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部分治燥剂教学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49217 上传时间:2019-08-15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49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四部分治燥剂教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第十四部分治燥剂教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第十四部分治燥剂教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第十四部分治燥剂教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第十四部分治燥剂教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四部分治燥剂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四部分治燥剂教学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章 治燥剂,一、含义 凡以轻扬宣散药或甘凉滋润药为主组成,具有轻宣外燥,或滋润内燥的作用,用于治疗燥证的方剂,统称治燥剂。素问至真要大论“燥者润之”是其理论依据。,二、适应证 燥证有外燥、内燥之分。外燥系感受秋季 燥邪所致。内燥多因嗜食辛辣,或攻伐太过,吐利亡津,导致体内阴液耗伤,脏腑失其濡润所致。从发病部位上,内燥有上燥、中燥、下燥之分。上燥在肺,以干咳气逆为主;中燥在胃,以呕逆食不下为主;下燥在肾与大肠,以消渴大便燥结为主。 三、分类 燥证有外燥、内燥之分;外燥又有温燥、凉燥之别,内燥有上燥、中燥、下燥之异,四、注意 使用本类方剂时,首先宜辨明病证,分清燥证的内、外、温、凉及上、中、

2、下证型,然后根据病证准确立法处方。同时人体内外,脏腑之间是相互联系,病理上每多相互影响,以致内外相兼,上下互见,治法亦相互配合使用,但用时要分清主次。治燥剂因以甘寒滋腻为主组成,易于助湿碍气,妨碍脾胃运化,故对素体多湿者,脾虚便溏者,气滞痰盛者均应慎用。治燥剂用药时宜注意少用苦寒或辛香温燥之品,以防再伤津液。,第 节 轻宣外燥,1.适应证:秋季外感燥邪,耗伤津液之证 。 2.组方特点:凉燥用辛温发散药如苏叶、豆豉、生姜,配伍宣肺化痰止咳的杏仁、前胡、桔梗、贝母等组成温燥用辛凉解表药如桑叶、薄荷、连翘等,,杏苏散 温病条辨,【组成】苏叶(6g) 杏仁(9g) 半夏(6g) 茯苓(8g) 前胡(9

3、g) 枳壳(6g) 陈皮(8g) 桔梗(6g) 甘草(4g) 生姜(3g) 大枣(3枚) 【方歌】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苓草姜枣研, 轻宣温润治凉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功用】轻宣凉燥 理肺化痰 。 【主治】外感凉燥证。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方解】,【配伍特点】配伍特点:本方轻宣凉燥解表与温润化痰止咳并用,表里兼顾而以治表为主,乃苦温甘辛之法 【辨证要点】本方为治凉燥的代表方剂,亦常用于治疗外感咳嗽。临床应用以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为辨证要点。,【典型病案】 1、患者男,9岁。因反复感冒咳嗽来诊。母代诉:患儿平素喜食生果、冷饮。10天前因感冒发热,咳嗽

4、,在当地治疗,经注射柴胡针剂、口服先锋霉素、川贝枇杷膏和小儿速效感冒片等药后,热退,但咳嗽未止、曾用雪梨炖冰糖服吃,咳嗽反加剧,症见神疲、咳嗽频频、喉痒、喉间有痰、口淡、纳减、大便溏、小便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缓。诊断为脾胃虚寒夹外感风寒咳嗽。治以温散风寒、化痰止咳、健脾和胃。,处方:苏叶12g,北杏仁12g,陈皮6g,枳壳12g,前胡15g,法夏12g,云苓15g,桔梗12g,川贝母12g,细辛6g,五味子9g,甘草5g,,生姜5g,大枣12枚,山楂10g,谷麦芽各20g,水煎服,日1剂。3剂后症状大减,4剂后痊愈,考虑其脾胃虚弱再以参苓白术散加减3剂,进行调理巩固。蓝康祥.杏苏散加减的

