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常识专题复习.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72902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266 大小:53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常识专题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6页
哲学常识专题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6页
哲学常识专题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6页
哲学常识专题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6页
哲学常识专题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常识专题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常识专题复习.ppt(2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哲学常识专题复习,课件设计,前 言,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 2哲学与世界观、具体科学的关系。 3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世界观转化为看问题和办事情时,就成为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4哲学有科学的哲学与非科学哲学的区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它具有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揭示了整个世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一、知识要点,二、思考练习,1下列选项中,关于哲学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A、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是对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

2、哲学得出的是普遍、一般的规律 ( ),ACD,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是 研究的都是万事万物 哲学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哲学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而具体科学则提供一些具体的指导 哲学指导具体科学的研究 ( ),C,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一、知识体系,世界是客观的(客观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1、自然是客观的 (1)人类产生之前:天体;生物;人类 (2)人类产生之后: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奴仆主人朋友):尊重、顺应、保护、和谐(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1)产生反对“神创论” (2)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根本;决定 (3)规律,

3、3、意识依赖于物质,不能离开物质而单独存在 (1)物质的产物 (2)物质的反映,2、社会是客观的,4、结论 (1)物质的含义 (2)世界物质性原理,客观实在(唯一特性)客观存在 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知识点拨,1、自然是客观的人与自然的关系,(1)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回顾 人是自然的奴仆(古代社会) 人是自然的主人(近代社会,始于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价值和意义的发现,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强化了这个观念) 人是自然的朋友(现代社会),(2)可持续发展战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不只是人单纯地征服自然,否则会遭到自然的报复。因

4、此,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3)和谐社会建设,(4)“和为贵”,“天人合一”,2、世界物质性原理,(1)内容: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2)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三、课堂练习,“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革命,还带来哲学史上的革命。它沉重打击了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并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 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论断说明: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神创论的荒谬性逐渐地暴露出来具体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具体科学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丰

5、富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A B C D ( ) 2克隆羊的问世曾引起全世界的极大关注。实际上,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在农作物方面利用人工诱变技术创造了许多新品种,如“基因鱼”“基因猪”等,将来还可以有意识地创造更多的新的物种和转基因产品。这说明 A人类是万物之灵,可以按人类的意志改造自然 B自然界的物种是可以由人的意识创造出来的 C自然界的属性和规律是可以被人利用和改变的 D人类根据自然物的属性与规律可以创造出新物种 ( ),D,A,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当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从和谐到不和谐,再到和谐的循环上升的发展。据此回答34题。 3有人说“自然环境是人

6、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这一观点: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过分扩大了自然的作用看到了自然环境对人类重要的一面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观点 A B C D ( ) 4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面对盲目发展而引发的一些环境灾害,人们更加认识到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重要性。正确的人类环境观应该是: ( ) A“人定胜天”,人类应征服自然,战胜自然 B自然界是生命的摇篮,人类应顺应自然,听从自然的安排 C自然界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D人与自然应和谐发展,做到“人天共存”“天人合一”,C,D,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规律也是客观的。在认识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同样必须尊重社会

7、规律。据此回答56题 5“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这则材料说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只能由生产力的实际状况来决定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A B C D ( ) 6马克思“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能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这说明: A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成果,首先是人们承认自然的客观存在和服从自然的结果 B任何事物

8、都是一分为二的,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迟早要受到自然的惩罚 C人类不可能真正有效地改造自然,只能适应自然、利用自然 D客观世界是第一位的,人的活动是第二位的 ( ),D,A,7.材料一:有关专家指出,沙尘暴与中国大范围的沙地草地退化有直接关系,对于退化草地的恢复应以发挥自然的力量为主。建设生态城镇,以地养地,依靠自然力恢复草原生态系统是最有效的治理方略。“万物本乎土”,“百谷草木丽乎土”。土是生命的温床,有土就有生机。因此在草地生态治理中依靠土地自身的生命力繁育各类生命,进行生态治理,是目前最合理,最经济,最有效的治理方式。 材料二:河北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4年来,不仅改善了京津和当地的生态

9、环境,而且带动了工程区内145万贫困人口脱贫,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工程实施前的1456元增加到1739元,年均增幅达6.1%。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答:自然界是客观的,自然界和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沙尘暴的发生就是自然对人类造成的“沙地草地退化”等违返自然规律行为的惩罚。 人在自然面前也不是无能为力的,人类可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河北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就是人们尊重自然及其规律的行为。 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要以承认和尊重自然及其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依靠自然力恢复草原生态系统”就是对自然客观性的承认和尊重。“带动了工程区内145万贫困人口脱贫”是自然对人类尊重自

