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穿住话古今lsj.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01415 上传时间:2019-08-2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吃穿住话古今lsj.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吃穿住话古今lsj.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吃穿住话古今lsj.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吃穿住话古今lsj.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吃穿住话古今lsj.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吃穿住话古今lsj.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吃穿住话古今lsj.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吃穿住话古今,相传古时候天地间并没有人,有一个叫女娲的神觉得大地没有什么生机,于是就用五色土捏了许多小人。,难道我们人真的是用泥捏成的吗?,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从最古的猿进化到现代的人,中间经过大约3000万年。我们的祖先在那远古的时代,吃的是什么,穿的是什么?又会住在哪里呢?想象一下,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和危险?,让我们一起看看北京人的生活吧。,读书27页中间的内容,1.远古时代的人并不会使用火,他们的食物 多以野果为主,在捕获食物后,都是连毛带血一起吃掉。 2.古时候的人并不懂得要穿衣遮羞,刚开始的时候都是光秃秃的,什么都不穿!后来逐渐知道用一些草皮,树叶或者

2、是动物的皮毛来遮挡身体的重要部位。 3.过去的人根本没有房子的概念,他们最早都是在自然形成的山洞里躲藏风雨,后来就住在这些山洞里了。 4.中国发现的最早远古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已有170万年的历史了;排在第二位的是北京的周口店人。距离今天也已经有70万年了。另外还有山顶洞人,蓝田人等。 其实,我们人类从诞生起,就一直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考验,思考,最初的人类,还不能 把自己的历史记录下 来。人们是怎样知道 他们当时的生活的?,挖掘古迹,考察文物,阅读有关的研究文献,人们可以通过考察古 遗迹、史书、了解我们 祖先的生产和生活情况。,饮血茹毛的含义: 连毛带血地生食鸟兽。言远古时不知熟食形容不开

3、化,还处于野蛮阶段,二、告别饮血茹毛的生活,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在谋取食物和饮食方式方面与最初的人类有了明显的变化。请同学们一起阅读书上28页熟食的故事。,人类逐渐开始懂得用火来烧煮食物,那么,这火是怎么来的呢?,火的现象,自然界早就有了,火山爆发,有火;打雷闪电的时候,树林里也会起火。经过多次的试验,人们学会用火烧东西吃,并且想法子把火种保存下来,使它常年不灭。 又过了相当长的时期,人们把坚硬而尖锐的木头,在另一块硬木头上使劲地钻,钻出火星来;也有的把燧石(燧音su)敲敲打打,敲出火来。这就懂得了人工能够取火(从考古材料发现,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是谁发明的呢?当然是劳动人民,但是传说

4、中又说成是一个人,叫做“燧人氏”。,大约6000千余年前,燧人氏偶然发现啄木鸟用尖硬的嘴去钻树木,却钻出浓烟火种。燧人氏受到这个启发后,人类钻木取火就从此开始了。,燧人氏钻木取火,每一个华人,都说自己是炎帝子孙,简单的讲,黄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部落首领,就是华夏部落(基本早黄河流域活动),还称为有熊氏。 然后有了炎帝,成为姜姓部落(长江流域在活动啦)的首领,也被称为神农氏。 我们现在被称为炎黄子孙也就是这两个人的缘故。,我们一起读神农的传说(书28页),炎帝,黄帝,在漫长的生活、生产实践中,我们的祖先把一些野生植物培育成农作物,把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禽,创造了农耕和饲养技术。,据考古发现,早在七八千

5、年前,我国北方就有了粟(粟:小米)的种植,南方也有了稻的种植。我国是最早种粟和稻的国家之一。,两千多年前,人们已经学会驾牛耕地和耙地。,我们来读一个小资料(书29页左下角),思考,火的使用是人最终脱离猿的一个重要标志,距今170万年前的中国元谋猿人遗址中就已经有炭屑的痕迹。火的使用,给原始人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陶器就是伴随着火的使用而诞生的。 种植、养殖技术的发明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为那时是人类从野蛮社会走向文明社会的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基本所在,所以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火的使用和种植、养殖技术的发明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古人

6、由开始的不会说话到会表达,会交流,流传下来很多谚语或歌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集合了我们祖先智慧的歌谣吧!读书30页左上角的歌谣,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历,在后的为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雨水为正月中,后人就把节历和中气统称为节气。,春立春正月节 雨雨水正月气 惊惊蛰二月节 春春分二月气 清清明三月节 谷谷雨三月气 天,夏立夏四月节 满小满四月气 芒芒种五月节 夏夏至五月气 暑小暑六月节 相大暑六月气 连,秋立秋七月节 处处暑七月气 露白露八月节 秋秋分八月气 寒寒露九月节 霜霜降九月气 降,冬立冬十月节 雪小雪十月气 雪大雪十一月节 冬冬至十一月气

