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津液病证 消渴.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52604 上传时间:2019-08-16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57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血津液病证 消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气血津液病证 消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气血津液病证 消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气血津液病证 消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气血津液病证 消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血津液病证 消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血津液病证 消渴.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消 渴,2,【概说】,一、概念 消渴是以多尿、多饮、多食、 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 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古代亦称“消瘅”、“肺消”、“膈消”、“消中”等,3,二、历史沿革,1、消渴病名最早见于内经,素问.奇病论:“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2、金匮要略立消渴专篇,创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方剂。 3.外台秘要引古今录验说:“每发即小便至甜”,“焦枯消瘦”。首先观察到了消渴病小便甜。,4,4、诸病源候论.消渴候曰: “ 其病变多发痈疽 5丹溪心法消渴治疗以“养肺、降火、生血为主”。形成养阴为主治疗理论。 王肯堂证治准绳消瘅在前人论述的基

2、础上,对三消的临床分类作了规范:“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5,三、证候特征 1.“三多一少” 2.年龄体质,6,四、与西医学的联系 消渴病与西医学的糖尿病基 本一致。西医学的尿崩症, 因具有多尿、烦渴的临床特 点,与消渴病有某些相似之 处。,7,人每天摄入和排除的水保持一定的平衡,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尿崩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抗利尿激素(ADH)的产生和作用发生障碍,肾脏不能保留水分,临床上表现为排除大量低渗透、低比重的尿和烦渴、多饮等症状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多数是由于ADH缺乏导致的中枢性尿崩症,也有部分是由于肾小管对ADH的

3、反应障碍导致的肾性尿崩症。也有各种因素导致饮水过多所表现的多饮、多尿症状。 ,8,【病因病机】,一、病因 1禀赋不足 2饮食失节 3情志失调 4劳欲过度,9,【病因病机】,10,【病因病机】,二、病机 1病变机理为阴津亏损,燥热偏胜。 2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 阴虚 燥热 3病变关系到肺、胃、肾,尤以肾 为关键。 4消渴病日久,百证变出。,11,【病因病机】,二、病机 燥热在肺-肺燥津伤-多饮 热壅于胃-消灼胃液-多食 肾为关键 虚火在肾-封藏失职-多尿,12,【病因病机】,消渴病日久病机转化: 阴损及阳,阴阳俱虚 病久入络,血脉瘀滞 消渴病日久常见变证: 痈疽-燥热内结,血络不

4、畅,蕴毒成痈 雀盲-精血不能上承 肺痨-肺燥阴伤,痨虫侵入 中风-阴虚阳亢,痰瘀阻络 水肿-脾肾阳衰,水湿内聚,13,【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 1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 2结合年龄、体质、消渴病的家族史及并发病症。(眩晕、肺痨、胸痹心痛、中风、雀目、疮痈等) 3相关检查,14,【诊断与鉴别诊断】,二、鉴别诊断 1口渴症:口渴症是指口渴饮水的一个临床症状,可出现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尤以外感热病为多见。,15,【诊断与鉴别诊断】,二、鉴别诊断 2瘿病:瘿病中气郁化火、阴虚火旺的类型,以情绪激动,多食易饥,形体日渐消瘦,心悸,眼突,颈部一侧或两侧肿大为特征。其中的多食易饥、消瘦

5、,类似消渴病的中消,但眼球突出,颈前生长肿物则与消渴有别。,16,【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 辨病位上消 中消 下消 审标本阴虚为本 燥热为标 审本证与变证,17,【辨证论治】,二、治疗原则 清热润燥治其标 养阴生津治其本 治分三消,立足于肾 新久异治 防治变证,18,【辨证论治】,三、证治分类 上消肺热津伤证 主症: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 频量多。 舌脉: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 数。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主方:消渴方。,19,【辨证论治】,三、证治分类 上消肺热津伤证 肺热津亏,气阴两伤,以气虚为主者玉泉丸; 肺热津亏,气阴两伤,以肺热津亏为主者二冬汤。,20,【辨证论治】,三、证治

