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3——隐逸文化.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03638 上传时间:2019-08-22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3——隐逸文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国传统文化3——隐逸文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国传统文化3——隐逸文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国传统文化3——隐逸文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国传统文化3——隐逸文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3——隐逸文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3——隐逸文化.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隐逸文化及其影响,隐逸现象的产生,是文人理想与现实矛盾的体现,它是中国古代文人对处世方法的一种态度,是中国文明史上贯穿始终的一个文化现象。 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隐士出现,而关于隐逸的思想,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即以孔孟思想为代表的儒家观念,和以庄子思想为代表的道家观念。,一、隐逸思想 道家之隐逸基于自由原则 儒家之隐逸基于正义原则 佛教之隐逸基于宗教原则 儒道思想中所蕴涵的隐逸因素直接促成了后世隐逸思想的形成,在佛教趋于中国化的过程中,其天然的出世态度,以及心性理论的发展,也对中国古代文人的隐逸思想发生了综合作用。三者共同构成中国的隐逸思想。,道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要求个人摈弃一

2、切外在的诱惑,本着“虚以待物”的原则,通过“心斋”“坐忘”的方式,达到齐物我、泯生死、逍遥游的境界。(逍遥游、齐物论等) 心斋:指屏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 坐忘:就是物我两忘、与道合一的精神境界。 在某种意义上,道家思想为后世士人提供了安顿心灵的场所。,论语泰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孟子尽心上:“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孔孟强调的“道”,是儒家伦理化的政治理想和政治原则的体现。其大致包含了由礼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夫妇的纲常秩序,及由仁所派生的仁政王道思想。,由此可见,作为士人

3、处世态度的两方面出世与入世,无论儒道,皆为内在有机的整体。儒家之“出”,是为了更好地“入”;而道家也非一味地逃避社会,而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提出“材与不材”、“无用之用”、“安时处顺”等观点,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在严酷的政治斗争与社会动荡等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儒道隐逸思想在东汉时期出现了合流的迹象。详见后汉书逸民列传、魏书逸士传等。,二、隐逸方式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所谓隐士,因与政权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而易引起统治者的猜忌。 韩非子以“不臣天子,不友诸侯”为名,诛杀隐士狂矞、华士,并厉言:“赏之誉之不劝,罚之毁之不畏,四者加焉不变,则除之。” 钟会以“清洁王道”为名诛杀

4、嵇康;,武则天对付武攸绪,采用监视的办法:“安平王武攸绪求弃官隐于嵩山之阳。太后疑其诈,许之,以观其所为。” 唐玄宗对付卢鸿一,则采取先礼后兵的办法,卢氏不得不还朝依顺。 宋史陈抟传载:“(周世宗)命华州送(抟)至阙下。留止禁中月馀既知其无他术,放还所止,诏本州长吏岁时存问。”,白居易中隐诗: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牢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君若好登临,城南有秋山;君若爱游荡,城东有春园;君若欲一醉,时出赴宾筵;洛中多君子,可以恣欢言。君若欲高卧,但自深掩关;亦无车马客,造次到门前。人生处一世,其道

5、难两全。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惟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穷通与丰约,正在四者间。,出世与入世,隐居与做官,从道与从时,向来是困扰古代文人人生抉择的矛盾体,是他们烦恼和痛苦的根源所在。 至中唐始,中隐渐成为古代士大夫处世方式的最佳选择,但是也不可避免地丧失了士人所应承担的“兼济天下”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而蜕化为文人解决生计和明哲保身的现实策略。,三、隐逸文化的影响 隐逸文化,既包括主体因素,即隐士与羡隐之士,又包括由这些主体所创造的与隐逸相关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 其积极影响表现为: 首先,丰富了审美文化的内涵。 从隐逸文化发展的客观现实出发,我们可以将隐逸区分为“隐”和“逸”两种境界:隐是初

6、级境界,逸是高级境界;隐是技术操作境界,或称为“术”的境界,逸是艺术审美境界,或称为“道”的境界。,“逸”,通俗地讲,就是指一种超凡脱俗、不拘常规、不限法度、自然自在的审美形态。“逸”甚至成为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像逸气、逸趣、逸品、飘逸、逸格、超逸等,都是从“逸”中派生出来的。“逸”的含义,也从最初的兔子善跑,引申到人之善逃,最终被抽象概括成反映人格精神的超凡脱俗,实现了质的飞跃。,其次,促进了个体意识自觉的历史进程。 个体意识觉醒,首先要求个体具备最大限度的自由,要有相当的自我独立性。在这方面,隐士比起一般的文士来,更具有自由的空间。 同时,个体意识的自觉,促使文人的审美心理开

