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3文化第九课.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08668 上传时间:2019-08-2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95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必修3文化第九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政治必修3文化第九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政治必修3文化第九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政治必修3文化第九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政治必修3文化第九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必修3文化第九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必修3文化第九课.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九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全盘西化论:该思潮最早出现于戊戌变法时期,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人物是胡适、陈序经等人。它认为百事不如人,物质不如人,制度不如人,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它在批判封建专制文化、宣传西方科学、民主和自由思想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总体上是一种错误的理论,是一种数典忘祖的民族虚无主义,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东张西望,文化复古主义:是近代产生的一种文化思潮,它是在中西文化的对撞中产生的。认为传统文化的千年道统是不能放弃的,中国文化的唯一出路就是重新确立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他们坚决反对西化主张,要求返回孔孟

2、之道,在社会上提倡尊孔运动,倡导诵经复古。文化复古主义虽然在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他们死守传统的教条,不肯对传统文化持扬弃的态度,不愿向西方先进文化学习,这是一种食古不化的观念,是完全错误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在劝学篇系统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所谓”中学为体”指以孔孟学为核心的“中学”是中国古老文明的根本,是治国安邦的依据,不可变易。同时承认“中学”中有不足,即缺 制造“坚船利炮”的近代工业技术,应借鉴和效仿西方,“取西人之长补我不逮足矣”,一、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1、奉行“全盘西化”论与“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也无法实现救亡图存

3、的历史使命,思考:以上三种观点,你认同哪一种?,2、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是中华文化走向重振的转折点,二、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什么是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意义,是建设中国有行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展先进文化, 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因,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决定的 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这是在

4、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多样化的环境中,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思一思,有人认为:“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不符合文化多样化发展的要求。” 你认同吗?不认同请说明理由。,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发展文化多样性是一致的,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统一的,同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性是统一的,三、永不褪色的旗帜,1、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永不褪色的旗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用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先进文化的求索,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论,马克思主义传入是转折点,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定义,意义,关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因,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发展文化多样性关系,永不褪色的旗帜,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前进中的的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现阶段文化建设,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2.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

6、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科学事业 (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3.亿万人民的创建活动,(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2)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主体 (3)人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意义 (4)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 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忆一忆:,社会主义有哪三个文明,它们的关系怎样,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条件,物质条件,基础地位,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促进作用,促进作用,(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

7、进文化, 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阅读下列两则材料,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材料一:某村是改革开放初期有名的“万元户”村,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充裕的物质生活。不久,打牌赌博现象出现,并愈演愈烈。于是人们无心经营;家庭矛盾上升。没过几年,原来远近闻名的“万元户”村变成了贫困村。,材料二:以前,浙江温州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痛定思痛,温州人竖起“质量立市”大旗。从2002年起,每年的8月8日为温州的“诚信日”。经过几年努力,如今的温州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鞋都”。,启示:我国社

8、会主义,必须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它会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有理想就是要有共产主义理想;有道德就是要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有文化是指通过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具备一定的智力的技术水平等;有纪律是指增强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和法纪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四有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相成、相互促进,是一个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

9、理想、道德、文化、纪律四个方面相互支持,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公民的必备素质。,邓小平最强调的是,有理想,(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科学事业,请同学们看书P102,有观点一和观点二,你是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在你看来,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哪些重要作用?,(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2)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主体,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希望工程”,“送温暖”,“幸福工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如:

10、,(4)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青年学生应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传播者。,小结,1.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2.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科学事业 (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3.亿万人民的创建活动,(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2)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主体 (3)人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意义 (4)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