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病虫防治.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48730 上传时间:2019-08-15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的病虫防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水稻的病虫防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水稻的病虫防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水稻的病虫防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水稻的病虫防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稻的病虫防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的病虫防治.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水稻的病虫防治,平和县农业局 张汇川,1.水稻叶针枯病,症状 病原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防治方法 水稻叶针枯病图片,症状,又称水稻叶尖白枯病。主要为害叶片,病害开始发生在叶尖或叶缘,然后沿叶缘或中部向下扩展,形成条斑。病斑初墨绿色,渐变灰褐色,最后枯白。病健交界处有褐色条纹,病部易纵裂破碎。严重时可致叶片枯死。为害稻谷,颖壳上形成边缘深褐色斑点后,中央呈灰褐色病斑,病谷秕瘦。,病原,称稻生茎点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初埋在稻叶表皮下,后稍外露,黑褐色。产孢细胞单细胞,不分枝,产孢方式为全壁芽生单合格式。分生孢子卵圆形,单细胞,无色,大小2.8-7.02.8-3.9(m)。分生孢子具油球

2、1-2个。有性态为称稻小陷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叶和病颖壳内越冬。病菌寄主有禾本科杂草10多种,因此带菌杂草也可传播。越冬分生孢子器遇适宜条件释放出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至水稻叶片上,经叶片、叶缘或叶部中央伤口侵入。在拔节至孕穗期形成明显发病中心,灌浆初期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这一期间低温、多雨、多台风有利于病害发生。暴风雨后,稻叶造成大量伤口,病害易大发生。施氮过多、过迟发病重,增施硅肥发病轻。水稻分蘖后期不及时晒田,积水多,发病重。田间密度大,发病重。发病适温25-28,菌丝生长温限10-35,最适22-25,分生孢子形成温限15-30,最适25,孢子

3、萌发温限10-35,最适30。,防治方法,(1)加强种子检疫,防止传入无病区。 (2)选用抗病品种,粳稻较籼稻抗病。高秆的和叶长披软品种较感病。籼稻吕的扬稻3号、4号,3037,南农3005,兴籼1号较抗病。 (3)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和硅肥。分蘖期要适时、适度晒田,生长后期干干湿湿。栽培不可过密,降低田间湿度。 (4)药剂防治。药剂处理种子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50-500倍液浸种24-48小时、40%禾枯灵可湿性超微粉250倍液浸种24小时,效果良好。在水稻孕穗至抽穗扬花期,发现中心病株后选用40%多菌灵胶悬剂40ml或40%禾枯灵可湿性粉剂60-75g。每667m

4、2对水60L喷雾。40%禾枯灵还可兼治稻曲病、云形病、鞘腐病、紫秆病等真菌病害。,水稻叶针枯病图片,2.水稻云形病,病症状 病原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防治方法 水稻云形病图片,病症状,又称褐色叶枯病、叶灼病。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和南方稻区。地上部各部位都可染病。主要为害叶片,叶片染病有二种症状。一种是海拔高的山区出现云纹形病斑。先从下部叶的叶尖或叶缘产生水浸状小斑点,后迅速向叶基或内侧波浪状扩展,病斑中心灰褐色,外缘灰绿色,后期病斑上出现入场多明显的波浪状云纹线条。潮湿阴雨天气,叶片水浸状腐烂。高湿条件下,接近病健部产生白色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后期叶尖散生暗褐色小点,即病菌的子囊壳。另一种是

5、在大风袭击地区出现褐色叶枯病斑,叶上先出现暗褐色小点,后扩展为长椭圆形病斑,对光观察,病斑周围有较宽的黄色晕圈,病健界限不明,无轮纹,后期病斑中央淡褐色到枯白,周围褐色,外围有黄色晕圈,严重时病斑连片使叶褐色枯死。叶鞘受害以剑叶的叶枕部较重。初产生暗褐色斑点,后扩大为棱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部淡褐色,周围暗褐或紫褐,外围黄色部较宽,严重时叶鞘整段枯死,使叶片枯黄,穗轴和枝梗受害形成暗褐或紫褐色长斑,枯死后呈淡褐色至褐色。谷粒受害,出现边缘不明显的褐斑,少数整粒褐变。,病原,称稻格氏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极短,无色,分生孢子短新月形或纺锤形,无色单胞或双胞至四胞。均属于囊菌亚门真菌。子囊

