的危害; 通过一些辩论活动:吸烟是成熟的标志、上网利弊等,帮助学生澄清一些观点,认识一些度的问题; 通过分析实例,让学生明确,不良诱惑必须抵制、而且采取得当的方法能够战胜,增强学生

25、的自信心。,第九课“保护自我”,身边的侵害与保护 青少年可能面临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侵害 青少年要学会自我保护,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提高警惕学会用智慧和法律来保护自己 注意不同情境中的自我保护: 意外险情与伤害冷静 不法分子的侵害具体分析 有能力制服:斗争 无能力制服:脱身 万不得已:权衡取舍,教学建议: 通过资料收集活动,让学生了解、发现青少年身边的种种侵害,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 通过情景模拟、小品表演等方式,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技巧。,“共筑自我防护的堤防”的主题探究,是一个总结知识与实践操作训练有机结合、对学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活动。 通过此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分辨能力和自护能力,培养中学

26、生的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同时,注意指导学生结合实际,使活动结果真正发挥作用。 建议: 发挥全班同学的作用,可以做一些宣传活动来收集资料。,本单元主要落实以下几条课程标准的要求,(一)2.6 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 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二)3.4 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 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一)1.1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 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 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二)3.5 学习在特定情景下自我保护的 方法。,四、课堂教学改革的想法与建议 想法: 1.课堂教学改革要真实地落实学生的 主体地位。 2.正确地认识课堂教学的效率 3.倡导

27、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4.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几个关系,1.课堂教学改革要真实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一,尊重学生。尊重不是礼貌、客气。在现代社会中,尊重意味着包容,尊重学生的差异。 第二,倡导对话。对:相对、相遇、相知;话:交际、交流、交换,因此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对话的过程。 第三,学会倾听,说话的人让听者集中于自己,这是能力;集中注意力听话的人,这是德行。 第四,教师要调控自我,抑制自我,不要有过分的表演,喧宾夺主。,2.正确地认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是要认识到效率的全面性,长效性,尤其是我们德育课程,更要了解效率的隐性,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是课堂教学的效果关键是看学生思维的强度、思维的

28、坡度、思维的价值、有效思维的力度。,3.倡导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新课程倡导改变传统的“师讲生听”过于单一的教学模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新模式。在实践中教师们也力图去改变,并积极采用的新的教学模式。但是我们一方面不能全盘否定“传授式”教学模式的作用;另一方面不能用另一种新的单一教学模式代替旧的单一的模式,要提倡多样化。,4.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第一,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现代源于、基于传统,现代异于传统,传统只有在新课程的框架下,才能生长出新意义。 第二,观念与行为的关系。现代教育观念要体现在教学的细节当中,不能完全新观念化,要在常态教学中展现新课程。 第三,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形式是为内容

29、服务的;教学情景不能过分地晃动。教学设计要在“新”上下功夫,更要在“实”上下功夫。 第四,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新课程是开放的,一定要判断、捕捉、重建教学信息,成为教学资源的一部分,重视动态生成,,四、课堂教学改革的想法与建议 建议: 1.做有针对性的培训 新课程是开放性,在为教师们带来创作空间的同时,也为教师在知识、学识、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注重培训,对于年轻教师在教材分析的基本功、适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能力要加强,要夯实教学基本功;对于老教师,要在活动的开展、新信息的加工利用等方面加强培训。,四、课堂教学改革的想法与建议 建议: 2.做有指导性的研究 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

30、要转变角色,其中一个角色就是“研究者”,广大教师一定要树立“科研促教”的观念。我们应该注重以实践中的问题为课题,加强行动研究。,四、课堂教学改革的想法与建议 建议: 3.做示范性的实验 新课程从教师、教学、评价等多个层面上都提出了很多新的做法, ,建议教师们以一种评价方式,“ 档案袋 ”、“成长册”做实验,能总结出一些可操作性的做法,向全市推广。,四、课堂教学改革的想法与建议 建议: 4.做有价值的建设 对于教学中的同一内容,老师提出了一些共同的想法和活动,但由于老师们在准备材料,实施方法上的差异,结果并不一致,因此建议校教研组要在新课程中做好资源建设,将有价值的活动资源保留下来,实现共享。,

