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97811 上传时间:2019-08-21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75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主要内容: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三、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我们都喜欢看韩剧和日本大片,将中、日、韩公民社会公共道德素质相比较,我们常常感慨同样受儒家文明熏陶,而却“墙内开花墙外香”,这说明什么? 路上一女士的包被人抢了,无一人上前救助,当有一个的哥把抢包人抓到时,路人纷纷“见义勇为”,这是什么原因? 现在人们总是说,社会道德沦丧,好人没好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为了亲情、友情,就可以触犯社会公德,把法律置于一边吗? 当周围的很多人人背离正确的社会公德标准,那你应该坚持原则还是被同化?怎样避免同化? 深

2、夜,当你经过某处红绿灯时红灯亮,而此时马路空无一人,你是否会闯红灯?,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案例一:公共道德缺失影响大学生应聘,案例二:生态危机呼唤生态道德,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一、公共生活及特点,公共生活不同于私人生活,公共生活,体现与他人联系; 体现交往的社会性,私人生活,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承载个人情感、个性、自由等,具有丝密性、封闭性和独立性,公共生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步形成和发展,并趋于丰富,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大工业社会,经济全球化时代

3、,从公共生活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它是我们个人与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我们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二、公共生活需要和谐有序的公共秩序,公共秩序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秩序社会就无法运行。,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列宁:即使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也存在着“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十六届四中全会:“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

4、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安定有序是和谐的重要特征,充分体现有序性。,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各方利益交叉,但有序而不混乱,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社会公德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

5、志,文明社会,社会有序,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盛,无序社会,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图腾、禁忌、风俗,宗教教规、戒律等道德,法律,支 撑,重要条件,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道德和法律两种基本手段的辨证关系,联系:二者追求的目标一致; 二者在发挥作用方面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区别:二者发挥作用的方式不一样; 二者调控的范围不一样。,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 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 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遵守社会公德,

6、维护公共秩序,一个核心:为人民服务,一个原则:集体主义,五个基本要求,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构成:,三个社会生活主要领域 道德要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社会公德是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具有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等特征。,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保护环境,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主流良好,重走长征路,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抢座,宠物上车,抢上车,北京人应更文明,国歌成手机铃声,“喝醉”的车,协管

7、员也要文明,不良现象,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 是传播与践行社会公德的重要力量; 通过有益的实践增强了公德意识与社会责任;,实践的足迹,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一些同学在公共场所的表现不尽人意; 大学生总体公德水平还达不到公众及社会的要求。,飞机上脱鞋,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践行社会公德:,坚持自我,以实际良好的公德行为教化社会。,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社会公德素养,同时带动他人, 影响社会;,注重小事和小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率先垂范,以身作则;,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四、形成良好的网络生活道德,网络是人类交往范畴的最新延伸; 网络是人类

8、公共生活在虚拟世界的延伸; 网络工具具有鲜明的两面性,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大学生网络道德需要加强,正确使用网络工具,使之成为提高 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善于控制自我,避免沉迷网络,通过网络进行健康有益的交往,培养网络自律精神,自觉而不“逾矩”,网络生活更需要加强社会公德自律:,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一、公共秩序的维持离不开法律规范约束,1、公共生活中的个人行为约束,公共生活规则 约束,自我道德约束,法律约束,公共秩序,社 会 公 德,法 律,2、公共秩序的“一体两翼”,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公共生活中法律的作用,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

9、作用,教育作用,公 共 秩 序 的 维 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二、公共生活中重要法律规范,治安管理处罚法 集会游行示威法 环境保护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 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治安管理处罚法:,施行时间:2006,03,01; 主要任务:规范社会成员行为;规范执法行为; 立法目的(第一条);基本原则(第五条);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第三章); 处罚种类(第十条);处罚程序(第四章); 执法监督(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重要要点提示: 处罚行为性质:行政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 对特殊人员、特殊情形、特殊事件等的特殊规定; 处罚程序及救济措施,注意与

10、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的衔接。,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案例分析: 张某,14岁,某天在大街上与刘某发生纠纷,将刘某打伤,经医治花费300余元。张某所在的街道派出所对此立案进行调查,刘某的叔叔负责此案件调查,其间三次通知张某单独到派出所接受调查,并威胁其如果不承认是他主动打刘某,就要对其处罚更重。经过40天,刘某叔叔通知张某到派出所,直接向其宣读了对其处以1500元罚款的处罚决定,并当场收取,且打了收条。 问:派出所行为有哪些不合法?张某如不服处罚,应怎样救济?,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集会游行示威法:,通过时间:1989.10.31; 立法目的:保障宪法赋予的权利(第一条); 基本原

