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消渴4.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19162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57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学消渴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医内科学消渴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医内科学消渴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医内科学消渴4.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医内科学消渴4.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消渴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消渴4.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 医 内 科 学,消 渴 主讲教师:王 旭 南京中医药大学,消 渴,1、概 说 2、病因病机 3、诊查要点 4、辨证论治 5、预防调护 6、结 语 7、临证备要,概说 一、概念 二、沿革 三、讨论范围,一、概念,是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消渴,二、沿革,(一)内经详有论述 1.首先提出病名: 消渴、消瘅、肺消、膈消、消中。 因热而致的消渴;,消瘅,消中,指中消,肺消、膈消,指上消,二、沿革,2.论述病因病机 灵枢五变:“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素问奇病论:“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 灵枢五变:“怒

2、则气上逆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 3.提出治则 素问奇病论:“治之以兰,除陈气也。”,二、沿革,(二)金匮要略立有专篇 提出三消症状及治疗方药: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 (三)隋、唐、宋提出后期变证 诸病源论“其病变多发痈疽。” 圣济总录“消渴者久不治,变为痈疽。” 河间六书“可变为雀盲和内障。” 儒门事亲“夫消渴者,多系聋盲、疮癣、痤疿之类”或“肺痿劳嗽”。,二、沿革,(四)证治准绳分为三消 “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三、讨论范围,根据本病临床表现,与西医学的糖尿病基本一致。同时还可包括尿崩症、精神性多饮多尿等疾病。,病因病机 一、病因 二、病机,一、病因,(一

3、)饮食不节,过食肥甘 饮酒过量 辛辣煎炸,脾胃失运,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渴,一、病因,(二)情志失调,长期精神刺激,肝郁化火,耗伤津液,消渴,一、病因,(三)劳欲体虚,素体阴虚 劳欲过度,肾阴亏耗,阴虚火旺,肺胃灼伤,消渴,二、病机,1.病机主要为阴虚燥热,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饮食不当 情志失调,劳欲体虚,燥热内盛,肾阴不足,伤津耗液,水亏火旺,阴虚燥热,阴虚(本),燥热(标),二、病机,2.病久可致阴伤气耗,甚则阴阳俱虚, 阴竭阳亡,伤及阴气,气阴两虚,气虚及阳,阴阳两虚 肾阳虚衰,严重时,阴津耗竭,阴虚阳浮 阴竭阳亡,二、病机,3.病变脏器关系到肺、胃、肾,而以肾为关键,二、病机,3.

4、病变脏器关系到肺、胃、肾,而以肾为关键,肺燥津伤,胃热炽盛,肾(水)亏火旺,胃失濡润,燥伤肺津,上炎灼肺,肾失滋源,耗损肾阴,胃阴受损,二、病机,(四)阴虚燥热,常见变证百出 肺失滋润,肺燥阴伤,瘵虫乘袭 肾阴亏虚,水不涵木,精血不能上承 燥热内结,营阴络瘀 阴虚燥热,炼液成痰 阴虚及阳,脾肾衰败 阴津耗损,肺痨,白内障 雀 盲 耳 聋,水液泛溢,阻络蒙窍,蕴毒成脓,水肿,中风 偏瘫,疮疖 痈疽,阴虚阳浮 阴竭阳亡,二、病机,(五)发病可与瘀血有关,阴虚燥热,耗灼阴血,热郁血瘀 阴伤及气,气阳不足,气血失畅,瘀血内停,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二、病证鉴别 三、相关检查,一、诊断依据 1.口渴多

5、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等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 2.有的患者初起时“三多”症状不着,但若于中年之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醇酒炙 ,以及病久并发眩晕、肺痨、胸痹心痛、中风、雀目、疮痈等病症者,应考虑消渴的可能性。 3.由于本病的发生与禀赋不足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故消渴病的家族史可供诊断参考。,二、病证鉴别,1.与某些阳虚证鉴别 命门火衰,虚阳浮越口渴欲饮,尿多且频,形体消瘦,面色黎黑,需加鉴别。 饮、食、尿均多于常人,尿量多,色浊有甜味,多见舌红脉数。 渴不多饮,食欲不振,尿频量不多,色清 无甜味,舌淡脉缓。 2.上消应与温病邪热伤津之烦渴多饮相区别:

