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步步高第20课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57840 上传时间:2019-08-17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步步高第20课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生物步步高第20课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生物步步高第20课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生物步步高第20课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生物步步高第20课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步步高第20课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步步高第20课时.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0课时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回扣基础要点 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 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原因是氨基酸多种多样的 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必备知识梳理,蛋白质,排列顺序,第六单元 遗传的物质基础,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肺炎双球菌,光滑,粗糙,多糖类荚膜,多糖类荚膜,败血症,无毒性,2.格里菲思转化实验(体内转化) (1)实验过程及结果 (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促成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 ”。,转化因子,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不死亡,不死亡,艾弗里转化实 验(体外转化),3.,原理:对S型细菌的成分提取、分离、鉴 定,并与 混合培

2、养,以观察 各成分的作用,过程:,结论: 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 的物质,即DNA是转化因子,是遗传物质,R型活细菌,DNA,R型+S武型,R型,(1)S型细菌加热杀死后, 变性失活,DNA氢键破坏双链打开,但降温后变性的DNA可复性恢复正常(类似于PCR扩增中变性复性过程)。 (2)细菌转化实验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重组。,蛋白质,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原理:T2噬菌体以自己的 为模板,利用 体内的物质合成自身组成物质而实现增殖。 2.方法: ,用 标记一部分 噬菌体的蛋白质,用 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 3.材料 (1)T2噬菌体的核酸为 ,存在于 ,尾 部及头部外侧为

3、 。 (2)T2噬菌体的生活方式是 ,宿主细胞为 , (能/不能)在培养基上繁殖。,DNA,细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35S,32P,DNA,头部,蛋白质,不能,寄生,大肠杆菌,4.,5.结论:在噬菌体中,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 ,即DNA是遗传物质。 6.实验思想:将 和蛋白质等分开,直接地、 去观察各自的作用。,DNA,DNA,单独地,高,低,未检测到,底,高,检测到,练一练 (高考真题)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 培养噬菌体; 35S和32P标记噬菌体; 放射性检测; 离心分离。实验步骤的 先后顺序为 ( ) A. B. C. D

4、. 解析 T2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外壳和DNA组成的,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可以分别对其进行标记,然后让其感染细菌(培养噬菌体),再进行离心分离,最后进行放射性检测,发现进入细菌体内的只有DNA,从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C,四、RNA也是遗传物质的实验 1.过程及结果 2.结论: 是遗传物质。 五、两个重要结论及原因 1.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是 ,此外 和 两种细胞器中也存在少量DNA分子。 2.DNA是 遗传物质,因为自然界中 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病毒的遗 传物质为RNA。,RNA,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主要的,绝大多,RNA,蛋白质,数,构建知识网络,高频考

5、点突破,考点一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的比较,提醒 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只提出“S型细 菌体内有转化因子”,并没有具体证明哪种物质 是遗传物质。最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是艾弗 里。 格里菲思实验第4组小鼠体内分离出的细菌和艾 弗里DNA+R型活菌培养基上生存的细菌都是R型 和S型都有,但是R型多。 DNA+DNA水解酶+R型活菌培育只有R型细 菌,该实验是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证明DNA是遗 传物质,而不是为了证明DNA的水解产物脱 氧核苷酸不是遗传物质,尽管此实验可以证明该 问题,但不是该实验的实验目的。,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对照设计,1.格里菲思(F.

6、Griffith)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 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 ( ) 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 C.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D.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解析 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只是通过肺炎双球 菌的转化实验,推论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促进 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没有具体证明 何种物质是遗传物质。,对位训练,D,2.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个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 ( ) A.3和4 B.1、3和4

7、C.2、3和4 D.1、2、3和4,解析 2、3、4三个试管内的R型细菌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1号试管因 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但是发生转化的R型细菌只是一部分,故试管内仍 然有R型细菌的存在。 答案 D,考点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实验思路及方法 S是蛋白质特有的元素,P几乎都存在于噬菌体DNA分子中,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地观察它们的作用。 2.侵染特点及过程 (1)进入细菌体内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蛋白质留在外面不起作用。 (2)噬菌体侵染细菌要经过吸附注入核酸合成组装释放五个过程。 噬