7、小小寒十二月节 大大寒十二月气 寒,二十四节气歌,古人 的歌谣,一月小寒接大寒,薯窖保温防腐烂。 立春雨水二月间,顶凌压麦种大蒜。 三月惊蛰又春分,整地保墒抓关键。 四月清明和谷雨,种瓜点豆又种棉。 五月立夏到小满,查苗补苗浇麦田。 芒种夏至六月天,除草防雹麦开镰。 小暑大暑七月间,追肥授粉种菜园。 立秋处暑八月天,防治病虫管好棉。 九月白露又秋分,秋收种麦夺高产。 十月寒露和霜降,秋耕进行打场连。 立冬小雪十一月,备草砍菜冻水灌。 大雪冬至十二月,总结全年好经验。,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是一

8、年四个季节的开始将一年划分为春、夏 、秋、冬四个季节。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夏至、冬至合称“二至”,表示天文上夏天、冬天的极致。“至”意为极、最。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夏至雨连连,冬至雪纷纷。 春分、秋分合称“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

9、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另有清淡明智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芒种火烧天 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

10、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5日和该月的20日左右为小、大寒。,清明习俗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芒种不种,过后落空。 燕子低飞要落

11、雨。 立秋无雨,秋天少雨; 白露无雨,百日无霜 日落西北满天红,不是雨来就是风。 日出猫迷眼,有雨不到晚。,古人 的农谚,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们琅琅上口,简单易记,对农业生产也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也是我们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的一个见证。,“民以食为天”,几千年来,中国人不仅学会了种植和养殖,还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食文化。,中华食文化,“飞翔蓝天” 很简单的食品,就可以设计成艺术造型。,一团面转眼间变成了细如丝的面条。,河北省新郑李岗出土的石棒和石磨,餐桌上的文化,筷子的历史 中国人使用筷子,大约在三千多年以前。其实,在使用筷子之前,我们的祖先同样也经历了一个用手抓饭吃的过

12、程。但热粥汤羹又如何抓取得了呢?于是不得不随地折取一些草茎木棍来帮助。 筷子,可谓是中国的国粹。它既轻巧又灵活,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史记微子世家中有“纣始有象箸”的记载,纣为商代末期君主,以此推算,我国至少有三千多年的用筷历史了。先秦时期称筷子为“挟”,秦汉时期叫“箸”。古人十分讲究忌讳,因“箸”与“住”字谐音,“住”有停止之意,乃不吉利之语,所以就反其意而称之为“筷”。这就是筷子名称的由来。,吃中的故事,请同学们看书上P32页的屈原的故事。 了解了解粽子的来历。,屈原像 屈平(约前340约前278)字原,通常称为屈原;芈姓屈

13、氏。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让我们来看看饺子的来历吧.,饺子的来历 我国北方人有一种习俗,逢年过节,迎亲待友,总要包顿饺子吃。尤其是大年初一,全家人拜罢年,便围坐在一起,边包饺子边聊天,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据考证: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

14、多年的历史了。 还有人说:“每届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假如让你向世界介绍中国的饮食文化,你会说哪些?,1.介绍几种中国传统美食 2.中国主要的菜系有八种,你能说出几种 3.你能说出几种烹调手法? 4.说出三道你记得的菜名(要写完整菜名),汉族发明了炒(爆、熘)、烧(焖、煨、烩、卤)、煎(溻、贴)、炸(烹)、煮(氽、炖、煲)、蒸、烤(腌、熏、风干)、凉拌、淋等烹饪方式,又向其他民族学习了扒、涮等方式,用来制作各种菜肴。经历代名厨

15、传承至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菜系:,除影响较大的八大菜系 鲁菜(山东) 川菜(四川) 苏菜(江苏) 粤菜(广东) 浙菜(浙江) 闽菜(福建) 湘菜(湖南) 徽菜(徽州,不 等同于安徽菜),八大菜系外还有 东北菜(东北) 皖北菜(皖北) 京菜(北京) 冀菜(河北) 豫菜(河南) 鄂菜(湖北) 本帮菜(上海) 赣菜(江西) 客家菜 清真菜等地方特色菜系,代表了各地色、香、味、形俱佳的传统特色烹饪技艺。,菜系 口味 鲁菜 咸、鲜 川菜 麻辣 苏菜 甜、黄酒味 粤菜 原汁原味、鲜、清淡 闽菜 咸甜(南部)、香辣(北部) 浙菜 鲜、荤油味、黄酒味、甜 湘菜 辣、腊 徽菜 酱香味浓,世界是个大家庭,由于生活

16、的环境和历史等方面的差异,在饮食文化上也存在着差异。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一起来讨论一下:中西饮食各有什么特点?,中华饮食文化中的特点,精: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美: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 情:饮德食和、万邦同乐 礼: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 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饮食方式的不同,(二)西餐餐饮文化,西餐文化与中餐文化有很大的区别,西餐文化是在西方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现代工业文化的不断改进而形成的,其中无形地渗透着西方文化传统的一些方面,如,“平等”、“自由”、“卫生”、“隐私”等文化内涵。,在中国,吃饭的时候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