11、则:政府依法保障、权义一致、和平进行(第三、四、五条); 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第二条); 申请和许可:程序规定(第二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通过时间:1989.12.26; 立法目的:保护环境、治理污染、保障人体健康、促进发展(第一条); 基本原则: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方针、任务、原则、制度和措施; 基本制度:环境规划、保护目标责任、影响评价、“三同时”、限期治理、排污申报登记、排污收费制度等。,环境保护法:,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道路交通安全法:,施行时间:2004年5月1日; 立法目的:维护交通秩序

12、,预防与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民财产安全等,提高通行效率(第一条); 基本原则:依法管理;以人为本,与民方便(第三条等); 道路通行规则(第四章); 交通事故处理规则(第五章); 对严重违法行为的处罚(见法律责任)。,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重要要点提示: 法律性质:体现对于交通安全的行政管理,属于行政法范畴; 车辆的取得与转移适用登记规定; 车辆驾驶中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的累计扣分制度; 发生交通事故后的处理:第73、74、76条; 酒后驾车,从重处罚;电动车不属于机动车。,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案例分析: 2006年8月5日,王某过马路闯红灯,李某正按正常速度驾车行驶通过,李某尽

13、力刹车,但仍然将王某撞伤,经医治,共花去20万元。经交警部门认定,事故由王某闯红灯造成,王某存在严重过错,并认定双方各自承担一半的责任。经查,李某按规定购买了5万元的第三者强制责任险,并另外购买了10万元的汽车意外事故商业险。王某没有购买任何保险。 问:王某可以得到多少赔偿?其构成如何?,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立法目的:兴利除弊,促进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 基本原则:促进网络发展与加强监管结合;信息自由与社会公共利益结合;与网络发展相适应、与传统法律规范协调; 在维护互联网运行安全、维护国家安全、维

14、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个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人身、财产等权利方面的重要规定。,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1、公共道德缺失影响大学生应聘 一家网络公司的十几个招聘席前挤满了应聘的大学生,公司老总看着乱哄哄的场面,一个劲地喊:“请排队不排队的,我们不要”这是2003年1月26日举行的福建省2003年非师范类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记者目睹的一幕。 记者环绕会场一周,到处都是人山人海,但没有人主动排队,整个招聘现场活像个农贸交易市场。 在另一家企业的招聘现场,记者看到一个男生挤到招聘席前,高举着简历,大声叫嚷:“喂,收一下我的招聘材料” 但招聘人员盯了他一眼,继续和其他应聘者交谈。事后,招聘人员告诉记者:“

15、像这样没礼貌的人,谁也不敢要。否则,哪家公司形象受损都不知道。” 令人气愤的是,招聘现场垃圾、纸片、矿泉水瓶、塑料饭盒等随处可见。记者注意到。一些大学生把从招聘单位拿来的介绍材料翻了翻后,就随手扔到地上;有的人把报纸铺在地上,席地休息,但站起来后,也不顺手拿走。招聘现场福建省体育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说,每年的大学生招聘会后,我们都得花半天时间清理现场,清扫出来的垃圾比一场球赛后观众留下的垃圾还多。 多次和应聘大学生打交道的一家高科技公司人力总监告诉记者,有的应聘者不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穿着打扮,一开始就给人留下一种不好的印象,使得招聘人员在没有看他的应聘材料之前,就已经把他排除在外了,而应聘者还

16、不知道自己为何落聘。 (中国青年报2003年1月28日),2、生态危机呼唤生态道德 一个韩国旅游团到内蒙古旅游,回到北京投诉中方旅行社,称他们被欺骗了说好去大草原,却被带到大沙漠。 这是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委员、内蒙古沙尘暴研究治理促进会主席陈寿朋教授给记者讲的。陈寿朋说,内蒙古的沙化问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严重,全区荒漠化面积已占总面积的60%以上,每年仍以1 000万亩的速度扩展,每年直接经济损失达180亿元。去年北京等地发生的32次扬沙和沙尘暴天气有14次起源于内蒙古。 陈寿朋说,荒漠化不仅夺去大片美丽草原,也使华北、华中、东北再无安宁之日。去年7月,在陈寿朋倡导下,以推广生态道德理念,