31、1. 教师教学用书 2. 思想品德教学培训包 3. 素质教育新学案 4. 成长的足迹学习评价手册,五、教材的配套产品和服务 (一)配套产品,5. 教学挂图 6. 投影片 7. 教学设计与案例 8. 优秀课例选(VCD) 9. 思想品德多媒体教学课件,(二)教材的配套服务与研究,1. 采取不同形式进行培训,2. 及时回访,征集意见,3. 不定期出版试教通讯,4. 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六、新教材实验与教师发展 1.新课程新教材对教师提出的挑战 2.把教师的发展贯穿于课改始终,六、新教材实验与教师发展 1.新课程新教材对教师提出的挑战 (一)教育观念上的挑战 1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基础教育为学

32、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学校教育要突出认识和关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从科学本位的教师匠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引导着。 2树立活动的教学观:活动教学过程以探究为中心;活动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活动性体验;活动教学过程以学生的现实活动为依托。 3教师不是全知全能者:教师应学会终身学习;教师应转变工作方式;教师应成为研究者。,六、新教材实验与教师发展 1.新课程新教材对教师提出的挑战 (二)教学习惯上的挑战 1.不能把学生当作接受教育的被动者; 2.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过去课程即教材,现在课程是动态性的生长环境,包括学习资源、学习环境。 3.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33、探究学习。,六、新教材实验与教师发展 1.新课程新教材对教师提出的挑战 (三)对知识储备的挑战 1教师教什么,就懂什么的局限; 2自主探究式学习选题的广泛性; 3综合实践课的新要求;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课程资源。,六、新教材实验与教师发展 1.新课程新教材对教师提出的挑战 (四)信息技术的挑战 1.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2.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3.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 4.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六、新教材实验与教师发展 1.新课程新教材对教师提出的挑战 (五)

34、新的学习方式的挑战 1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与要求-新课程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学习活动,选择学习方式,营造支持学习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等。,六、新教材实验与教师发展 2.把教师的发展贯穿于课改始终 (一)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1、教学策略问题 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交往关系,寓教于乐,快乐教育,在教育当中,单纯的“快乐”是不利的,降低了教学的要求。 寓教于趣,兴趣,具有认知和情绪的两种特征,处于中等的愉快状态,自觉主动探索事物的倾向 寓教于趣的策略:一是满足需要;与学生的期望,需求相吻合。

35、二是超出预期。,2教师的业务水平问题 教师知识越多,教师的业务水平高,学生的学习越好?研究表明: 知识水平:专业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之间相关很低 教学水平(技能)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之间有显著相关 因此,注重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个人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三、新教材实验与教师发展 2.把教师的发展贯穿于课改始终 (一)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六、新教材实验与教师发展 2.把教师的发展贯穿于课改始终 (一)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3教师的行为方式问题 从管理的角度看,权力倾向与民主倾向?教师要关注教学中的公正问题、尊重问题;要有辩证意识对待教育教学,如药品一样要首先明确某中教学行为的“副作用”。如:鼓励与批评

36、问题,鼓励不是为了迎合学生,要有策略、有方法的批评学生。,六、新教材实验与教师发展 2.把教师的发展贯穿于课改始终 (一)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4备课问题 备课不仅仅是备教材中的知识点,更重要地要学会发现活动后面所支撑的知识点;学会发现不同活动之间的内在逻辑主线;学会设计一节课的德育主线;学会发现师生创造线。,六、新教材实验与教师发展 2.把教师的发展贯穿于课改始终 (一)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5讲课问题 有人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讲课,讲完就是完成任务,讲清楚讲明白就达到了目的,会不会是学生自己的事。有人认为:讲学生还不会呢?不讲怎么行? 应该说,问题不在讲不讲,而在于何时讲,讲什么,怎么讲和讲多

