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的护理.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80698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98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醉的护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麻醉的护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麻醉的护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麻醉的护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麻醉的护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麻醉的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的护理.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概述 病人生命安全,是麻醉永恒的主题,基本概念,麻醉(Anesthesia):指用药物或其它方法,使病人整个机体或机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 麻醉学(Anesthesiology):研究消除病人手术疼痛,保证病人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一门科学。 现代麻醉学:是一门研究麻醉、镇痛、急救复苏和危重病医学的综合性学科。,消除手术所致的疼痛和不适 基本任务 保障手术病人的安全 为手术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理想的麻醉:安全、无痛,精神安定,适当的肌肉放松,麻醉,部位麻醉 (局部麻醉),全身麻醉,麻醉分类及方法,麻醉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抑制,病人的意识和痛觉消失,肌肉松弛

2、,反射活动减弱。,麻醉药作用于周围神经,使相应区域痛觉消失,运动障碍,而病人意识清醒。,麻醉,部位麻醉,全身麻醉,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麻醉,神经阻滞麻醉,椎管内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阻滞,常用局麻,吸入麻醉,静脉麻醉,静脉复合麻醉,局部麻醉 麻醉药作用于周围神经,使相应区域痛 觉消失,运动障碍,而病人意识清醒。,优点: 病人神智清楚,对全身生理状态干扰轻微,简单易行,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常用局麻药,1.酯类 酯类局麻药主要被血浆中的假性乙酰胆碱酯酶水解。 常用的有普鲁卡因和丁卡因。 注意:用于局部浸润麻醉时,常用普鲁卡因的浓度为0.5%。 2.酰胺类 酰胺类局麻药在肝脏经微粒

3、体混合功能氧化酶脱烷基化代谢降解。 常用的有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 注意:用于局部浸润麻醉时,常用利多卡因的浓度为0.25%0.5%。,局麻方法,表面麻醉,将穿透力强的局麻药施用于粘膜表面,使其穿透粘膜而阻滞粘膜下的神经末梢,使粘膜产生麻醉现象。,常用于眼、鼻、口腔咽喉、气管、尿道等处的表浅手术或内镜检查,局部浸润麻醉,沿手术切口线分层注射局麻药,阻滞组织中的神经末梢。,是临床上应用最广的局麻方法。,局部浸润麻醉方法,1 先在皮肤切口一端皮内注射一皮丘后继沿切口走行方向作成一连串皮丘, 作新皮丘时注射针应在前 一皮丘内刺入,只有第一 针刺入时才有痛感,此即 一针技术。 2 然后分层注射,即由皮丘

4、 按解剖层次向四周及深部扩大浸润范围。,3 注药时应将麻醉药在短时内加压注入,使麻醉药在组织内产生静水压作用,(即为张力性浸润),使麻药能与神经未稍广泛而均匀地接触,麻醉效果更为增强。 4 每次注药前都要回抽注射器,以免误注入血管内。,区域阻滞麻醉,围绕手术区,在其四周及基底部注射局麻药,阻滞通入手术区的神经干和神经末梢。,适用于短小手术及避免穿刺病理组织的手术。操作方法同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在神经干、丛、节的周围注射局麻药,阻滞其冲动传导,使受其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概念】 局麻药蛛网膜下腔脊神经阻滞 硬脊膜外腔 感觉消失 肌肉松弛 【分类】 1. 蛛网膜下腔阻滞 2. 硬脊

5、膜外腔阻滞,椎管内麻醉,椎 孔,椎弓板,椎 体,脊 突,解剖基础,成人脊髓终止于L1下缘或L2上缘 儿童脊髓终止较低,新生儿终止于L3以下,解剖层次:,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腔、硬脊膜、蛛网膜、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将局部麻醉药注入蛛网膜下腔,阻滞脊神经根,称为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简称脊髓麻醉或腰麻。 如取坐位穿刺,将重比重的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仅阻滞第3、4、5骶神经,即麻醉范围只限于肛门会阴区,称鞍区麻醉,简称鞍麻。,腰麻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适用于23小时的下腹部、盆腔、下肢和会阴部手术 禁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颅高压、椎管内病变等。穿刺部位感染或