6、壳黄褐至暗褐色,球形或扁球形,子囊圆柱形,内生子囊孢子8个,平行交错排列,子囊孢子椭圆形,有3个隔膜,无色.,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在病残体或病种子上越冬,病种子播种后引起芽鞘腐烂。叶上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扬花灌浆期易发病且病情较重,后叶片大量枯死并侵染枝梗、穗轴、谷粒。 病菌生长温限5-30,最适20-25。产孢温限15-30,25最适。气温19-25,相对湿度大于98%,阴雨连绵,病害易于流行。一般籼稻和杂交稻发病重,粳稻次之糯稻发病轻。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施氮过多,密度过大,稻株徒长容易诱发该病发生。,防治方法,(1)选用无病种子,避免在病田留种,精选种子,必要时进行

7、种子处理。处理方法参见稻瘟病。 (2)加强农业防治,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肥,防止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浅水灌溉,适时搁田,见干见湿,湿润灌溉,降低田间湿度。栽培密度不宜过大。 (3)药剂防治。于水稻破口至齐穗期喷洒20%三唑酮乳油667m27-9g或40%禾枯灵30-40g,也可在发病初期每667m2喷洒40%克瘟散乳油50-75ml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5g、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4-100g、胶体硫333g,对水50-75L喷雾。发病田每667m2施石灰水10-15kg或草木灰20kg,有一定效果。此外可选用40%禾枯灵可湿性粉剂,每667m2

8、用药60-70g,对水60L喷雾,还可兼治水稻叶尖枯病、鞘腐病、紫秆病、稻曲病等。,水稻云形病图片,3.水稻赤枯病,症状 病因 防治方法,症状,又称铁锈病,俗称熬苗、坐裸。有下面三种在型:(1)缺外型赤枯 在分蘖前始现,分蘖末发病明显,病株矮小,生长缓慢,分蘖减少,叶片狭长而软弱披垂,下部叶自叶尖沿叶缘向基部扩展变为黄褐色,并产生赤褐色或暗褐色斑点或条斑。严重时自叶尖向下赤褐色枯死,整株仅有少数新叶为绿色,似火烧状。根系黄褐色,根短而少。 (2)缺磷型赤枯 多发生于栽秧后3-4周,能自行恢复,孕穗期又复发。初在下部叶叶尖有褐色小斑,渐向内黄褐干枯,中肋黄化。根系黄褐,混有黑根、烂根。 (3)中

9、毒型赤枯 移栽后返青迟缓,株型矮小,分蘖很少。根系变黑或深褐色,新根极少,节上生迈出生根。叶片中肋初黄白化,接着周边黄化,重者叶鞘也黄化,出现赤褐色斑点,叶片自下而上呈赤褐色枯死,严重时整株死亡。,病因,缺钾型和缺磷型是生理性的。稻株缺钾,分蘖盛期表现严重,当钾氮比(K#O/N)降到0.5以下时,叶片出现赤褐色斑点。多发生于土层浅的沙土、红黄壤及漏水田,分蘖时气温低时也影响钾素吸收,造成缺钾型赤枯。缺磷型赤枯 生产上红黄壤冷水田,一般缺磷,低温时间长,影响根系吸收,发病严重。中毒型赤枯 主要发生在长期浸水,泥层厚,土壤通透性差的水田,如绿肥过量,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插秧期气温低,有机质分解慢,以

10、后气温升高,土壤中缺氧,有机质分解产生大量硫化氢、有机酸、二氧化碳、沼气等有毒物质,使苗根扎不稳,随着泥土沉实,稻苗发根分蘖困难,加剧中毒程度。,防治方法,(1)改良土壤,加深耕作层,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 (2)宜早施钾肥,如氯化钾、硫酸钾、草木灰、钾钙肥等。缺磷土壤,应早施、集中施过磷酸钙每667m2施30kg或喷施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忌追肥单施氮肥,否则加重发病。 (3)改造低洼浸水田,做好排水沟。绿肥做基肥,不宜过量,耕翻不能过迟。施用有机肥一定要腐熟,均匀施用。 (4)早稻要浅灌勤灌,及时耘田,增加土壤通透性。 (5)发病稻田要立即排水,酌施石灰,轻度搁田

