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仿生瓷及凋瓷欣赏.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53945 上传时间:2019-08-16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45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代仿生瓷及凋瓷欣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清代仿生瓷及凋瓷欣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清代仿生瓷及凋瓷欣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清代仿生瓷及凋瓷欣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清代仿生瓷及凋瓷欣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代仿生瓷及凋瓷欣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代仿生瓷及凋瓷欣赏.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前言 仿生瓷即為用瓷土來仿造其他材料的製品,如木器,漆器,金銀 器等,所仿器物均栩栩如生,與真品無異。後來,又發展為燒造以某 種植物的外形為釉色的器物,乃至直接仿造生鮮果品,所仿的造型幾 可亂真。仿生瓷大致形成於清康熙時期,而盛於清乾隆時期,由於當 時瓷器燒造水準的高超,及皇帝的需求,促使督陶官要不斷創新,以 取悅君主,因此,這些仿生瓷往往只是宮廷陳設器,並非實用器。 雕瓷是陶瓷裝飾技法之一。通過鏤雕,浮雕等雕刻技法在瓷器上 刻出紋飾來凸現立體圖案。雕瓷與瓷塑同源,屬瓷器的圓雕藝術品。 雕瓷工藝興于乾隆,盛于道光同治年間,給以後日趨衰落的清代制瓷業 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工藝技法多樣,有圓雕、捏

2、雕、鏤雕、浮雕等。 雕瓷工除了有平面陰刻花紋再上釉燒成的 暗花 外,最常見的還是在 瓷胎上進行淺浮雕及堆塑 深刻鏤雕後燒製成的器物這種特殊的瓷器裝 飾工藝是繼承和發揚了前代的錐拱 玲瓏 鏤雕等技法 作品也更顯得生 動活潑,圖案富有立體感。 直徑41.9cm 克利斯蒂拍賣行1999年11月2日香港拍賣會拍品 成交價:548,000元港幣 此器作盆形,外壁施近似於木色的米黃色釉,其上飾以留有間隔的條狀黑釉 紋飾,在盆的腰部及足牆中部均飾有一道白色帶狀紋飾,此器造型頗佳,然總的 看來,並無明顯的木紋,據此推測,應屬仿生瓷萌芽時的作品。 清雍正 仿木釉大圓盆 名 作 赏 析 高15.2公分 克利斯蒂拍

3、賣行張宗憲 珍藏展2000年10月31 日香港拍賣會拍品 成交價:550,000元港 幣 此器呈筒狀,上下 相若。上口、足邊、器 裏均飾逼真的仿木釉彩 ,器外壁以粉彩繪通景 山水紋,以墨彩為主, 紅、黃、藍、綠彩點綴 其中,山嵐湖光,意境 深遠。這一飾彩工藝, 在清檔中名為水 墨五彩,雍正十三年 (1735),唐英陶 成記事碑記述其為: 一新制水墨器皿,可 證是督窯官當時發明創 制的五十七種例供禦器 之一。 清雍正 仿木釉水墨五彩山水筆筒 高13.5釐米 口徑3釐米 底徑 10釐米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 此壺唇口,長頸,荸薺 式腹,底承三個乳狀足,肩 部立三個鼻形系,腹中部有 一道凸弦紋。通體施

4、紫金釉 ,並以金彩繪紋飾。口部及 頸下端飾金彩回紋一周,頸 部飾描金勾蓮紋,肩部飾一 周葉紋,腹部凸弦紋上繪一 周乳釘紋,下繪一周如意紋 。底滿釉,中心陽文篆書“大 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並 留有三個細小的支釘痕。 紫金釉,又稱仿古銅釉 ,是乾隆時期創新的釉色, 所繪器物顯得既古樸大方又 富麗堂皇,有類似銅器錯金 銀的藝術效果,常給人以銅 器的錯覺。 清乾隆 景德鎮窯灑金描金花卉紋三系壺 高21.8釐米 口徑13.2釐米 足徑11.7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 此尊通體仿戰國錯金 銀犧耳尊燒制而成,撇口 ,短頸,豐肩,肩以下漸 斂,圈足外撇。肩兩側各 置一犧耳。器身以廠官釉 為地,以綠松石、金銀彩

