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感染2[1].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73784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颅内感染2[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颅内感染2[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颅内感染2[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颅内感染2[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颅内感染2[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颅内感染2[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颅内感染2[1].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颅内感染,intracranial infective diseases,颅内感染性疾病,教学目的和要求,颅内感染性疾病,概 述,颅内感染性疾病: 各种生物性病原体侵犯脑实质、脑膜及血管,引起急、慢性炎症(或非炎症)性疾病。,颅内感染性疾病,概 述,颅内感染性疾病,常见病原体,颅内感染性疾病,病毒性脑炎: 是一组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脑实质弥漫性炎症的临床综合征。,颅内感染性疾病,常见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颅内感染性疾病,发病 特点,急性、亚急性起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一般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的前驱症状,精神 异常,包括情感、幻觉、定向、人格、智能方

2、面的障碍,一般复杂多变。是最常见临床表现之一,临 床 特 点,意识 障碍,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以意识模糊为主,颅内感染性疾病,癫痫 发作,可出现各种发作类型的癫痫发作,颅内 压增高,(intracranial pressure)头痛、呕吐等,其他,小脑、脑干、锥体外系、自主神经等症状,临 床 特 点,颅内感染性疾病,脑电图检查(electroence phalogram,EEG),广泛性异常,弥漫性慢波,90%,辅 助 检 查,颅内感染性疾病,正 常,弥漫性 慢波,辅 助 检 查,颅内感染性疾病,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或MRI检查一般无明显改变,少数严重者可见额、颞叶低密度病灶、片状、边界不清。

3、 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检查: 一般正常,少数病人有淋巴细胞增多。 病原学检查: 主要是CSF抗原抗体测定,有确诊意义,但需要有很高的实验室技术条件。,辅 助 检 查,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支持对症治疗、抗感染、鞘内给药、腰大池持续引流、双侧脑室引流冲洗等多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治愈率。,临床表现,临床特点 本病通常为暴发性或急性起病,少数为隐袭性发病。初期常有全身感染症状,如畏冷、发热、全身不适等。并且有咳嗽、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头痛比较突出,伴呕吐、颈项强直、全身肌肉酸痛等,精神症状也较常见,常表现为烦躁不安、谵妄、意识朦胧、昏睡甚至昏迷。有时可

4、出现全身性或局限性抽搐,在儿童尤为常见。,临床表现,检查均可发现明显的脑膜刺激征,包括颈项强直、克尼征及布鲁金斯基征阳性。视乳突可正常或充血、水肿。由于脑实质受累的部位与程度不同,可出现失语、偏瘫、单瘫,及一侧或双侧病理征阳性等神经系统的局灶性体征。,临床表现,由于基底部的炎症常累及颅神经,故可引起睑下垂、瞳孔散大固定、眼外肌麻痹、斜视、复视、周围性面瘫、耳聋及吞咽困难等。颅内压增高也较常见,有时可致脑疝形成。,护理问题,1.体温过高 与颅内感染、脑炎、脑脓肿有关。 2.体液不足 与发烧、高热、意识水平降低、呕吐,腹泻等有关。 3.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意识水平改变、感染、摄入量减少、呕

5、吐、食欲减退等有关。 4.潜在并发症 癫痫发作,与脑水肿、脑炎、脑膜炎有关。,护理目标,减轻患者身心痛苦,预防各种并发症,减少病残率。,术后颅内感染的护理,高热的护理 1.头置冰袋,物理降温。 2.体温超过39给予乙醇擦浴。 3.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绝对卧床休息。每4小时测体温1次。并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出汗后及时更衣,注意保暖。体温超过38.5时,及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以减少大脑对氧的消耗,防止高热惊厥,并记录降温效果,术后颅内感染的护理,1.心理护理 关心患者,了解患者的思想及生活情况,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和悲观情绪,耐心解释用药目的,使患者能

6、够积极配合治疗。,术后颅内感染的护理,2.活动指导 (1)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活动量,烦躁不安的患者要加强防护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2)保持肢体功能位,进行肢体康复训练,降低致残率。,3.饮食 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饮食,必要时给予营养支持疗法。保证足够热量摄入,按患者热量需要制定饮食计划,给予高热量、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预防呕吐发生。注意食物的调配,增加患者食欲。 频繁呕吐不能进食者,应注意观察呕吐情况并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监测患者每日热卡摄入量,及时给予适当调整。,4.环境 病室光线柔和,减少噪音,避免强光刺激,病室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抽搐的护理 1

7、.加床档,防止坠床。对烦躁不安的患者,要加强防护措施,以免发生意外,必要时给镇静剂。 2.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阻塞。 3.平卧位,头侧向一方,以利口腔分泌物和呕吐物排出,防止吸入性肺炎。 4.保护患者,四肢大关节处用约束带,防止骨折。,日常生活护理 协助患者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生活护理。做好口腔护理,呕吐后帮助患者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及时清除呕吐物,减少不良刺激。做好皮肤护理,及时清除大小便,保持臀部干燥,必要时使用气垫等抗压力器材,预防压疮的发生。注意患者安全,躁动不安或惊厥时防坠床及舌咬伤。,监测生命体征 若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囟门、瞳孔改变、躁动不安、频繁呕

8、吐、四肢肌张力增高等惊厥先兆,提示有脑水肿、颅内压升高的可能。若呼吸节律不规则、瞳孔忽大忽小或两侧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血压升高,应注意脑疝及呼吸衰竭的存在。应经常巡视、密切观察、详细记录,以便及早发现,给予急救处理。,(六)做好并发症的观察 如患者在治疗中发热不退或退而复升,前囟饱满、颅缝裂开、呕吐不止、频繁惊厥,应考虑有并发症存在。可作颅骨透照法、头颅CT扫描检查等,以期早确诊,及时处理。,七)做好抢救药品及器械的准备 做好氧气、吸引器、人工呼吸机、脱水剂、呼吸兴奋剂、硬脑膜下穿刺包及侧脑室引流包的准备。,八)药物治疗的护理 了解各种用药的使用要求及不良反应。如静脉用药的配伍禁忌;青霉素稀

9、释后应在1小时内输完,防止破坏,影响疗效;高浓度的青霉素须避免渗出血管外,防组织坏死;注意观察氯霉素的骨髓抑制作用,定期作血象检查;静脉输液速度不宜太快,以免加重脑水肿;保护好血管,保证静脉输液通畅;记录24小时的入水量。,(九)健康指导 1.饮食指导 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饮食。 2.日常活动 (1)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活动量,烦躁不安的患者要加强防护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2)保持肢体功能位,进行肢体康复训练,降低致残率。 3.医疗护理措施配合 (1)严格遵医嘱给抗生素,保证血药浓度。 (2)指导患者及家属了解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原则,了解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及需要维持药物达到治疗水平、持续治疗的时间。,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