10、然的回报。,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一、知识体系,意识,1、含义 (1)起源:物质的产物: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社会的直接产物 (2)生理基础:人脑 动物心理人的意识 电脑思维:人脑思维模拟(不具有能动性、精神世界、社会性) 反映直观等同 人脑自身不能产生意识 (3)本质:物质的反映 性质:正确如实反映;错误歪曲反映宗教 层次:感觉现象感性认识;思维本质和规律理性认识 内容:现在;过去当时的客观事物;未来已有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结论: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不能离开物质单独存在,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物质性原理,2、作用:能动作用 (1)反映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反对“不

11、可知论”“怀疑论” 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意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意识正确与否的原因 客观因素: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能达到的广度和深度 主观因素:立场;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知识构成 (2)反作用 含义:单纯的意识不能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意识在实践中是通过指挥人们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性质:不同性质意识具有不同的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

12、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结论: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同时,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二、知识点拨,1、意识与人脑的关系: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2、对未来的预测来自于已有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把握,3、正确理解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4、正确理解意识的反作用,5、正确理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三、课堂练习,日本首相小泉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引起了广大亚洲人民的强烈不满,就是日本国内也有许多有识之士对之提出异议,认为其行为不仅不利于日本和周边国家关

13、系的发展,而且也违背了日本的宪法。据此回答12题。 1包括首相在内的日方部分官员否认对周边国家的侵略,从哲学上说是因为( ) A他们没有足够的历史知识 B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人的有意识的活动 C人的立场可以决定人的观点 D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2日本只有正视历史,才能获得亚洲和世界人民的谅解,从而树立较好的国家形象,并有助于亚洲地区的稳定 、和平与发展。这表明( ) A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B意识活动虽然有很大差异,但任何意识都根源于物质 C正确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D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又是万万不行的,C,C,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合作组织

14、在不久前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宣布,经过多国科学家近3年的精心“雕琢”,一张精度达99.999%、误差小于十万分之一的人类基因组完成图绘制完成,原本遗漏了15万个细节的人类生命天书已经几近完美。据此回答34题。 3在自然杂志的文章中,研究人员表示,这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精准结果为人类提供了最为清晰的人类基因组图谱,这一高精确度的人类基因组序列使全世界的研究人员能够更精确地对遗传信息以及它们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进行研究。这一事实蕴涵的哲理是: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事物 C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D意识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 ) 4第一次公布的人类基因组草图难以“十全十美”。国际人类

15、基因组计划合作组织启动了一项十分艰难、但非常必要的“纠错补漏”程序,用了3年的时间将草图一点点地丰满起来,那些令人头疼的缝隙也从原来的15万个减少到现在的341个。这说明( ) A由于条件的限制,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B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意识的反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D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C,A,“心理暗示”有重要作用。二战时,美国在前线作战的士兵中有一些人既不勇敢、也不守纪律。心理学家便每星期帮他们写一封家信,信中告诉家人自己在战场上如何勇敢和遵守纪律,一段时间后,他们果然变得既勇敢又守纪律。据此回答经56题。 5山东某地

16、的一所农村高中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其经验之一就是“学生,潜力无穷”观念的培养形成。这同属心理学上所讲的“心理暗示”。这种“心理暗示”是一种( ) A物质现象 B意识现象 C神秘的精神力量 D唯心主义思想 6上题材料中将“心理暗示”运用到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哲学上看,这样做法属于( ) A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B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想 C符合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的思想 D是违背教育规律的行政命令,B,C,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

17、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上述材料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那些道理?,答: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三个代表”的思想是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这是物质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体现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三个代表”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起着重要作用,说明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体现了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18、,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变化发展的。只有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推动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一、知识体系,(一)世界物质性原理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1、含义:人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2、意义 (1)从具体工作来看: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2)从党的工作大局来看: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3)从一般的哲学道理来看: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19、3、怎样从实际出发 (1)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反对从主观出发: 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出发点是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 经验主义:出发点是狭隘的局部经验 (3)坚持整体地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坚持唯物辩证法),(二)了解国情,立足国情,1、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的意义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2)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是党的基本路线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和立论根据。,3、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 (1)学习