6、后者有外感温邪病史,并见卫气营血传变过程,而无多食多尿症状。,消渴,阳虚证,二、病证鉴别,3.中消应与瘿气火郁伤阴之善饥消瘦相区别: 前者食量倍常,旋食旋饥,且常伴有上消、下消症状; 后者饭量及饥饿情况不若前者严重,且无多饮,多尿,常有颈前下部肿大,伴有多汗、指抖、目突等。 4.下消应与劳淋和尿浊相区别: 尿量特多或尿甜而浑; 尿频色清 尿浑色白,下消,劳淋,尿浊,两者均尿量不多且无甜味,三、相关检查,(一)查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和尿糖,尿比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有助于确定诊断。 (二)病情较重时,尚需查血尿素氮、肌酐,以了解肾功能情况;查血酮,以了解有无酮症酸中毒;查二氧化碳结合力及血钾、钠

7、、钙、氯化物等,以了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情况 (三)对各种系统的检查,有助于并发症的诊治。,糖尿病诊断标准,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三 、证治分类,一、辨证要点,(一)辨三消主次 多饮为主上消肺燥; 多食为主中消胃热; 多尿为主下消肾虚。 (二)辨燥热与阴伤标本主次 发病初起燥热为主,兼有阴虚; 病程较长阴虚燥热互见; 病久阴虚为主,或兼燥热; 后期阴阳两虚,或肾阳虚衰。,二、治疗原则,上消 中消 下消,养阴生津治其本 润燥生津治其标,润肺,清胃,滋肾,病久,阴伤及气(阳) 益气养阴 阴阳两虚 温阳补肾,活血化瘀,三、证治分类,消渴证治,中气亏虚证,症状: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

8、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舌质淡,苔白而干,脉弱。 证机概要:中气不足,脾失健运。 治法: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主方:七味白术散。本方益气健脾生津,适用于消渴之中气亏虚者。,四、兼证治疗,1.白内障、雀盲、耳聋 杞菊地黄丸合羊肝丸 2.疮疡痈疽 初起 病久 黄芪六一散合犀黄丸。,滋补肝肾,解毒凉血,五味消毒饮,益气解毒化脓,预防调护,1.注意生活调摄 本病除药物治疗外,注意生活调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节制饮食,具有基础治疗的重要作用。在保证机体合理需要的情况下,应限制粮食、油脂的摄入,忌食糖类,饮食宜以适量米、麦、杂粮,配以蔬菜、豆类、瘦肉、鸡蛋等,定时定量进餐。戒烟酒、浓茶及咖啡

9、等。 2.提倡病人进行适当锻炼。 3.加强日常护理。 4.注意精神调养。,结语,1.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为临床特征的疾病。前三个症状,其病位主要与肺、胃(脾)、肾有关,尤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 2.治疗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基本治则,对上、中、下消有侧重润肺、养胃(脾)、益肾之别。 3.由于消渴易发生血脉瘀滞、阴损及阳的病变,及发生多种并发症,故应注意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临证备要,1.本病的病理虽然以阴虚燥热为主,但亦有初起即见脾气亏虚证候者。在整个病程中既要注意有无并发症的出现,同时要注意有无血瘀的病理因素。 2.各型消渴出现血瘀之证,可加入丹参、山楂、红花、桃仁等活血化瘀。 3.对于尿甜之消渴病(糖尿病),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可选用黄芪、党参、山药、生地、玄参、苍术、麦冬、茯苓、葛根、天花粉、枸杞、泽泻、石斛等药物,有较好的降糖作用。,复习思考题,一、消渴的主要病机是什么? 它是如何形成的? 二、消渴的辨治原则是什么? 三、消渴后期可出现哪些并 发症和危重症?为什么?,谢谢大家!让我们都来关爱糖尿病患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