5、临床运用.实用医学杂志.1995;11(11):770,桑 杏 汤 温病条辨,【组成】桑叶一钱(3g) 杏仁一钱五分(4.5g) 沙参 二钱(6g) 象贝母一钱(3g) 香豉一钱(3g) 栀皮一钱(3g) 梨皮一钱(3g) 【方歌】桑杏汤中象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 身热干咳口咽燥,清宣凉润温燥医。 。 【功用】轻宣温燥,凉润止咳。 。 【主治】 外感温燥证。头痛,身热不甚,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而右脉大。,【方解】,【配伍特点】轻宣凉散与生津养液并用,清宣温燥而不伤津,凉润肺金而不滋腻 【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温燥初起,邪袭肺卫的代表方。临床运用以发热不甚

6、,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右脉浮数为辨证要点,【典型病案】 2、安某,女,2岁,汉族。患儿于1991年11月初因高热咳喘,烦躁不安在某院诊为“支气管肺炎”住院治疗,经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治疗近一月,出院后仍有咳嗽,时轻时重,声音嘶哑,干咳无痰,精神萎靡,纳呆便干。先后服交沙霉素和头孢氨苄诸药不效,两月以来,症状渐重,乃来求治。时诊,患儿干咳频作,溲黄便结,唇咽干红,舌红苔薄黄燥,脉数,指纹青紫。,处方:桑杏汤加减,桑叶3克、杏仁5克、沙参6克、象贝3克、香豉3克、栀子皮3克、梨皮5克,三剂咳嗽减轻,继进五剂,诸症尽除。吴慧学.桑杏汤儿科冬用治验心得.新疆中医药.1994;(4):60,清燥救肺汤

7、 医门法律,【组成】桑叶经霜者,去枝、梗,净叶三钱(9g) 石膏煅,二钱五分(7.5g) 麦冬去心,一钱二分(4g) 阿胶八分(3g) 人参七分(2g) 杏仁泡,去皮尖,炒黄,七分(2g)枇杷叶一片,刷去毛,蜜涂,炙黄(3g) 胡麻仁炒,研,一钱(3g) 甘草一钱(3g) 【方歌】清燥救肺参草杷,桑膏胶杏麦胡麻,经霜收下冬桑叶,清燥润肺效堪夸。,【功用】清燥润肺 益气养阴。 【主治】外感温燥,气阴两伤证。身热头痛,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干少苔,脉虚大而数。,【方解】,【配伍特点】轻宣与清润同用,清润而不碍宣透;清宣之中兼以滋补降气,邪正兼顾,标本同施;治肺同

8、时,兼以和中,体现培土生金之法 。 【辨证要点】本方是治温燥伤肺重证的代表方剂。临床应用以头痛身热,气逆而喘,干咳无痰,咽燥口渴,舌干无苔,脉虚大而数为辨证要点,【典型病案】赵某,男,50岁。咳嗽反复发作2年,加重2周。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年,2周前因外感引起咳嗽,表现为干咳少痰,口咽干燥,夜间咳重,五心烦热,纳谷欠馨,夜寐差,二便调。体检:体温正常,双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听诊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舌红少苔脉细略数,血常规WBC6 4109/L,N0 63,L0 37。尿常规(-)。胸透肺纹理增重。西医诊断: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中医诊断:咳嗽(温燥伤肺型)。治法:宣肺清燥,润

9、肺止咳。,处方:桑叶10g,杏仁(后下)10g,麦冬10g,胡麻仁10g,炙枇杷叶10g,生石膏(先下)30g,炙甘草6g,紫苑10g,款冬花15g,桔梗10g,地骨皮10g,炒酸枣仁15g,党参10g,炙甘草6g,阿胶珠10g。7剂,水煎服,日2次,嘱患者在服药期间忌服辛辣之品。服用1个疗程后,病已痊愈。后随访半年内未复发。马秀丽.清燥救肺汤加减治疗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60例临床观察.中华中医药志.2005;20(1):34,第二节 滋阴润燥,1.适应证:脏腑津液亏损的内燥病证。 2.组方特点:大抵肺胃阴伤者,以百合、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等善于滋养肺胃之阴药物为主;肾阴虚者,以熟地、女贞、生地、玄参等善于滋补肾阴药为主;肺肾阴虚者,以两类药物配合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