6、败血症。心血管功能不全,如休克、心衰、冠心病等。脊柱畸形、外伤或结核。凝血机能障碍。,穿刺方法,常取侧卧位,背部与手术台的边缘平齐,两手抱膝,脊椎尽量弯曲,使腰椎棘突间隙加宽。 穿刺点宜选择在腰3-4间隙(图),不能超过腰2,以免损伤脊髓。两侧髂嵴间的连线通过第四腰椎棘突或腰椎3-4间隙,以此作为定位基准。,常用药物:普鲁卡因(2%5%) 丁卡因(0.2%0.5%) 布比卡因(0.5%0.75%) 利多卡因(2%) 可用脑脊液或5%葡萄糖配成重比重液,蒸馏水配成轻比重液,常用重比重液,硬膜外阻滞,将局麻药注入硬脊膜外腔,阻滞脊神经根,使躯干的某一节段产生麻醉作用,称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简称硬膜

7、外阻滞或硬膜外麻醉。 若将局麻药从骶裂孔注入骶管,则称骶管阻滞或骶管麻醉。,穿刺方法,有直入法与侧入法两种。 腰部穿刺时,针尖抵黄 韧带时均有一种坚实感, 阻力增加,突破黄韧带 后便有落空感。 确定针尖已在硬膜外腔,然后在针管内插入硬膜外导管(图),拔针后导管应留置34厘米于硬膜外腔内。先经导管注射试验剂量,相当于一次腰麻的量3-5ml,5-10分钟后再注入维持量。,常用药物,1.5%2%利多卡因、0.2%0.3%丁卡因、0.5%0.75%布比卡因。,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肉注射,产生中枢神经暂时性抑制,使病人呈现意识和痛觉消失,反射活动减弱,肌肉松弛等症状的麻醉方法。 全麻具有可逆性,

8、易控性,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吸入麻醉 静脉麻醉 静脉复合麻醉,吸入麻醉,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产生全身麻醉者,称吸入麻醉。 优点:见P40 方法:气管内麻醉 药物:乙醚,笑气, 氟烷,静脉麻醉,麻醉药经静脉注入,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称静脉麻醉。,常用静脉麻醉药,硫喷妥钠 用于短小手术,麻醉诱导,有蓄积。 普鲁泊福(异丙酚) 作用时间短,苏醒完全。依托咪酯 用于麻醉诱导 r-羟基丁酸钠 仅有镇静、催眠作用 氯胺酮 仅用于小儿体表短小手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全麻药或和麻醉方法,常用方法,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神经安定镇痛麻醉,复合麻醉,基础麻醉 麻醉前在病房或手术室使病人

9、神智消失的一种辅助麻醉方式。 适用于不能合作的儿童或精神高度紧张的病人,全身麻醉的实施 深度的判断,麻醉前护理 【护理评估】,健康史,病史,个人史,既往麻醉史及手术史,治疗、用药史,家族史,身体状况 重点评估以下内容: 1.心、肺、肝、肾和脑等重要脏器功能状况。 2.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 3.牙齿有无缺损、修补、松动。 4.局麻穿刺部位有无感染。 5.脊柱有无畸形,活动是否受限。 6.心理状况。,诊断检查,常规检查,1.实验室检查 2.心电图检查 3.胸部X线检查,针对性检查,如:静脉路造影、纤维胃镜、CT、MRI等,麻醉前病情分五类(ASA),I类:各器官发肓功能正常,耐受麻醉和手术

10、II类:器官轻度病变,但代偿健全,麻醉和手术无大碍 III类:器官病变较重,活动限,日常工作可,但对麻醉和手术仍有一定的风险 IV类:器官病变严重,功能代偿不全,威胁生命安全,施行麻醉和手术均有危险 V类:病情危重,有死亡的危险,麻醉和手术异常危险 急诊手术评级后加E(emergency),【护理诊断】,焦虑、恐惧:与麻醉和手术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有关麻醉及麻醉前后的知识 潜在并发症:,护理措施,心理护理 胃肠道准备:避免呕吐和误吸 麻醉前12小时内禁食,4小时内禁饮。 麻醉前用药 四其他方面,重点,麻醉前用药,1. 目的 镇静 使病人情绪安定而合作,缓和忧虑和 恐惧心理。 抑制唾液及气道分泌