8、菌体增殖场所是大肠杆菌细胞内,除噬菌体的DNA做模板起指导作用外,其余的原料,提醒,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核糖 体、ATP和相关酶全由大肠杆菌提供。 3.结果及分析,提醒 必须分两组分别标记进行实验,不能 同时对噬菌体既标记35S又标记32P。 该实验不能标记C、H、O、N这些DNA和蛋 白质共有的元素。 4.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32P和35S的存在 部位:,提醒,(2)该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因为蛋 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其作用不能证明。 (3)该实验可同时证明: DNA分子具有相对稳定性。 DNA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D

9、NA能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但不能证明DNA分子产生可遗传的变异。,拓展提升 1.少量放射性出现的原因 (1)用32P标记实验时,上清液中也有一定的放射性的原因有二:一是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二是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也会使上清液放射性含量升高。,(2)用35S标记实验时,沉淀物中出现少量放射性 的原因:可能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 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 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

10、 2.两个经典实验的实验设计思路和设计原则 对照原则是相同的,但所用技术手段(物质提 纯与分离技术和同位素标记技术)、实验材料、 实验结论(能否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方面) 都是不相同的。,对位训练 3.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你认为同位素标记的方案应为 ( ) A.用14C或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B.用18O或32P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C.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5S标记 D.一组用32P标记DNA,另一组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 解析 用32P和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外壳,35S仅存在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32P仅存在于噬菌体的DNA中,而14C、18O在蛋白质

11、和DNA中都含有,无法区别是哪一个成分发挥作用,同时用32P、35S标记蛋白质和DNA,都有放射性,也无法判断是哪一个成分发挥作用。,D,4.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利用的模板和原料的提供者分别是 ( ) A.都是噬菌体 B.噬菌体和细菌 C.都是细菌 D.细菌和噬菌体 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注入的是DNA,在 细菌细胞内以亲代噬菌体的DNA为模板,以细 菌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组装形 成子代噬菌体。,B,考点三 生物的遗传物质 1.事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所有细 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对于病毒来说, 有一部分是DNA,如噬菌体等;有一部分是 RNA,如HIV、SARS

12、病毒、禽流感病毒、烟草 花叶病毒等,问题大多出在对常见病毒的遗传 物质不熟悉。归纳如下:,2.结论:主要的遗传物质为DNA。,对位训练 5.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问题: (1)人、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及根瘤菌中遗传 物质的核苷酸分别有多少种 ( ) A.8、4、4、8 B.4、4、4、4 C.5、4、4、5 D.8、4、5、4 (2)上述四类生物中组成它们的核酸的核苷酸种 类分别是( ),这些核酸中含氮碱基种类分 别是( )。(答案仍从(1)选项中选择),(3)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 B.真核生物的DNA都以染色体为载体 C.遗传物质在亲代与子代之

13、间传递性状 D.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4)下列哪项不是蚕豆遗传物质的载体( ) A.染色体 B.叶绿体 C.线粒体 D.核糖体,解析 凡是细胞生物,不论原核或真核生物,细 胞中均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真正起遗传作 用的只有DNA,在无DNA的病毒(如烟草花叶病 毒、艾滋病病毒等)中,RNA才起遗传作用。在 真核细胞中,由于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故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但因线粒体、叶 绿体中也有少量DNA,所以线粒体、叶绿体也可 作为遗传物质的载体。 答案 (1)B (2)A C (3)D (4)D,思维误区警示 易错分析 关于噬菌体的亲子代个体与细菌之间同位素标记关 系

14、不清 噬菌体亲子代个体与细菌之间的同位素标记关系,解题思路探究,解题时一定看清标记对象是噬菌体还是细 菌,二者对应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结果不同。,提醒,纠正训练 1. 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某个噬菌体和细菌的有关结构或物质(如下表所示)。产生的n个子代噬菌体与亲代噬菌体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1)子代噬菌体的DNA应含有表中的 和 元素,各占 个和 个。,(2)子代噬菌体中,只含32P的有 个;只含 31P的有 个;同时含有32P、31P的有 个。 (3)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都没有 元 素,由此说明 ; 子代噬菌体蛋白质都含有 元素,这 是因为 。 解析 由

15、于细菌细胞中核苷酸含31P,而噬菌体 核酸中含32P,细菌氨基酸含35S,噬菌体蛋白质 含32S,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蛋白质外壳留在 外面,只有DNA侵入,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 原料均来自寄主细胞,因此,每个噬菌体侵,染细菌所形成的子代噬菌体的DNA中,只有2个含 亲代噬菌体的DNA模板链,其余均为31P,而蛋白质 外壳应全是由细菌提供的原料构建的,即全是35S。 答案 (1)31P 32P n 2(或32P 31P 2 n) (2)0 n-2 2 (3)32S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没有进入细 菌内 35S 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以细菌内 35S标记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2.如果用3H、

