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正式.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12022 上传时间:2019-08-2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正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正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正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正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正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正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正式.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n复习: n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什么?它给我们什么样的 方法论? n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为什么要坚持 ?怎样做到? 我们能获 得真理吗 ? 我们怎 样获得 真理? 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人的认 识从哪 里来?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马克思生前最喜爱的一则寓言 哲学家问船夫:“你懂数学吗?” “不懂。”船夫说。 “你的生命价值失去了三分之一,”哲学家说,“你懂哲学吗?” “更不懂。” 哲学家感慨:“那你的 生命价值就失去了一半!” 一个巨浪把船打翻,哲学家掉在河里。船夫问:“你会游泳吗?” “不会,不会!” 船夫说:“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全部。” 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哲

2、学道理 ? 认识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不能用主观来检验 第一目、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一是指实践的 主体是人,对象是 客观事物 二是指实践是直接 现实性活动,把观念存 在变为现实存在 判断:下列哪些属于实践活动? 1、蜜蜂筑巢。 2、教师讲课。 3、学生认真学习。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6、克隆羊“多利”问世。 5、“争论克隆人” 有2、4、6、7、8、9、 8、防治禽流感 9、开采石油 7、医生治病 10、蚂蚁搬家 2、实践的基本特征: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3)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最本质特征 三峡工程 实

3、践的主体人是客观的 实践的对象自然界和社会是客观的 实践的手段工具和设备是客观的 构成实践的要素 是客观的物质的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 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 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 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202页 问题:最蹩脚的建筑师比最灵巧的蜜蜂问题:最蹩脚的建筑师比最灵巧的蜜蜂“ “高明高明” ”在哪里?在哪里? 分析:人比蜜蜂高明之处在于,人能用意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有计划、有目的地去改造世界的活动。动物也能改变环境,造 出精美的蜂房

4、,但这只是一种自然的本能,不是有意识有目的的 活动。 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对火星上生命的探索是人类最核心的追求,人类在期 待与火星生物会面的同时,也在渴望开发出新的生存空间 。正在太空进行火星探测之旅的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 火星探测器将用更先进的生化手段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过 生命,是否还尚存微量生物的迹象。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无论火星是否能成为孕育生命的摇篮,对它的探索都将对保护地球 起到积极的意义。如果火星上曾经有过生命,其灭绝或仍旧存在对地球都有 借鉴作用;如果它从未有过生命,那将证明火星一定缺少了某些适合生命的 独特元素,

5、这也促使我们更加珍惜地球的环境和资源。 议一议:对比人和动物的活动,回答动 物的活动也是能动性的实践活动吗? 实践是主观能 动性的活动 实践主体 的能动性 原因 表现 实践主体 的创造性 改造自然 改造社会 人的实践活动和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根本的区别。 动物的本能活动是动物适应环境求生存的活动。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社会性 历史上第一阶段实践的内容、规模和水平都 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 史条件的产物。 历史性 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人的活动 (3)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1)科学家的实践是在一定社 会关系中进行的; (2)科学家也是一定社会关系 中的人,他们离不

6、开与社会 各方面的联系; (3)他们的实践活动要受社会 条件的制约。 “想一想” 袁隆平的成 就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成 就吗? 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 1961年人类首次升 入太空(前苏联) 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 (美国) 2004年勇气号登陆 火星(美国) 实践是历史性的活动 总结与归纳: 1.实践基本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三个特征 实践的构成要素: 实践的基本形式: 主体(人)、对象(客观事物)、手段(工具) 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3)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第一目、实践及其特点 (1)在实践的基

7、本特征有( ) A. 主观能动性 B客观物质性 C社会历史性 D. 普遍联系性 (2)实践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是指( ) A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活动 B它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C它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D它是处理人类社会关系的活动 (3)实践的基本要素有( ) A实践的目的 B实践的主体 C实践的对象 D实践的手段 A BC A BCD 第二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目的和归宿 材料一:“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 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 ,亲

8、口吃一吃”。毛泽东 材料二:李时珍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罗,直到精 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入药麻 醉作用。 说明: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 可见,认识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 人脑里固有的,而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实 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 问:这两则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 认识从哪里来? 个人知识可以通 过学习获取 能不能说:认识有两个来源? 一切真知都来 源于实践 -实践 直接经验,间接经验 启示:读书要与实践相结合 获得认识的途径可以有两个: 教材质疑 判断: 1、“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2、“秀才不出门,难知