11、物,以防误吸 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和副作用,抑制迷走神经反射,预防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 提高痛阈,缓解术前疼痛和增强麻醉镇痛效果。,麻醉前常用药物,麻醉前用药注意事项P43,吗啡对于小儿、老人应慎用;孕妇临产前和呼吸功能障碍者禁用。 心动过速、甲状腺功能亢进及高热等病人慎用阿托品,可选用东莨菪碱。 麻醉前30分钟或手术前晚口服催眠药或安定镇静药,麻醉后护理,护理评估 1 评估麻醉对病人影响程度 2 评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护理诊断 P44,护理措施,麻醉后常规护理 体位:全麻未清醒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 止误吸或吸入性肺炎,腰麻去枕平卧6-8小时防止头痛,硬膜外麻醉平卧4-6小时, 病情观察 维持呼吸

12、:常规给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维持循环:注意保暖,保证输液通畅,记录出入量 防止意外:适当约束,防止坠床或抓脱敷料和管道。,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护理,毒性反应:最主要,单位时间血药浓度超过耐受能力 出现CNS症 【临床表现】先兴奋、后抑制 轻度:眩晕、烦躁、心悸 中度:意识障碍、躁动、肌震颤 重度:昏迷、抽搐或惊厥、呼吸困难呼吸循环衰竭 【原因】 【预防】 用量过大不超过一次限量 误入血管注药前先回抽 吸收过快加入肾上腺素 耐受力差减少用量或分次用药 麻醉前用药提高惊厥阈 【治疗】立即停用局麻药,吸氧,轻度反应静注地西泮,预防和控制抽搐。如抽搐惊厥静注硫喷妥钠,惊厥反复发生者应用琥珀胆碱,

13、必要时CPR,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1 低血压,心率减慢:加快输液速度,增加血容量,血压骤降可用麻黄碱1530mg静脉注射。 2 呼吸抑制:吸氧,维持循环,紧急时气管插管、人工呼吸。,4 头痛:多发生在术后2-7日,多数在1周内消 失,抬头或坐起时加重,平卧后减轻。 原因:当穿刺针较粗或反复穿刺刺破硬脊膜时,脑脊液不断漏入硬脊膜外腔,使颅内压下降,颅内血管扩张而引起血管性头痛。 预防:用细腰穿针,避免反复多次穿刺,术中和术后 应补充足够量的液体;术后平卧4-6小时。出现头痛时,嘱病人平卧休息,给予镇痛剂,鼓励多饮水;严重者可硬脊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5%葡萄糖溶液或右旋糖酐。,蛛网膜

14、下腔阻滞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5 尿潴留:为较常见的并发症。原因主要有:支配膀胱的骶神经被阻滞后恢复较晚。下腹部或肛门、会阴手术后切口疼痛。病人不习惯于床上排尿。根据病人情况,可采用针刺穴(三阴交、足三里、内关、中级)、热敷膀胱区、温水冲浴会阴部、调整体位和姿势、肌注卡巴胆碱等方法,必要时采用导尿术。,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硬脊膜外阻滞的并发症及护理,全脊髓麻醉:是最严重的并发症。由于穿刺中刺破硬脊膜,使全部或大部分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所致。病人可在注药后数分钟内呼吸停止。一旦发生,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以挽救生命。,全身麻醉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护理,全身麻醉的并发症有呼吸系统并发症、循环系统

15、并发症、术后恶心呕吐、术后苏醒延迟和躁动。,呼吸道梗阻,上呼吸道梗阻,下呼吸道梗阻,舌后坠,呕吐与误吸,喉痉挛,鼾声,呼吸时水泡音,鸡鸣声,发绀,托起下颌或置入口咽导气管,上身放低,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内呕吐物。,去除诱因,加压给氧,环甲膜穿刺,气管插管,吸除分泌物,解痉,气管插管,呼吸系统并发症,急性支气管痉挛,发绀、心率增快及血压下降。,吸氧、气管插管辅助呼吸。,肺炎、肺不张,咳嗽、咳痰,肺部听诊可及水泡音或呼吸音减弱、消失。,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抗生素治疗。,呼吸系统并发症,循环系统并发症,低血压、心率减慢,调整麻醉深度、补液、止血、升压药物、暂停手术。,心搏停止,心、肺、脑复苏,最严重,室性心律失常,麻醉前血容量不足,术中失液失血过多或麻醉过深,术后恶心呕吐,术后苏醒延迟与躁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