20、历史 (2)了解现实,二、知识点拨,1、一切从实际出发属于方法论,它的哲学依据是世界物质性原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哲学上说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在人们的活动中就是客观实际和主观认识的关系,人们从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说到底都是在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人们要正确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就必须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使主观符合客观。 人们能否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从主观因素来讲,关键就在于能否坚持从实际出发,能否使主观符合客观。,2、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主观认识要符合当地(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的实际

21、,不同的国家、单位、事物是有差别的,人们的主观认识要着眼于这些不同之处,从具有不同之处的实际出发,主观才能准确的符合客观。 (2)主观与客观历史的统一:主观认识要符合当时的实际(或者叫变化了的实际),同一个国家、单位、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情况,只有从随时变化着情况出发,主观才能准确地符合客观。,3、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1)区别:教条主义的出发点是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领导人的讲话、上级的指示等,不考虑实际情况,往往表现为不重视实际经验的重要性;经验主义的出发点是狭隘的局部的经验,往往表现为不重视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二者在形式上是对立的。 (2)联系:二者产生的根源是相同的,实质上都是唯心

22、主义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二者的出发点是相同的,都是从主观出发,行为上都是不问具体情况,不从实际出发,主观认识脱离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一刀切,瞎指挥,都是主观主义的工作和思想方法。二者的结果相同,都必然会给工作带来损失甚至失败。,4、坚持整体地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坚持唯物辩证法),(1)从总体上把握事物(整体性) (2)全面地把握事物(全面性) (3)从变化发展上把握事物(变动性),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三、课堂练习,经过50年,特别是近20年的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也必须看到,由于我国人口多

23、,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据此回答12题。 1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普遍理论 A B C D ( ) 2对于青年学生来说,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有着多方面的意义,表现在:有助于深刻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能够增强历史责任感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助于较好地思考和处理自己遇到的社会问题能够保证办事情取得成功 A B C D ( ),D,A

24、,从50年代开始,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各方面专家对南水北调进行了近50年的勘察、调研和可行性研究,并逐步形成了南水北调的总体格局,即分别从长江流域的下、中、上游调水,以适应华北和西北的经济发展需要。据此回答34题。 32002年底,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它的建成,最终将造福于民。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只要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任何奇迹都能创造出来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A B C D ( ) 4“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的任务和政策超越

25、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南水北调工程经历了近50年的勘察、调研和可行性研究。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A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从马克思主义出发 B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党提出的任务和政策不一定正确 D只有正确的意识才对事物发展起作用 ( ),B,B,尽管近年来,我们不断强调干部要转变思想观念,但是高高在上的官本位意识在不少领导干部头脑中还根深蒂固。“工作就是开会,研究就是喝醉,领导说的都对。”就是这种官本位意识的概括。据此回答56题。 5从哲学上看上述对官本位意识的概括,从一个侧面说明部分领导干部还没有真正做到: (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坚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一切从实

26、际出发 D抛弃官本位思想 6上述官本位意识衍生出这样一种施政指导思想只要政府做出的决策,你就必须无条件执行。这意味着: ( ) A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是政府的决策 B政府的决策对工作都具有指导作用 C违背实际的决策将会给百姓利益带来损害 D做事情可以不必从实际出发,C,C,7“青藏铁路”的开工建设是西部开发史上的一件大事。由于施工路段海拨高,缺氧严重,并且有大面积的长年冻土层,因此“青藏铁路”在开工以前经过了反复的论证,最终才选定了一种最合理的方案。 同学们现在正进行紧张的考前复习,为2006年的高考作准备。请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思维特点等情况,作一简要计划,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此类操作

27、性题目没有固定统一的答案。基本要求是:认识自己的实际情况,包括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各学科平衡程度等等,并据此制定具体的学习方法,体现从实际出发的要求,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一、知识体系,1、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1)原因: 不仅是所有哲学必然遇到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2)内容: 思维和存在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对此的不同回答哲学可以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对此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个派别 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它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2、哲学

28、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2)唯心主义的表现形式 主观唯心主义:世界由人的意识创造、决定 客观唯心主义:世界由某种神灵或不可捉摸的绝对观念创造、决定,(3)唯物主义的发展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把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混同于哲学上的物质概念;缺少辩证法思想,把事物当成一成不变的东西研