17、加强环境教育,示范防沙治沙成果,引进国际技术、资金、设备,加强沙尘暴研究治理为宗旨的内蒙古沙尘暴研究治理促进会成立。 陈寿朋倡议开展生态道德教育。他说,我国生态环境恶化与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淡漠有很大关系。我国的道德教育中对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命如何相处的阐述还不够明确。人类能否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生态恶化不能都归于天灾,生态道德的缺失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青年报绿网2003年2月13日), 近年来,老百姓茶余饭后谈论的热点之一是随处可见的伪劣产品、虚假信息、有毒食品和防不胜防的坑蒙拐骗、短斤少两、商业欺诈、恶性竞争等社会现象。对于这些社会现象,用老百姓的话说是“人心

18、坏了”, “世道坏了”,或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其实是“信用缺失”的表现。如果把群众的情绪、人们的道德、企业的前途、政府的威信和民族的未来等政治的、精神的、心理的、社会的因素综合起来,将其视为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信用危机” 并不为过。因为这一问题不仅严重干扰市场秩序,影响经济发展,破坏社会的安定,而且极大地扭曲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更为严峻的是广大公众对文明社会的美好信念也由此而产生动摇。 信用问题既是国人和企业家关注的焦点,更是困扰市场秩序和企业发展的难点,也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课题。,张镇强 工人日报2004.11.26 任何国家或社会,让其大多数社会成员感受幸福,至少应具备以下条件:

19、政治上高度民主,经济高度发达,社会公平公正,贫富分化不大,公民意识和社会公德水平较高等。只有具备这些大的良好的因素,这个国家中多数人的生活才谈得上比较幸福。与之相对照,目前我国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尽管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相当大的提高,这当然是提升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正如许多专家指出的,幸福感的高低同收入水平没有直接的相关联系。在很多情况下,有钱的人感觉并不幸福,钱不怎么多的倒觉得自己生活幸福。何况我国毕竟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民人均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距离,甚至还有一些贫困人群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与此同时,除了经济因素之外,社会分配不公、司法不公、官员腐败等问题的存在,无一

20、不在影响着人们对幸福的感受。,十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取得显著成绩 央视国际 2005年11月24日: 据悉,从1996年以来,全国开展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为农民群众办了大量的好事实事。(出透明字版)据统计,10年来共向农村送图书7亿多册,送戏690多万场,送电影2500多万场;科技人员下乡1700多万人次,举办科技培训班410多万场,培训农民6.9亿人次;下乡医疗队36万多支,开展医疗培训1600多万人次,义诊农民2.48亿人。“三下乡”活动已成为有关方面落实党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重大决策的有效措施,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据http:/ (三)当代大学生道德

21、与责任的天平倾向 淡漠的公德意识。大学生作为一个高素质群体,理应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但是,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行为以及所反映的社会公德意识却不容乐观。首都的一所高校在学生中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100%接受调查的学生都对校园内存在的不文明行为表示不满;但同时,100%接受调查的学生承认,自己也有过不文明行为。这一调查结果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存在的共性的问题,即知与行相互分离。,网络:穿上“马甲”也得讲文明 2006 年4 月22 日 中国青年报 伴随信息社会的到来,互联网正成为影响巨大、最具潜力的大众媒体。但是受商业利益的驱使和网络虚拟性的影响,网上违背道德的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各种

22、强迫广告、攻击谩骂、侵犯隐私、欺骗讹诈、色情出轨的行为层出不穷。在全社会力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背景下,无论是网站的从业者还是互联网的使用者,对网络文明、道德的强调和呼唤,显得顺理成章又迫切突出。 青少年网络道德素养有待提升 调查发现,认为网上的不良信息“非常多”和“比较多”的大学生比例为15和53,31.3的大学生认为网上不良信息“肯定会”或“可能会”对自己产生不好的影响,还有60的人认为这些信息会对“周围的朋友”产生不良影响。在网络道德素养的专项分析中,50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制定规则来约束人们的言行;40的人认同“访问色情网站不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27.4的人对黑客表示崇拜,还有36.9的人表示“有机会也想试试做黑客的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