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模拟电路的角度谈谈静电保护.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3374815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模拟电路的角度谈谈静电保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模拟电路的角度谈谈静电保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模拟电路的角度谈谈静电保护.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从模拟电路的角度谈谈静电保护这期文章,作者君想从模拟电路的角度,给大家讲讲一个对于模拟工程师来说,既熟悉又有点陌生的内容:ES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也就是所谓的“静电保护”。Wikipedia里面是这样定义的: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is the sudden flow of electricity between two electrically charged objects caused by contact。翻译过来呢,就是指两个储存有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候产生的瞬时电流。最近作者君做的项目呢,对于ESD的要求比较严格

2、,就经常和一个ESD部门的哥们讨论学习一下。他告诉我说,ESD可以在任何地方发生,无论是制造,生产,装配,测试,甚至运输及现场应用。当时我就有一种想放弃治疗的想法。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怎么在电路中对其进行模拟并仿真呢?一般我们熟悉并且在电路仿真里面需要用到的模型有两种:CDM和HBM.CDM就是所谓的Charge Device Model,HBM就是所谓的Human Body Model。两者对比可以看出,一般来说CDM的电流比HBM的电流大一些、也快一些,因为并无较大的电阻在放电通路上面限制放电的过程。因此,在ESD的仿真中,需要在supply上添加这样一个pulse电压。例如在某个工艺情况

3、里:CDM情况下,supply上面需要加入一个高达15V的pulse,上升沿和下降沿都是200ps,持续4ns。而在HBM的情况下,这个pulse的peak电压仅仅只是6V,上升沿和下降沿是2ns,持续时间400ns。这里插入一句那个哥们的话:“我们就是计算这种 secondary 的ESD的相关数值给你们用的啦。”说罢,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说白了就是不告诉你怎么算,气死你)等等,为什么上来就说到了secondary ESD protection呢?既然有secondary ESDprotection,那primary ESD protection在哪里呢?我们熟悉的IO结构,那种上下各

4、有一个diode的pad,就是primary esd protection:通用型的带ESD保护的IO比如HBM模型里面,IO被加上一个+2000V的高压,则上面的diode D1就自然导通了,外界的高压顺着VDDP被迅速导走。同理,若是加上一个-2000V的高压,D2就导通了,大电流从VSSP快速流向IO,也未伤及内部的电路。在这里,作者君想问大家一个问题:VDDP和VSSP都是给IO的diode们提供偏置的supply。那么VDDP和VSSP的IO 又当是怎么样的呢?还能上下各放一个diode吗?快速思考一秒后肯定不能是这样的嘛!感觉就是不能这样那没有了上下两个diode,要如何保护VDD

5、P和VSSP的IO呢?嘿嘿,不如去看看VDDP和VSSP的IO电路好了!包括了IO的ESD protection的pad模型因此,此处应当有另外的ESD保护电路在VDDP的IO和VSSP的IO之间。比如VDDP被加上+2000V的高压时,通过这个ESD diode快速导走高压电流。而当VDDP是0,而VSSP被加上+2000V的高压时,这个等等,容在下先想想,这里有两个方向相反的diode吗?一秒后。如果VSSP被加上了+2000V,那么岂不是所有的IO都挺热闹了?为什么这么说?嘿嘿,所有的nwell都是被VDDP给biased成为0V,而substrate因为VSSP变成了2000V,那么,

6、岂不是所有的nwell和sub之间的寄生diode都被打开了?哇!想想看,听起来好欢乐的场景啊!然后,作者君听说,还有一个所谓的“1 Ohm”原则,据说是从IO到那些esd diode之间的导通电阻必须要小于1 Ohm,以免寄生电阻太大,影响了快速放电的效果,避免有些“漏网之鱼”流到内部电路里面去了。所以大家若是仔细看看IO的版图,会发现那里metal真是密密麻麻的,“无所不用其极”。最后,再多说一个小的电路(懒得画图,所以拿来借用一下):这也是一个ESD的保护电路。为什么要说这个呢?因为作者君昨天刚刚被要求在自己内部的电路上面加一个nmos的switch,这个nmos的gate就是图中A点。

7、而且被人告知,这也是secondary ESD protection。(请大家注意,这个fig.1是io的一部分,那个大的nmos Mclamp并不是内部电路。这里是在说内部电路可以使用io的内部节点进行控制)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如果VDD上面有高压pulse的时候,因为电容的电压滞后作用,电容上面的电压并没有跟着VDD迅速提高。因此此时Mp的gate电压值比source小了不少,导致Mp导通,A点也被连到了VDD上面,巨大size的Mclamp被打开,VDD和VSS通过Mclamp连在了一起。这样一来,VDD上面的pulse就这样被巨大的Mclamp给导走了,因此,我们脆弱的内部电路也就被保护

8、了起来。再回到作者君被要求加switch的地方。那个nmos的switch其实类似于一个power down的功能,只是被图中的A点控制着。当出现很严峻的ESD event的时候,内部电路能关断的赶紧关断,千万不能给ESD的大电流有可乘之机。最后推荐大家一篇博士论文:http:/www-tcad.stanford.edu/tcad/pubs/theses/ShuqingCao.pdftp:/http:/www-tcad.stanford.edu/tcad/pubs/theses/ShuqingCao.pdf这篇论文里面还很详细的讲了随着工艺的缩小,所谓的ESD Design Window是如何越来越小的。因为gate oxide的尺寸越来越小,gate的击穿电压也会变小,ESD protection的可以使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小。听起来真是很可怜!据作者君的比较,0.18um的IO和28nm的IO大小并无很大区别(甚至28nm的似乎看起来更大一些)。花了那么多力气减小工艺尺寸,即使内部电路变小,却被IO的面积给瓶颈了。这真是个悲伤的故事啊!最后多说一句:ESD经常跟leakage之间需要tradeoff。esd diode太大,protection变好,leakage却会变得比较恶劣,影响正常工作时的性能。需要使用的时候权衡利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