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讲 实验误差和有效数字长度的测量.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55120 上传时间:2019-08-1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9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讲 实验误差和有效数字长度的测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讲 实验误差和有效数字长度的测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讲 实验误差和有效数字长度的测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讲 实验误差和有效数字长度的测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讲 实验误差和有效数字长度的测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讲 实验误差和有效数字长度的测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讲 实验误差和有效数字长度的测量.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5讲 实验:误差和有效数字 长度的测量 自主夯实基础 自主预习 轻松过关 这一部分知识的重点有:知道误差存在的客观 性,以及对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的区别;理解有效 数字的物理意义,以及用有效数字表达常用仪表测 量结果的方法 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测量长度时的读数问 题在高考中出现频繁,但得分率低,要熟练地掌握 好这两种常用仪器的测量方法,关键是:对于它们 的设计、测量原理要变机械识记为深刻理解 知识梳理 (一)误差和有效数字 一、误差 1误差的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叫做误差 2误差的公理:一切测量(实验)结果都具有误差误差 不可避免,但可减小 3误差的分类:按来源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

2、大 类系统误差一般来源于实验原理的不完善、实验方法的不 周密以及实验仪器的不精确,偶然误差则来源于实验者本身 及一些偶然因素 4误差的特征 系统误差的特征是测量值偏离真实值的方向是确定的, 即在多次重复同一实验时,误差总是同样地偏大或偏小;而 偶然误差的特征是测量值偏离真实值的方向不确定,有时偏 大,有时偏小,并且偏大和偏小的机会相同正因为如此,“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才成为减小偶然误差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 法这个平均值往往比某一次测得的数值更接近于真实值 5误差的表示方法 通常有如下两种表示方法: 绝对误差N|测量值N真实值N0| 相对误差E 100% 应该明确的是: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在测量中

3、,真值 总是不能确切地知道,对于某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的结果 不会完全一样在同样的测量条件下,通常用多次测量的算 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它是真值的最好近似,一般是以多 次测量的平均值代替真实值 二、有效数字 1.定义: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字,叫做有效数字 2.有效数字位数的确定 (1)从左往右数,从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数到右边最 末一位估读数字为止,包括末位为零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如1.006 m、21.60 m 均为四位有效数字 (2)有效数字的位数与小数点的位置无关,如21.65 cm、 0.2165 m 均为四位有效数字 (3)乘方不算有效数字,如3.6103 kg是两位有效数字

4、 5400 m与5.4103 m所表示的有效数字位数是不同的,前者为 四位有效数字,而后者为两位有效数字;所表示的意义也不 相同,前者末位的“0”是估读的,后者“4”是估读的;前者所 用的测量工具的最小单位为10 m,后者所用的测量工具的最 小单位为1000 m (4)注意:作为有效数字的“0”,无论是在数字的中间, 还是在数字的末尾,均不能随意省略例如:1.0 cm和1.00 cm的意义是不同的,1.0 cm为两位有效数字,1.00 cm为三位 有效数字;两者的误差也不同,前者cm为准确位,mm为估 读位,后者mm为准确位,mm的十分位为估读位,因此其准 确度也不同 3有效数字的读数规则 (

5、1)有些测量工具能直接读出最小分度的准确数,不需要 再向下估读,也不需要在有效数字末位补“0”如游标卡尺、 机械秒表、电阻箱等(注意:同样存在读数误差) (2)最小分度是“1”的仪器,测量误差出现在下一位,应 按最小分度的 估读如最小刻度为1 mm 的刻度尺,测量 误差出现在mm的十分位上,估读到十分之几毫米 (3)最小分度是“2”或“5”的仪器,测量误差出现在同一位 上,应按最小分度的 或 估读如:学生使用电流表的 0.6 A 量程时,最小分度为0.02 A,误差出现在电流的百分位上 ,只需读到电流的百分位,即只需估读半小格,不足半小格 的舍去,超过半小格的按半小格估读 4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6、 许多物理量是从直接测量的结果计算出来的,测量结果 既然是用有效数字表示的,在计算中就要遵守有效数字的规 则 (1)不可靠的数字与别的数字相加减、相乘除,所得结果 也是不可靠的 (2)计算结果只能保留一位不可靠的数字,但在计算过程 中可以保留两位不可靠的数字,最后再四舍五入 (二)长度的测量 一、刻度尺 1刻度尺又称米尺,常用米尺的最小刻度为1 mm,量 程不等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刻度线紧贴被测物,眼睛正对刻度线读数,以避免视 差 (2)为防止因起点刻度线磨损而产生误差,常选择某一刻 度线为测量起点,测量的长度等于被测物体的两个端点在刻 度尺上的读数之差 (3)毫