11、,促进浮泥沉实,以利新根早发。 (6)于水稻孕穗期至灌浆期叶面喷施多功能高效液肥万家宝500-600倍液,隔15天1次。,4.水稻稻田粘虫,为害特点 防治方法 水稻稻田粘虫图片,为害特点,粘虫在稻田一般于67月为害水稻,防治方法,(1)当水稻田每m2 有虫15头时,于幼虫3龄前喷洒90晶体敌百虫或50杀螟松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5杀虫脒或25杀虫双500倍液、20速杀菊酯或2.5敌杀死乳油40005000倍液。 (2)也可用2.5敌百虫粉或5马拉松粉或2.5辛硫磷或0.04除虫精粉或0.06氰戊菊酯粉喷粉,每667m2喷施2kg。 (3)还可用2.5敌百虫粉或2.5辛硫磷粉剂或4

12、.5甲敌粉撤施。每667m2用药2kg,拌入细沙或细土1520kg,制成颗粒剂撒施,效果也很好。,水稻稻田粘虫图片,5.水稻端大蓟马,寄主 为害特点 形态特征 水稻端大蓟马形态特征图片,寄主,小麦、水稻、四季豆、豌豆、蚕豆、丝瓜、胡萝卜、白菜、油菜;花生、苜蓿、红花草、紫云英、苔子、柽麻等。,为害特点,成虫、若虫以挫吸式口器穿刺、挫伤植物叶片及花组织,吸食汁液。幼嫩心叶受害后,叶片变细长,皱缩不开,形成“免耳状”。受害轻的影响生长、开花和受精,重则植株生长停滞,矮小黄弱。花受害后,花朵不孕或不结实。,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长1.6一1.76mm,体黑棕或黄棕色。触角8节,全暗棕色;第3、4节呈倒花

13、瓶状,各节有长的叉状感觉锥;单眼间鬃长,靠近后单眼,位于3个单眼中心连线内缘。下颗须3节。前胸后角有2对长鬃。前翅暗棕色,基部和近端处色淡,上脉基中部有鬃18根,端鬃2根;下脉鬃1518根。腹部第2至7节背板近前缘有1黑色横纹,第5至第8节两侧无微弯梳,第8节后缘仅两侧有梳。雄成虫显著比雌成虫体小而色淡,且触角也细。腹部腹板腺域不明显,但第2至8节除后缘鬃似矛形外,尚有附属矛形鬃,第2和第5节有40余根,第3至7节90余根。,水稻端大蓟马形态特征图片,水稻芋蝗,分布区域 为害特点 生活习性 防治方法 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图片,分布区域,在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台湾、四川、云南等省区

14、。,为害特点,以成、若虫啃食叶片成缺刻或食叶肉留下表皮,被害叶呈紫色小横斑,影响光合作用,阻碍植株生长。,生活习性,一年生一代,在广东可发生3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下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活动,5、6月产卵,产卵于叶柄中下部,蛀孔分泌出黄褐色胶液,每雌产卵810块,每块有卵6一18粒左右,卵期2032天,若虫6龄,历期30多天,到10月至11月陆续进入越冬期。成虫白天活动,中午天气炎热时,多在叶面上飞跳,很少取食。在田间每年以7至9月上旬发生数量较多。,防治方法,(1)芋蝗产卵盛期在产卵孔处刮杀未孵化的虫卵,当卵孔已光滑,流出锈褐色汁液时,卵已孵化或近孵化,只要刮杀的时间掌握准确,可减