6、分类 中消 胃热炽盛证 主症:多食易饥,口渴,尿多, 形体消瘦。 兼症:大便干燥。 舌脉:苔黄,脉滑实有力。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主方:玉女煎。,21,【辨证论治】,三、证治分类 中消 中气亏虚证 主症: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 或饮食减少 兼症:精神不振,四肢乏力 舌脉:舌质淡,苔白而干,脉弱。 治法: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主方:七味白术散。,22,【辨证论治】,三、证治分类 下消 肾阴亏虚证 主症: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 或尿甜。 兼症: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 鸣,口干唇燥,皮肤干 燥,瘙痒。 舌脉: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固肾。 主方:六味地黄丸加减。,23,【辨证论治】

7、,三、证治分类 下消 阴阳两虚证 主症: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 饮一溲一。 兼症: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 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 冷,阳痿或月经不调 舌脉:舌苔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治法:滋阴温阳,补肾固涩。 主方:金匮肾气丸。,24,【预防调护】,一、注意生活调摄 二、提倡病人进行适当锻炼。 三、加强日常护理。 四、注意精神饮食调养。,25,消渴的主要证候特征有哪些? 消渴的主要病机是什么?它是如何 形成的? 消渴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上中下三消如何辨证治疗? 消渴后期可出现哪些并发症和危 重症?为什么?,复习思考题,26,糖尿病并发症,心血管 胸痹、眩晕 大血管 脑血管 中风 糖尿病足病

8、 坏疽 糖尿病肾病 水肿 糖尿病眼病 视朦雀目 微血管 糖尿病皮肤病变 溃疡 糖尿病神经病变 四肢麻木,27,并发症的治疗,1白内障、雀盲、耳聋:主要病机为肝肾精血不足,不能上承耳目所致,宜滋补肝肾,益精补血,方用杞菊地黄丸、石斛夜光丸加减; 2疮毒痈疽:治以清热解毒、消散痈肿,方用五味消毒饮; 3肺痨、水肿、中风、胸痹心痛:见有关章节论治。,28,4. 脱疽(糖尿病足):阴伤气耗、阴寒下注,经脉阻滞所致。 治疗宜在益气养阴的基础上,加用温经散寒、破血通络之品。如阳和汤,麻黄、附子、细辛、路路通、地龙、穿山甲等。 急性期也可见热毒壅盛,可用仙方活命饮,四秒勇安汤。 还可配合外用药,如三黄汤,生

9、肌玉红膏。,29,5. 肢体麻木(末梢神经炎):气阴两虚,精血亏耗,肢体经脉失养 机理:神经细胞内高糖导致Na-K-ATP酶活性下降,髓鞘蛋白糖基化导致神经细胞变性等。 在基础治疗之上,要注意养血活血,疏通经络,常用四物汤,鸡血藤、络石藤、威灵仙、穿山甲、白芥子等。,30,中药药理研究进展,实验研究证实有效的单味降糖药:玉米须,芍药甙,山茱萸,葛根,人参,知母,桑叶,黄精。 临床应用有效的单味药:苦瓜、天花粉、麦冬、绞股蓝,苦瓜含片、黄连素,桑枝颗粒冲剂等。中成药临床和实验研究较多。 中药降糖的机理:促进糖的利用;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改善组织细胞的胰岛素抵抗性;,31,病案: 陈某,女,70岁,因多饮、多尿10余年,加重伴神疲 乏力7天由门诊以2型糖尿病于2012年8月15日收入院。 患者有糖尿病史10余年 ,一直服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一周来觉多饮、多尿再发,神疲乏力,面色恍白,纳呆,头晕,畏寒多衣,大便稍硬,舌质暗红,苔薄黄干,脉细弦。 辅助检查:空腹血糖23mmol/l,尿糖56mmol/l。 请回答:1、中医诊断、分型 2、治则 3、方药,32,答案: 中医诊断:消渴 分型:阴损及阳,阴阳两虚,兼瘀 血内阻。 治则:温阳滋阴,益气活血。 方药:肾气丸加益气活血之品。,33,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