29、究;社会历史观是唯心的。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4)人类世代的实践和科学的发展,都证明了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3、马克思主义哲学,(1)产生:,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哲学史上一次革命性的变革,(2)内容:,科学的世界观(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科学的方法论(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3)发展:,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以保持自身的活力,保持自身的科学性,(4)含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4、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1

30、)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2)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上 (3)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情应当有认真精神 (4)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二、知识点拨,1、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例举,(1)战国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2)东汉王充:“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3)南朝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4)明朝王夫之(船山):“气者,理之依也。” (5)古希腊赫拉克利特(前540-前480):“火”是万物的本原,世界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 (6)古希腊德谟克利特(前460-前370):原子和虚空是万物的本质。,2、

31、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例举,(1)宋朝哲学家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2)明朝哲学家王阳明:“心外无物。” (3)英国哲学家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组合”、“观念的集合”。 (4)宋朝哲学家朱熹:“理在事先。” (5)柏拉图: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6)黑格尔:“绝对精神” (7)宗教:上帝、神创造和支配世界,3、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4、正确理解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三、课堂练习,1辩证唯物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它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的最一般的规律它对于世界的看法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辩证的它是在实践的推

32、动下,完成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科学体系它继承了哲学史上的优秀成果,总结了无产阶级的斗争经验 A B C D ( ),B,民间许多俗话其实不“俗”,其中往往包含着深奥的哲理。回答24题 2“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说明哲理是( ) 梦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留下的印象,以梦的形式剪接组合而成 梦境的素材在客观世界都能找到 梦是一种意识活动,但归根到底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有了人脑就能产生意识 A B C D 3对于神灵,有人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 ) A是正确的,它否认了神灵的存在 B是错误的,它肯定了神灵的存在 C是正确的,它看到了观念是可以改变的 D是错

33、误的,因为神灵的有无是个无法确定的问题 4俗语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创造条件,化难为易,走向成功 B世界上本来没有什么难事,就怕有人有心制造麻烦与困难 C只要有决心和干劲,什么难事都可以化为易事而获得成功 D世界上事情本身无所谓难与易,是有些人的心里有难易,B,B,C,5这句话包含的哲理与下列成语或俗语所包含的哲理最接近的是( ) A人定胜天 B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C欲速则不达 D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6上述材料主要告诉我们( ) A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B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阻碍作用 C物质的决定作用与意识的反作用是

34、相互决定的 D意识的能动作用要受到物质的决定作用的制约,B,D,2004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通知。为此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强调指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的学校教育工作一点放松不得;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的力度一点放松不得;各级领导在狠抓落实上一点放松不得。”据此回答78题。 7教育工作一点放松不得,是因为 ( ) A主观必须要符合客观 B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意识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C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D意识能在一定条件下创造出物质 8“精神文明也出生产力”。这个论断说明 (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B物质可以变精神 C精神文明是

35、物质文明的基础 D精神可以变物质,B,D,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由于气候变暖,海平面逐年上升,太平洋岛国图瓦卢50年后将被海水淹没,该国决定整体迁居新西兰,国民将沦为一群不幸而又无奈的环境难民。这是人类忽视环境保护,破坏生态环境所遭到的惩罚。据此回答910题。 9这一事实表明: ( )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类活动引向歧途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D人们只有在失败后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10“环境难民”的出现敲响了环保的警钟,我们从中受的启示是 ( ) 坚决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适度放慢经济建设的速度 加大环保宣传,提高环保意识 加强环保方面的执法力度 A B

36、C D,B,B,近年来很多农村基层政府把农村万元户的百分比与乡村干部的工资挂钩,并定出最低限度,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硬指标,考核时,只是以汇报的数字为据。于是相当一部分乡村干部用统计加估计的办法,造出一个个浮夸的农民收入和万元户的增加数。据此回答1112题。 11这一事实:符合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 违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的原理 是形而上学的工作方法 是主观唯心主义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 A B C D ( ) 12弄虚作假之风愈演愈烈,数字出干部在一些地方确实成为事实,中央提出要坚决刹住弄虚作假之风。因为这种做法: ( ) A出发点、愿望是好的,但效果不好 B没有一切从实际出发 C不懂得意识的能动作

37、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不了解客观事实 D不懂得成绩与不足是相对而言的,B,B,13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指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中央全面分析我国面临的新的国际和国内形势而作出的重大决策。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C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14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观点,在哲学上应坚持的基本原理是: ( ) A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B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人的认识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真理要随客观事物和人的实践的发展而发展,A,