37、少。讲要讲到学生需要之处,讲到学生困难之时,讲到点子上,讲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除疑点、强化弱点。不仅要讲知识,更重要的是讲方法,讲思想,讲要少而精。,(二)教师与新课程同成长 1认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历程。 教师的成长过程包括: 准备期:主要关注点是取得任职资格; 适应期:主要关注点是熟悉钻研教材; 发展期:主要关注点是思考自己的教学与其他教师的不同,尝试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某种教学风格; 创造期:主要关注点是如何根据学生特点进行灵活有效的教学,成为教育专家。,(二)教师与新课程同成长 2更新教师观念 笑对新课程,新课程应该让教师的灵魂得到洗礼,得到精神的升华,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得到改善。同时

38、老师在学科知识、教学学知识、教与学的能力、综合素养有所提高。,(二)教师与新课程同成长 3改善教学行为 1. 熟悉运用教学要素(提问、板书、调控) 2.掌握教学推理能力(教学的情景是相对稳定;问题是一串串的;过程是流畅的) 3.掌握综合的教学能力(柔化或淡化学科界限的能力;协同作战的能力;组织校外活动的能力;教学研究的能力) 4. 掌握教育技术(一方面是指现代信息技术;另一方面是指基本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操作要领),(二)教师与新课程同成长 4提升教学境界 超越的境界超越教学内容和概念,进得去,出得来 灵活的境界“活”是教学艺术(准确地遵循教学规律是科学的,灵活的运用教学规 律是艺

39、术的;“我们的”是科学的;“我的”是艺术的) 反思的境界反思是教学的自我监控能力,这是教师才华的顶点。,(三)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几个误区 1.重视情意目标,并不等于取消学科知识目标。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并不等于削弱教师的指导作用。,(三)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几个误区 1.重视情意目标,并不等于取消学科知识目标。 新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在政治课堂三个目标的编排顺序上则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了首位。这在课程改革中是一个进步。 老师们注重了情感的培养和熏陶,却少了知识魅力的熏陶。品德课程的教学最终的目的也是要帮助学生学到东西,如果脱离教材,空洞地开展方式的改革,

40、使内容与形式脱节,就会使德育课程失去它的学科功能。,(三)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几个误区,1.重视情意目标,并不等于取消学科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反应:遵守、接受、尊重、关注、关心、欣赏、帮助 领悟: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建立、坚持、追求 能力 经历、感受、参加、参与、尝试、讨论、交流、合作、分享、体验 知识 了解:说出、辨认、回忆、描述、再认 理解:解释、说明、分类、归纳、判断 应用:使用、质疑、总结、评价,(三)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几个误区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并不等于削弱教师的指导作用。 新课程强调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我们的老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集了很

41、多的资料,采取了很多的形式。诸如小品、课堂辩论、讨论、小组发言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活动中体验,是适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的,也很受学生的欢迎。但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决不能忽视活动内容化、活动思维化,决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三) 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几个误区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并不等于削弱教师的指导作用。 有的课设计的活动形式过多,活动情景晃动的频率过快,让学生视听的画面过杂,提出问题后又不给学生一点思考的空间,导致整堂课的教学过程十分散乱。 有的课成了资料图片的罗列,一节课就把所有的资料都做了展示,学生听起来很不枯燥,但下课以后什么都没有记住的情况也大量存在。 一节课热热闹闹,小组合作有了,

42、讨论也有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有的课只是形式上的热闹,学生发言完了,教师缺乏归纳和提升,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成了旁观者和组织者,没有真正完成教学任务。,实施中的几个具体问题,课程实施建议: 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相信每一位学生,遵循主体性原则 依靠每一位学生,遵循实践性原则 尊重每一位学生,遵循创新性原则 关注每一位学生,遵循开放性原则,在鲜明展现正确价值观的前提下, 给学生一点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 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思考; 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 给学生一片蓝天,让他们自己向前走。,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