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的耐量实验.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80564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1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葡萄糖的耐量实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葡萄糖的耐量实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葡萄糖的耐量实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葡萄糖的耐量实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葡萄糖的耐量实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葡萄糖的耐量实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葡萄糖的耐量实验.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葡萄糖的耐量实验,小组人员 王敏,张静雅,李诗雨,魏斌,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治疗方法,病因: 胰岛素分泌不足及胰岛素受体缺陷所致的代谢性疾病. 由于胰岛素调节血糖水平,故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升高. 是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 分类 : I型糖尿病 II型糖尿病 继发性糖尿病,症状: (三多一少) 多饮 多食 多尿 消瘦 治疗方法: 口服药物治疗 常用的有:化学类有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AGI 等; 胰岛素治疗 适应症: 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岛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在发病时就需要胰岛素治疗,而且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以维持生命和生活。约占糖尿病总人数5%。 2 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

2、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血糖仍然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开始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一般经过较大剂量多种口服药物联合治疗后 HbA1c仍大于 7.0%时,就可以考虑启动胰岛素治疗。,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临床上OGTT主要适用于下列情况:,(1)无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异常,或偶尔出现糖尿,或有明显糖尿病家族史者; (2)有糖尿病症状,血糖水平不够糖尿病诊断标准者; (3)妊娠期或甲状腺功能亢进出现糖尿者; (4)不明原因肾病与视网膜病者。,(5)肥胖、血脂紊乱、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者; (6)屡发皮肤疖肿、皮肤感染,泌尿系感染者。,实验目的,掌握酶法测定血清葡萄糖浓度的原

3、理 掌握血糖变化的临床生理意义 掌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原理,适用人群和临床意义。,实验原理,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用于检查人体胰岛素B细胞功能和机体对糖的调节能力。正常人进食后血糖都会暂时性升高,3060分钟后可升到最高峰,但一般不超过8.9mmol/L,2小时左右又会回到空腹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耐糖现象。,若内分泌失调或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则调节功能失常,食入大量糖后血糖浓度可急剧上升,短时间不能恢复到原值,称为耐糖失常现象。所以观察耐糖现象可以了解调节血糖的各种机能是否健全。,血清葡萄糖浓度测定方法,1、GOD-POD法(酶测法) 2、邻甲苯胺法 3、其他方法举例

4、(福林马尔露斯(Folin-Malmors)超微量法),1、GOD-POD法:以过氧化物酶作指示酶的偶联酶反应定量法。 葡萄糖氧化酶(GOD)利用氧将葡萄糖氧化为葡萄糖酸,同时释放过氧化氢。 过氧化物酶(POD)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色素原(如4-氨基安替比林和苯酚),并使色素原氧化成色素,即Trinder反应。 红色醌类化合物的生成量与葡萄糖含量成正比。 偶联反应 也作偶连反应、耦联反应、氧化偶联, 是由两个有机化学单位进行某种化学反应而得到 一个有机分子的过程.,反应方程式:,GOD 葡萄糖+O2+H2O 葡萄糖酸+2H2O2 POD 2H2O2+4-氨基安替比林+苯酚红色醌类化合物,2、邻甲苯

5、胺法:葡萄糖为一含醛基的己糖,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可脱水生成5-羟甲基-2-呋喃甲醛,后者与邻甲苯胺缩合成青色的Suchiff碱。 Suchiff碱颜色的深浅与样品中葡萄糖的含量成正比与进行同样处理的标准葡萄糖液相比较,即可求出样品中葡萄糖的含量。由于邻甲苯胺只与醛糖作用显色,故此种测定方法不受血液中其他还原物质的干扰,测定时也无需除去血浆或血清中的蛋白质。,反应方程式:,H+ 葡萄糖 5-羟甲基-2-呋喃甲醛+3H2O 加热 5-羟甲基-2-呋喃甲醛+邻甲苯胺Schiff碱+H2O,3、其他方法举例 福林马尔露斯(Folin-Malmors)超微量法:在热碱溶液中的葡萄糖可将高铁氰化钾还原为低

6、铁氰化钾,后者再与硫酸高铁盐作用生成亚铁氰化铁(普鲁士蓝),与同样处理的葡萄糖标准液进行比色,即可求出血糖含量。 其反应如下:,血糖测定方法归纳:,血糖的测定方法按测定原理可分为无机化学方法、有机化学方法和生物化学方法三类。此外,还有固相酶法、电化学法及质谱法等。常用的是分光光度法和酶学方法。分光光度法中常见的是邻甲苯胺法,是利用葡萄糖在加热的有机酸溶液中与某些芳香族胺类,可生成有色衍生物这一原理建立的。酶学方法有葡萄糖氧化酶法、己糖激酶法和葡萄糖脱氢酶法等。(己糖激酶法)原理是用已糖激酶催化葡萄糖同ATP反应,产生葡萄糖6磷酸及ADP,葡萄糖6磷酸在葡萄糖6磷酸脱氧酶存在时,同NADP作用产