5、描繪紋飾,間有斑駁的銅 銹色,逼真地模仿了銅錯 金銀的藝術效果,使人僅 憑肉眼,真假難辨。足內 有金彩雙方欄陽文“大清乾 隆年制”六字篆書款。 清乾隆 景德鎮窯仿古銅彩犧耳尊 高6釐米 口徑8.6 8.1釐米 足徑3.5 3.5釐米 上海博物館藏 此杯形制小巧玲 瓏,口外撇,弧形深 腹,呈四瓣花口形, 圈足與之呼應亦呈四 瓣花形。胎體較輕薄 ,製作精細。通體施 高溫透明釉,器外壁 在高溫燒成的白釉器 上先施一層淺米黃色 釉,再在其上用深褐 勾勒檳榔紋邊繞及點 紋,並用薑色渲染。 繪畫工整,色彩與檳 榔紋酷似真品。器底 有礬紅“大清乾隆年制 ”篆書款,是乾隆官窯 成功仿製各種植物質 地的又一件代

6、表作。 清乾隆 景德鎮窯仿檳榔紋釉杯 高9.8釐米 口徑67.2釐米 底徑 5.97釐米 上海博物館藏 此器,其形制仿竹刻筆筒而 成,精巧逼真。器身竹節以點珠 紋來表現,竹痕則通過深色絲條 狀薑黃釉來刻劃,三竹節上分別 剔刻由四條夔龍組成的帶狀凸紋 ,刻工精湛,構圖典雅,裝飾技 藝高超。器底薑黃釉下有“大清乾 隆年制”三直行六字篆書刻款,為 乾隆朝頗為流行的一種小文玩擺 設。 清乾隆 景德鎮窯仿竹刻夔紋筆筒 寬10.8公分 克利斯蒂拍賣行張宗憲珍藏展2000年10月31日香港拍賣會拍品 成交價:480,000元港幣 此器呈圓唇口,扁圓腹,三乳型足,兩邊分飾一夔龍耳。以仿金銅鏨花工藝裝飾 ,以茶

7、葉末釉為地,肩部浮雕夔纹,與耳部同塗金彩;足部飾描金如意雲紋,此乃好 古的乾隆皇帝下旨禦窯廠以瓷摹擬各種工藝品的傑作。 清 乾 隆 仿 銅 鏨 花 夔 龍 耳 爐 清 乾 隆 雕 瓷 仿 漆 萬 花 紋 天 球 瓶 此器為典型的以瓷器仿剔紅 工藝的作品,通體施紅色的仿 漆釉,其上雕刻有繁密的萬花 紋,此器不管從造型,顏色, 還是紋飾上看,僅憑肉眼,幾 乎不能察覺其與真正的剔紅器 之間的區別,堪稱乾隆瓷器中 瓷仿剔紅的佳作。 長118cm 高85cm 蘇芙比香港2002年夏季拍賣會拍品 掛屏是屏風的一種,是貼在有框的木板上或鑲嵌在鏡框裏供懸掛用的屏條。此器為一件 瓷制掛屏,鑲嵌於木架之上?屏條上

8、以雕瓷工藝裝飾,屏上以粉彩飾山水人物圖,藍天, 碧海,遊船展現在瓷板之上,構成一幅優美的畫面。掛屏流行於清代,從流行伊始,它的 作用已不再是擋風,而演變為猶如現在的畫框的純裝飾作用,這也正體現了物質生活發展 對藝術的影響。 清 乾 隆 粉 彩 雕 瓷 山 水 人 物 圖 掛 屏 清乾隆 茶葉末釉粉彩雕瓷石榴紋瓶(一對) 高21cm 克利斯蒂拍賣行2000年 10月31日香港拍賣會拍 品 此瓶通體以瓜棱裝飾 ,從口沿一直延伸至腹部 ,撇口,長頸,圓腹,喇 叭形圈足。通體滿施茶葉 末釉,其上飾有石榴花果 雕飾,紅色的大石榴塑於 瓷瓶之上,頓時使得單調 的單色釉增添一份情趣, 在瓷器上堆塑紋飾這一工 藝很早便有了,而乾隆時 期的雕瓷則為這一古老工 藝注入了新的活力,是乾 隆朝瓷器製造工藝創新的 體現之一。 高19.4釐米 口徑5.6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 紫金釉創始于宋代,是一種 以鐵為著色劑的高溫釉。清乾隆 、嘉慶時期此種工藝得到進一步 發展。 此瓶胎薄,造型古樸。醬釉 鋪首街環描金雙耳。通體釉彩仿 銅器錯金工藝。裏外均施醬色釉 ,外部飾描金纏枝蕃蓮。口沿一 周描金,沿下加飾回紋和雲頭紋 。頸部飾變形蕉葉紋,腹下為蓮 瓣紋。外底有“大清嘉慶年制”款。 清嘉慶 景德鎮窯紫金釉地描金環耳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