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攻击与暴力行为.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04221 上传时间:2019-08-22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攻击与暴力行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13攻击与暴力行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13攻击与暴力行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13攻击与暴力行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13攻击与暴力行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攻击与暴力行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攻击与暴力行为.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攻击与暴力行为,社会心理学(14) 陈舜文 清华大学通识教育,要点 界定何谓攻击 了解影响攻击与暴力的各项因素与论点 如何减少攻击行为与群体间的暴力,何谓攻击? 两驾驶人因擦撞不满而互相打斗 两人为了争夺食物而打架 篮球员在篮下给对手拐子 棒球选手被三振而生气摔球棒 士兵在战场射杀敌人 死刑执行者将死刑犯绑上电椅 割腕自杀 猎人射杀动物并做成标本展示 用脏话辱骂他人 在他人背后散布对其不利的谣言 两名推销员竞争抢客户,攻击的类型,何谓攻击? 攻击(aggression) 以引起他人身体或心理痛苦为目的之故意行为。 情绪性攻击(emotional aggression)或敌对性攻击(hostil

2、e aggression) 源自于愤怒或敌意,行为目的就是将痛苦或伤害加诸于人。 气愤(anger):觉得受侵犯或受伤时的不满感觉。 敌意(hostility):对他人或其他团体的负面或敌对态度。 工具性攻击(instrumental aggression) 为了达到伤害他人以外的某种目的,而攻击对方。,攻击的类型,身体攻击(physical aggression) 利用身体或物体进行攻击。 严重的肢体攻击通常称为暴力行为。 言语攻击(verbal aggression) 使用语言造成对方心理不舒服。 间接攻击(indirect or relational aggression) 散播谣言或八

3、卦以伤害对方,或使其他人厌恶被攻击的对象。,攻击的类型,攻击是天生本能?或是后天学习的行为? 动物行为学(Ethology) 动物行为学研究显示,几乎所有脊椎动物都有攻击性。许多动物只要受到特定刺激,就会表现出攻击行为。(Lore & Schultz, 1993) Lorenz(1966)发现一种攻击性强的热带鱼,其雄鱼会攻击其他同种雄鱼,以捍卫地盘。 若周遭无同种雄鱼,则会开始攻击异种雄鱼。 若无其他雄鱼,甚至会开始攻击同种雌鱼。,攻击的生物因素,演化心理学 攻击有助生物觅食、自我保护与求偶,亦即有助生存,因此会在演化中被保留下来。 攻击亦能保护亲属团体免于受到外来者侵袭,或帮助其生存。 从

4、基因保存的角度来看,除非环境恶劣而不得已,生物不应该会攻击近亲。 但人类除了自我防卫的反射动作之外,很少一遇到外在刺激就表现攻击。,攻击的生物因素,灵长类的攻击与暴力行为 演化上最接近人类的两种灵长类: 黑猩猩(chimpanzee)与巴诺布猿(bonobo),攻击的生物因素,灵长类的攻击行为 黑猩猩 会结成群体有组织地狩猎其他小型哺乳动物,不同群体的黑猩猩之间会发生战争,甚至会袭击和残杀同类,这有时甚至仅为了取乐。 以雄性为中心,社会等级森严,每只黑猩猩都有自己的社会地位。为了争取社会地位,有时明争暗斗,包括杀婴与谋杀。,攻击的生物因素,灵长类的攻击行为 巴诺布猿或侏儒黑猩猩(bonobo,

5、 pygmy chimpanzee) 1930年代才确定与黑猩猩不同。 体型较黑猩猩小,性情温和,很少出现暴力或攻击行为。 雌性会彼此联合,集体统治。 多夫多妻制,性行为开放。 人类:第三种猩猩? (Jared Diamond着),攻击的生物因素,人类行为与基因遗传 根据同卵双胞胎研究,统计相关结果显示,攻击倾向与某些心理特质,可能具有部分遗传因素。 虽然人类暴力行为部分受到遗传与生理因素影响,仍要考虑环境以及心理因素。,攻击的生物因素,生理与药物因素 脑中杏仁核(amygdala)受到刺激时,生物会变得较暴戾,但不必然导致攻击行为,需视情境而定(若攻击反而使自己更危险则可能逃跑)。若此区域神

6、经受阻,则会变得较温驯。脑中的血清素(serotonin)亦可抑制攻击冲动。 雄性荷尔蒙睪固酮(testosterone),会增加生物的攻击性。 综合许多研究显示,在同一社会中,男性普遍比女性表现出更多直接攻击或暴力行为。,攻击的生物因素,生理与药物因素 酒精会使人较不顾虑社会规范或限制,因此饮酒后被激怒者,或原本受社会压力而抑制攻击者,较容易表现出攻击或暴力行为。,攻击的生物因素,情境与环境的影响 挫折-攻击假说(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 挫折会提高个体的攻击动机,经过宣泄之后,则可降低攻击动机。 挫折:追求目标受阻而引发的情绪 此观点将攻击视为一

