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 第四章 细胞外基质.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55551 上传时间:2019-08-1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57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生物学 第四章 细胞外基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细胞生物学 第四章 细胞外基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细胞生物学 第四章 细胞外基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细胞生物学 第四章 细胞外基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细胞生物学 第四章 细胞外基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胞生物学 第四章 细胞外基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生物学 第四章 细胞外基质.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ular matrix,ECM)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 细胞外间隙中充满由多种不溶性大分子精密组装起 来的错综复杂的网络结构,即细胞外基质,它是多 细胞生物有机体的固有成分。 细胞外基质的成分主 要包括胶原、非胶原糖蛋白、弹性蛋白以及氨基聚 糖和蛋白聚糖。细胞外基质不仅对组织起支持、保 护、营养作用,而且还与细胞的增殖、分化、代谢 、识别、迁移、死亡等基本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第一节 细胞外基质的蛋白质种类、 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 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学作用 第三节 细胞外基质的受体 第四节 细胞外基质与医学 第一节

2、细胞外基质的蛋白质种类、 结构和功能 胶原 非胶原糖蛋白 弹性蛋白 氨基聚糖和蛋白聚糖 细胞外基质成分 一、 胶原(collagen) 是胶原蛋白的简称,约占人体蛋白质总量的 30%以上。 是细胞外基质中特化的蛋白质,遍布于各种 组织细胞间,构成细胞外基质的结构框架。 胶原的分子结构 l 胶原蛋白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胶原分子:为三条 螺旋肽链盘绕成的三股螺旋结构。 胶原分子 l 胶原分子按相邻分子相交错四分之一长度、 前后分子首尾相隔35nm的距离自我装配,成为明 暗相间、直径约10nm30nm的胶原原纤维。 l 若干胶原原纤维再经糖蛋白粘合成为粗细不等 的胶原纤维。 胶原分子 胶原的结构(左模式

3、图,右电镜照片) l 链:每条链含1050个氨基酸残基。甘氨酸( Gly)约占三分之一,同时富含脯氨酸(Pro)和赖 氨酸(Lys)。 脯氨酸 羟脯氨酸(HyPro),赖氨酸 羟 赖氨酸(HyLys),赖氨酸则选择性的糖基化。 l 肽链中的氨基酸组成规则呈三肽重复顺序( Gly-X-Y),其中X为Pro,Y常为HyPro 或HyLys 。 胶原的类型 目前已发现的胶原有20种。其中对-型胶原 了解最多(表4-1)。 、型胶原含量最丰富。 型胶原:皮肤、肌腱、韧带及骨; 型胶原:为软骨中的主要胶原成分; 型胶原:疏松结缔组织、血管壁、妊娠组织 及胎盘中; 型胶原:是基膜的主要成分和支架。 每型胶

4、原由3条相同或不同的链构成。 目前已鉴定出20多种不同的链,每种链可 分为若干亚型,如1()、1()、1()、1()等 。 每种链各由一种基因编码。 各种链以不同方式组合成不同类型胶原。 胶原的合成与降解(自学) 过度松弛皮肤症 这是1890年拍摄 的“弹性皮肤人”照片 ,是由于胶原装配不 正确引起的遗传综合 征。 二、非胶原糖蛋白 存在于细胞外基质中的有数十种,纤粘连蛋 白和层粘连蛋白是其主要成员。 纤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 1类型 是高分子量的糖蛋白,含糖达4.5%9.5% ,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单位在肽链C端形成二硫键 交联。 目前至少已鉴定出了20种以上纤粘连蛋白多

5、 肽亚单位。为同一基因的编码产物。 根据存在部位的不同,分为两种。 血浆纤粘连蛋白 存在部位:血浆及各种体液中。 结构:由两条相似的肽链(A链和B链)在C 端以二硫键交联形成的V字形二聚体。 来源:主要来源于肝实质细胞,少量来源于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纤粘连蛋白 存在部位:细胞外基质中,能瞬时附着于细 胞表面,与细胞表面特异受体结合发挥作用。 结构:为多聚体,借助于更多的链间二硫键 交联成纤维束。 来源:主要由间质细胞分泌产生,如成纤维 细胞、内皮细胞、软骨细胞、巨噬细胞等。 细胞FN又可分为细胞表面FN和基质FN。 纤粘连蛋白的每个亚单位由数个结构域构成 ,具有与细胞表面受体、胶原、纤维素和

