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第1章 绪论bjj.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59811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生理第1章 绪论bjj.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病理生理第1章 绪论bjj.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病理生理第1章 绪论bjj.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病理生理第1章 绪论bjj.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病理生理第1章 绪论bjj.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生理第1章 绪论bjj.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生理第1章 绪论bjj.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http:/,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http:/,(Introduction),第一章 绪 论,http:/,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地位与内容,任务,以患病机体为对象 以功能与代谢变化为重点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 归的规律与机制,http:/,病理生理学,生 理 学,研究对象不同,正常机体,患病机体,http:/,地位,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病理生理学,桥梁课程,http:/,内容,http:/,第二章 疾病概论,(general concept of disease),http:/,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 第十四章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fundamenta

2、l pathological process),http:/,基本病理过程与疾病的关系,http:/,风湿性心脏病 肺源性心脏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 缺血性心脏病,第十五章 心功能不全 -第十九章 脑功能不全,(systemic pathophysiology),http:/,内容,http:/,主要研究方法,动物实验,自发性动物模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突变系的遗传疾病,近交系的肿瘤模型,诱发性动物模型,临床观察,临床观察 临床检查 临床实验,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The major research methods),(animal study),(clinic study),h

3、ttp:/,流行病学研究,分子生物学技术,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 EBM) 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的临床医学模式,是传统经验医学模式的变革。,http:/,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医学的发展进程,神道医学模式(5000年前),经验医学模式(2500年前),生物医学模式(300年前),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 ( 1977年 ) (Engel Science “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http:/,http:/,更好地了解人类疾病的机制 促进发现和发展潜在的药物、装置和诊断方法,疾病不均

4、一性的发病学/机制,病人,基础科学理论、知识、方法,药物、装置、诊断方法,转化医学:寄予厚望,http:/,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19世纪,法国生理学家Claude Bernard倡导实验病理学,即病理生理学的前身,1879年俄国喀山大学最早出现独立的病理生理学科,(The history of pathophysiological development ),http:/,20世纪50年代,我国诞生病理生理学科,1985年成立国家一级学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Chinese Association of Pathophysiology,CAP),http:/,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设有15个

5、专业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每23年分别或联合举办学术会议,全国代表大会每5年举行一次。近5年来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年均举办学术会议810次,出席人数约1000人次,交流论文约1100篇。,1993年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作为团体会员加入国际病理生理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加入的国际学术组织有:国际心脏研究会、国际休克联盟、国际动脉硬化学会和西太平洋危重病医学会。,http:/,http:/218.241.72.18/webpage/zhgblslxh/menu_34/index.html,http:/,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办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和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目前年发行量达31400册,刊登论

6、文580余篇。,我国病理生理学工作者在肿瘤病因和发病、缺氧、发热、休克、微循环障碍、心血管疾病等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http:/,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生理科学进展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与临床分册书著 临床病理生理学 人体病理生理学 细胞分子病理生理学 高级病理生理学,http:/,南京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系为1955年国内首批建立的病理生理学科之一; 1981年成为国务院学位办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 1988年被原江苏省教委遴选为重点学科; 1990年组建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心; 1993年遴选为首批江苏省重点学科,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 连续遴选为省重点学科并获得资助; 1999年本学科获江苏省优秀学科建设梯队称号; 2000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 2001年成为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主要学科; 2002年被批准为江苏省人类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 2007年被遴选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2010年组建江苏省心血管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2013年成立江苏省心血管病协同创新研究中心。,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