17、这就从形式上造就了一种团结、共趣的气氛;而在西方,一般采用方桌,且采用分餐制。分餐就是用餐器具分开,大家坐在一起各吃各的,不提倡夹菜等不符合卫生习惯的用餐。 中餐上菜顺序:先上冷菜、饮料及酒,后上热菜,然后上主食,最后上甜食和水果。西餐上菜顺序:面包黄油,冷菜,海鲜,主菜,甜点心,咖啡和水果。 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以热食、熟食为主。西方国家传统饮食习俗以动物性食料为主,生熟结合,蔬菜很多时候以前菜沙拉方式出现。 西方是一种理性的、讲求科学的饮食观念。他们强调饮食的营养价值,注重食物所含蛋白质、脂肪、热量和维生素的多少。中国人的饮食强调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觉,多从“

18、色、香、味、形、器”等方面来评价饮食的好坏优劣。 现在很多外国人也喜欢吃中国菜,外国菜也开始进入中国人的生活中。比如我就很喜欢吃寿司,妈妈也通过上网学会了做寿司。 很多中餐饭店也有外国菜式,比如韩国泡菜,泰国菜。,中西饮食各有千秋。但从刚才的汇报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个国家的社会历史文化发展需要吸纳外界有益于我们的东西,同时随着各国文化间的交流,我们的先进文化也会为其他国家所汲取。,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感受到祖先用他们的勤劳与智慧改变生活,创造生活的激情,我们为中国人对世界文化发展所作的贡献感到无比的自豪,我们相信,凭借我们的聪明才智,一定能够把我们的生活建设得更

19、美好!,中西餐的利与弊,中餐的利 1、中国餐桌多以圆形为主,意喻团圆和睦,主宾相携而坐,气氛温馨。尤其若逢佳节,一大家人围桌而坐,那种欢快的气氛是难以比拟的。且中餐圆桌,可以坐纳更多的人,大家间距离缩短,且每人可以夹菜的距离也相等。 2、中餐不采用分盘制,其实使用餐者的距离再一次拉近,而就日常的情况来看,这样的做法更有利于食客各取所需,减少浪费 。 3、中餐有“让菜”的礼仪习惯。这其实反映的是一种热情好客,敬老爱幼的民族特征。比如遇到大菜,要请最长者先动筷,鱼头要对众人尊敬的主位 。 中餐的弊 1、中餐礼仪不采用分盘制,相较西餐,其实略有不雅。比如有些外国人到现在也不习惯跟其他人夹一个盘子里的

20、菜,因为会觉得不卫生 。 2、中餐礼仪中还有劝加饭菜的习惯。但有时候会使被劝菜的客人难堪无奈。大家事实上都会碰到类似已经很饱了,还被主人家劝吃这吃那的经历 。,西餐的利 1.现在中餐也吸收了一些西餐菜式的做法,很多中国厨师甚至已经开始使用一些西餐的调味品及烹饪用具来做中餐了,这使得中餐的口味更多样化,更有新鲜感了. 2.西餐讲究的是搭配,并且尽可能的不破坏食物的营养.所以这些对于只着重口味的大部份中国厨师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他们也在慢慢地吸取一些经验. 西餐的弊 1.西餐进入到中国餐饮业,基本上是没有失败的,这无疑是对中餐最大的冲击.但凡在国内说到哪里哪里的西餐,很多人都会自然地跟两个符号联

21、系到一起:贵,高档次.同样西餐餐厅和中餐餐厅,消费按每个人来说,西餐的费用绝对是中餐的两到三倍,这么贵的价格,人们不但不觉得贵,反而乐意前往,因为到西餐厅吃饭,似乎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 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不知过了多少长的时间,人们开始用绳子结网,用网去打猎,还发明了弓箭,这比光用木棒、石器打猎要强得多。不但平地上的走兽,就是天空上的飞鸟,水里的游鱼,都可以射杀、捕捉起来。捕来的鸟兽,多半是活的,一时吃不完,还可以留看、养着,留到下次吃,这样,人们又学会了饲养。这种结网、打猎、养牲口的活,都是人们在劳动中共同积累起来的经验。传说中却说发明这些事的人是“伏

22、羲氏”,或者叫“庖牺氏”(庖牺音,疱是厨房,牺是牲口的意思)。 这种渔猎的时期又不知经过了多少年,人类的文明越来越进步。开始,人们偶尔把一把野谷子撒在地上,到了第二年,发现地面上生出苗来,一到秋天,又长成了更多谷子。于是,人们就大量栽种起来。他们用木头制造一种耕地的农具,叫做耒耜(音,一种带把的木锹)。他们用耒耜耕地,种植五谷,收获量就更大了。后来传说中把这些种庄稼的人说成是一个人,名叫“神农氏”。 传说中的神农氏还亲自尝过各种野草野果的味儿,有甜的,也有苦的,甚至碰到有毒的。他不但发现了许多可以吃的食物,还发现了许多可以治病的药材。据说,医药事业,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从有巢氏到神农氏,这些传说中的大人物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但是从构木为巢,钻木取火,一直到渔猎、畜牧,发展农业,反映了原始人生产力的发展,倒是有一定道理的。公元年,在陕西西安半坡村发现了一处大约六七千年以前的氏族村落遗址。从遗址中发掘出来的东西,知道那个时期的人已经学会饲养和农耕了。,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