7、米以下的数值靠自测估读一位,估读到最小刻度值 的 (4)测量精度要求高时,要进行多次测量后取平均值 二、游标卡尺 1构造:如图51所示 图51 2设计原理 (1)游标卡尺的主尺上最小分度一般为1 mm,当游标尺 上有N个分格时,往往与主尺上(N1)个分格等长,即游标 尺上的最小分度比主尺上最小分度相差K mm有N10 、20、50三种游标卡尺,精度分别为0.1 mm、0.05 mm、 0.02 mm (2)当两对测量爪的刀口合拢时游标尺上的“0”刻度线与 主尺上的“0”刻度线对齐,当测量爪移开一段距离来测量某物 体长度时,读数原理如图52所示:当游标尺上的第“0”刻度 线左侧的主刻度为“a”、

8、游标尺上“b”刻度与主尺上刻度对齐( 或对齐程度最高)时主尺上的“a”刻度与游标上的“0”刻度之 间的距离可表示为:xb mm故此时的测量值为:xa mm mm 图52 即游标尺的作用在于确定游标上“0”刻度与左侧主尺上刻 度之间的距离 (3)三种常见的游标卡尺 3注意事项 (1)测量物不可在钳口间移动或压得太紧,以免磨损钳口 或损坏工件 (2)测量物上被测距离的连线必须平行于主尺 (3)读数时,在测脚夹住被测物后适当旋紧紧固螺钉 游标标尺(mm)精度 (mm) 测测量结结果(游标标尺上第N格与 主尺上的刻度线对齐时线对齐时 )(mm) 刻度 格 数 刻度 总总 长长度 每小格与 1 mm差

9、1090.10.1主尺上读读的毫米数0.1N 20190.050.05主尺上读读的毫米数0.05N 50490.020.02主尺上读读的毫米数0.02N 三、螺旋测微器 1构造:如图53所示 图53 螺旋测微器也称千分尺,其各部分名称及主要用途是: 固定刻度G,用于读取固定刻度所显示的最大毫米刻度数( 包括0.5 mm); 可动刻度H, 用于读取主尺上固定刻度的水平 线对应的螺旋尺上可动刻度的刻度(包括估读); 旋钮K; 微调旋钮K;测微螺杆P; 小砧A 2设计原理 螺旋测微器是利用将直线距离转化为角位移的原理制成 的 主尺上的固定刻度的最小分度值为0.5 mm,螺旋尺上的 可动刻度,共有50

10、个分度,当可动刻度尺旋转一周时,它在 主尺上前进或后退一个刻度0.5 mm,则可动刻度每转过一个 分格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0.01 mm,所以它测量长度可 达到的精度为0.01 mm 3使用及读数方法 将待测物放在A、P之间,然后用旋钮将测微螺杆靠近被 测物体,再用微旋钮调整,直至发出“咔咔”声后读数先读 固定尺读数,要读出整毫米刻度,要注意有无半毫米刻度出 现;再读出固定刻度上的水平线对应的可动刻度尺上的读数( 要有估读数据),将此数乘以0.01 mm后与固定刻度上的读数 相加即得到最后读数 4注意事项 (1)测量时,当测微螺杆将要接触被测物体时,要停止使 用K,改用K,以避免测微螺杆和被

11、测物体间产生过大的压 力,这样既可以保护仪器又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读数时,要注意固定刻度上表示半毫米的刻度线是否 已经露出读数时要准确到0.01 mm,估读到0.001 mm,即 测量结果若用mm为单位,则小数点后面必须保留三位 创新方法探究 提炼方法 展示技巧 题型方法 例1 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 mm,游标上 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工件的长度,如图54所 示,则图示的示数是_mm 图54 【解析】此图经过了二级放大由一级放大图可知,工 件的长度约在1011 cm之间;再从二级放大图中仔细看游标 上的零刻度线所对主尺的刻度线位置由主尺读出测量的整 毫米数:L11