7、始向虚静、平淡转化。 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士大夫逐渐形成了以自觉观照中沉思冥想为特征的创作构思,以自我感受为主追溯领悟艺术品中的哲理、情感和欣赏方式及自然、简练、含蓄的表现手法三合一的艺术思维习惯,这种心理性格审美情趣艺术思维的结合,使中国士大夫文学艺术形成了与其他民族、其他阶层的文学艺术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它偏爱宁静、和谐、淡泊、清远,而蔑视冲动、激烈、艳丽、刺激,它注重哲理与情感的表现,而忽略物象的再现与描摹,它长于抒情写意,而短于叙事状物。,第三,塑造了审美文化的精神品格,为艺术样式的丰富和发展补充了养分。 如中国山水画的出现与兴盛,山水田园诗的缘起及勃兴,园林营造的艺术化及意境化,

8、书法艺术的成熟及超拔,以及逸、空灵、自然等审美范畴的确立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隐逸及隐逸文化的贡献。,1、对绘画的影响。 1)题材上,促成了山水画的产生及定型。 晋代以前,绘画的内容大体分三类:体物之作,如草木虫鱼等,其作用在于“侔列群象”,即认识、辨别世界万物;山川形势、宫室建制,作为地图之用(这也是晋以前山水画的主要用途);人物图形,其一作照片来使用,如汉代毛延寿为王昭君绘像的传说。主要用来摹写忠臣孝子、贤愚美恶,以宣扬政治伦理教化。如女史箴图。,隐逸思想等因素的影响下,士人的视野逐渐转向山林,“登山临水,竟日不归”。那些隐居山林的高士名流,成为绘画的主要题材。但此时山水只是作为高士

9、的背景出现的。两晋时期大量出现的高士图(皆佚),即证。 此时的山水画有以下特点: 群峰排列如锯齿;比例不称,人兽禽皆大于山;树皆简单,多如伸臂布指,比例大于山;空间效果差等。,敦煌莫高窟北魏、西魏壁画,唐初,山水仍作为宫室背景出现。至于李思训时,山水渐成为独立的绘画题材,多表现山水的气象、气韵和精神。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李思训长江绝岛图(佚)江帆楼阁图,李昭道寒江独钓图(佚)、明皇幸蜀图、桃源图等,都是以山水为主要题材的绘画作品。 至北宋时期,山水画风已经成熟。如范宽溪山行旅图。,2)从功能上说,从原来纯粹的实用功能转而为实用与审美兼具。 3)从画家队伍看,文人

10、开始进入画家的行列,改变了以往只有画工的情况。文人的加入,使得绘画作品更多地蕴含了文化内涵和审美意义。 4)设色方面,由最初的青绿为主,到五代以后的以墨色为主。 5)画品方面,唐人提出“神、妙、能、逸”,宋代以后更以“逸”为最高境界。,6)从构图说,从平面向立体转化。 宗炳“远小近大”说王维的“平远”构图法五代北宋的“三远法”(即平远、高远、深远) 由摹写一山一壑,到尺幅之间展现全景山水。 宋代提出“以小见大”的“借窗观景”法,由窗中的小空间进入窗外的大空间,由于观看的角度不同,景物也无限增多,审美享受也无限丰富。 借窗观景法最早出现在诗歌实践中,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王维的“

11、窗含山楚尽,林上九江平”,曾公亮“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等。,2、对诗歌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山水田园诗的兴起与繁荣。从荆棘密布的山林转向乡村风物、田园景象,生活化、人情味更浓。 3、对书法的影响,草书的成熟,力图摆脱规矩的束缚,追求飘逸灵动、狂放不羁的境界。 4、对园林艺术的影响。如壶中之隐、瓶隐等,所谓“不下堂筵,坐穷泉壑”,与“诗在山林,人在城市”同趣。,隐逸文化的消极影响: 第一,客观上拖累了政治统治的正常运行,削弱了人们普遍的社会进取意识。典型的如宋史隐逸传记载的一些隐士形象。 第二,脱离社会,远离现实,走近理想,趋向浪漫,使得传统审美文化在形式内容及风格特色上,朝着单一方向发展,明显地表现为:重理想轻现实,重浪漫抒情轻实际叙事,重玄远超脱轻贴近事实,重空灵飘逸轻充实凝重等等。,第三节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特征,1、重变通 变动联系 2、重人生 儒家之真性:个体家庭社会 道家之飘逸:精神宇宙 佛教之超越:轮回涅槃,3、重践履:知行合一 4、重道德 中国古代哲学的本质是道德哲学。 这也是知识论、宗教不发达的原因。 5、重和谐:天人合一,中庸 6、重直觉 轻逻辑重感悟,少体系多片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