7、生NADPH及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NADPH在340nm有吸收峰。,葡萄糖氧化酶法是利用葡萄糖氧化酶氧化葡萄糖产生葡萄糖酸内酯和双氧水的反应而建立。血糖的酶法测定是利用酶的特异性催化而建立起来的,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同时,可以避免使用化学方法中的一些有害试剂等。操作过程简便,便于自动化检测,应用GOD-POD法测定血糖浓度来检测葡萄糖耐量,实验器材与试剂:,器材: 5ml移液管 50或100ul微量可调式移液器 721E分光光度计 1cm比色皿 37恒温水浴,试剂:,1、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0) 称取无水磷酸氢二钠8.67g及无水磷酸二氢钾5.3g溶于蒸馏水800ml中,调pH

8、7.0,定容至1L。 2、酶试剂 取过氧化物酶12000U,葡萄糖氧化酶1200U,4-氨基安替比林10mg,置4保存,可稳定存放3个月。 3、酚溶液 称取重蒸馏酚100mg溶于蒸馏水100ml中,用棕色瓶贮存。 4、酶酚混合试剂 将酶试剂及酚溶液等量混合,4可以存放1个月。,5、12mmol/L苯甲酸溶液 取苯甲酸1.4g,于800ml蒸馏水中加温助溶,冷却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L。 6、葡萄糖标准贮存液(100mmol/L) 称取已干燥恒重的无水葡萄糖1.802g,溶于约70ml 12mmol/L苯甲酸溶液中,以12mmol/L苯甲酸溶液定容至100ml。2h后方可使用。(防止氧化的作用 ,葡

9、萄糖为单糖,含醛基,易氧化成羧基,加入苯甲酸,平衡向左移动 ) 7、葡萄糖标准工作液(5mmol/L) 吸取葡萄糖标准贮存液5.00ml放于100ml容量瓶中,用12mmol/L苯甲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血清中葡萄糖溶度的测定,混匀,置37水浴中,保温25min,在波长510nm处比色,以空白管调零,读取标准管及测定管吸光度。 计算公式: 血清葡萄糖浓度=(A测定/A标准)*5 mmol/L 参考值: 空腹血清葡萄糖的浓度:3.896.11mmol/L,注意事项:,实验前受试者应充分休息,避免体力活动,试验中亦不能吸烟、喝咖啡,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葡萄糖氧化酶对-D葡萄糖高度特异,溶液中葡

10、萄糖约36%为型,64%为型。葡萄糖的完全氧化需要型到型的变旋反应。新配制的葡萄糖标准液主要是型,故需放置2h以上(最好过夜),待变旋平衡后方可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可以直接测定脑脊液葡萄糖含量,但不能直接测定尿液葡萄糖含量。因为尿液中尿酸等干扰性物质浓度过高,可干扰过氧化物酶反应,造成结果假性偏低。 因红细胞的酵解将导致测定结果偏低,建议测定样品以草酸钾-氟化钠做抗凝剂以抑制糖酵解。 严重黄疸、溶血及乳糜样血清应先制备无蛋白血滤液,然后再进行测定。,临床意义:,生理性高血糖:可见摄入高糖食物后,或情绪紧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时。 病理性高血糖 (1)糖尿病:病理性高血糖常见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

11、的糖尿病患者。 (2)内分泌腺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及髓质功能亢进,引起的各种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过多,或升高血糖的激素增多引起的高血糖,现已归入特异性糖尿病中。,(3)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刺激血糖中枢,如颅外伤、颅内出血、脑膜炎等,引起血糖增高。(4)脱水引起的高血糖:如呕吐、腹泻和高热等也可使血糖轻度增高。 生理性低血糖:见于饥饿和剧烈运动。 病理性低血糖: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最多见,依次是药源性、肝源性和胰岛素瘤等。,临床诊断:,正常耐糖量:空腹血糖6.1mmol/L,口服1小时内血糖值升高至最高峰,但不超过11.1mmol/L,2小时后血糖水平(2hPG)基本恢复空腹

12、水平,即2hPG7.8mmol/L。各次尿液中均未检出糖。 空腹血糖损害(IFG):6.1mmol/LFPG7.0mmol/L,2小时后血糖水平7.8mmol/L。 糖耐量减退(IGT):FPG7.0mmol/L以及7.8mmol/L2hPG11.1mmol/L,糖尿病:FPG7.0mmol/L,2hPG11.1mmol/L。 耐量增加 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及胰岛素分泌过多。其曲线特征是:(1)空腹血糖值低于正常值;(2)服糖后不出现血糖高峰;(3)1小时内血糖即可恢复原值,肾性糖尿,耐糖量曲线属正常,服糖后出现糖尿,此现象称为肾性糖尿。 16 14 mmol/L 12 糖耐量正常 10 糖耐量减退 8 空腹血糖损害 6 糖尿病性他糖量 4 2 0 30 60 90 120 测定时间(min,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