15、轻为害。(2)在成、若虫盛期喷药防治,使用药剂种类参见中华稻蝗。,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长1922mm,雄成虫17一18mm,体黄绿色。复眼的后方、前胸背板侧片的上端具黑褐色纵条纹,向后延伸至中、后胸背板的两侧。前翅黄绿色,后翅基部淡蓝色,顶端略烟色。后足腿节黄绿色,下膝侧片红色,肠节淡青蓝色,基部红色。头短于前胸背板。额面向后倾斜和头顶组成锐角;额面隆起具明显的纵沟。头顶略向前突出,复眼间头顶的宽度窄于或等于触角间颜面隆起的宽度。复眼卵形。触角丝状,到达或超过前胸背板的后缘。前胸背板前端较窄,后端较宽,中隆线弱,被3条横沟割断,后横沟位于中部之后;前缘近于平直,后缘为圆弧形。前、后翅发达,超过后

16、足腿节的顶端。后足胫节内侧具89根刺,顶端第1与第2刺间的距离较各刺的距离长。卵长45mm,长圆筒形,初产淡黄色,渐变为深黄色,卵块状,外被囊状胶质保护物。若虫初孵浅绿色,后渐变为黄绿色。,形态特征图片,稻 飞 虱,稻飞虱是一种迁飞性害虫以成虫和若虫群集稻株下部吸取汁液,使稻株表面成褐色斑,为害严重时,稻株基部变褐,渐渐全株枯萎,严重时造成全田枯死。 主要种类分为褐飞虱、白背飞虱,其它有灰飞虱、尾飞虱等。,一龄若虫,成虫,水稻白背飞虱 (WBPH) Sogatella furcifera,高龄若虫,水稻褐飞虱 (BPH) Nilaparvata lugens,若虫,成虫,稻飞虱的发生特点,世代

17、重叠现象非常严重,故按时间来划分五代。 第一代:5月10日-6月10日。 第二代:6月10日-7月10日。 第三代:7月10日-8月10日。 第四代:8月10日-9月10日。 第五代:9月10日-10月10日。 在中稻上的主害代为3、4、5代。晚稻上的主害代为4、5代。,稻飞虱的危害特征,稻飞虱的危害习性,1:群集性,喜欢集在一起取食。 2:隐蔽性,一般为害下部,特别大时 才危害中上部。,发生与环境的关系,一般初夏多雨,盛夏干旱,是白背稻虱大发生的预兆。 盛夏不热、晚秋不冷,夏秋多雨则是褐飞虱发生的有利条件。,稻飞虱,水稻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以幼虫 为害水稻,稻叶纵卷结苞

18、,在苞内啃食叶 肉,只剩下表皮,使水稻无法进行光合作 用。造成空壳率增加,千粒重降低,对产 量影响很大。,稻纵卷叶螟施药时期和用药时间显得特别重要,什么时期施药呢,稻纵卷叶螟防治,稻纵卷叶螟的发生特点,稻纵卷叶螟一年发生四代,因其 世代重叠严重,故根据时间来划分代别. 第一代,五月. 第二代,六月 第三代,七月 第四代,八月 稻纵卷叶螟主害代为二、三代,发生重的话第四代也是主害代,特别年份一代危害重。,稻纵卷叶螟幼虫不同龄期,根据稻纵卷叶螟在水稻叶片上的危害征状来划分稻纵卷叶螟幼虫的龄期. 一龄:叶尖刚卷,象稻蓟马危害。 二龄:缩叶苞,虫苞不超声厘米。 三龄:虫苞寸长。 四龄:虫苞寸以上。 五

19、龄:虫苞更大。 稻纵卷叶螟从三龄过后进入暴食期,这个时候危害大,抗药性强,隐蔽性强,所以稻纵卷叶螟最佳防治时间是三龄以前。,二 化 螟,二化螟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它除了危害水稻之外,还危害其他多种作物。水稻苗期和分蘖期,初孵幼虫先群集在叶鞘内为害,造成枯鞘;二龄至三龄后,分散蛀入茎内,为害成枯心;水稻孕穗期和抽穗期,幼虫蛀入为害,造成死孕穗和白穗;在乳熟期为害造成虫伤株。,枯 鞘,枯心,二化螟的发生规律,二化螟在每年发生三代,发生期分别为: 第一代:月上中旬至下旬初。 第二代:月中旬。 第三代;月下旬至月上中旬。,二化螟的为害特征,:杂食性,除为害水稻外,还在油菜,杂草等寄主上为害。为害时间长,