16、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3H B.可在DNA中找到3H、15N、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解析 3H、15N既可标记在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又可标记在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上,而32P只能标记在噬菌体的DNA分子上,35S只能标记在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上。因为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只有其DNA进入了细菌细胞,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大都以细菌的成分为原料合成。所以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

17、结构成分中,只能找到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带3H、15N和32P,完全没有35S。 答案 B,知识综合应用 重点提示 通过“格里菲思实验的迁移深化探究R型 细菌是否有转化因子”的考查,提升“对一些简 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的能力。 典例分析 某同学通过学习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 实验认识到,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的原因 是S型细菌体内的转化因子DNA,那么反 过来R型细菌能使S型的肺炎双球菌转化为R型 吗?他模仿高中生物教材中格里菲思等科学家 的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即:探究R型细菌是 否有转化因子。,将R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正常。 将S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18、 将加热杀死后的R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正常。 将S型细菌和加热杀死的R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 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实验结果:组的小鼠患败血症死亡,S型细菌不能 转化为R型细菌。 实验结论:R型细菌体内没有“转化因子”。 (1)我们认为该同学的实验有不足之处,请尝试说 明理由。 (2)如何通过实验探究R型细菌是否含有转化因子? 请简要叙述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答案 (1)a.组的小鼠患败血症死亡,并不能证明S型细菌没有转化为R型细菌。因为即使有部分S型细菌转化为R型细菌,另一部分未转化的S型细菌仍会导致小鼠死亡;b.即使知道了小鼠体内有部分S型细菌转化为R型细菌,这种转化作用是不

19、是R型死细菌所起的作用仍然无从知晓,也可能是其他因素造成的,如突变。所以该实验逻辑推理过程错误,科学性欠佳。,(2)实验设计思路:a.配制细菌液体培养基,分 为等量的甲、乙两组;b.甲组接入S型细菌,乙组 接入等量的S型细菌和加热杀死的R型细菌,两组 均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定的时间,取等量的甲、 乙两组培养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分别涂布于A、B 两个相同的已灭菌的固体培养基上,在相同适宜 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c.观察菌落特征并分别记 录S型和R型细菌的菌落数。可能的实验结果有:,(1)A培养皿内只有S型菌落,B培养皿内有S型和R型两种菌落;或A和B培养皿内均有S型和R型两种菌落,并且A内R型菌落所占

20、比例低于B内。说明R型细菌可使S型细菌转化。(2)如果两个培养皿内均只有S型菌落,或两个培养皿内R型菌落数占总菌落数的比例相等,则说明R型细菌不能使S型细菌转化。,1.(2008江苏生物,8)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小鼠 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小鼠 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 的DNA注射小鼠 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 的DNA注射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 ),随堂过关检测,题组一:对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实验)的理解,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

21、死亡,存活,死亡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解析 中S型菌DNA已被DNA酶分解,小鼠存活;中存在S型活菌,小鼠死亡;高温加热后,细菌被杀灭,小鼠存活。 答案 D,2.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搅拌、离心后发现放 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沉淀物的放射性 很低,对于沉淀物中还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的 最可能的解释是 ( ) A.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有35S的T2噬菌体仍 吸附在大肠杆菌上 B.离心速度太快,有较重的T2噬菌体沉淀了 C.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含有少量的35S D.少量含有放射性35S的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内,解析 噬

22、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外壳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DNA注入到大肠杆菌内,通过搅拌、离心,上清液中仅含T2噬菌体的外壳,下层是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外壳和大肠杆菌分离。如果搅拌、离心后,仍有少量含有35S的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则会导致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而沉淀物中有少量的放射性。 答案 A,题组二:遗传物质的相关应用 3.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双选) ( ) A.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 B.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 C.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D.控制细胞质遗传的物质是RNA 解析 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无论是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一定是DNA;病

23、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但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即DNA。,AD,4.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杂种病毒”丙,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 解析 在病毒中遗传物质应为核酸,重组病毒产生的后代应与提供核酸的病毒相同。,D,5.下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分析图A可以看出,加热杀死有毒的S型细菌与活的R型无毒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小鼠将 ,原因是 。,(2)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 标记,可选用下列哪一组 。 A.14C和18O B.35S和32P C.14C和32P D.35S和18O (3)