7、种内在驱力或动机。 若无法直接攻击挫折来源,则可能攻击其他替代对象。,攻击的情境因素,挫折-攻击假说图解,需求或 欲望,受阻,目标,挫折,攻击动机,攻击受阻:无法攻击挫折来源或害怕受惩罚,攻击挫折来源,替代攻击,其他可能的攻击方式或作法,宣泄,(买电影票),(有人插队),(没买到票),攻击的情境因素,阻止玩玩具实验(Barker et al., 1941) 一组小孩先隔着铁网看着好玩的玩具,一阵子后才被允许玩;另一组小孩可以直接玩。观察两组小孩玩玩具时的行为。 受到挫折的小孩表现出更多破坏举动:摔玩具、往墙上丢、用脚踏等。 引起挫折的不是纯粹剥夺或匮乏,而是相对剥夺(relative depr

8、ivation),亦即觉得自己(或所属团体)所拥有的比应得的还要少,或者所得比和自己类似者还少的感受。 觉得自己应得而未得挫折感增加攻击可能性,攻击的情境因素,挫折攻击假说之讨论 归因的影响:挫折可能导致攻击,但不必然如此。若人们认为引发挫折者并非蓄意或有其他原因,则较不会进行攻击或报复。 他这样对待我,很可能是因为他考试考差了,心情不好。我想就算了吧。 少有证据显示宣泄可降低攻击(无论直接或间接)。大部分研究发现,观察或想象攻击反而可能提升攻击动机。 修正假说:挫折可视为是一种不满情绪,人会因情绪不满而提高攻击可能性。 哪些因素可能提升不满情绪?,攻击的情境因素,不满情绪与不舒适环境 许多环

9、境因素都可能导致不满情绪,进而提升攻击行为。例如:高温。 气温与暴动统计(p.510),1967 1971,美国79个城市统计,攻击的情境因素,世界各地(北半球)不同季节发生各项攻击事件的比例分布,http:/homepages.utoledo.edu/mcaruso/social/lect11a.html,攻击的情境因素,1986-1988年,美国大联盟打者遭球击中的比例与当时气温(Reifman et al., 1988),攻击的情境因素,环境中的攻击刺激 只要环境中出现与攻击有关的事物(例如玩具枪),就可能增加攻击反应。 攻击刺激实验(Berkowitz & LePage, 1967)

10、故意激怒参与者,其中一组房间中放着玩具枪(摆成像是前一个实验留下的),另一组房间中放着羽毛球拍。 接着参与者有机会对另一名人士施予电击。(p.515),攻击的情境因素,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的观点 攻击可经由观察和模仿而习得 攻击行为可被社会强化 让儿童观看成人攻击不倒翁 (Bandura, 1961) 第一组影片中成人受到奖励 第二组影片中成人受到惩罚 第三组未受奖励亦未受惩罚,攻击的情境因素,社会学习理论 结果观看受奖励组的孩童进入相同房间后.,攻击的情境因素,主观认知的观点 综合而言,是否表现出攻击行为,端视个体如何诠释内外在状态: 内在不满情绪与激

11、动状态 外在情境(如攻击刺激) 认知诠释时考虑的因素: 对方是否故意? 对方是否道歉? 是否有缓和趋势? 攻击是否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可能影响思考的其他因素(如酒精) 决定最后行动:打或逃?,媒体暴力对儿童与青少年的影响 暴力电玩对校园枪击事件的影响? 电影艋舺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影响? 媒体暴力对心理可能造成的影响 模仿 喔,原来这时要这样做! 使愤怒情绪更容易被激发 我现在感觉很不爽了! 减弱对暴力行为的抑制 他们都可以这样做! 麻痹效应:对暴力行为感到习惯而冷漠、减低对受害者的同情 只不过是这样而已,哪算什么!,媒体暴力,暴力电视、电影或电玩游戏的研究 先让儿童观赏影片,一组观看暴力的警匪