12、04 mm(主尺上所标数值的单位为cm);再看游 标上的哪一条刻度线与主尺上的某一刻度线对齐,由游标读 出毫米以下的小数从二级放大图中可以看出,游标上零刻 度线右侧的第一条刻度线与主尺上的刻度线对得最齐,游标 上共20个分度,每个分度代表0.05 mm,所以游标上的读数 为:L20.05 mm故所测工件的长度LL1L2104.05 mm 【答案】104.05 【点评】要掌握游标卡尺测量的原理和读数的方法,要 知道主尺上和游标尺上所标数值的意义和单位,要能看懂多 级放大图, 一定要注意读数的有效数字的位数 例2 图55所示为一螺旋测微器测某金属球直径时所得 的示数,则该金属球的直径应为_mm 图

13、55 【解析】先由可动刻度尺的边缘所对的固定刻度线读出 整毫米(含半毫米)数为2 mm;再从可动刻度尺上读出小于0.5 mm的数为0.130 mm,最后的“0”是估读来的故该次测量的 读数为2.130 mm 【答案】2.130 【点评】在读数时特别要注意固定刻度尺上表示半毫米 的刻度线是否已经露出 方法概述 1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x主尺的读数游标上对齐刻度 mm a mm mm 游标尺的作用在确定游标上“0”刻度与左侧主尺刻度的 间距:主尺上b分度的长度减去游标尺上b分度的长度x mm,这属于一种放大的思想方法 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 x主尺刻度螺旋刻度 mm 要注意主尺上的半毫米刻度以及

14、螺旋上的估读位,这也 是一种放大的思想方法 例3 有一种新式游标尺,游标尺的刻度与传统的旧式游 标尺明显不同,新式游标尺的刻度线看起来很“稀疏”,使得 读数时显得清晰明了,方便了使用者正确读数数据通常游 标尺的刻度有10分度、20分度、50分度三种规格,新式游标 卡尺也有相应的三种,但刻度却是:19 mm等分成10份,39 mm等分成20份,99 mm等分成50份 (1)以“39 mm等分成20份”的并报式游标卡尺为例,它的 精确度是_ mm (2)用新式游标卡尺测量某一物体的厚度,测量时游标卡 尺的示数如图56所示,其读数是_ mm 图56 【解析】所有游标卡尺的原理都相同,即:利用游标尺

15、来确定游标上“0”刻度线与其左侧主尺刻度线的间距 由题意知这种游标尺的每分度比主尺上的两个分度相差 x mm0.05 mm,故0.05 mm就是这种游标卡尺的精确 度 由上述原理可知这种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为: 测量值主尺读数游标上对齐刻度0.05 mm 即x31 mm100.05 mm31.50 mm 【答案】(1)0.05 (2)31.50 体验成功 1(上海市建平中学2010届高三摸底测试)如图57所示 ,木块A的长度是_cm 图57 【解析】由图可知,尺的最小刻度是mm,测量的整数 部分是43 mm,估读值为0.0 mm,所以被测物体A的长度为 : L43 mm0.0 mm43.0 mm

16、4.30 cm 【答案】4.30 2有一种新式游标卡尺,它的刻度与传统的游标卡尺明 显不同新式游标卡尺的刻线看起来很“稀疏”,使得读数显 得清晰明了,便于使用者正确读取数据通常游标卡尺的刻 度有10分度、20分度、50分度三种规格;新式游标卡尺也有 相应的三种,但刻度却是:19 mm等分成10份,39 mm等分 成20份,99 mm 等分成50份以“39 mm等分成20份”的新式 游标卡尺为例,如图58所示 图58 (1)它的准确度是_mm (2)用它测量某物体的厚度,示数如图58所示,正确的 读数是_cm 【答案】(1)0.05 (2)3.130 3(2005年全国理综卷)用螺旋测微器测圆柱体的直径 时,示数如图59所示,此示数为_mm 图59 【答案】8.117 4如图510所示,图甲、乙均是用游标卡尺测量时的 刻度图,甲、乙为20分度游标尺,它们的读数分别为:甲是 _c m,乙是_cm 图510 【答案】1.360 6.320 5如图511所示,角游标尺上有30分格,对应于圆盘 刻度盘上29个分格,角游标尺每一格与刻度盘的每一格的差 是_分,此时角度为 _ 图511 【解析】将圆盘刻度盘类比为游标卡尺的主尺,角游标 尺类比为游标卡尺的游标尺,该角游标尺的精度为 度,所以 其示数为:16115 161.50 【答案】2 161.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