24、分析图B可以看出,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 。 解析 (1)此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分析图A可以看出,加热杀死有毒的S型细菌与活的R型无毒细菌混合后,可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小鼠将死亡。(2)蛋白质含有S,不含P元素,核酸含有P而不含S元素,因此可用35S和32P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3)分析图B可知,加入S型细菌的DNA,R型无毒的细菌发生转化,表现了S型细菌的性状,这说明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的细胞中,实现了对其性状的控制,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答案 (1)死亡

25、S 型细菌的DNA将R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型细菌,使小鼠死亡 (2)B (3)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一、单项选择题 1.下图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研究过程。 能充分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其他物 质不是遗传物质”的是 ( ),含活R型细菌的培养基,+S-DNA,长出S型细菌,继续培养,R型细菌,+S-RNA,只长R型细菌,继续培养,S型细菌,+S-蛋白质,只长R型细菌,继续培养,R型细菌,+S-多糖荚膜,只长R型细菌,继续培养,R型细菌,定时检测,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之一: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26、实验过程表明S型细菌 的DNA分子使部分R型细菌发生了转化,其后代是S型细菌,说明DNA分子是转化因子,是遗传 物质。而把S型细菌的其他化学成分单独的与R 型细菌混合培养,却不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 细菌,说明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答案 D,2.下列关于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 ) A.需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 B.配制的培养基应适合肺炎双球菌的生长和繁殖 C.转化的有效性与R型细菌的DNA纯度有密切关系 D.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 物质 解析 由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过程可知,提 取的S型细菌的DNA纯度越高,转化的

27、有效性越强, 说明转化的有效性与S型细菌的DNA纯度有密切关 系。,C,3.在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 DNA酶处理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并与R 型细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 细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 A.证明R型细菌的生长并不需要S型活细菌的 DNA B.补充R型细菌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C.可以直接证明S型细菌DNA不是促进R型细 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因素 D.与“以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 的实验形成对照,解析 艾弗里实验证明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一定是S型细菌的DNA,而不是其他成分。该实验通过控制DNA的有无来

28、观察是否实现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 答案 D,4.(2009广东生物,9)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 )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 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 代之间的传递,解析 艾弗里将肺炎双球菌的组成成分分离并单独、直接地观察它们的作用,从而得出DNA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噬菌体,然后用32P或35S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

29、未标记的大肠杆菌,观察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两个实验都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研究各自的效应。 答案 C,5.下列有关核酸与遗传物质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 是 ( ) A.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B.有的生物种类的遗传物质是RNA C.在真核生物中,DNA和RNA都是遗传物质, 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核酸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其中DNA是主 要的遗传物质 解析 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有细胞结构的生 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DNA是遗传物质;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只含有DNA或RNA一 种核酸,其含有的这种核酸就是该病毒的遗传 物质。总之,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

30、NA, 即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6.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对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让其中一个已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1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 的遗传物质 B.最后释放出的100个噬菌体中,有98个噬菌体 的DNA含32P 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噬 菌体 D.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 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只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因此A选项错误;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可知道最后释放出的100个噬菌体中,

31、只有2个噬菌体的DNA含32P,因此B选项错误;由于噬菌体只能营寄生生活,因此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噬菌体,而必须用活的细菌来培养噬菌体,所以C选项错误,而D选项正确。 答案 D,7.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如下: 将无毒的R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将有毒的S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整个实验证明DNA是转化因子 B.实验、实验可作为实验的对照 C.实验和实验中的死亡小鼠体内都可分离到S 型活细菌

32、D.重复做实验与,得到同样的结果,可排除S 型活细菌由R型活细菌突变而来 解析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只能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含有转化因子,并不能直接证明DNA是转化因子。 答案 A,8.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在女性的乳腺细胞中含有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 同种生物个体间的DNA分子完全相同 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一个DNA分子可以体现许多性状 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A. B. C. D. 解析 中无Y染色体;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间DNA上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性状应由成对基因控制而不是单一基因控制,而成对基因位于2个DNA分子上。,D,9.在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证明D

33、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对噬菌体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它与下列哪一结构相类似 ( ) A.核糖体 B.中心体 C.线粒体 D.染色体 解析 噬菌体的化学组成主要是DNA(核酸) 和蛋白质(外壳),类似于染色体的组成。,D,10.(2009江苏卷,13)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 (TMV)中分离出a、b两个不同品系,它们感染 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不同。下列4组实验(见下 表)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A.实验 B.实验 C.实验 D.实验 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由RNA控制其性状。中的组合病毒感染植物后,病斑类型是b型,应分离出b型病毒。 答案 C,11.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