6、硫酸蛋 白多糖高亲和性的结合部位。 细胞结构域中Arg-Gly-Asp(RGD)三肽序 列是细胞识别的最小结构单位 FN的结构模型 FN的结构模型 层粘连蛋白 (laminin,LN) 1分子结构特点 LN是糖链结构最复杂的高分子糖蛋白(含糖 量15%28%),具有50条左右N连接的寡糖,分 子质量巨大,约850 kDa。 LN由一条重链(链)和两条轻链(、链) 构成,三条肽链借二硫键交联成不对称的十字形 分子。 三条短臂:各由3条肽链的N-端序列构成, 每一短臂包括2个球区及2个短杆区; 长臂:由3条肽链的近C-端序列共同构成杆 区;而末端的分叶状大球区仅由链C-端序列卷 曲而成,是与硫酸肝

7、素结合的部位。 LN分子中至少存在8个与细胞结合的位点 。 现已确定的有11种LN分子,分别由10种亚单 位(1、2、3、4、5、1、2、3、1、2)中的 3种以不同的组合而构成。这10种亚单位分别由10 个结构基因编码。 1结构 是高度疏水的非糖基化蛋白,约含830个氨 基酸残基。 由两种类型的短肽交替排列构成: 一种是疏水短肽,提供给分子以弹性 。 另一种为富集丙氨酸及赖氨酸残基的螺 旋,并在相邻分子间形成交联。 三、弹性蛋白 (elastin) 氨基酸组成:相似于胶原,也富含甘氨酸及 脯氨酸,但很少含羟脯氨酸,不含羟赖氨酸。 弹性蛋白:呈无规则卷曲,也不发生糖基化 修饰。 装配: 短肽合

8、成后,以可溶性前体分泌到细胞外基 质中; 在靠近质膜处肽链之间通过赖氨酸残基互相 交联,装配成弹性纤维,形成富有弹性的网络结 构。 弹性蛋白分子的伸长和回缩结构示意图 在弹性蛋白外周还包绕有一层由某些糖蛋白 构成的微原纤维外壳,可能为保持弹性纤维的完 整性所必需。 其基因一旦发生突变,就可能引发一种被称 之为马方综合征(Marfan syndrome)的遗传性疾 病。蜘蛛足样指(趾)症 马方综合征: 临床症状:患者表现为全身管状骨较长,体 形瘦削;四肢远端细长,呈蜘蛛样指、趾;头颅 前后径长,形成长方头、狭长脸;双眼上方框上 嵴明显突起,两侧晶状体易位等。 同时,40%60%的患者可伴有先天性

9、心血管 畸形,其中以主动脉瘤最为多见。 马方综合征 四、氨基聚糖和蛋白聚糖 氨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 1分子结构 l 是由重复的二糖单位构成的无分枝长链多糖 。 l 其二糖单位之一是氨基己糖(N-乙酰氨基 葡萄糖或N-乙酰氨基半乳糖),故得名氨基聚 糖(原名酸性粘多糖)。 是一些高分子量的含糖化合物,形成细胞外 基质高度亲水性的凝胶。 l 二糖单位的另一个常是糖醛酸(葡萄糖醛 酸或艾杜糖醛酸)。 l 在多数的氨基聚糖种类中,其糖基常硫酸 化。 氨基聚糖中常 见的二糖单位 2. 分类 根据组成的糖基、连接方式、硫酸化的数量 及位置的不同可分为7种(表4-2)。 透明

10、质酸(hyaluronic acid,HA): l 组成: 不发生硫酸化修饰。 其糖链特别长,一个HA分子通常由多达数千 个以上的二糖单位(葡萄糖醛酸+N-乙酰氨基葡萄 糖)重复排列构成。 l 特性: 其分子表面含有大量亲水基团,可结合大量 的水分子,形成粘性的水化凝胶。在溶液中HA 分子呈无规则的卷曲状态,可占据极大的空间。 HA分子表面的糖醛酸羧基还可结合阳离子 ,增加了基质的离子浓度和渗透压,大量水分子 被摄入基质。 蛋白聚糖 (proteoglycan,PG) 组成: l 是氨基聚糖与核心蛋白质的丝氨酸残基共价 结合(除透明质酸外)而成的巨分子,含糖量可 达90%95%。 l 一个核心

