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代谢的意义与临床检验.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62643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代谢的意义与临床检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糖代谢的意义与临床检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糖代谢的意义与临床检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糖代谢的意义与临床检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糖代谢的意义与临床检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代谢的意义与临床检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代谢的意义与临床检验.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血浆糖代谢紊乱,第三章 糖代谢紊乱,糖类的营养价值主要是供给能量,此外糖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正常人体内糖代谢的中心问题之一是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临床上重要的糖代谢紊乱也主要是血糖浓度过高(高血糖症)和过低(低血糖症)。,第一节 概述,一、糖的主要生理功能, 氧化功能 1g葡萄糖在体内完全氧化可释放16.7kJ的能量。 糖类所供给的能量是机体生命活动主要的能量来源(正常情况下约占机体所需总能量的5070%)。,下页,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成分 1、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基本组成成分; 2、糖与脂类或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脂或糖蛋白/蛋白聚糖(统称糖复合物)。 糖复合物不仅是细胞的结构分子,而且

2、是信息分子。 3、体内许多具有重要功能的蛋白质都是糖蛋白,如抗体、许多酶类和凝血因子等。,氧化功能,下页,1、糖是合成脂类(脂肪酸、脂肪)的重要前体; 2、糖在体内可转变成非必须氨基酸的碳骨架。,氧化功能 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成分 转变为体内的其它成分,返回,二、血糖及其来源与去路,血糖的来源有:食物中的糖类物质经消化吸收进入血中,这是血糖的主要来源;肝贮存的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入血,这是空腹时血糖的直接来源;在禁食情况下,以甘油、某些有机酸及生糖氨基酸为主的非糖物质,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变成葡萄糖,以补充血糖。,糖异生与血糖浓度,消耗100-150g葡萄糖/天,消耗40g 葡萄糖/天,人体储存的可供全

3、身利用的糖仅150g左右 (不到12小时全部耗尽),正常情况下 血糖浓度:4.56.7mmo/L,禁食数周时 血糖浓度:3.9mmo/L,在饥饿情况下糖异生对保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二、糖的消化,1、口腔消化 次要,下页,二、糖的消化,1、口腔消化 次要,2、小肠内消化 主要,小肠粘膜刷状缘各种水解酶,各种单糖,下页,小肠中各种糖类水解酶的作用,下页,糖的消化与临床,机体若缺乏蔗糖酶或乳糖酶,会导致糖吸收障碍而引起腹泻和胀气。 In sucrase/ lactase deficiency, malabsorption leads to diarrhea and flatuence

4、.,人不能通过食纤维素获取糖类物质,因人体内缺乏水解-1,4-糖苷键的酶, 但纤维素促进肠蠕动,可防止便秘。,返回,三、糖的吸收,方式: 单纯扩散 主动吸收 易化扩散,下页,血糖的去路有: 葡萄糖在各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供能,这是血糖的主要去路; 餐后肝、肌肉等组织可将葡萄糖合成糖原,糖原是糖的贮存形式;,转变为非糖物质,如脂肪、非必需基酸等; 转变成其它糖及糖衍生物,如核糖、脱氧核糖、氨基多糖、糖醛酸等; 当血糖浓度高于8.9mmol/L(160mg/100ml)时,则随尿排出,形成糖尿。,四、糖吸收后的去向,返回,E:Embden;M: Meyerhof;P: Parnas,糖的无氧分解途径

5、,亦称为糖酵解途径,糖的无氧分解途径,亦称为EMP途径, 丙酮酸,葡萄糖,乙醇,葡萄糖转变为乳酸,糖酵解过程小结,葡萄糖,糖 原 转 变 为 乳 酸,糖原(Gn),一、糖有氧氧化的概念,葡萄糖 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的过程。,糖的有氧氧化是指:,体内组织在有氧条件下,,有氧氧化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绝大多数组织细胞都通过有氧氧化获得能量。,糖有氧氧化概况,葡萄糖丙酮酸丙酮酸乙酰CoA,CO2+H2O+ATP,三羧酸循环,线粒体内,胞浆,乳酸的利用,乳酸循环(cori cycle),定义:,意义: 防止乳酸堆积引起酸中毒 避免乳酸的浪费(有利于乳酸的再利用) 促进肝糖原的不断更新,肌糖原,

6、乳酸循环,返回,糖的有氧氧化与糖酵解,葡萄糖丙酮酸乳酸(糖酵解),葡萄糖丙酮酸,草酰乙酸,P,CH2COSoA (乙酰辅酶A),三羧酸循环总图,2H,2H,-酮戊二酸,氨基酸、糖及脂肪代谢的联系,草酰乙酸,延胡索酸,琥珀酰CoA,柠檬酸,乙酰Co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甘油三酯,葡萄糖或糖原,丙酮酸,糖浓度的调节 (一)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下丘脑一方面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另一方面也使胰岛-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同时还可以直接作用于肝。 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糖原分解加速;糖异生作用增加,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下丘脑了可通过迷走神经兴奋,使胰腺-细胞分泌胰岛素,同时还可直接作用于肝,使肝细胞内糖原

7、合成酶活化,促进肝糖原的合成;此外还抑制糖异生途径,促进糖的氧化和转化,总体上使血糖的去路增加,来源减少,最终达到使血糖浓度降低的目的。,(二)激素的调节作用 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可分为两大类,即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和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各类激素调节糖代谢反应从而影响血糖浓度的机制在表3-1中简要说明。,降低血糖的激素 胰 岛素 1.促进肌肉、脂肪组织细胞膜对葡萄糖通透性,使血糖容易进入细胞内(肝、脑例外),2.促进肝葡萄糖激酶活性,使血糖易进入肝细胞内合成肝糖原 2.促进肌糖原酵解 3.促进糖氧化分解 4.促进糖转变成脂肪 5.抑制糖异生,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相当于胰岛素的一部分促进血糖降低的效应:促进脂肪细胞转变、摄取和氧化葡萄糖,并合成脂肪的强度仅为胰岛素的1/50或1/100;对心肌细胞摄取葡萄糖的作用为胰岛素的1/2或1/5;对骨骼肌摄取、氧化葡萄糖及合成糖原的作用只有胰岛素的1/20。,3胰高血糖素,是胰岛细胞合成和分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