9、天下事。” 说明每个人受主客观条件限制, 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参加实践 。 对客观事物的真正认识,还必须 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亲自参加 实践,才算理解深刻,才继续深 化发展认识。 (可以获取间接经验) (可以获取直接经验) 火车,轮子与铁轨摩擦产 生阻力,能达到的最高运行速 度不超过300km/h 电车,用旋转的电机 驱动的交通工具 悬浮列车所需的牵引力很小 只要几千kw的功率就能使悬浮列 车的速度达到550kmh它运 行平稳,没有颠簸,噪声小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和社会根源。 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增加商业资本,扩大对外市场 社会根源欧洲人狂想追求

10、货币和黄金 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的通商要道 当时的实践即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产义萌芽的出现,客观 上需要大量的金银,金银到哪找?到东方去。可见开辟新航路的认识 是适应当时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开辟新航路的条件和目的: 条件是西欧人们开始相信地圆说,也掌握了更多的天文、地理知识。 其目的是去寻找黄金、去通商、去殖民掠夺,扩大经济和文化交往,发 展商品经济,加速资本主义的发展。 (1)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新的经验, 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2)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 动认识的发展 实 践 实 践 正确 错误 认 识 主

11、客观相符 主客观相悖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成功 失败 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代医药 学家李时珍花费了27年时间才写成 的科学巨著。在二十多年里,他不 但阅读了八百多部书籍,积累了上 千万字的札记材料,而且历尽千辛 万苦,亲自采集药物标本,收集民 间单方、验方。全书共收集药物 1892种,药方一万一千多个。52卷 的煌煌巨著,就是通过自己亲自实 践和学习将这一种种药物,一个个 药方积累起来的。因此被后人尊称 为“药神” 中国药神:李时珍 主观认识和认识的对象都不能充当标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 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是检验 我们工作好坏的标准。 辨析: 认识的目的是把认识应用于实

12、践,去指导实践 电磁场理论的奠 基者:法拉第 电磁波的发 现者:赫兹 完成电磁理论的麦克斯韦 人们根据法拉第、麦克斯韦和赫兹等科学家创立的电磁理论 发明了无线电报、电话、电视、卫星摇撼技术及现代互联网 技术等,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又如,人们根据万有 引力规律和宇宙速度将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 等送上了太空,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实践是认识目的和归宿 总结与归纳: 1.实践基本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三个特征 实践的构成要素: 实践的基本形式: 主体(人)、对象(客观事物)、手段(工具) 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 (1)实

13、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3)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第一目、实践及其特点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从实践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1)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新的 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2)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 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认识的目的是把认识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 否则失去意义。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1)主观认识和认识的对象都不能充当标准 4.实践是认识目的和归宿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二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

14、践是认识的来源 评析:老者和农夫的观点 1、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实践公 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表明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我国古代大发明家鲁班,在 一次攀登山崖时,抓住一撮丝 茅草,被草叶的细齿划破了手 ,他从这里受到启示,发明了 锯子。这说明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毛泽东同志指出:“读书是学习, 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这句话告诉我们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 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 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说明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5、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原叫 陶知行,后改为陶行知。说明 实践决定认识 6、当前社会主义实践证明,江泽民 同志概括总

15、结的党的“三个代表”, 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各 项工作的行动指南。表明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 的唯一标准 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 康社会 中国为加入WTO进行艰苦的贸易谈判 学习理论、讨论问题、研究学问 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 工人做工、战士打仗、教师讲课 2010年远景规划的发展目标 学生教室里听课 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共同绘 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小行星撞击地球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下列观点包含实践是认识基础的有 :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

16、权 百闻不如一见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 则退( ) A B C D D 巩固练习 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 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 前进。”(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巩固练习 B 2、“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 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 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 传递军情。”这说明 ( )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手 段。

17、 C 巩固练习 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从 认识论角度看,其哲学寓意是 ( )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C、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巩固练习 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的多样化问题,从而突破 了公有制只有国有、集体两种实现形式的传 统观点。这表明( ) A人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正确的认识来源于实践,错误的认识来 源于人脑 D否定传统是事物发展必由之路 A 巩固练习 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 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

18、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 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 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 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 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 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 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综合提高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 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 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 题,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残废和输人 血的再次成功及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的死 亡,直到终

19、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 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4)为救人而输血失败的原因,直至发现人 的确定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 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想一想 一些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取得重大发现,以 至用他个人的名字来命名科学定理、定律。 他们的科学实验工作是否具有社会性?为什 么? (1)科学家的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 (2)科学家也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他们离 不开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 (3)他们的实践活动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形式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 本的形式) 变革社会的实践 科学实验 n错误实质:把盲目的实践活动理解为无目的、 无意识的活动。 n分析:盲目的实践是指没有正确意识做指导, 从而导致失败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无论成功 与否,都有人的意识的参与,都是在一定的意 识支配下进行的。 n正确:没有意识参与的活动是不存在的,但是 缺乏正确意识指导的盲目的实践活动是存在的 。 辨析: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 的实践活动不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