11、蛋白上可连接1至100个以上不同的氨 基聚糖形成蛋白聚糖单体。 l 若干个蛋白聚糖单体可借助于连接蛋白以非共 价键与透明质酸结合成蛋白聚糖多聚体 。 蛋白聚糖 左:单体 右:多聚体 蛋白聚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态性,即蛋白 聚糖的核心蛋白和氨基聚糖的种类和数目不同, 有极大的差异性,分类十分困难。 l 细胞外基质是由细胞分泌的多种大分子构成的精细而复杂 的网络结构。 l 主要的大分子有胶原蛋白、非胶原糖蛋白(主要是纤粘连 蛋白和层粘连蛋白)、弹性蛋白、氨基聚糖和蛋白聚糖等。 l 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中高度特化的纤维蛋白家族,由三 条螺旋肽链构成三股螺旋结构。 l 纤粘连蛋白和层粘连蛋白都是高分子

12、量糖蛋白。 l 氨基聚糖是由重复的二糖单位构成的无分支直链多糖。 l 氨基聚糖与核心蛋白质的丝氨酸残基共价结合形成巨分子 蛋白聚糖。 小结 第二节 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学作用 一、细胞外基质的结构作用 细胞外基质大分子以高度有序的形式组装成具 有组织特异性的网络结构。 以胶原为骨架选择性的与非胶原糖蛋白、蛋白 聚糖及弹性蛋白结合成三维空间结构。 赋予组织以韧性、弹性、保水性及对机械力的 缓冲性,并为细胞提供生存及从事各种活动的微环 境。 二、影响细胞的存活与死亡 细胞外基质成分对细胞存活的决定性作用已为 许多体外实验所证明。 例如,上皮细胞及内皮细胞 粘附于细胞外基质的天然成分上存活 脱离细胞外基

13、质凋亡 粘附于多聚赖氨酸基质上凋亡。 三、决定细胞的形状 同一种细胞在不同的基质上可以表现出完全不 同的形状。例如:成纤维细胞 在天然的细胞外基质中扁平多突状; 在I型胶原凝胶中梭状; 玻片上球形。 除成熟的血细胞外,几乎所有组织细胞均可在 一定的基质上粘着、铺展、呈现一定的形状。 细胞外基质对细胞形状的决定作用,主要是通 过其受体影响细胞骨架的组装来实现的。 四、控制细胞的增殖 l 细胞外基质决定细胞的形状,细胞的形状影响 细胞的增殖。 l 大多数正常真核细胞在球形状态下不能增殖。 只有在一定基质上粘附并铺展才能进行增殖。这种 现象称为定着依赖性生长(anchorage dependent

14、growth)。 l 细胞粘着于适当的基质上才进行蛋白质及RNA 的合成;在铺展状态下才进行DNA的复制。 细胞外基质中不溶性的大分子通过与细胞表面 的特异性受体作用对细胞的增殖具有调控作用。 这种作用也是有一定的选择性的,即不同的细 胞外基质选择性刺激不同类型的细胞增殖。例如: 成纤维细胞: 在纤粘连蛋白基质上增殖加快; 在层粘连蛋白基质上增殖减慢。 上皮细胞正相反。 五、控制细胞的分化 细胞外基质在胚胎发育、器官形成、组织与 细胞分化上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细胞外基质成分与细胞表面受体相结合,可 启动细胞内信号传递的某些连锁反应而最终影响 基因的表达,控制细胞的表型。 例如:脉管内皮细胞

15、在或型胶原上培养时,细胞增殖形成铺 满基质的单层; 在人工基膜上培养时,细胞停止分裂形成有 腔的毛细管样结构。 六、参与细胞的迁移 细胞迁移在胚胎发育、形态发生及成体中组 织再生与创伤修复时十分活跃。 细胞外基质可以控制细胞迁移的方向与速度 并为细胞的迁移提供“脚手架”。 在预定分化成中胚层细胞的迁移途径中含有 大量纤粘连蛋白。向此发育阶段的胚胎中注入能 阻止细胞与纤粘连蛋白结合的各种试剂均可抑制 细胞的迁移。 七、促进创伤的修复 软组织损伤时血浆纤粘连蛋白与纤维蛋白共同 构成血凝块中的纤维,成为组织修复的初始基质。 纤粘连蛋白可吸引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及 内皮细胞到达创伤部位修补损伤组织,然后纤维化 ,形成瘢痕组织;细胞外基质成分还可刺激上皮细 胞向血块迁移而闭合创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