34、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 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 鼠死亡,则小鼠体内1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 况最可能是下图中的哪个选项 ( ),解析 随着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呈现S型曲线的变化。R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开始时大部分会被免疫系统消灭,随着小鼠免疫系统的破坏,R型细菌数量又开始增加。 答案 B,12.以含(NH4)235SO4、KH231PO4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向大肠杆菌培养液中接种以32P标记的T2噬菌体(S元素为32S),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噬菌体中的S、P元素,下表中对结果的预测,可能发生的是 ( ),解析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只有3

35、2P标记的DNA进入大肠杆菌,含32S的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在大肠杆菌细胞内,噬菌体DNA按照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菌内的原料、酶、合成场所和能量复制出子代DNA,并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所以在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所有个体的外壳都只含有35S,只有2个个体的DNA中含32P,其他个体的DNA只含31P。 答案 D,二、双项选择题 13. 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可以使细菌死亡,HIV感染T淋巴细胞后可以造成T淋巴细胞大量死亡,那么噬菌体和HIV利用细菌和T淋巴细胞的物质中主要的不同是 ( ) A.组成蛋白质的原料 B.构成核酸的原料 C.营养成分 D.含氮碱基 解析 噬菌体遗传物质为DNA,

36、HIV的遗传物质为RNA,构成核酸的原料和碱基不同。,BD,14.现有两组数据:豌豆中的DNA有84%在染色体上,14%在叶绿体中,2%在线粒体中;豌豆的染色体组成中DNA占36.7%,RNA占9.6%,蛋白质占48.9%。以上数据表明 ( ) A.染色体不是DNA惟一的载体 B.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C.DNA能传递遗传信息 D.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解析 结合题意中DNA还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可知A项正确;B项是正确的,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从题干中无法得出C项和D项中的结论。,AB,15.(2009江苏卷改编)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豌豆

37、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磷元素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解析 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并非“主要 是”;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细胞核内有染色体,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还有少 量分布在线粒体内;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DNA,含磷元素;HIV的遗传物质是RNA, 水解不会产生脱氧核苷酸。,BC,三、非选择题 16.将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用15N标记,并使该菌被噬菌体感染,然后把大肠杆菌移入含有32P和35S的培养基中培养,请回答: (1)由实验得知,一旦噬菌体侵染细菌,细菌细胞内会迅速合成一种RNA,这种RNA

38、含有32P,而且其碱基能反映出噬菌体DNA的碱基比例,而不是大肠杆菌DNA的碱基比例,此实验表明:32P标记的RNA来自于 。,(2)一部分32P标记的RNA和稍后会合成的带35S 的蛋白质均与15N标记的核糖体连在一起,这种 连接关系表明 。 (3)35S标记的蛋白质来自 , 可用于 。 (4)整个实验能够证明: 。 答案 (1)以噬菌体DNA为模板,在细菌细胞内 转录而成 (2)噬菌体利用细菌核糖体,以其信使RNA为模 板合成噬菌体蛋白质 (3)以噬菌体RNA为模板,在细菌细胞核糖体中 合成组装成噬菌体外壳 (4)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17.自从世界上发现了能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

39、毒(简称禽流感病毒),我国就参与了抗击禽流感的国际性合作,并已经研制出预防禽流感的疫苗。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获得大量禽流感病毒,不是将病毒直接接种到无细胞的培养基上,而是以活鸡胚为培养基,其原因是 。 (2)利用特定的颜色反应来鉴定禽流感病毒的化学组分,原理是: RNA在浓盐酸中与苔黑酚试剂共热显绿色; ; DNA与二苯胺试剂共热显蓝色。,(3)实验分析出禽流感病毒的物质组成为蛋白质 和RNA,不含DNA,则证明禽流感病毒的遗传 物质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 。 (4)请你预测用禽流感病毒的蛋白质和RNA分别 感染活鸡胚存在的几种可能性: 蛋白质与RNA都有遗传效应,说明蛋白质和 RNA都是遗传物质。 , 说明: 。 , 说明: 。 , 说明: 。,答案 (1)病毒的繁殖只能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 (2)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显紫色 (3)设法将禽流感病毒的蛋白质和RNA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4)RNA有遗传效应,而蛋白质没有遗传效应R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RNA没有遗传效应,而蛋白质有遗传效应 RNA不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RNA和蛋白质都没有遗传效应 RNA和蛋白质都不是遗传物质,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