20、虫源多,发育进度不一致。(三化螟主要为害水稻)。 :成虫产卵具有趋嫩绿,趋光性。 :一头成虫产卵块左右,一个卵块粒卵,一代二化螟孵化要天,二、三代孵化要天左右。 :分蘖期形成枯鞘、枯心,孕穗期形成死孕穗,抽穗后形成白穗,前期叫枯鞘,后期叫枯心。,二化螟若虫不同阶段的特征,二化螟若虫分六龄,加预蛹一起为七龄。 一龄叫蚁螟,二龄在叶鞘,三龄在茎杆内。 若虫是由叶片吊丝至叶鞘内危害的。 一代螟虫卵主要产在叶片上,二代主要产在叶鞘上,有一部分产在叶片上。(三化螟主要产在叶片上)卵的颜色由乳白色向褐色,黑色转变,根据卵块颜色推算用药时间。,水稻虫害的时间规律,1:五月份主要是二化螟,稻蓟马。 2:六月份

21、主要是稻纵,兼有少量的稻飞虱、二化螟。 3:七月份主要是稻纵、二化螟、稻飞虱。 4:八月份主要是稻纵、二化螟、稻飞虱。 5:九月份主要是二化螟、稻飞虱。 6:十月份主要是稻飞虱。,水稻一生 多灾多难,总 结:,虫子太多晕!晕!晕!,稻 飞 虱,稻纵卷叶螟,稻苞虫,三化螟,二化螟,福戈的包装 VIRTAKO Package,4克铝箔袋 (1亩2袋) 4克 508, 每箱1.6公斤 16克铝箔袋 (1袋2亩地) 16克258 , 每件3.2公斤: - 专 业 农 民 - 渠 道 覆 盖,应用技术要点,防 治 时 期 水稻纵卷叶螟,二、三化螟:蛾高峰后710天(卵孵化盛期)或根据当地虫情测报;水稻分

22、蘖盛期和破口前后 稻飞虱:通常在飞虱虫口百丛10002000头时施药 用 药 剂 量 稻纵:68克/每亩,对高龄虫适当增加剂量 二、三化螟:68克每亩 水稻飞虱:防水稻鳞翅目害虫时兼治 药 液 量 每亩3060公斤 推荐用药次数 2次,突出特点竞争优势,杀虫谱广,可在水稻不同时期防治各种靶标,促进水稻生长,提高产量,节省农户用药次数及劳力投入,施药后1小时下雨不影响药效,对水生生物及天敌安全,是害虫综合防治的理想选择,壮苗增产,持效期长,耐雨性强,安全环保,福戈壮苗增产原理,1:福戈是由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所组成的,氯虫苯甲酰胺主要是用由下往上的传导方式来产生效果的,噻虫嗪主要是由双向传导的方

23、式来产生效果的。 2:由于噻虫嗪的独特传导方式,因为它是双向传导,疏通植物组织,激发了水稻体内细胞分化,使水稻生长健壮,从而起到壮苗增产的作用。,二化螟初孵幼虫 危害形成枯鞘,螟虫钻杆 枯鞘枯心,稻纵啃叶 花白一片,福戈出手,一个不留,福戈能实现减量用药技术支撑,1:持效期长,福戈的持效期长达20-40天,在少水的条件下能保证20天,在有水的条件下能保证40天,有效的减轻了世代重叠现象。 2:杀虫谱广,在前期防治二化螟、稻纵的时候能对稻飞虱起到压前控后的作用,且效果显著。 3:壮苗增产,由于噻虫嗪的壮苗增产原理,使水稻健壮,增强抗逆性,减少用药次数。,福戈应用后四个小时,稻纵身体开始变黄,停止取食。,福戈应用三天后,稻纵 体色由绿变黄至变黑,直至死亡。,未施药前,让先来的跑不掉,对照,防治纵卷叶螟和稻苞虫,CK,使后来的也逃不脱,害 虫 死 光 光 秧 苗 秀 又 壮,对照,促进水稻生长,减量用药“四个一”,1.一次性防除水稻田杂草稻杰、千金 2.一种药剂控制水稻害虫福戈 3.一次性防治纹枯病,又要增产爱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