12、片,另一组看刺激的运动竞赛片。然后观察儿童游戏时的攻击行为。,媒体暴力,暴力电视、电影或电玩游戏的研究 接触媒体暴力必然会导致实际攻击行为吗? 实验法:观看暴力电视或玩暴力游戏一阵子,会增加攻击行为的频率或强度。 但这只是暂时,而且实验室和现实情境差异大。 长期相关研究:媒体暴力与攻击行为有些微正相关。亦即较常看暴力电视或常玩暴力游戏的儿童或青少年,表现较多攻击行为。 但整体研究结果并不一致,而且因果关系不明。 实地实验:观察电视刚普及之地区的各项犯罪率。 虽然就目前证据而言,媒体暴力与实际攻击行为之间的关连,并未有一致结果。然而,对于某些人而言(例如儿童或暴力倾向者)在某些情境下(例如饮酒之

13、后),影响较大。,媒体暴力,青少年暴力事件的相关因素 同侪影响 团体认同与模仿 家庭学校因素 长期受到欺负或凌虐 (根据Bosse以及Kretschmer留下的日记与影像纪录,很可能都是在学校长期受到同学欺凌) 家暴受害者:许多家暴者童年也受到家暴 师长漠视,青少年暴力事件相关因素,情境因素 争强求胜的情境 遭到嘲讽挑衅或歧视 社会文化因素 崇尚男子汉气概:男生就应该要强悍、冒险、主导、耍酷、不留情 容易取得凶器 常接触暴力媒体 个人因素 情绪困扰、欠缺人际交往技巧、精神状态不稳定 男性青春期性贺尔蒙影响,青少年暴力事件相关因素,如何减少攻击行为 惩罚有用吗? 有效惩罚的条件: 攻击行为出现后

14、,马上给予惩罚;作法一致且公平;强度足以改变被罚者。 但在日常事件中,这些条件能完全满足吗? 惩罚的负面效果: 若无法马上惩罚,可能使人学到如何逃避惩罚。 若惩罚不一或被认为不公平,可能会鼓励报复。 严厉的惩罚反而可能成为模仿对象,且易造成合理化。 相关法研究发现,遭受体罚与童年或成年时的攻击行为有正相关。长期观察研究亦得到同样结果(Elizabeth Straus et al., 1997)。,如何减少攻击行为,宣泄有用吗? 暴力宣泄论是将攻击冲动视为内在压力,认为发泄一番即可减压,避免后续攻击行为。 然而研究显示,人们表现攻击行为之后,反而会更增强后续攻击,而且往往会更加厌恶被攻击的对象,

15、或敌意更强(Bushman, 2002)。(认知失调的恶性循环) 例如战争期间丑化、歧视敌国人民(p.532),如何减少攻击行为,歧视与群体间的暴力 接触假说(contact hypothesis) 此假设认为,只要让不同团体成员彼此接触互动,即可消除偏见与歧视行为,减少群体间的敌视与暴力。 美国1950年代的种族混合国宅计划相当成功。 但早期的种族合班教育计划,却结果不佳。25%研究显示黑人儿童在混合班级中自尊降低。53%研究显示,混合教育反而增加种族偏见与敌视。 为什么会如此? 夏令营对抗研究:响尾蛇vs.老鹰(Sherif et al., 1961),如何减少攻击行为,夏令营对抗研究:响

16、尾蛇vs.老鹰 野外夏令营活动,参与者都是十一岁的男孩,任意分配到两组小队。两组小队一开始互相隔离。第一周,两队成员分别与同组成员一起从事钓鱼、健行、游泳等活动。两队成员都很团结,强烈认同自己的小队,分别将队名取为响尾蛇队和老鹰队。 接着研究者让两队进行一系列竞争活动。获胜的队伍可以得到奖杯,每个成员也有奖品。随着竞争愈来愈激烈,两队成员开始互相嘲讽挑衅。 某次冲突后,老鹰队烧掉了响尾蛇队的队旗,响尾蛇队为了报复,潜入老鹰队的小木屋,损毁并偷走物品。虽然研究者阻止肢体攻击,但两队之间的言语冲突不断,双方互相敌视。,夏令营对抗研究:响尾蛇vs.老鹰 然后,研究者开始设计一系列事件,让两队合作。例

17、如:营队的储水槽损坏,两队必须合作将其修复、两队一起修理故障的补给卡车、合资捐款租电影等。 最后双方不再发生冲突,许多原本不同队者成为朋友。,http:/psychclassics.yorku.ca/Sherif/,如何减少攻击行为,不是只混在一起就好 团体之间透过接触消除偏见与冲突的六项条件: 1.相互依靠 2.一起追求共同目标 3.各方地位平等 4.彼此可进行非正式的交往互动 5.可以接触到许多不同的外团体成员 6.强调平等的社会规范 个人层次:情绪控制技巧(Emotional Intelligence) 自我察觉并以非攻击方式表达不满 以道歉解除对方愤怒 培养沟通与社交技巧 同理心能力,如何减少攻击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