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的.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18504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57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的.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的 教学内容与要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 黄琰,2007.08.23,上海市小学数学学科学习准备期教学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解读,指导思想,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上海市小学一至二年级数学课程调整方案的要求,通过设置为期3周的学习准备期和设计“分一分”、“数一数”、“比一比”等学习准备期的教学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明确数学课堂常规,培养数学学习习惯,初步接触一些分类、对应等数学思想方法,为后继学习做准备。,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学习中兴趣的来源,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好奇性、探索欲和成就动机,学习兴趣的激发与爱护,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平台,使教学内容

2、更富有趣味,创设问题情境,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多思善问”,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习惯,习惯养成非常重要,习惯成自然。,如:听课的习惯、思考的习惯、发言的习惯、交流的习惯;,又如:审题的习惯、作业的习惯、检查的习惯等。,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对数学知识内容和所使用方法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 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是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所必需的,而且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如:集合思想、对应思想、符号化思想、极限思想、统计思想等,内容安排,第一单元10以内的数教材分析,单元教学目标: 能进行10以内数(包括零)的认识与表达; (1)从基数、序数与代码的角度来认

3、识10以内的数; (2)用圆片、数词、点图、杠“|”、阿拉伯数字来表示数; 能对10以内的数进行大小比较; 通过计数、物体个数多少的比较,感受对应的思想; 通过对不同种类物体的计数,初步接触统计个数的方法; 通过掷双色片,初步感受投掷结果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第 2 5 页 分一分 能按颜色、形状、大小等不同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并正确计数。 能简单口述分类的理由和过程。 知道同一类物体,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的结果也不同。 知道组内交流要有序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有不同意见。 养成他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自己回答时要先举手,声音响亮地习惯。 能够多角度思考。 学会自己的物品要分类整理,不随便乱放。

4、,第69页 看着数 听着数 摸着数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我们的教室”,从基数的角度认识1-10各数。 能用一两句完整的话描述教室里的各种物品,培养学生对各数进行表达的能力。 会确定听到的声音次数和摸到物体的个数,并会用圆圈或竖杠记录下来。 结合实际生活,初步建立圆圈和竖杠与物体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的思想。 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第10 12页 1-4的认识,通过圈一圈、数一数、连一连,让学生再次体验对应的思想。 会用圆片、竖杠、阿拉伯数字等多种方法表达实物的个数。 对玩积木图进行正确的描述,能按颜色、形状进行分类并用“|”计数; 正确书写数字

5、1、2、3、4。 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教会学生正确合理使用橡皮。,第 13 15 页 两个5是10 零,认识 5和 10 ,知道2个5是10。 认识0,知道零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 正确书写数字5、10、0、6。 培养学生爱护鸟类的生态环保意识。 通过涂色活动引导学生做作业时要耐心、细致和整洁。,第16-17页 美丽的星座 掷双色片,通过“数星星”认识星座图,进而认识点图,会按给出数在方格纸上画星图。 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的各种分拆,写出10以内数的分拆。 掷双色片,会统计和记录红蓝片的数目。 对投掷结果的各种情况进行猜测,初步感受投掷结果的可能性(随机性)。 认识并正确书写7、8、9。 激

6、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第 20 - 21 页 比一比,会用两两配对(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初步知道“多”、“少”、“一样多”的含义。 对“比较”的结果能够说出谁多、多了几个;少、少了几个;或一样多。 会根据长度和个数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认识符号“、”,会用符号书写自然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会书写不等号和不等式。,第 18 19页 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学语言表述几个和第几个。 理解和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的含义。 知道编号和名次无关。 培养学生遵守秩序的文明习惯和失败不气馁的意志品质。,认识 “数射线”。 会在数射线上标数。 会在数射线上看图编故事。,第 22 页 数

7、射线,第二单元1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材分析,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对10以内数的分拆,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 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合并”、“添加”、“去掉”、“拿走”等行为,建构加法和减法的数学模型,并认识它们在生活中的实际含义; 通过“去掉”、“拿走”是“合并”、“添加”的逆行为,认识“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通过重复行为和混合行为,建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数学模型; 能够熟练进行加法、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第 24页 数 楼分成几和几,引导学生对 10以内的数寻找一切分拆的可能性; 掌握 10以内数的分拆策略。,第 25 - 26页 秋 游 合在