38、B,15“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各级领导来说,关键是认真领会、准确把握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政策,核心是立场问题、感情问题。这是因为( ) A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政策是我们做好农村工作的出发点 B各级领导只要对广大农民充满感情,就能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C只要立场正确,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D立场是否正确,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能否成功具有重要影响 16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这一事实说明: (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意识是人

39、脑的机能 C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D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D,A,2004年3月21日,经济周报载文指出,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研究市场,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给工作带来重大损失。据此回答1718题。 17上述材料说明: ( ) 办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须反对主观主义的工作方法办事情能否成功取决于决策是否正确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A B C D 18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于: ( ) A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 D否认人能够认识

40、客观事物的错误观点,B,C,被人们誉为“科学斗士”的何祚庥说:“伪科学活动愈演愈烈,发展下去误民误国,总要有人站出来说话。新的封建迷信在抬头,不与之作斗争,怎么谈得上科教兴国。”据此回答1920题。 19何祚庥的这段话强调了( ) 必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事物发展只要同伪科学作斗争,就能实施科学兴国战略 A B C D 20伪科学的思想: ( ) A是人们主观臆造出来的 B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 C对客观事物的变化不起任何作用 D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歪曲的反映,C,D,21林果业是某市郊区农民的一大支柱产业。这里土壤、气候条件特

41、别适宜种植水果,农民又有种植水果的丰富经验。随着我国林果业的快速发展,市场上新品种优质水果日益丰富,但这里果农栽种的果树仍多为传统品种,产出的水果质量较低,销售出现困难。但也有一些及时更新了果树的农民,水果既不愁卖,价格又好。于是,去冬今春,该市郊区农民砍掉老果树,更换栽种优质果树 10万多棵,增强了林果业生产发展的后劲。 请谈谈你对该郊区农民这种作法的认识,答: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该地适宜种植水果,且经验丰富,这是实际。随着我国林果业迅速发展,水果丰富,市场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市场的实际。该市郊区农民原产水果品种老,质量差,不

42、符合市场需要。果农砍掉劣质果树,栽种优质果树,坚持了从本地实际出发,也适应了市场变化,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该市郊区农民从市场变化的现象中认识到市场不是不需要水果,而是不需要劣质水果,水果生产不能仅仅重视数量,更要重视质量,从而认识了事物的本质。这体现了人们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这种正确认识的指导下,他们砍掉劣质果树,栽种优质果树,增强了林果业发展的后劲,体现了人们能利用对事物本质及规律的认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表明了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的促进作用。,222003年5月12日,国务院颁布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下简称为条例)。条例

43、是根据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特别是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中暴露出的在应急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薄弱环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的,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一些基本法律制度的具体化。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保证抗击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材料怎样体现辩证唯物论基本原理的?,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来决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务院根据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特别是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中暴露出的在应急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薄弱环节,颁布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44、,就体现这一点。 辩证唯物主义还认为,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能促进事的发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改革人们不文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保证抗击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就体现这一点。,坚持联系的观点,一、知识体系,(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1、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1)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 (2)唯物辩证法讲的联系,是对万事万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的概括,既包括事物外部的关系,又包括事物内部的关系,2、联系的普遍性,(1)内部联系:

45、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的 (2)外部联系: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3)世界总体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3、联系的客观性,(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否定事物的联系,又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 (2)反对两种错误观点: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用幻想的、虚构的主观联系去代替事物的真实联系,甚至臆造一些令人莫名其妙的联系);无视联系的客观性 (3)人们可以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4、方法论意义:,从联

46、系中观察事物,用联系的观点处理问题:注意一事物同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看到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学会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的联系。,(二)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1、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1)对立(区别),含义不同: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是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是结果。 时间顺序不同: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总是原因出现在前,结果发生在后,形成前因后果先行后续的关系。 地位作用不同: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总是处于“主动”的地位,是引起者,具有“动因”的作用;结果总是处于“被动”地位,是被引起者,具有“结果”的作用,(2)统一(联系),依存:在客观世界中,原因总是伴随一定的结果,结果必定由一定原因引起。二者相互依存,各以对方为存在的条件,如果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可能存在。因此,世界上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 转化: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一个无限的链条,在这一关系中是原因,在另一个关系中则是结果;在同一关系中,两种现象互为因果。,2、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