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第2单元东西方先哲.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12414 上传时间:2019-08-22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4第2单元东西方先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选修4第2单元东西方先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选修4第2单元东西方先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选修4第2单元东西方先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选修4第2单元东西方先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修4第2单元东西方先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4第2单元东西方先哲.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东西方先哲,1,一、孔子的一生 (前551-前479),少年求礼,从政失败,周游列国,献身文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一生的总结。,二、开创儒家思想 承礼启仁,1.产生背景,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变革,礼坏乐崩; 充满着新与旧的矛盾。,3.核心内容:,(礼、仁、中庸),.目的:,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 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3,“仁”的思想核心,(1)含义:,“爱人”,人人,(伦理范畴 ),仁爱、关怀、体谅、包容等一切美德,为人处事的最高道德标准。,“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论语,“

2、克己复礼为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4,表现:,对于统治阶级:,“为政以德”,民本思想,对于普通人:,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反映儒家注重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并主张将和谐的家庭的伦理扩展到社会上,从而来稳定社会秩序。),评价: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进步性; 仁爱有等级,孔子提倡仁的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于不坠。,5,“礼”的思想:,(1)含义:,“周礼”,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2)礼的实践方法:,对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规范, 对个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形成西周时天下安定局面,避

3、免春秋时天下动乱局面。,克己复礼,评价:孔子推崇周礼,恢复周礼,实质是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社会规范制度。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违背历史潮流,体现了思想保守的方面; 追求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生活安定,有积极意义。,(范畴概念),6,中庸之道,思考:仁与礼的关系怎样?,“互为表里”,礼仁关系:,礼:等级规范; 仁:人际关系 礼 仁 矛盾激化 礼 仁 模糊上下尊卑,“礼中有仁,仁中有礼”,维护既贵贱分明又社会安定的统治秩序,(哲学范畴 ),7,a、中庸的含义: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恰如其分”。,b、达到中庸的做法:“和而不同”,协调礼和仁的方法:中庸,礼、仁、中庸思想是

4、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3、儒家思想的影响: 孔子开创儒家思想,后来董仲舒改造了新儒学,西汉成正统思想,对于巩固封建国家大一统起积极作用;但发展至宋明阶段,阻碍社会进步。,8,接续文明,诗、书、礼、乐、易、春秋。,杏坛说仁,为政以礼,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2500年以上 的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 钱穆,中庸之道,9,三、古代大教育家 万世师表,1创办私学,2教育思想,(1).教育对象: (2).教育目的: (3).教学方法: (4).教学内容:,有教无类 “成人”、成“君子” 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 六经,3教育成就,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

5、孔子世家,10,四、孔子对后世的影响,1、儒家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联系必修相关史实:孟子、荀子、汉武帝等 2、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基础。 3、孔子学说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4、孔子是世界公认的古代社会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12,知识结构,孔子,理想追求,开创儒家思想,原因春秋时期,礼乐被破坏,内容,礼,仁,中庸,影响奠定,成为,产生,教育成就,开创私学,教学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培养“君子”),后世影响(略),传承礼乐文化(政治、思想、教育文化),13,(说明:本课内容为学生课外自主阅读为主),一、柏拉图的政治

6、活动:,(柏拉图青年时代对政治极有兴趣,关注希腊城邦局势发展),1、柏拉图所处的时代特征:(后民主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盛极而衰,弊端日益暴露:,伯罗奔尼撒战争战败 苏格拉底被处死,使柏拉图对民主政治日益失望,请列出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历程:,梭伦改革奠定基础(公元前6世纪初) 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民主政治(公元前6世纪末) 伯里克利时代达到顶峰(前443-前429年),Platus,一、柏拉图的政治活动:,2、柏拉图哲学思想的形成,出身贵族家庭,从小接受良好教育、关注政治 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影响 苏格拉底死后周游各地,考察、交流,苏格拉底(前469 -前399)是西方 哲学的开创者。 (1)全

7、部兴趣集中于道德哲学 (2)“认识你自己”(哲学意义上的“自我”) (3)倡导“美德即知识” (4)教学方法:“助产术”,-唯心主义,二、柏拉图的主要思想:,1、哲学思想:理念论,世界由两部分构成:理性+感觉,理念先于物质存在,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理性世界(理念):真实、完美而永恒 感性世界(具体事物):虚假、残缺而变幻,2、政治思想:理想国,(1)内容:三个阶级构成和谐状态统治者,(2)实践:(叙拉古 阿启泰 失败),(3)评价:针对当时正体弊端;给人以启发,-乌托邦,三、创立阿卡德米学园:,1、学园概况:,特点:综合性 学生来源及特点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2、教育目标:,全面发展,培养“哲

8、学王”,3、学园的地位与作用:,欧洲第一所综合性学校; 欧洲的教育、科学史上值得纪念的事件; 培养了许多著名学者,如亚里斯多德,四、小结与评价:,1、生平小结:,青年时代关注政治,师从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死后,周游各地,考察、交流, 成为知名哲学家 40岁创立阿卡德米学园,培养哲学家,2、历史地位:,被誉为“在他那个时代所有的人之中,他是最有 智慧的、最正直的、最善良的人” 他是西方文化的奠基者,他的学术思想影响西方 文化走向,有举足轻重的地位。,Vs,主要相同与不同之处?,相同: 生活时代: 周游各地: 著作文体: 思想的影响: 政治上:理想;人治; 教育,不同: 研究侧重点: 政治上:统治者

9、 哲学思想:鬼神观,探究,精品课件,“,北方,小驹,”,“,学园,头脑,”,“,博学,家,”,“教师 生涯”,一、亚里士多德生平简介,前384,17岁,柏拉图死后,前343,前335,前323-前322,北方小驹,出生御医家庭,求学雅典,师从柏拉图,离开阿卡德米,博学科研,重金受聘,开始教师生涯,重返雅典,创立吕克昂学园,再次离开雅典,郁郁而终,精品课件,确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著形而上学,动植物分类,物体由形式和物质组成,三段论,中庸之道,为什么称亚里士多德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法治优于人治,客观世界真实存在,并决定人类的认识;,创立学园,著书立说,创造宽松学术环境,二、主要成就,精品课件

10、,相同:均将其看作最高的美德, 两者均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 。 不同:1)亚的“中庸之道”是伦理观的一个 方面,侧重哲学的思考;孔子的“中庸之道”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 2)亚认为“中庸”是相对的,受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因人和环境的差异而不同;孔子认为“中庸” 强调的是一个“度”过犹不及。,“中庸理论”,精品课件,2、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3、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他在逻辑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中都留下了许多 开创性的著作,留下了丰富的遗产,1、建立了多个学科的学科体系,以“三段论”为核心的逻辑学成为一切科学的工具 “中庸之道”成为人类和谐社会的润滑剂 “法治”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科学探求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积极进取、探求新知,三、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精品课件,Vs,精品课件,亚里士多德,思想科技成就,哲学:确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创立逻辑学:三段论,物理学:物体由形式和物质组成,后世影响(略),伦理学:中庸之道,尊师而不盲从;为真理而勇于争辩,生平,对真理追求,生物学:动植物分类,知识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