8、一起,通过合并引入加法,并通过计数求得结果; 认识和掌握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探索加法交换律; 能从不同的角度说出图的意思,并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第 27 页 小胖上车,从添加来进一步认识加法; 用变换符号(例“+3” )来表示添加行为(增加了3个); “添加”也是继续往前数。,第 2829页 绿 地,将绿地中的情景上升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得出结果,再回到情景中去; 进一步认识加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含义。,第 30 页 还缺几个,通过补充,会求缺少的加数,认识两个数之间的差别; 会看图说补充的情节,并解答。,通过实例“下车”引入减法,认识减法运算的实际含义,如“走掉”“取走”“去掉”;

9、认识掌握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会根据实际情景,表达出结束状态、中间行为、初始状态的情节,并求出答案。,第 31 页 小胖下车,第 32-33 页 小胖过生日,减法运算实际含义进一步扩展,如“去掉”、“取走”、“吃了”等等; 进一步培养数学化的能力,将“过生日”中一些情节解释成减法的应用情节,做减法题,并将结果回到实际中去检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构减法。,第 34页 加与减,在实际情节中探究与体会加与减的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通过看图说故事培养数学交流能力。,第 35页 在数射线上做加、减法,引导学生进一步在数射线上建构加减法运算,并进一步体会加减法互为逆运算。,第 36 页 10 的游戏

10、,探索并掌握 10有关的加减法; 进行数学建模,会求减数。,第 37 页 连加、连减,通过鸟两次飞来、两次飞走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 能进行 10 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会交流生活中具有连续行为的情景。,第 38 页 加减混合,通过“鸟飞来飞走”建立混合加减的数学模型,能进行 10 以内加减混合的计算; 会交流生活中具有混合行为的情景。,第三单元20以内数及其加减法 教材分析,能进行1120数的计数与表达,并能比较大小。 能熟练进行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 探索两个加数与和之间的关系以及被减数、减数、差之间的关系。 会求一个数的加倍或一半。 能阅读和理解描述情节的文字,口头编应用题,解应用题

11、。 通过在20序列图(板)上的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利用数点块进行数的分拆,对每次掷出的点数能根据具体题目进行合适与否的判断。并再次感受投掷结果的“不确定性”。,第4041页 海底世界,认识数1120,会计数与表达1120各数,会比较20以内各数的大小。 知道两个5是10,两个10是20。,知道20以内数的排序。 认识单数、双数。 会一组一组地数:2个一数,5个一数。 会将图形按要求继续画下去。,第42页 20以内数的排列,第43页 它们与10的关系,从口语分析出发,会把1120各数分拆成“十和几”,初步感知以“10”作计数单位,知道十和几组成十几。,会用20数板摆出1

12、120各数的分拆,并会记录相应的结果。,第44页 它是几与几,第45页 相像的题,会根据10以内数的加减,推算出十几加减几的结果,培养学生的类比能力。,会用20数板摆出1120各数的分拆,并会记录相应的结果。,第46页 进位加法,第47页 摆一摆,算一算,找规律,通过一组有内在联系的题,知道加数与和之间的关系。 会将图列按要求继续下去。,会求一个数的加倍和一半。,第48页 加倍与一半,第49页 退位减法,会在20数板、数射线上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 培养算法思维,鼓励算法多样性。 知道被减数、减数、差之间的关系。,第51页 乘火车,会根据生活情景编加法题和减法题,并列式解答。 能阅读和理

13、解描述情节的文字,会口头编应用题并列式解答。,能根据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知道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第52页 加进来,减出去,第53页 数点块,会将一个数分拆成2个或3个加数。 知道数点块向上出现的点数是不确定的。 初步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探索规律,会根据规律解答问题。,第54页 数砖墙,第四单元几何小实践教材分析,第5658页 物体的形状 通过行为(触摸、滚动等行为)识别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 能通过行为区分平面与曲面。 通过画一画,描下物体的表面并初步认识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感受几何图形的美。,第五单元整理与提高 教材分析,通过对同一个情节列出4

14、个不同的题,探索交换与逆的关系。 会根据“相邻的关系”来推算。 会通过有益的结合与分拆,对一些加减计算进行巧算。 熟练进行2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能进行数与式的大小比较。 认识加法表,探索加法表的奥妙利用探得的奥妙,巧做加法表中众多的计算。 进行自我评估。,第60页 兄弟姐妹,通过对同一个情节设置不同的问题,探索加减法的关系。,通过相邻题之间的关系,探索加数与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关系。 会根据“相邻的关系”来推算。,第61页 相邻的题,第62页 巧 算,能根据具体情况,通过有益的结合与分拆,使有些加减计算变得简便。,会熟练进行2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能进行数与式的大小比较。,第63页 比 较,认识加法表,探索加法表的奥妙。 利用探得的奥妙,巧做加法表中众多的计算。,第65页 大家来做加法表,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